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也是被逼无奈,你要是不发动兵变杀我,我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萧如薰立刻反驳。
  “你要是不和陛下合谋夺取兵权和发动政变,我又怎么会先下手为强?”
  沈一贯接着反驳。
  “谁让你们用兵部把持军权还隐瞒地方税收情报,又不让他立自己喜欢的孩子做皇帝?他不也是被逼的才想要和我联手吗?这可是皇帝应有的权力!不是你们的!”
  萧如薰也接着反驳。
  “天下也从来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大明走到今天这一步,能怪谁?谁又不是被逼无奈?谁又是完全无辜?”
  沈一贯摊开双手一脸的无辜。
  “这样说来……”
  萧如薰忽然笑了:“我们好像没什么不同?”
  沈一贯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出来。
  “人人都不是完全无辜,人人也都是被逼无奈,我们还真是没什么不同,但是既然是没什么不同,为何我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呢?你做皇帝了,而我却要被杀。”
  “不不不,这不一样。”
  萧如薰解释道:“你该这样想,你会死,但我也会死,人的寿命又不是无穷无尽的,这些人对我喊万岁,但是我肯定万岁不了,这样一想,谁最后又不是一捧黄土?”
  沈一贯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点头。
  “没错,就是如此!”
  然后他哈哈大笑起来。
  萧如薰也哈哈大笑起来了。
  笑了一会儿,两人不约而同的极有默契的停下了。
  “看来,是时候告别了。”
  沈一贯听着耳畔越来越响的喊杀声:“你的军队的确是天下无双,就这一点来说,我输得心服口服。”
  萧如薰则笑道:“所以说,过分压制武将是你们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否则,我绝对不会如此顺利的就打到京师来。”
  “现在说这些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
  沈一贯似乎很是洒脱的摆了摆手:“反正都到了这一步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吗?萧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我会在下面等你,等你死了之后,我与你携手共赴黄泉。”
  “那沈阁老可要等上好几十年了,我命硬,不会那么快死。”
  萧如薰笑道:“还是你自己先去那边吧!我就不与你同行了,与我同行之人会有很多的。”
  沈一贯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那好吧,老夫就先走一步了,但是,老夫还是会等你,毕竟你杀老夫全家,不等到你,老夫心有不甘。”
  他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
  “那你就等着吧!我可不管你!”
  萧如薰没好气的摆了摆手,立刻有士兵上前押着沈一贯往外面走。
  “萧季馨!先走一步了!”
  沈一贯又喊了一句。
  “不送!”
  萧如薰也回了一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沈一贯的狂笑声戛然而止。


第九百四十九章 休止符
  皇极殿被清空了,阻碍已经不复存在了。
  刘黄裳完成了被他视作是萧如薰最后的考验的任务。
  他把朱翊钧送回了玉熙宫,随后就不闻不问,将管理的权力交给了那个叫做周曜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萧如薰的近臣,总是帮他办事,想来和萧如薰之间的关系很是深厚,刘黄裳不知道萧如薰是怎么找到这个年轻人的,和他对上的时候,刘黄裳感觉到了一种审视和怀疑的目光。
  这个年轻人,好像并不是什么易与之辈。
  刘黄裳也不敢妄自揣度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负责什么的,生怕触犯到萧如薰的忌讳,也不敢乱问,他现在一心一意只想里萧如薰更近一点,好在之后的分赃大会上得到更多的更好的利益。
  当然,在此之前还有更多需要做的事情,比如把朱常洛和李太后给控制好,还要准备禅位仪式,对外宣称朱翊钧已死,还是死在沈一贯等人手里的,所以萧如薰不得不顺应天地被迫称帝等等。
  虽然这种鬼话连刘黄裳自己也不相信,但是从古至今大家都是这样做的,实力到了,由不得你不相信。
  我就是称帝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我就是霸道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我就是颠倒黑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你能拿我怎么样?
