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无根之民,又是逃离家乡的,确实是有低人一等的心思。
    “可以,那么你们去安排吧。我先回倭岛,也让倭岛的燕人多少作些准备,虽然燕王还是个奶孩子,但毕竟是燕王,这大名份在。至于名声之外,给他们划块地,也没什么。”
 

第五四三章  老狐狸之策
?    要划地!
    白晖的话让魏无忌与张平吃了一惊。
    两人急急问道:“这倭岛的土地,划给燕国,万一燕国有不安份的心思呢?”
    “划地,十亩也是划,千亩也是划。”
    “大河君高见。”
    魏无忌与张平算是听明白了,白晖所说的划地,可不是几百里的那种,最多给一个小城之地,算是燕人的燕城,这事可以办。
    白晖也突然多了一个灵感。
    这个灵感就是,是否可以增加一些个城池,分为韩、魏、齐等城池呢?
    可再想一想,既然要把天下融为一家,若分的这样细了,会不会在倭岛将来引起纷争呢。
    白晖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出一个什么结果来。
    次日,白晖离开辰国半岛,再一次往倭岛去了。
    在白晖坐船往倭岛去的时候,洛阳。
    秦王到了洛阳,理由是有些新奇的西域物件特意来献给天子,秦王是臣,天子的臣,有什么好东西过来献上无可厚非。
    可是,依然没人信。
    没有人相信秦王是来献礼的,特别是秦王的护卫队竟然有三万蓝田大营的精锐,那么这个献礼就更没有人信了。
    那怕秦王很诚恳的告诉天下人,这宝物很贵重,本王需要两万九千五百人保护宝物,只给自己带了五百护卫。
    仅此。
    秦王到了洛邑,赵国的中牟城每天巡逻的士兵外放百里,赵国与魏国边境,赵国与韩国边境的巡逻士兵每天增加十队。
    赵奢亲处到中牟城坐镇。
    乐毅在邯郸闭门谢客,声称自己得到重病。同时乐毅写信给自己的亲信,以及燕军的那一军精锐,希望他们全部调动到中牟去,接受赵奢的调派。
    然后乐毅给赵奢写信,希望燕军士兵只守不攻。
    秦王赢稷住在洛阳城内,身边陪着他的是陶良子,这是白晖妾室陶惠的堂姐,也是由陶惠介绍这才入宫为妃。
    这位陶良子,生下一子之后,因为懂账目,管理咸阳宫的大小支出,半年时间内咸阳宫的物资更加的丰富,花销却减少了四成之巨。
    从入宫到此时,仅一年半时间,连进四阶。
    因为身份非凡,是天子近臣陶氏的女儿,进宫便是长便,然后七子、八子,直到这次到洛阳,秦王给陶家面子,特别再进一阶,为良子。
    陶良子将一颗剥好的葡萄喂到了秦王嘴里,然后用布巾轻轻的为秦王擦拭着嘴角。
    秦王突然将手中的竹简扔了出去,陶良子并不紧张,继续剥着葡萄。
    门外有侍从高喊:“天子太宰到。”
    秦王起身,在屋内迎了一下。
    宰执施大礼,礼刚到一半便被秦王扶起:“太宰你这年龄了,见了寡人不用施礼。白晖说的好,六十以上见君免礼,咱们也是敬老之人嘛。”
    “王上仁厚。”
    宰执与秦王分坐两旁,一端坐着陶良子。
    这陶良子自然也是认识宰执的,她自小也常去宰氏家中走动,与宰羽也是手帕交。
    宰执坐下之后从袖子时拿出两份文书:“王上请看,这是两份天子诏的草稿。依白晖的想法,请天子责问燕国易王后之事,主持正统的想法,老朽实难支持,所以准备了两份,请王上拿个主意。”
    秦王翻看着两份文书。
    一份是依白晖的意思,天子直接下诏责问燕易王后,以及维护正统。
    另一份是宰执的意思,天子并没有任何的责问,只是表示为天下万民计,为燕国无论普通民众的安稳,燕国易王后与燕太后之间,这只是家事。
    既然是家事,就不要影响燕国的安稳。
    而天子关注此事,可以从中调解,为燕易王后与燕太后主持公道。
    秦王看完之后,默默的喝了几杯茶,这才问道:“太宰,这事不是会因为燕易王后是寡人的王姐,所以手下留情?”
