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有马车,秦国的马车最大载重也不过就是半吨多,这五吨重在白晖眼中,就算是宝也拉不出去。
    但却可以融了。
    “不!”当下,好几位矿匠扑了上去,连白晖的护卫都有好几个人过去挡。
    老矿匠急了:“大河君,可不能融了,这是宝,这是咱秦国的宝贝。”
    白晖的护卫也喊着:“主人,调三百精锐,再调一千奴隶,咱们拼上一百条人命,这东西肯定能运到那河边。”
    “扎营吧!”
    白晖还能说什么,很显然没有人愿意把这块天然银给融了。
    就在这块五吨重的银块旁扎营,矿匠们则在距离这里一里的地方找了一处山石多,又有水的地方挖土垒石。
    很显然,这些矿匠准备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融炉,但肯定不是为了这块天然银,他们要测试这里矿石的质量。
    短短五天时间,这里至少有一百株巨树给砍倒。
    一间用三寸厚木板或是半圆木搭的木屋就建好了,其余的木屋还在建之中。
    除了这一块五吨重的天然银之外,又发现了数块小块的天然银,小块的天然银中最大的一块,差不多有二百斤重。
    接下来,银矿石块、发现的铜矿石块、铅矿石块开始在营地旁堆积。
    从处营地到北边的海边,不到十公里。
    白晖听着自己的护卫们每天出去探路,然后在计算着把这五吨重的银块运到海边的可靠性办法。
    然后说着说着就开始吵,吵着吵着就开始打。
    打累了,便会安静下来。
    然后第二天,几队人马继续出去探路,同时护卫着勘探队在四周探查。
    到了发现天然银的第十天,白晖头一次亲眼见到秦国的工匠如何从银矿石之中提纯银子。
    一条差不多一丈宽的河旁,工匠们搭了一架水车。
    石磨子是石匠现凿出来的。
    第一道工序:用石磨子将矿石磨碎,然后是第二道工序是放在河水里洗,留下的依老矿匠的说法,叫精粉。
    接下来,精粉与木屑粉混在一起开始放在炉子里烧。
    这里还没有发现煤矿,所以用的是木料在烧的。
    老矿匠对白晖说道:“大河君,这里应该有煤,用木料烧有些浪费了,这山林的木料挺不错,回头应该叫船匠过来看看,能不能造船什么的。”
    “在理,煤矿应该有,实在不行从福港往这里运,或是这里的精粉往福港运。”
    白晖说话的时候,老矿匠没回答,手上还在忙着。
    然后到了第四步,将渣银与铅矿粉一起烧,之后就是战国这个时代工匠高明之处了。
    这一步叫吹灰法,就是把铅银合金放在草木灰上熔炼,然后不断的吹气,可以将铅吹掉,留下的就是高纯度的银。
    这一招,并非银匠发明,也不是金匠或是铜匠的功能。
    这是战国一位术士在炼丹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所发明的吹灰法。
    丹士们不仅仅发明吹灰法提纯金银,还有水法制铜、水法制锌。
    要知道氧化锌的还原温度是九百零四度,而锌的沸点是九百零七度,仅只有三度的中间值。
    对于连温度计都没有战国工匠,却能够把温度控制在这三度之间,收集到极不容易制作的锌。可以说,到十八世纪末,这种冶金工艺都独步地球。
    第一炉银出炉了。
    两位银匠丁丁当当的给白晖砸了一块银牌出来,上面有山海一色的花纹,背后有字。
    字写的是,秦远征倭岛、首炉银。
    白晖拿着这块差不多二两重的银牌,亮晶晶的,还有些余温。
    “好,此物想必王上定会喜欢。”


第五零七章  淮河出海口
    一块写有秦远征倭岛、首炉银字样的银牌。
    这是工匠们为白晖打造的。
    可白晖却不想要,这种银牌在白晖想来,还是给秦王更好一些,相信秦王一定会喜欢收集这些物件。
    白晖明白,若是自己留下的,将来难免有一天,会被人说自己什么坏话。
    作为一名后世的无为青年,白晖对于争王争霸兴趣不大,同时在看过无数电视剧的才华上,白晖是有信心不会让自己踩到红线的。
    白晖留在石见山,这里每天打打猎、看看景,还是很不错的。
    大量的信使开始往韩、魏、秦、越、齐等去赶。
    淮河入海口,这里有一支规模不大的秦国部队,这支部队的组成是约两成秦军、五成魏兵、三成齐兵。后勤的辎重营倒是收容了不少混杂的人,连楚人、赵人都有。
    副领将叶小舟,正无聊的坐火堆旁盯着大海。
    叶小舟是副领将,也就是说可以领军五千人,高配可达到七千人,七千五百人是秦军军规之中,他领军的极限,除非有特殊情况,以及特定级别的人亲令,才可以突破这个极限。
    眼下,秦军当中,有资格下令的,不超过十个人。
    这十人还包括了秦王以及白氏兄弟。
    “将军,吃饭的时间到了。”有军侯来到叶小舟身旁。
    “阿五,没见我在这里烤着鱼呢,不回去吃饭了。”
    被称为阿五的军侯向后挥了挥手,示意亲兵们已经回去,他陪叶小舟在这里坐会。
    阿五拿出四只酒瓶放在火堆旁:“将军,这酒是来自新港那边,听说越国酒匠酿造的米酒,然后在去年梅子成熟的时候,泡上的。”
    叶小舟没看酒,拿起一块石头往海里扔去。
    “阿五,主上出海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吧,这眼看就到夏天了,说起来就是半年了。咱们这里每天太平的连老鼠都不打架,话说兄弟们有没有怪我,当初抽了这么一个地方。”
    叶小舟的语气之中带着歉意。
    当初许多和他级别差不多的,都是带兵五千级别的副领将们,外派抽签。
    叶小舟抽到镇守淮河口。
    需要针对的,便是河口北三十里的赵军,应该说是燕民赵军。
    这些赵军是以前跟着乐毅留在齐地的燕军。
    他们有一小部分人是忠于乐毅,大部分人则是没办法回去,若是有人想逃离,便是逃兵,是忠于乐毅那些人所不愿意的。
    还有极少一部分人,孤身一人,到那里都行。
    当年他们是想着,留在齐地或许可以改变生活,让自己过的更好。
    而守淮河口的秦军占了总人数的两成,却有约一成是当年就跟着白晖打仗的魏军,五成魏军中有一多半都是叶小舟身边的人回去招募的。
    叶小舟身边的人,则是当初最早跟着他追随白晖的。
    依现在来比当年,一个个都混成了人上人,那怕是武力不行的,也能在辎重、后勤、河务等军管的地方当个小头目,管上百十号人,也过的富足。
    可此时,看着别的军团不断的有战功,他们却是闲着,叶小舟心里过意不去。
    阿五却说道:“其实咱们这些人知足了,当年咱们都是下等兵,就算是上面的人大发恩赏,咱们能如何?”
