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赢岭则负责监督整个赢氏公族的所有成员,严令任何人也不得违军令,违秦律。
    赢和是武将,他带一万士兵负责临淄的守卫。
    这四人到临淄之后,连洗尘宴都没有参加就立即带着族人开始作事。
    白晖在齐宫旁的原苏秦府摆了中军大账,这些日子白晖也是非常的辛苦。
    赢岭到,白晖正在大地图前盯着齐国的地图发呆。
    “晖儿!”
    “太叔公,您老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事情派人吩咐一句,曾孙儿过去就行了。”白晖对这个赢氏第一族老有着发自内心的敬意,以七十岁高龄还要亲赴前线。
    无论这位太叔公图的是什么,就凭他亲赴前线这一点,就是大功一件。
    赢岭摆了摆手:“还没有老到走不到,当年也是秦军之中的一员勇将,只是老了,提不动刀。”
    赢岭可是参加过河西之战的人,虽然他的年龄当时只是半大孩子,但也领一只秦军冲杀过,来秦国流过血。
    白晖扶着赢岭坐下,没等白晖说话,赢岭就先说道:“我把头两批船队的物资统计给你送来了,我保证没有一人敢贪墨一钱。”
    “太叔公您老辛苦了。”
    白晖示意赢岭的随从将那些竹简放下,然后为赢岭倒了一杯温水后,坐下开始翻开竹简。
    赢岭说道:“这一战,尽得齐国财富。齐国强,齐国富,半数都在临淄。我知你心意,稷下学宫还没动,等这几天城中的事情平静下来,我准备亲自带人去稷下学宫。还有一事就是,铁匠现有两千一百二十九户,共计一万一千二百一十四人,预计会在三天内带回去,这……”
    赢岭停顿片刻:“晖儿,我的意思是,这些人送回咸阳去。”
    “就依太叔公您老的意思办。”
    赢岭还没说理由呢,白晖就答应了,这让赢岭有些不好意思,他知道秦王与白晖的约定,齐国的战利品放在宜阳,归白晖调配。
    真正攻下临淄之后,秦军才发现,战利品的数量太巨大了。
    可以说,齐国的国库是秦国国库的至少十倍。
    白晖这时换了话题,没再提临淄的事情,临淄这边咸阳已经派了许多官员过来,这些人会把文事处理的非常好。
    武则有白起,白起在,这里没有人攻得下来,可以放心的慢慢的往回搬。
    所以白晖说道:“太叔公,有件事情要和您说一下。”
    “你讲。”
    “太叔公,蜀侯赢恽的养母与蜀相国私通,您说这事是国事,还是家事?”
    赢岭没有立即回答,反复思考之后给了一个答案:“这事,若他们有异心,就是国事。若没有,就是家事。”
    白晖问赢岭:“太叔公,你认为这件事情,我能去巴蜀转一圈吗?”
    赢岭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回答白晖:“当然能去,以公族派去处理这丑事的身份去,若真的变成国事。以你郎中令的身份,也有权力平叛。只是这事,有这么严重吗?”