    秦王想的没错,而且他也不希望因为王姐而影响秦国的大国策。
    宰执反问:“王上,燕国附秦了吗?”
    “自然是没有。”
    宰执笑了笑:“既然与秦无关,何必要去管燕国的死活。再退一步讲,秦国没必要对任何人伸出援手,指望帮着小燕王就能得到好处,老朽以为不能,既然不能,为何不能站在中立。”
    “中立?”秦王对这个词很感兴趣。
    宰执说道:“白晖的作法非黑既白,非友既敌。在去年老朽都非常认可,但今年以为,天下的势已经有变化。所以老朽以为,秦当代天子中天下。”
    中天下。
    宰执的意思秦王明白,就是秦国应该以天子的角度去平衡天下所有的纷争。韩国、魏国附秦。齐人、燕人、中山人、越人等等,他们都在秦国的庇护下生存。
    短时间内不可能让这人融成一家。
    所以,秦国可以天子的角度去平衡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不偏向任何一方。
    这时,宰执又补充了一句:“这个中,中在王上之心。”
    秦王没听懂,这话太绕了。
    倒是陶良子轻声说道:“中自在王上之心,人自然有好恶之分,或许小燕王对王上更加尊敬些,王上偏向少许也是人之常情。”
    真他喵的黑。
    秦王完全懂了,宰执这老狐狸不愧是在天子近前,和列国混了这么久的厉害人物。
    这意思便是,秦王就是这个天下主张正义的。但谁给的好处多,那一份的实惠多,这正义的光芒自然会偏那么一点点。
    而宰执这份天子诏,意思就是,秦王代天子主持公道。
    然后你们看着办。
    谁让寡人满意了,寡人就支持谁。
    秦国谁也不怕,秦国也没必要去扶持谁,燕国所有人都在看秦国的脸色,所以都来摇尾巴了,谁摇的好,谁摇的妙,谁就是天子眼中的正统。
    没错,就这么办。
    秦王大喜:“太宰,有劳你手书一封,给白晖。”
    秦王语音刚落,宰执已经拿出一封信放在秦王面前:“王上,老朽已经写好信了,以白晖的高明只是一时没想到,所以他看过信之后,一定会立即醒悟过来。”
    “好。”秦王打开信读了一遍,信中的内容正如宰执所说的那样。
    信没问题,秦王用印,然后上火漆封印,安排人送给白晖。


第五四四章  老成之策
    宰执的建议很有趣,不愧是千年的老狐狸,够狡猾。
    秦王表示,自己很开心。
    当晚,秦王设宴单独宴请宰执。
    双冷四热一汤,对于节俭的秦国来说,这是相当奢华的晚宴。
    秦王亲自为宰执倒上酒:“太宰,秦国是穷怕了。自曾祖河西之战后,秦国自上而下,严禁奢靡。前年秦律之中更是加了一条,在家中设宴,主客食用餐食低于总餐食之六成,便是过,低于四成便是罪。”
    “王上英明,俭为高尚之品性。”
    对于这条秦律宰执知道,楚王那种酒池肉林的玩法在秦人眼中是可笑的。
    不过,秦国有秦国的奢华。
    秦王指着最先上桌的两冷盘说道:“这一道叫三丝,所有的材料都只有咱们秦国有。红色为胡萝卜丝、绿色为黄瓜丝、白色为粉丝。虽然寡人不知道为何这绿色的瓜白晖非要说是黄瓜,不过不重要了。”
    “王上,这绿色的小叶是何物?”
