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1592-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烦总督了。”
  萧如薰笑了笑,温声道:“魏公别这么说,魏公死守雁门关,给大明抵挡住了五万北虏,给朝廷争取了很多时间,若不是魏公死守雁门关,雁门关若失,则后果无法设想,魏公于国有大功。”
  魏允贞虚弱的摇了摇头。
  “身为山西巡抚,不能保境安民,反而让北虏窜入山西腹地,还把太原城给攻取了,作为山西巡抚,老夫责无旁贷,理应和前总督一起下狱问罪才是,怎能独善其身呢?还望总督替老夫写一道请罪折子递上去,否则老夫不能心安啊!”
  “魏公此言差矣,北虏突然南下是没有人预料到的事情,前总督王世扬没有听从梅巡抚的警告,放松警惕,这才导致北虏长驱直入,而魏公心生警惕,提前派人带兵增援了平型关和雁门关,这就是最大的功劳了。若不是魏公,平型关和雁门关恐怕会失陷的更早,到那个时候,十万北虏南下山西,怕就不是山西危机,而是整个北疆都要面临危机了,收拾起来也绝对不像现在这样容易,所以,魏公何须自责?”
  萧如薰一阵劝慰,说了不少好话,才把心中不安的魏允贞给劝住了,接着,魏允贞又问起了接下来的事情,还有就是他一直挂念着的梅国祯的生死问题。
  “大同最后一道军报是梅巡抚抢在北虏南下之前发出来的,可以认为梅巡抚一定是通过某些渠道得知了北虏南下的阴谋才会提前通知山西要戒备起来,这样说的话,梅巡抚应该有所准备,大同城城墙高深,北虏若要攻取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更别说还有麻贵将军在侧,大同城之城防应该是无碍的,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大同城内的粮食到底够不够用,既然梅巡抚向王总督求粮,那只能说梅巡抚自己非常缺少粮食,粮食才是城池的命脉啊!”
  说到这里,萧如薰自己也担心起来了。
  “我与克生相识甚早,我素知克生为人机敏,但是却没能及时劝说前总督,是我之过也!”
  魏允贞闭上眼睛不住的哀叹。
  “当初在宁夏的时候,梅巡抚担任监军,作战英勇,开战的时候从不避退,最后炸毁宁夏城墙之后,梅监军亲自带人杀入城内,击毙一名敌将,如此英勇的文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得知梅巡抚担任巡抚的时候,还感叹国朝自此北疆无事矣,结果却……唉……”
  萧如薰感叹了几句。
  魏允贞也是深有所感触。
  宽慰魏允贞几句,把药喂他喝了,叮嘱他好好休息之后,萧如薰回到了自己的军帐内,谋划着之后的一切,而此时此刻,在另一座军帐内,努尔哈赤却一脸紧张的听着自己的两个儿子讲述他们所参与的惊险刺激的战斗。
  “那个扯力克真是能打,我们两个一起上也没能讨到好处,差点被他给杀了,幸好李如梅和李如柏赶了过来,把扯力克的军队杀散了,然后我们才围死了扯力克,然后用棒子狠狠的揍他,把他揍趴下,再扑上去把他给捆了起来,这家伙才算是真的被抓住了。”
  褚英十分兴奋的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是我把他给捆住的,绳子是我带着的。”
  代善着重讲述了自己的功绩,丝毫不想对褚英有什么相让。
  两兄弟你争我抢,本该是努尔哈赤非常乐于看到的场面,但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心里却充斥着浓浓的不安。
  他带来的一万骑兵已经损失了一千多人了,受伤的也有不少,这些可都是家底,最精锐的核心部队,积攒了多少年才能积攒出来的。
  当初自己打仗只能带上一百多号人,现在虽然规模大了,但这一万人也是不断扩张之后才能积攒下来的,虽然强大,但是人数少!
  这几年连这两次被明朝征召来对付蒙古人和日本人,自己的损失实在是不算小,虽然之后有大量的钱财赏赐,可是人口又不是钱才可以比拟的。
  尤其是这种精锐的忠心的核心人马,更是少之又少,不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他们大规模战死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他不止一次的觉得自己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但是他无可奈何,他没有脱离李如松自己独立发展的底气,没有李如松和李成梁帮他压制其他的反对力量,他根本无法在遍地都是敌人的白山黑水之间生存下去。
  他曾以为自己是李成梁和李如松的合伙人,只要壮大了就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但是现在看来,这个进程还远远没有达到,更在发展过程之中屡次被打断!
  这一千多勇士的战死是多少钱他都不愿意去换的,可是现在却还要继续下去,尤其是根本不知道这场战争要打到什么时候,萧如薰似乎是对他们青睐有加,总是喜欢使用他们,虽然得到的赏赐多,可是这不是努尔哈赤想要的。
  他想埋头种田埋头发展啊!