  弱者只能被动接受罢了。
  除此之外,萧如薰还有不少事情要做。
  前天,称帝的当晚,萧如薰派人送信给了山东曲阜的孔氏,他要看看孔氏是否会识趣的上表劝进,孔氏上表劝进这个活计干了很多年,早就是轻车熟路,只要他们愿意合作,那接下来的事情就顺利很多。
  当然更关键的一点是他当晚就派了罗荣率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南下,在曲阜他之前安排了一支人马,带队的是隐姓埋名的麻贵,梅国祯也在其中,他委托麻贵为他监视孔氏,委托梅国祯为他与孔氏之间做联络。
  而萧如薰之所以派兵南下并不仅仅是为了针对孔氏,孔氏没有武力,对付孔氏其实非常轻松,要想干掉他们根本不费吹灰之力,萧如薰这样做更是因为麻贵。
  他并不顾忌梅国祯,梅国祯完全不算什么,而且估计也不会支持他,但是麻贵就有点重要了,这也算是对麻贵的考验,要是麻贵支持自己称帝,并且和梅国祯摊牌,那就可以正式接纳麻贵了。
  要是麻贵有什么异议,罗荣的五千骑兵可以将隐患掐死在摇篮之中。
  反正孔氏非常识时务。
  任何可能威胁到自己称帝的人,萧如薰都不会放过,无论是谁。
  除此之外,地方上如果还有不满意的想要造反的,那很简单,派去传檄天下的都是军队,萧如薰安排在各地的军队,有什么事情军队上,平定天下的过程中产生的匪患要先剿灭,之后才是文官恢复行政。
  然后一点点的恢复天下的安定。
  如此算来,东南三省没问题,四川两广没有问题,云南可能稍微有点问题,北直隶辽东山东可能也有点小问题,九边基本没有问题,拿下全天下并不是一件难事。
  所以自己打下来的总比谈下来的要好,可以自己做主,自己说了算,要是谈下来的,那顾忌可多了去了。
  萧如薰不打算和什么人和谈,你只有接受的资格,没有反抗的权利,你敢反抗,那就是死。
  没什么好说的。
  京城在沈一贯被杀掉之后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了,最核心的宫城都被拿下,整座京师也没有继续防守下去的必要,当然,那个时候其余三支军队都已经杀入了内城。
  萧如薰派人去联系那三支部队,让他们的主要将领全都到皇极殿外来,而他自己则一个人进入了皇极殿内。
  皇极殿是紫禁城的正殿,是大明君臣商议军机要事的重要宫殿,很多决策都是在这里做出然后昭告天下的,同样,新帝登基也要在这里完成,这样才能算是正统。
  漫步在这座雄伟的宫殿当中,萧如薰依稀能感觉到当年大明王朝的雄风,当年他在西北边陲的平虏城内醒来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亲手为大明朝画下休止符。
  可现在,自己就站在皇极殿内,站在这座已经属于自己的宫殿之内,看着宫殿内那高高在上的御座。
  他漫步向前,走上了台阶,站在了那御座前面,审视着这把龙椅。
  从古至今,多少仁人志士野心家都在围绕着这把龙椅作斗争,多少人死去,又有多少人成功登上龙椅呼风唤雨。
  他很清楚,皇帝是天下最高危的职业,一旦他成了皇帝,就注定要面对孤家寡人的结局,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他所面对的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敌人。
  一旦他登上帝位改换身份,他就注定要走上一条看不清未来不知道结局的道路,他要开始玩权术,要开始玩平衡之道,要为皇位的稳定为奋斗,他会做很多他原本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他可能会杀人,杀掉一些原先非常亲密的人,甚至是曾经的战友,不为别的,只为这些人没有及时改变心态,没有将皇帝这个词语了解得更透彻一点。
  他可能会刻意提拔一些可怕的家伙上位,让他们掀起腥风血雨,只为重塑朝堂的平衡。
  他将没有盟友,没有朋友。
  他更会踏上一条没有人走过的道路,一条注定会影响后世千年的道路。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坐稳这天下。
  可是他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时代潮流,人心所向,非人力所能改变,他只能不断地往前走,披荆斩棘,走向属于自己的未来,开拓出一条通往光明而不是毁灭的道路,他必须要这样做,他没有别的选择。
  他把自己和属下们一起逼到了这条路上,现在,他是真正的没有选择了。
  或许他自己也根本不想要那所谓的选择。
  今时今日的萧如薰是一个只能往前走而不能停下来的人。
  跟随着他的所有人也是一样的,都不能停下来。
  将军们,文人们,他们都不能停下来。
  所以他们都选择了跪在皇极殿之外,对着他们的领袖,对着那位皇帝高喊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来表达他们的臣服和追随,他们坚信,只有跟随萧如薰,他们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
  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距离大明万历纪元结束还有五天,这天,山呼万岁之声在整个京师上空回荡着。


第九百五十章 不交税的人
  战斗结束了,整座京城完全被萧如薰的大军控制住了,并且迅速恢复了京师的秩序和稳定。
  京营兵少数死掉,大多数缴械投降,被萧如薰安排军队带到了京城外面临时看管起来,留下空档来整理京师。
  所有百姓都被要求回到自己家中紧闭门窗不得外出,大军会提供给他们必须的口粮,但是如果违令外出,就要面临牢狱之灾。
  和百姓们不同,京师的文臣武将官僚武勋们则完全没有留在家中的想法,他们虽然一开始是躲在家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是等到战事被快速结束之后,他们听到了紫禁城内传来的万岁的声音之后,每个人的心里都活泛起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萧如薰派人按照吏部的名单去京城里找寻那些幸存的官员们还有武勋们,让他们一起到紫禁城里面见自己,说,要与他们共商国是。
  他们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无法反抗的被带去了京城。
  而就在这之前,萧如薰把袁黄请到了皇极殿内。
  叶梦熊也被他送到了缅甸去,和房守士一条船,一起去缅甸,交给陈燮严加看管,从私人感情上,萧如薰不愿下杀手,让他们终老在缅甸也算是全了自己最后的善念,但是对于袁黄,他却并不愿意放手。
  相对于叶梦熊等人,袁黄才是自始至终唯一一个愿意跟随他的人,为此还把家人的和弟子一起带来了缅甸,在萧如薰极其缺乏文官的时候为他撑起了缅甸行政的框架,为他培养了最初的行政班底,使得缅甸的行政可以维持下去而没有走向崩溃。
  可以说没有袁黄的帮助,萧如薰是无法在缅甸建立起一个政权模式的。
  现在,萧如薰得到了比缅甸大无数倍的中原作为基业,他希望自己的新政府里面能有袁黄出现,作为一位开国元老为他稳定政局,哪怕只是一个过渡元老。
  因为满朝堂并不能找到一个真正可以让他放心而且还能让其余人心服口服的元老,他手下只有袁黄最为适合。
  不过他也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