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白起大概懂其中的意思了。
王龁又说道:“中山遗民中选出九位宿老联名请求,武安君尽早动兵,中山遗民中还有五千真正的精锐,末将派人去试过他们的武艺,比不上二将军四卫,但比起原先秦军不弱,可一战用,而且中山遗民仅五十万人,却选出十万士兵,其中女兵两万。”
白起没说什么,王龁继续说道:“末将已经发布公告,既然是秦国一员,所有的军功依秦律,姜氏齐地那边,原本就有正规军五万,又补充了三万青壮。辰国奴隶中,有五千力气不差的,还有一万五千杂兵。燕国留下的人,有五千人马参军。”
白起这才说话:“此战,本将将令,所有的功勋以及赏赐,加三成。但若违反秦军军规,罚则重五成。给各营十天时间,再次整训,入冬之前,攻下小半岛,然后依南为江口驻防,建军港、中为凤山驻防、北部为那块山间平地驻防。”
王龁一一记录后,白起又吩咐道:“根据白晖所说,这里有富矿区,铁、煤、还有水泥石等非常之多,这事要好好安排,入冬之前,必须找到至少两处煤矿,辽东寒冷,秦军士兵不能冻伤,民亦然。”
“诺!”王龁施礼后退离。
第四一一章 白起不回来
白起准备在入冬之前,打下后世的丹东港,然后建军港方便补给。然后控制整个辽东半岛,也就是大连这一带。
王龁记录了命令之后,又问道:“武安君,中军大帐设在何处?”
“战前,还是战后。”
“末将建议,战后设在小半岛,方便补给而且距离前锋江口也不远,有海中渔业支撑,军粮消耗也会减少许多。”
“恩。”
白起只是点了点头,王龁这个安排还不错。
王龁汇报完正式的公务,这才拿出白晖的信来递给白起,白起简单看过后将信递给了王龁,然后说道:“灭魏大战,他想要助魏击韩、楚、赵。”
宣太后给白起写过信。
信中宣太后说的太清楚了不过了,白晖眼下的问题就是善谋而不敢断,而秦王这个问题更严重。所以宣太后打算赌一把,也逼一逼秦王与白晖。
秦国将来遇到的大事会更多,一统天下会有无数场恶战要打。
所以谋不能只靠魏冉,武不能只靠白起,白晖也不能躲在后面只出主意,所以宣太后表示秦国输得起,所以让白起不要管。
信王龁看完了,看的王龁背后都被冷汗打湿。
这是一场大战,统领魏军对抗来自三个方向的韩、楚、赵联军,这样的大战以王龁来看,他已经吓的发抖了。
白晖的信中说的没错,这样的大战只有白起。
白起拿过信扔进火炉内,这火炉就是专门用来烧废旧文书的。
王龁愣住了。
白起说道:“王龁,交了所有公务,然后带上白平回去。算一算日子,蒙骜估计也回秦国了。你们去白晖帐前听令,打好这一场。”
“武安君……”王龁的语气之中充满着焦急。
白起冷眼看着王龁:“你在怀疑本将离开你们,打不了一个箕氏侯国?”
王龁心说,莫说离开我和白平,就是抽调眼下这里一半的中层武官,就凭两万在宜阳受训过的精锐秦军,也能随便挑出几千个合格的百将。
问题是,中原大战,白晖写是来求救的。
王龁单膝跪地:“武安君,末将是想说中原大战,关乎我大秦国运。”
白起语气冷冰:“你在怀疑我弟弟没能力指挥这场大战?”
“不敢。”
王龁自北屈之战就跟着白起、白晖,他很清楚北屈、伊阙、临淄三场大战都是白晖谋划的,所以一点也不怀疑白晖的能力。
白起又说道:“他又不是小孩子了,就是懒。告诉他,箕氏侯国之战关乎秦国在辽东这块飞地的生存,以及秦国新民的民心,以及生存。我没空,让他自己别那么懒散,这场仗若是输了,我不会轻饶了他。”
至于白晖善谋而不能断这种事情,宣太后不会告诉普通的臣子。
同样,白起也不会说。
不敢决断是兵家大忌,白起不能让秦将轻视了白晖。
王龁一抱拳:“诺!”
白起一扶王龁:“你终有一日也要单独领军,大秦不能只靠我一人,这次是一个机会。本将想的很清楚,这是一次练兵。本将会写信给白晖,让你等有一些自行决断的权力,莫让本将失望。”
刚刚站起来的王龁再次单膝跪地:“末将必不负武安君之望,若领军不利,愿领重责。”
“恩。”
白起当着王龁的面写信,信中的内容就是他说的。
先训责白晖懒散,然后让白晖自己打仗。接下来便是建议,建议白晖给蒙骜、王龁、白平三个人一些机会,适当的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大秦需要更多的统帅级将领。
信当着王龁的面写的,也是由王龁来封的。
“三日,交接军务,速速返回宜阳。”
“诺!”