    赢岭不明白,白晖关心巴蜀作什么。
    白晖低声说道:“当然要关心,巴蜀之富,富可比三晋之和。太叔公您说管不管。”
    “当然要管。”
    就凭白晖这话,赢岭也认为要管。
    白晖点点头:“这事确实要管,首先这是咱们赢氏公族的家事,太叔公若是这会没要紧的事,我命人备下小菜几份,再温一壶酒,我给老叔公讲一讲巴蜀。”
    “好。”
    在白晖与赢岭喝酒的时候,历下码头。
    魏冉到了,田文也到了,魏、韩、燕、赵四国都派了重臣过来,唯有楚国没有,楚国令尹昭阳借口自己身体不适,只派了楚国一位普通的小官员前来,他回楚国了。
    已经快一个时辰了,魏冉的船还没有靠近码头,不仅这样,他的船还需要不断的给逆流而上的五桅帆船让开水路。
    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原始的帆船。
    在战国这个时代,特别是楚国的船最优秀,秦国的虽然差点,但逆流,逆风都依然可以前行,有特殊的地段,再配合桨与纤,完全可以顺利通行。
    魏冉不急,那怕不断给其他船让道他也不急。
    此时,秦国正在把战利品往回运,魏冉看着这河面上无数的船只,心里就高兴。
    田文却一直沉着脸。
    田文懂船,光是看着船的吃水线,他就可以大概算出这一船拉了多重的货物,从历下码头逆流而上的船只,无一例外的每一条船都压在水线的极限上。


第一三五章  秦军的另类行动
    从洛邑上船到这里,田文都不记得自己看到多少条船了。
    此时再看码头。
    码头上人头攒动,目测至少有三万人以上在不断的装船,不断的搬运物资。
    秦国从上游下来的船大部分已经开始是空船了,秦国不需要再往临淄这边运军粮,或是军械。
    临淄的粮仓、军械库有多少东西,在场的怕没有一个人比他田文更清楚。
    除田文以外,燕、赵、魏、韩四国的重臣也是一脸的愁容。
    终于,魏冉的船靠岸了。
    魏冉把笑容藏在心底,脸上却是一副苦相。嘴里还嘟囔着:“这些天没睡好,事太多,不过我秦军这次也是实在太辛苦了。”
    没有理他,田文都不想和他说话。
    众人远离魏冉,看着他就让五国重臣们心里不爽。
    田文这时感慨了一句:“谁能想到,那天五王问秦王白晖在何处,也就是那天,白晖已经在攻打临淄,仅三天,临淄就不再属于齐国。”
    燕国相国也说道:“惭愧,这临淄城已经被攻下差不多十三天,可我燕军前锋此时怕还没有到齐国边境。好在边军倒是动员的快,已经开始攻打齐国城池。”
    听到这话,魏国这边倒是欣慰了许多。
    至少,魏军已经有差不多七万人马已经进入齐境,在接管了秦国给的一座城池之后,又攻下了两座城池,并且占据了原宋国五座城池。
    韩军也差不多,他们虽然没进入齐境,但却占领了原宋国都城。
    齐军群龙无首,节节败退,整个齐国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溃散的齐军。
    平陆邑,后世这里的名字叫汶上。
    一队约有三千秦军,八千民夫组成的秦军部队顺着官道路过平陆邑城下。
    平陆城守如临大敌,组织城中军民准备死守平陆城。
    可齐国城中的动员却效果并不大,因为齐国百姓知道,秦国就算攻下城池也不会伤害普通平民分毫,此时,齐国的一些将军才发现,秦国不伤平民的带来的后果有多可怕。
    若是没有军民齐心反抗,平陆邑守将清楚,就凭他手上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挡住这只秦军攻城。
    正在平陆邑守将担心害怕的时候。
    可谁想,秦军绕过平陆邑找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扎营,然后截断了官道。
    城中士兵问守将:“秦军不是来攻城的?”
