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5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方杜松也送来消息,说两个士兵摔断了胳膊,还有一匹马帅死了,要往回送。
  这才刚开始进军就开始有损伤了,还是非战损,这要是等到了目的地,还得损失多少?
  这些人可都是他的家底子,他不无目的的设想过,如果萧如薰大势已成,他带着榆林军投靠过去才有地位,要是只是自己一个人,萧如薰最多看着李如松的面子给个总兵,还是没有多少实权的那种。
  但要是带着整支部队投靠过去,那意义就不同了。
  军队是自己的立身之根本,这一点李家子弟都清楚,被他们的老爹李成梁教导的明明白白。
  所以他走得很慢很慢,很在乎自己的部下们。
  当然,就这样子,就算他一心为国,想走的快都难。
  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李汶自己带领的主力部队身上,他比李如樟更早几天进入陈仓古道,刚走一段时间还好,一天以后,道路开始变得难走起来,人通行都难,就别说那些辎重车马了。
  一个人和一支商队或许还比较容易通过,但是一支大军却是难上加难。
  有些地方的道路非常狭窄,车马通过极其不容易,牛马拉不动,还要几人合力推才能推动,还有些地方年久失修,通过的时候都提心吊胆的,生怕一个不小心摔到哪儿就没命了。
  他算是明白当年曹魏为什么以十倍于蜀汉的国力却一直在被动防守而无法组织起十分有效的进攻了。
  不仅是自己天灾人祸政变兵变不停歇,不仅是皇帝大臣互相怼,外朝内宫不安分,不仅是北边有鲜卑东北有公孙东南还有孙权一直闹腾——
  最最最最最最关键的是!
  这秦岭的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太白不欺我,不欺我啊!
  李汶看着如龟速一般行进的大军,感觉自己终于理解了当年被困在子午谷里面的曹真是什么心情了。
  往前前不了,后退又不甘心,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士兵牛马累死的累死摔死的摔死……
  这仗还怎么打?
  这蜀道饶是到了现在,到了大明朝,经过唐宋元三代修缮,结果还是这个样子,前进如此困难,真难想象汉末三国时代,这蜀道又是如何的难走,诸葛亮又是以什么样的代价翻越秦岭进行北伐的。


第八百六十六章 封妻荫子
  李汶十分心疼。
  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看着那不断上升的非战损伤亡数量,那些摔死的摔伤的士兵和牛马,还有损失的大车辎重,他都觉得十分心疼。
  这样下去,等到了汉中的时候,自己手上还有多少兵马可以用,还有多少粮食可以吃,士兵还有多少力气可以征战?
  自己都这个样子了,其他两支人马呢?
  李如樟就不说了,不管是有心赶路还是有心磨蹭,这路都不好走。
  但是还真别说,杜桐的路还真比他的路好走一些,从天水南下,一路上都有相对平坦的河谷可以利用,进兵相对容易,遇到水流充沛的地方还能安排船只运送粮秣辎重,节省人力。
  所以虽然路途遥远一些,但是走起来却反而轻松,损失也不大。
  不过他们的行军速度依然缓慢,每天前进的路途也不多。
  看着不断被消耗掉的粮食和水,看着不断下降的储量,算着自己手上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李汶是真的忧心忡忡,但是他也知道,自己非打不可,不然就是坐以待毙。
  他怎么能对这些叛军服软呢?
  不管是作为三边总督这样的朝廷重臣还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尽管他也对万历皇帝退位和泰昌皇帝的登基有诸多疑虑,但是事已至此,诏书在手,他也无暇多问多管,只知道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而已。
  叛军造反,切断粮道,他不会坐以待毙,不论是为了朝廷还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官位,他都义无反顾。
  哪怕只有一战之力,这一战也必须要打。
  而相比于李汶三路大军的进展缓慢,麻威三人的工作则轻松多了。
  邓子龙带着三万兵马就顺着河谷北上去安排防线了,鸡头关派人修缮、安排火炮和伏兵,然后安排各种守城工具,设置各种障碍等等。
  虎头关也是一样,各种修缮各种增强,到了留坝也是一样,设下五千兵马在留坝进行防守,在留坝布防。
  在留坝西面有一座关隘叫做柴关,留坝巡检司驻地就在柴关,邓子龙派兵偷袭了柴关,然后发现柴关已经人去城空,一个人都没有了,倒是还有些东西可用。
  邓子龙思考了一下,派人把柴关内能用的东西全部带走,在柴关内安排了很多陷阱,打算狠狠的坑一把李汶,让他们尝尝做惊弓之鸟的味道,再拖拖时间。
  然后邓子龙考察了一下从柴官到留坝的这一段路,联合之前发现那些路的路况,意识到从宝鸡那儿将粮食转运到留坝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粮道之脆弱可想而知。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继续拉长运输补给线的话,真的不出一个月,他们的粮道就要崩溃了。
  经不起一点点打击。
  自己手上虽然只有四万兵,但是在这山区当中,根本没有给一万军队排兵布阵整体冲锋的条件,一千人对一千人就差不多了,否则根本展不开,他们要打也只能一队一队的上,根本谈不上兵力优势。
  相反,优势还是自己更大一点。
  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说不定这就是自己的最后一战,若是不能把握住机会将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的往前推,那么自己死后孩子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这一战不仅为了大业,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可以有个好的起点。
  于是邓子龙信心满满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事。
  另一边,刘綎也在略阳做了一些布防,不过刘綎明显不打算在略阳做太多,而将主要的防御设在阳平关,有阳平关这样的天险关隘不用,却要在略阳这个多水之地布防,实在是不太明智。
  略阳不过是诱敌深入的砝码,而阳平关才是敌人的埋骨之地,要是杜桐真的和他兵戎相见,他保证让杜桐的部下尸横遍野。
  那么长的补给线,那么难走的道路,曹魏用半个国家的财力尚且不能支撑三个月,换作缺少粮食的李汶,十万大军相持一个月以上都够呛。
  他有信心将这一仗打赢,拿下重要的功劳,然后和萧如薰的主力部将们平起平坐!