    叶小舟在阿五肩膀上拍了两下:“心里有数就好,明天我和你去巡防,小心戒备四周。”
    “诺!”阿五很正式的回了一个军礼。
    叶小舟拿起一瓶酒,正准备递给阿五的时候,却见自己的亲兵策马狂奔,手上拿着一只带有羽毛的小木盒。
    “有任务。”叶小舟眼睛都亮了。
    白晖亲自下的任务。
    这又是一个很……“邪恶”的计划。
    叶小舟打开木盒后,里面是一封信,秦国眼下虽然还造不出白纸,发黄的纸却已经相当的熟练,可以用来记录并且书写。
    “家园计划,这是什么鬼。”
    叶小舟一边抱怨着,一边仔细的翻看着计划书。
    与此同时,同样的一封信就摆在了魏无忌的手上。
    魏无忌看完信之后,将信递给了张平:“这是大河君的家园计划,此计我看好,虽然执行起来有点难,但若是成功了。估计燕国一定会翻脸。”
    张平听到这话,看了看背后那架子的竹简,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那架子上的竹简,就是货物、人员的清单。
    他们已经搞掉了燕国四个大商队,七个小商队,以及不知道多少个跑单帮的野商。
    可燕国边境,却是没有一点反应。
    张平叹气之后,将信详细的读了一遍后说道:“这个家园计划,应天和,是大河君在作善事。不过对于燕国来说,这却是致命的一击,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不过咱们可以猜。”
    “对,可以猜。”魏无忌有点兴奋了。
    他在魏国作公子的时候,虽然也是智计百出,但是魏国的国力太弱,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发挥时机,许多计划连想都不敢想。
    可在这里,白晖绝对是敢把天捅破的主。
    魏无忌说道:“当初跟着乐毅留在齐地的燕军,我猜测应该不会低于二十五万,那怕之后逃掉一部分,也至少还有二十万人马。”
    张平也跟着说道:“没错,当年燕国攻齐,可以说是举国之力出征,人数最多的人时候,攻入刘国的燕军连同辎重、役夫不低于六十万人,眼下留二十万人马,有。”
    魏无忌接着说道:“再说这二十万,真正死忠的人不说,只要有三成愿意和家人团聚的话,那么这个计划就能逼着燕国出兵。”
    “对,秦军不能主动进攻,但若燕军主动攻打呢,这事相信接下来,王龁将军肯定会很高兴。但眼下,这事还需要有人在齐地那边打探到足够的消息,否则咱们不好下手。”
    魏无忌说完,张平一指信:“信中有明确的记录,这份命令书,一式四份。依秦军军规,一份留档,那么另外两份在谁手中。”
    张平笑问:“那么,我们可以猜一猜?”
    “可以猜一猜。”魏无忌也跟着笑了。


第五零八章  大权不好揽
    白晖的命令书一式四份,魏无忌手上有一份,留档一份。
    那么还有两份在何处?
    魏无忌与张平两人盯着封,片刻之后几乎是同时开口:“淮港。”
    淮港就是淮河入海口的那座小军港,只不过每天才两条船,吞吐量不足新港的百分之一。
    白晖要的是地盘,要的是未来,那怕没有船,那港口也要守着。
    “叶小舟拿到了一份命令书,想一想需要深入燕地,又要潜入齐地联络赵军,那么是动用谁呢?”
    张平却说道:“不用猜了,咱们派人去问问叶小舟,看他有什么好主意。还有,我明天要去巡边,燕国被咱们吞了这么多的商队,竟然没有一点反应,我想亲自去看看。”
    “要小心。”
    “恩。”
    燕国当真没反应吗?
    燕易王后把自己的宫殿都砸过两遍了,此时的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成为宣太后的。
    眼下仅仅只有两个小麻烦,就让她感觉心力交瘁,每天大把大把的掉头发,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燕易王后感觉自己老了有十岁。
    秦国派到燕国的使节眼下咬死一句话,苏代污蔑了大秦,要燕国给一个交待,要么让苏代前往秦国请罪,要么燕国割五城之地来作为赔礼道歉的诚意。
    秦使几乎两天一次,前往燕宫递书。
    甚至于,连开战这种威胁的话都说出口了。
    燕易王后看着满目疮痍的宫殿,再看那唯一没乱的书案上那份封信,燕易王后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心底最深处的疲惫与恐惧。
    疲惫在于,她无能为力。
    燕国,苏代除了嘴上的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