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太后却说道:“弟弟亲自去见一下白起,告诉他,守住赵国。此时容不得半点乱子。”
“恩!”魏冉收住笑声,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
荀况也在一旁说道:“老臣也会同去。”
宣太后一直在听,听完之后看了看坐在那里从开始到此时,都闭着眼睛的赢骊,若没有人注意,还只当是赢骊睡着了。
赢骊没说半个字,也没当自己醒着。
在荀况与魏冉离开,两人要去看看他们为这次去郢都准备的货物之后,赢骊猛的睁开了眼睛。
赢骊这一睁眼,吓了宣太后一跳。
可马上,宣太后却是笑了:“老叔公,你这是要把侄九媳吓出一个好歹来。”
赢骊突然说道:“月娃子,你可有想过白氏兄弟二人?”
“他们,难道老叔公信不过他们?不会。”宣太后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表情很是不善。
怎么说呢,作为宣太后,她不希望任何人说白起、白晖两兄弟的坏话。
眼下秦国这大好的局面,确实是这两兄弟打出来的,这不是立下大功,而是就靠两兄弟一手一脚为秦国打出来的。
所以,容不得人怀疑。
第六零七章 赢骊南下
? 赢骊在怀疑白氏兄弟吗?
不!
赢骊低声说道:“不是怀疑,而是说另一件事。”
“另一件事?”
“对。”
宣太后说道:“老叔公说说,是怎么样的一件事。”
赢骊说道:“太后难道没留意,白晖有远离之心。白起这娃子老叔看的清,他没想这么多,他的心思都在征战上。而白晖却不同,白晖见识深,看的远,这次想的也深。”
“他要远离?”
“没错。”赢骊很是肯定的点了点头。
宣太后大笑:“不可能,老叔公你看走眼了。倭岛那宅子我知道,白晖也根本不会把那里当回事。”
“不,与倭岛无关,而是往南,再往南。”
“为何,老叔公细说。”宣太后站了起来,快步走到赢骊的面前坐下,这话题已经让她揪心了。
赢骊说道:“郿县三族,也会不会久居倭岛。这天下之大,八万里。这话白晖说的清楚,老叔就问一句,就咱这眼下的天下,不够大吗?”
“咱们这中原,肥沃丰美,而且也够大。”
“对,可月儿娃子你想一想,当年咱秦国根本就没有人敢想一统天下的时候,白晖为什么要造船。换句话说,这海外有什么,谁知道。可他却知道,他出海每一次都是有目的,也是有目标的。”
宣太后摇了摇头:“不够,这是老叔公你的猜测。”
宣太后不信,因为没有实际的证据。
赢骊有一些证据,但远远不够,所以赢骊说道:“不是最好,这只是老叔的一些猜测,总是感觉,这娃子在给自己找个地方。”
“若说找地方,我也有这种感觉。”宣太后也说道:“伊川还有洛邑,他肯定会还给天下的。是天下,不是大秦,这一点我懂。然后他在选一个地方,这我也能够理解。”
赢骊强调了一句:“他在选海外之地。”
宣太后没反驳,似乎当真是这样。
白晖每年投入研究海船的钱是一笔天文数字,若再加上伊川那几处山谷研究用的钱,这些全部拿出来足够秦国与赵国来一次赌国运的旷世之战。
而且赵国,还撑不过秦国。
“老叔想出海去看看。”
宣太后沉默了很久之后,默默的点了点头:“好,老叔公代侄媳去看看,不过……”
宣太后没说下去,赢骊却说道:“老叔明白,这娃子有大功于天下,天下一统,我王代天牧民,就凭这份心情,他兄弟二人当立碑建殿留名千古,老叔有分寸,这次只说去见识一下海外。”
“也好。再带一千四卫的精锐,调足新式海船。装足货物,把白晖屯积的麻布给他拉上,这天下无论在那里,侄媳看来这麻布都是好东西,都是当钱的物件,他屯的好。”
赢骊很严肃的点点头:“恩,也请太后下令,让巴蜀多多生产麻布,为天下计。”
赢骊这次没再称呼宣太后为月儿娃子,而是称呼太后。
说巴蜀产麻布之事,也没提大秦,说的是天下计。
秦国高层已经意识到,白晖那句天下一统,代天牧民的深意。
以外族、外敌为引,中原天下为一家。
赢骊要亲自南下,魏冉得到消息之后,飞奔着赶来,把荀况、赢骊、宣太后,拉进一间密室。
“看来,弟弟是有要紧的事情。”
魏冉干笑两声:“赢骊公要南下,我这里正好有一份白晖留下的良策,原本还在想谁去办,赢骊公便是合适的人选。”
“良策?”荀况与赢骊都笑了。
魏冉将那良策拿了出来给三人看,然后说道:“其余这一策很简单,与我要执行的那一策倒是同用的。”
“恩!”
“这一策用意在于,让楚国贵族挣到钱,让楚国士兵挣不到钱。或是说,咱们也不用坑楚国的士兵,就让韩、魏两国的士兵去和他们比一下,长久之下……”魏冉没说下去,只是冷笑了起来。
荀况长叹一声:“长久之下,楚军必反。”
这话当真不用解释了。
十几天后,赢骊的船队到了新港,正好迎上了满船回来的一只船队。
“末将白虎,见过骊公。”
领军的一名高阶军侯,就是领军两千人级别的军侯。
也是这一支船队的最高长官。
赢骊问道:“船上都是自己人?说话可方便?”