  刘綎知道自己论能力不一定最强,论亲疏也不如那些跟了萧如薰七八年的将军们,所以才要用功劳说话,用功劳去和那些亲信部将们说话沟通,和他们站在一起,共同瓜分奉天讨逆成功之后的权力。
  他很清楚,萧如薰北伐成功之后必然不会继续现下的体制,必然要大变革,将武人的权力和尊严一起拿回来,那个时候,谁冲在最前面,就能得到最好的,开天辟地一般的好处。
  所以这一仗怎么能不打好呢?
  对于麻威来说也是一样的。
  他不是萧如薰的元从派系,没有跟着萧如薰一起征战宁夏和朝鲜,而是从洞武之役才开始跟随萧如薰的,几年下来也有地位也有战功,但是论亲疏,肯定不如元从派系三大将和一些战功稍微弱一些的副将。
  镇南军步军四大营和骑兵两大营都是猛将如云,论战功,谁也不输给谁,在缅甸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发挥场合,眼下才是真正的分出一个胜负的时候。
  要是止步四川,那才是傻,进入汉中以后,战斗的机会才多,麻威甚至思考着是不是萧如薰特意给他的机会,让他这个麻家将的领头人崭露头角,也算对得起麻贵的托付。
  萧如薰北伐成功之后,他所带领的朱雀营诸将肯定是要分一杯羹的,但是四大步兵营和两大骑兵营的将军们谁能得到更多,谁能带领自己营里的武将们得到更多的战功,就能得到更好的奖赏。
  到时候军权有了地位有了,封妻荫子不在话下,那才是他们拼死奋战的最大理由。
  所以,眼下的死战,是为了之后那令人垂涎的奖赏啊!
  走走停停七天,李汶总算带着自己的主力抵达了凤县稍作休整,而在凤县,李汶得知战略要地留坝已经被叛军占领,而留坝巡检司所在地柴关已经丢掉了,原因是主动放弃逃跑。
  随后,李汶在凤县找到了丢弃柴关逃跑的几名主要官员。
  二话不说,杀了祭旗。
  “再有不战而退者,皆是如此!”
  军队为之肃然,一扫之前疲苦劳累带来的负面影响。
  下达了这样的军令之后,十一月八日,休整一天之后,李汶率军再度启程,目标——留坝。


第八百六十七章 见鬼了吗?
  留坝自古以来都是栈道的交通要道之一,素来有“秦汉咽喉”之称,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魏蜀相争时期曾是双方的争夺要地之一,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在眼下,这片沉寂千年的土地似乎再一次的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邓子龙率军三万将在这里迎战李汶率领的四万西北边军,决一死战。
  十一月二十日,寒风呼啸,李汶率军艰难行军到了柴关,下令一支人马入柴关检查情况,看看城内是否还有可用的东西,以及完好的房屋可以让军队今夜在这里休息一夜,但是结果很让人恼火。
  城内不仅没有任何可以利用起来的东西,甚至连房屋都被拆毁了一大半,就这样居然还有陷阱!
  派入城中寻找物资的三百号人折损了十七人,还有二十多人受了伤被抬了出来,气的李汶脸都黑了,然后再派人马小心翼翼的入城中排除陷阱,寻找完好的房屋。
  毕竟天气太冷,若是能住在城中自然更好。
  就这样,折腾了两个时辰,才堪堪将陷阱排除完,为此又折损了三名士兵,伤了十几人。
  出兵南下以来,连萧如薰所部的影子都没见到,却已经折损了百多人,不是摔死的就是累死的,还有现在被陷阱弄死的,李汶非常恼火。
  下令军队在城中找地方搭帐篷过夜之后,李汶又派出人马谨守城墙设置各种障碍物,谨防叛军趁夜偷袭。
  大约晚上亥时二刻,李汶正在自己的房间内召集高参和部将们商议军情,讨论接下来的战略战术,结果忽然间听闻剧烈的战鼓声和喊杀之声,李汶大惊失色,大吼一声“敌袭”,立刻拔剑冲出了房内要召集军队防守。
  本该睡下的军队匆匆忙忙起身列队备敌,搞得狼狈不堪,喊杀声一直持续,直到李汶亲自登上柴关城墙准备指挥守城的时候,却听得喊杀声停了。
  李汶觉得奇怪,忙询问城墙守将,守将说喊杀声大起之后他就一直守在这里备战,但是一直都没有看到有敌人冲到城下进攻,更远一点的地方太黑,根本看不到,要看情况的话需要派军队出城。
  但是月黑风高的太危险了。
  一名高参很快就说道:“总督,这是不是叛军的奸计?根据声音判断,叛军的人数绝对不会少,他们应该是想一而再再二三的骚扰我军,却不出击,妄图等我军习惯这种袭扰而不作防备的时候突然出击,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柴官城墙低矮破败,如果我军没有准备,极易被偷袭得手。”
  其余几个高参连忙附和。
  “没错,总督,这是非常狡诈的计策!”
  又一个亲信高参还献出计谋。
  “总督,属下建议咱们不如将计就计,大军不要松懈,齐装整备,在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