    “不知道。”守将完全摸不清秦军想作什么。
    但,临淄都被秦军攻下了,由于白晖严格要求封锁秦军攻下临淄的细节,并在全军下达了封口令,临淄城如何被秦军拿下,至今还是一个迷。
    若说强攻,以临淄城的城防还有兵力,秦军几天时间攻下临淄实在无法想像。
    但秦军用了什么计策,却无人知。
    秦军扎营之后,截断官道,并在官道两边设置了粥棚。然后立起了两块大牌子。
    没多久,因为魏、韩联军攻宋、攻齐,大量的难民还有溃兵被挡在路上,他们远远的看到平陆邑城池,但更近的却是秦军的关卡。
    人越聚越多。
    突然,一队秦军骑士从关卡杀出,飞快的绕到了聚集在此地的溃兵与难民身后。
    无论是溃兵还是难民都抱头伏在地上,他们不敢反抗,更没有信心逃过秦军的骑兵。
    然后,几个板车被从关卡后推了出来,上面有铜制的巨大喇叭。
    只听有人用齐地方言高喊:“参加秦军者,秦军斩一首进一爵,斩五首为上造,每年就有一百石粟……”秦军那怕是普通士兵,就算是不识字,也能记得下二十级爵的种种好处。
    当然,普通士兵一般研究的最高到公大夫,再高不是他们去想的。
    秦军士兵爵位喊完,又有人出来。
    “各位,到秦国去,匠分七等,一等匠少良造许下公大夫爵。或有才华,还可再进爵,少良造部下冶铁大匠所,现就有五大夫爵位的超等铁匠三户。”
    “各位,到秦国去,每一户可在秦国领田三顷,保你衣食无忧……
    “各位……
    “就算各位不想去秦国,也请接受我秦军的善意,路过的人可以来喝碗粥,稀粥虽不当饥,也当解渴。”
    难民与溃兵心中的害怕慢慢的减少。
    终于,有个士兵大步走到秦军面前,四处看看,然后将一驾板车双手举过头顶,这力气相当的大。
    就凭这力气,当下就有秦将说道:“中等兵,安家费八百钱。”
    “管饱不!”
    “管!”秦军的军中司马很痛快的给了答案,然后就有人抬来一筐饭团子,这位乐呵呵的脱下齐军的服装进入了秦军的军营。
    有一人去,就有许多人跟随。
    有力气大的举不动车,也要举石头,最差的举粮包。
    有自信剑法或是箭法出众的,都演示一二。
    到了傍晚的时候,有一个中年人带着家眷来到了秦军面前。
    “全家落户,三顷地保底。”秦军司马类似这样的话已经说过无数次。
    “我是匠人。”来人声音很低沉。
    “没问题,只要有手艺,来我秦国就有锦衣玉食。”因为白晖的命令,对优秀的匠人一定要有足够的敬意,所以军中司马是站起来说话的。
    中年人低头沉思片刻后,解下包袱,然后将一个长条布包递了过去。
    军中司马先是一愣,然后伸出双手接过。
    包袱内是一把剑,铁剑。
    剑出鞘寒光四射,身上如鱼鳞一样整齐而漂亮的花纹,仅这一眼,军中司马就认定这是一把上上等好剑。
    当下,军中司马从书案后走出来,长身一礼:“请先生必入我秦国,我秦国待先生为上宾,从此时开始,先生赴秦一路吃喝用度,皆为上宾待遇。”
    中年人看了看自己的剑,又看了看这位秦军司马。
    “这把剑,很普通,只是我初次尝试以煤练剑之物,却有不足,剑中杂质非常多。”中年人说罢轻轻一抬手:“可有秦军铁剑一观。”
    军中司马向身旁的秦军点了点头:“取一把铁剑给先生一观。”
    立即就有一名秦军的队长将自己的剑双手奉上。


第一三六章  一人顶五军
    中年人细观之后点了点头:“必是有密法外人无法得知,这剑虽差,但杂质并不多。在下欧子凯,原乌程瓯余山人,愿入秦。”
    军中司马惊呆了,好几个人围过来低声商量了几句,原说话的司马语气之中带有无尽的恭敬:“可,可是剑祖族人!”
    欧子凯语气平淡:“凭铸剑立命,只愿不辱没先祖之名。”
    “来人,礼仗!”军中司马高喊着。
    一位军候,二百秦军列开阵式,护送欧子凯赴临淄。
    剑祖欧冶子后人,就凭他的名字,他手中那把用普通煤铸的剑,就足够这样的礼遇。
    欧子凯并不知道,白晖的铸剑炉有三大密法,第一是焦炭、第二是一种白色的石,白晖不太懂,工匠们试过无数次之后,发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