白虎回答:“这船上有韩人、魏人、燕人、秦人、越人,都是咱们诸夏子民,自然是咱们自己人,海外蛮夷无数,我等数次联手作战,如同兄弟,自然是自己人。”
白虎这话说的船上的其他人心中暖和。
赢骊却暗赞一声好。
白晖厉害,把带出海的人教育的如此出众,这名军侯有才,秦军之中,这等才华的军侯也越发的多了。
军侯,特别是高阶军候,绝对是军队之中的中坚力量。
这级别也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团长,绝对的中坚力量。
赢骊说道:“老朽要南下,一来是奉了太后的托付去探望一下白晖。这白晖出门在外,身边也没有人照顾。所以太后吩咐禁军调百人,护送大河君府两名妾室同行。”
“末将代大河君谢太后。”
“这话说的,太后常说白晖是他半个儿,要你谢。”
白虎尴尬的一笑。
赢骊在白虎肩膀上拍了两下:“有个事,你可挑些可靠的人随我同行。原本计划之中并无你的部下,可遇上,有你更好。”
“骊公可否告知是何事?”
赢骊在白虎耳边低语几句,白虎立即表示明白,当下就从韩、魏、燕、越、中山等各族当中挑出近百人。
这百人都是白虎认定了对白晖死忠之人。
也是在数次出海之中得到了巨大好处,给家时挣足了钱币的人,相信他们一定会完成赢骊公要去办的事情。
新港,这里有铁律。
虽然是白晖制订的,却有秦王的诏书在这里押着。
每一个出海的人,只要是跟着秦军一起出海,都要换装,然后受训十天,这十天的内容只讲一件事。
出海之后,便是诸夏之军,无论秦、韩、魏、燕等,都是一家人。
第六零八章 不算意外的撞船事件
? 当下,诸夏之军中,有秦人、韩人、魏人、燕人、中山人、越人。甚至还有少数的吴人以及楼烦、义渠等各族人马。
却没有赵人、没有楚人。
赢骊拿到的那份计划,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没难度。
就是让诸夏之军去刺激一下楚军。
说的再准确一些就是,刺激一下楚军的士兵。
刺激不会,那么炫富会不会?
这个。
出海的士兵完全不明白什么叫炫富,赢骊拿着白晖的策划案,反复看了十几遍之后,对着身后的人吩咐道:“给每人发一百枚银钱,让他们去买,喜欢什么就买什么。”
买东西,这个似乎也很难。
有个士兵上前:“在我们家里,都是我们的婆娘去买,街市上要买什么,这个不会。”
赢骊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
一位书吏靠近在赢骊耳边低语几句,赢骊眼睛一亮:“讲的好,立即去办。”
书吏去办事,赢骊对这一百多个士兵说道:“现在开始,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去挑一条船,然后保证这船在逆大江北上的时候出那么一点问题,然后靠港金陵去修船。”
几名船上的优秀水兵还有工匠围在了一起。
有人说:“把桅杆弄断,更好回去换新船。”
“不行,万一不给换呢,桅杆断的船绝对不能出海,这可是玩命的事情。”
“舵!”
“可以。”
众人商量之后,决定将这个搞成意外事故。
不需要瞒过秦军,只需要让金陵的楚军相信就可以了。
毕竟眼下秦国与楚国还是结盟的关系。
半个月后,一只小船队从大江上游逆流而下,然后一头就扎进了楚国金陵的官办码头,不仅撞坏了三条楚国的船只,还把码头毁了三个泊位。
消息仅仅一天后就传到了新港。
新港这边,那一百多名士兵还在等着他们出动的消息,同时在整他们的船,一边整修,一边安排着准备把舵搞坏。
消息传来,这一百多士兵傻眼了。
竟然是他们的家眷准备坐船到新港,然后船在大江上失控,然后直接冲进了楚国的官办码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码头上把船扣了,人扣了。
正当这些士兵抓狂的时候,赢骊出现了。
“骊公!”众士兵赶紧施礼。
赢骊说道:“这是一个意外,对于老夫来说是一个意外。对于你们不算,因为是操船的人故意干的。至于你们,去把人抢回来。”
“杀!”一群士兵纷纷去抄家伙。
赢骊伸手抽过一根棍子,照着距离自己近的那几个人每人几棍子。
“猪脑子,你们去打架。凭你们这几个,那金陵可是楚国的新都,那怕眼下还在建,一人扔一片甲叶子就足够把你的砸死了。”
“赢骊公作主!”
赢骊微微的点了点头,身后出来十六个精壮的汉子,每两人抬着一只大箱。
每一只大箱内都装满了秦国钱币,有新铜钱,有银币。
赢骊抓起一把银币冲着为首的士兵脸上砸了过去:“就这么办,用这些钱往码头官员的脸上砸,告诉他们,你们楚人那破船,这点码头的损失,咱们这些人根本不需要请上面的出面,你们兄弟就可以用钱砸死你们。”
好粗俗!
不过,好开心。
一百多士兵抬着箱子,提着棍子就上船了。
他们行吗?
赢骊也不敢肯定,所以派了两个人跟过去观察,不需要作什么,只要看着这些人会干什么就好。
两天后,金陵码头。
坏掉的两个泊位已经修好,几只坏掉的船,连同秦人的那艘撞进来的船都被拉上干船坞正在修理之中。
楚军一看秦人这船上,十成十的女眷,倒也没为难这些人,只是暂时软禁在一个园子里,好吃好喝供应着。
金陵的楚官正在准备派人去新港,那里有秦人的官员,这事怎么也要有个说法。
那三条船怎么赔,船上有受伤的人怎么赔,码头的修理费等等。
码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