第六百一十五章 狗与狼
  努尔哈赤和女真诸部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大的,早些时候他父亲和爷爷死掉的那场战役就是女真内部的矛盾所导致的大明干涉战争,而那场战争里面李成梁是绝对的主宰者。
  努尔哈赤年幼丧父丧祖,要说心里面没有恨意到也不可能,只是这恨意多少是在明军和李成梁身上的到也难说,但是汉民族和周边的各游牧渔猎民族比起来,父子之情母女之情肯定是汉民族更深厚一点。
  这里头有文化传承和社会大环境的很多因素。
  而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本身的文明水准低下,对于子孙后代的教育也不如汉民族那么重视,没有相关的社会环境,甚至一直都有贵壮贱老的习俗,这家庭之间的亲情又有多少就难以说明了。
  反正肯定没有自己的性命重要。
  努尔哈赤更多的还是憎恨掀起那场叛乱以至于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丧生的女真其他部族,并且在之前他就已经成功的杀掉了自己的仇人,而那场战争之后,他又结下了新的仇家。
  仇家越来越多,他的实力也越来越庞大,很快,他的野心就出现了,并且膨胀起来,渴望得到更大的利益,至于为父报仇只是一个很可笑的幌子而已,努尔哈赤估计自己都不相信。
  他的行为模式已经完全是利益导向性了,和周边的女真部族的关系也非常差,大家彼此相互敌视,有时候相互攻击,有时候相互协作,往更高层次的斗争转变,而深刻接受了汉民族文化熏陶的努尔哈赤毫无疑问是高阶段位,其他深山老林里的女真野人是低阶选手。
  在其他穷困小部族还在用骨制品皮制品和木棒当武器的时候,他这个小部族却已经开始用铁器了,他用铁制兵器一路烧杀抢掠发展壮大。
  清人修的明史里面概括努尔哈赤的发展是“开局十三副盔甲,装备全靠抢”,但是努尔哈赤自己应该清楚的很,他最早开辟根据地获得胜利的过程中又有多少是李成梁出的力,他的铁制装备有多少是李成梁秘密资助的。
  所以即使到目前,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在女真各大部落当中算中上,但绝对不是最强的那个,还有比他更强的,只是说他拥有更好的局面更好的物资来源和更好的依仗。
  李成梁需要一条狗来稳定辽东的局面,平衡各方的势力,他需要这条狗是女真人,但是又听话,努尔哈赤就是那条狗。
  狗当然对主人的颐指气使不满意,可是如果这条狗在长得足够强壮、足以蜕变成狼之前脱离了主人的保护甚至反咬一口,那么一旦恼怒的主人指使其他野狗群起而攻愤怒的撕咬他,他还能活下来吗?
  很难说,真的很难说,这个时候,努尔哈赤还远远没有到历史上足以和李成梁分庭抗礼甚至是逼迫李成梁妥协的时候,或者应该说,这一年,万历二十六年,本该是努尔哈赤命运中的转折点。
  因为这一年,本该是李如松的陨命之年。
  李如松的死是努尔哈赤脱离牢笼开始真正发展自己势力的契机,而当时李成梁又不在辽东,李如梅李如柏这些人根本没有能力挑起辽东的大梁,于是只能在李如松死后三年让李成梁二度镇辽。
  但是那个时候李成梁已经七十六岁了,暮气沉沉难以振奋,而努尔哈赤的统一女真之路已经开走了。
  李家养育努尔哈赤本是想要养狗,手握着打狗棒的他们本来是有办法控制努尔哈赤的,但是天不遂人愿,人世间总有那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
  等李成梁意识到再不打狗就要迟了的时候,捏着打狗棒一瞧,喝,狗变成狼了,敢朝他呲牙裂嘴谈条件了。
  李家控制女真一直都是打掉最强的让接下来的继续内耗,看着谁有崛起的态势就把谁干掉,继续平衡,王杲就是这样被搞死的,这也就是努尔哈赤丧父丧祖的历史背景,如此一想,命运还真是奇特又讽刺。
  只是如今,一个人的出现和改变让努尔哈赤的腾飞之路产生了不可预知的变数,努尔哈赤被拖在战争泥潭之中无法发展,两次升级过程被硬生生打断,这让努尔哈赤感到郁闷又不爽,几次想要撂挑子不干,却又不敢承受这样做的后果。
  李如松他都不敢惹,更别说李如松背后还有一个更强悍的萧如薰,要是现在撂挑子不干,估计会被瞬间就干掉吧?
  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
  他可不知道萧如薰从一开始就把他当作生死大敌来看待,如果他知道的话,应该会深感荣幸,然后被吓出心脏病。
  你一个手握十几万兵马大权的四边总督,掌握大明帝国九边重镇二分之一兵力的大总督居然对我这个蛮夷部落手握几万兵的小酋长产生了敌意和杀意,我可怎么活?我没有背叛大明啊!
  现在的他也不知道以后的他自己会对大明做些什么,也不知道他那才刚刚六岁的儿子黄台吉会对大明做出什么事情,更不知道他那个还没出生的儿子多尔衮会对大明和整个汉民族做出什么。
  而这一切萧如薰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已经渐渐本土化了,可是这些事情,萧如薰对于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他知道,目前的他是无法直接对努尔哈赤做些什么的,只能用这种间接的手段来遏制努尔哈赤,但是若要真正消灭他的威胁,就非要用直接的手段不可。
  自然的,只要李如松还在,努尔哈赤就蹦达不起来,因为李如松不仅能打狗,还能打狼,甚至敢杀虎,李如松实在是太强悍了。
  只要李如松不死,努尔哈赤就跳不起来,只要李如松还镇守在辽东,努尔哈赤就永远只能当狗,连做狼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这个家伙还是死掉比较好。
  萧如薰一直以来都未曾放松对努尔哈赤的警惕和观察,长时间的观察之后,他意识到努尔哈赤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努尔哈赤自己的努力和性格上的坚韧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的组成部分。


第六百一十六章 以我的名誉担保
  努尔哈赤是很聪明的,学习能力很强。
  单说目前让他带兵打仗,这家伙就能带兵大败数倍于自己的蒙古人,他的军事天赋已经显山露水,而他的头脑也非常聪明机灵,他也能用计谋,萧如薰就听雁门关的士兵说努尔哈赤设计诱杀蒙古将军的事情。
  这样一个家伙放在身边,萧如薰根本不可能放心,三年的缅甸生涯,萧如薰也尽力运作让李如松出镇辽东控制努尔哈赤,所以如今的努尔哈赤才依旧成不了气候。
  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萧如薰一直都在思考如何用妥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