王龁离开后,白起背着手站在辽东的地图前,他理解宣太后的意思,也能体谅白晖的心情。白晖毕竟年龄还小,仅二十多岁,手握大权而且每一个命令都会是数万秦军的生死,白晖的压力很大。
但,秦国要一统天下,没有时间给白晖慢慢的成长。
正如宣太后所说,秦国输得起。
白起拿出一副魏国地图看了看,淡然一笑。
不就是一个魏国嘛,纵然让韩、魏、楚给分了,又能如何。白起相信,白晖的四卫扩军完毕,新军训练结束,自己挥师东进,三个月内就能把这些全部拿回来。
倒是白晖训练新军,这事白起很感兴趣。
特别是白晖的军制改革,白起心中佩服,大秦在十年不攻的情况下,所有的青壮都会经过三年训练期,可以说大秦在七年后,全民都是受过训练的人。
而且这些训练的人当中,会挑出优秀的那部分加入新军的训练。
曾经的老秦军回归乡里,再让还不够年龄的小孩子们先接触点军事训练,这梯队式的军制,很强大。
远比曾经需要打仗就拉人上战场,然后活下来便是秦军这种方式好太多。
至少人口的折损会降低数倍。
白起想到这里吩咐道:“来人,传军中司马。”
虽然改革军制的政令还没有正式签发,但辽东却属于暂时的军管式,所以白起准备在辽东自己的控制区域内,先尝试着使用白晖的军制改革,当然,具体实施要放在入冬前的战役之后。
至于箕氏侯国。
白起记得白晖有句话说的妙,在战略上蔑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可箕氏侯国,白起连蔑视都没兴趣,太弱。也就是面对弱小的燕国还能自保,在真正的强秦精锐之下,他们根本不值一提。
唯一给白起能造成一些麻烦的就是天气。
九濮兵久居西南,那里天气温暖,所以入冬之前必须结束战斗,将九濮兵送回大江口的新港,否则非战斗减员一定会出现。
这三万九濮兵可全是精锐,折损一人都会让白起心疼。
数日后,伊川。
可以说受尽煎熬的魏无忌终于有机会再一次见到白晖,进入白晖的外书房之后,魏无忌吓了一跳。
因为今天的白晖穿着甲,秦军的战甲。
“大河君!”魏无忌施礼之后站在一旁。
第四一二章 劝降无忌公子
白晖回礼,但没说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之后白晖身旁的文萝拿着一只锦盒过来,双手捧到了魏无忌面前。
带着疑惑,魏无忌打开了锦盒。
内有一只锦轴,这东西魏无忌就算没见过也认识,这是秦国的封君锦轴。
白晖这才开口:“打开!”
魏无忌打开之后,快速的看过前几行字,这卷轴似乎变成一根烧红的铁条一样,他脱手就要扔出去,可再看白晖的眼神,他不敢扔。
锦轴上写的清楚,封魏无忌为叶城君。
身为魏国公子,接受秦国的封君,这锦轴如何不让魏无忌感觉烫手。
白晖站了起来走到魏无忌面前:“无忌公子,你知道让我出手救魏,你没资格。不过我欣赏你这个人,所以打算让你为秦国效力。”
魏无忌摇了摇头:“身为魏人,魏国面临灭顶之灾时,投靠秦国。无忌不如一死。”
“死很容易,我不逼你。我会给你时间思考,我要的不是你,也不是任何财货,我要的是整个魏国。在我秦国的大旗之下,天下必将一统,而未来我们要面对什么?知道为什么有十年不攻吗?”
魏无忌摇了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我想我知道,秦国在积蓄力量,为一统天下而积蓄力量。”
“说对了。”白晖示意魏无忌坐下。
都坐下之后,白晖说道:“以我秦国眼下的实力,撕毁十年不攻的盟约是错误的,虽然我手上有真正的强军一万一千人,精锐四万四千人,但这不够。”
魏无忌问道:“击败我魏国二万兵马无损的是,就是强军?”
“对,我称之为兵王之军。”
兵,以王称,兵中最强的。
以白晖所说的兵力,魏无忌知道集魏国全部的力量也无法对抗。
“你知道楚国如何诱惑你魏国贵族的吗?”
“知道。”
“那就说说。”白晖示意上茶,他准备和魏无忌好好聊一聊,这魏无忌绝对是未来的一个大将之选,但首先要在几年内好好调教一翻,特别是打消什么复魏之类的无聊想法。
魏无忌知道,今天或许可以不用作决定,但自己想知道的事情应该可以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也一定会有。
至少,魏国的未来会有选择。
魏无忌的心慢慢的静了下来,双手抱着茶杯喝了一口茶,深呼吸之后这才开口说道:“楚国告诉我们魏国,他们跟踪秦国的探险海船发现一个大岛,那里有许多土地,许多人口。我魏国相信,有了那里魏国的国力会倍增。”
白晖笑问:“倭岛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魏无忌愣住了。
他看着白晖,难道白晖知道?
白晖扔过去一只卷轴,魏无忌手忙脚乱的双手接住,打开一看,竟然是一副他完全没见过的地方。
再仔细一看,这是辰国半岛以东、以北的地图。
白晖又扔过去一副地图,这一次魏无忌完全看不懂了。
“这里距离巴蜀西南的滇池,也不过从滇池到燕都的距离,三千万人口。而且拥有他们自己的国度,无数个混乱的国度。为我去征服这里,我们是谁?”
魏无忌懂了,白晖要征战四方,统一天下只是开端。
魏无忌立即回答道:“华,崇高而圣洁,古时将守礼义之国称为夏,诸侯也称为诸夏。《尚书·周书·武成》之中有记载: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我们是华夏,是上国,是中心之国,天下皆蛮夷。”
“说的好,我们是中心之国。那你当如何?”
“魏当如何?”魏无忌反问了一句。
“你以为我请王上分封,不可能,诸侯不会再存在。你以为,会有六卿,难道你没有看到三晋分家。所以六卿也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就是,你们还可以作为一个豪门世家的存在,若有异心,我不介意屠之!”
白晖用了屠这个字,魏无忌感觉到后背都在发冷。
“想清楚了吗?”
“我魏国……,不甘心。”魏无忌重重的一拳砸在地榻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