    “香菜。”
    “好名字。”宰执闻着这味道,很喜欢。秦王还特别补充了一句:“羊汤之中加入这个香菜,更是鲜美。回头寡人命人给你送些过去腌制好的,新鲜的不宜保存。”
    香菜,绝对是秦国贵族级别的配菜,从西域引进,还没有大规模种植。
    接下来一道冷盘是红油耳丝。
    这两道下酒菜,放在后世的现代,属于小饭馆级别的寻常普通菜。
    在此时,名贵。
    四道热菜,头一道是蚕豆焖羊排,第二道是蒜苗炒肉片,第三道是清蒸大黄鱼,第四道是葱香海参。汤最霸气,海魁汤。
    这个海魁可不是海葵,就是魁首的魁。
    用的是大鲑鱼鱼肉熬的汤,然后豆腐上半部分切成与头发一样细的丝,下半部相连,放在汤底如同海底的神秘生物一般,汤里价值最高的,则是鱼翅。
    这一碗海魁汤,纵然是秦王,一年也只有三十份的配额。
    宰执是太宰。
    若是天子大权在握之时,可以说天下间若没有太宰吃过的食物,没有人信。
    此时,天下人皆知,只有秦王才有资格说,天下间奇物唯秦王最有见识。
    当然,除了新颖的食材之外,厨艺这种更本事,也是列国学不来的。
    太宰连连感慨。
    秦王给自己盛了一小碗海魁汤之后笑着说道:“知道最初秦军攻打西域,寡人问白晖,你为什么要打西域。”
    “为什么?”宰执反问之后,又说道:“难道不是因为西域之利?”
    秦王放声大笑:“哈哈哈,都不是。”
    “那,那是什么?”
    秦王没有立即回答,夹起了三丝上面的香菜说道:“就是为了这个香菜,还有芝麻。白晖说,没有这两样就没有火锅,然后就说服母上,派了兵马去打西域了。”
    宰执陪着笑了几声。
    秦王这话他信一半,最多就是一半。
    秦国在西域的利益那怕完全不懂西域的人都看得出来,必然是巨大无比的。
    账本肯定是看不到的,货物也未必能让寻常的人见到。
    但有一样却是瞒不住天下人的。
    秦国附族的穿衣、饮食级别,没挣到足够的钱币,他们是穿不起好衣,吃不起好食物的。
    话说洛邑城中。
    乌氏佃虽然去过伊川,去过宜阳,也进过一次洛邑城。
    但是,却没有真正在洛邑城中感受这中原最中心的天子城池之繁华。
    乌氏佃头一次到洛邑的商铺区,这里有着来自天下的各色货物。
    负责陪同乌氏佃的年轻将军是位混血儿。
    麃灵儿。(麃念表音)
    义渠与秦女的混血儿,现为秦军百将,真刀真枪杀出来的女百将。这位在历史上不怎么出名,其双胞胎兄长却是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后世称其兄为麃公,名字叫麃阿刀。
    麃灵儿陪着乌氏佃进了一个商铺,这是一间女子用的香粉铺。
    “姐姐,这个香粉味道真好。”
    一群女子都没有穿秦军的军铠,穿的是常服。麃灵儿自然称呼乌氏佃为姐姐,若是称将军或是官职都不合适。
    乌氏佃也闻了一下,感觉不错。
    秦人在香粉的制作上,虽然材料充足,但远不如楚人,楚人连男子都要涂香,所以香粉的工艺远高于秦国数倍。
    店家掌柜是位中年女子,见这么多客人上门,热情的迎了上来。
    “这一盒香粉的原料是采购自秦巴蜀与秦滇池之地,为楚宫的一位香粉匠精心调制。”
    乌氏佃开口问道:“多少秦钱?”
    一提到秦钱,掌柜的笑容更盛:“一盒只要秦新钱十八枚,若是买四盒只要每盒十七枚,或是买十盒便送一盒。”
    掌柜的可是看的清楚,这一行人有十多位,买十盒是有可能的。
    乌氏佃看了麃灵儿一眼,然后微微的点了点头。
    麃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