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
“所以,秦军出海,只有两条路,大江、大河。楚军若是控制了大江、大河,楚国在接下来的十七年与秦国谈判也能占到一些优势。”
昭阳点点头:“在理。那最后一条?”
“最后一条就是赵国,臣也是无意中在秦国学到了一招。”
“讲讲。”
项汕说道:“在肥邑,中山遗民虽是投靠,但却未必归心。姜氏齐地的齐民为躲避战乱而北上,他们也未必是归心。强秦派出武安君白起以雷霆之势横扫东胡大军,但这种威慑也是有时效和。”
“对。”昭阳认可项汕的话。
项汕很是佩服的感慨了一句:“白氏兄弟不愧是当世大才,齐民、中山遗民、以及极少秦国,在肥邑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任何一方都无法压住另外的两方联手,奇迹一般的在肥邑形成一种无比和睦的情景,但三方依在暗中竞争,却没有见不得光的事情。”
“竟然有这等事……”昭阳如回光返照一样的竟然坐了起来。
项汕点了点头:“确实有。若单独两方有对抗,却担心第三方趁机出手,所以也只有小冲突。”
“你的意思是?”
项汕很郑重的点了点头:“天下大势,想要对抗秦国只有一条路,天下为三。”
“为三!”昭阳的眼睛都亮了:“此话有理。”
项汕继续说道:“天下为三,这个理论并非末将想出来的,此计依旧源自秦国大河君白晖,昭阳公可想眼下秦国之势,秦在北方占据赵国出云,却是赵民、林胡、秦人。而河套,却是林胡、义渠、秦人。往西,虽然没有足够的情报,但末将猜测是乌氏、义渠、秦人。”
“这……”昭阳显然没想到这一点。
项汕却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再说巴蜀,巴蜀眼下实际上秦人、蜀民、九濮。还有西南,西南是九濮、秦人、滇池百族。”
“还有,秦国有数术。其中就有一句,三角形为最坚固之形,三足鼎最稳等理论。”
“天下为三!”昭阳点了点头。
楚王说道:“这天下为三,必然是秦、赵、楚三国。赵国经赵主父励精图治,是眼下唯一可以独自与秦国对抗,但却弱于秦国的强国。我大楚,可借秦之法,开发东南,若干年之后,楚必可与秦一战,但未必可胜秦,但却有赵。”
“妙计。所以伐魏,是为了灭魏。但能胜吗?”
项汕说道:“依白氏兄弟之兵法,我楚军可以姜氏齐地摆空营,然后主力秘密回彭城,从彭城以雷霆之势突袭赵国新都,眼下只需要说服韩国从都城出兵,直扑大梁。魏国纵然不会灭国,只要杀死魏王以及魏国公族,便是大胜。”
楚王也紧接着说道:“魏两都,必是财富无数。”
“说服韩国。”
楚王点点头:“对,说服韩国。”
昭阳想了想说道:“臣老了,怕是没到韩国就会死在路上,臣推荐黄歇,此子虽然年轻,却有才。相信他可以说服韩国,臣再有一个建议,王上派人去秦国,想办法拖住白晖,只要白晖不动,此计便有保障。”
楚王来到昭阳的床边,坐了下来之后,很是认真的问道:“昭阳公,这不能与秦分利吗?”
第三九一章 秦之暗子
分利!
昭阳笑问:“秦国或许能够说服,这白晖我王有信心说服吗?纵然能够说服,白晖必然也是首先想到的是秦国的利益。”
项汕也问道:“昭阳公,若是韩王去说服呢?”
“不,让韩王先动手,韩军出动之后韩王再去与白晖谈,事半功倍。因为事情已经发生,老臣认为白晖阻止不能的情况下,肯定会在事情发生后为秦国谋最大利益。这个利,楚国可以给,韩国也可以给,只要攻下魏国都城。”
“何时开战?”
“买军械,从秦国大量的买军械,然后……新年之日,就是攻魏之日。”
昭阳公说完后脸上出现一丝笑意:“这一招,依然还是白氏兄弟的兵法,冬战必有冬战的好处。”
“还有,赵国肯定会趁机动手,怕是魏国大河以北的土地,难以保全。”
楚王重重一拍几案:“就这么办。”
次日,楚国令尹熊子兰出访伊川,而后以楚王长子熊涣带黄歇秘密去韩国。
熊涣还是个半大孩子,他是干不了什么大事的,但他代表着一个身份,楚王长子,虽然不是嫡子,但也是眼下楚王年龄最大的儿子。
而且楚王无嫡子。
黄歇才是正使,他带着楚王的秘令。
又过了一天,在楚国王宫之中,楚王第一宠妃,姜嫣与一位进宫献礼的大贵族宠妾在花园之中见面。
时常会有大贵族派其宠妾入宫给这位楚王的第一宠妃献上宝物,或是奇趣之物。为的就是这位宠妃可以在楚王面前美言几句。
花园之中,那位宠妃低声说道:“我偷听到一件事,公子涣似乎秘密离开了楚都,是昨天夜里出发的,我在屋中等到快四更天,景大夫才回来。”
姜嫣说道:“主上吩咐过,不需要我们刻意的打探什么情报,但既然听到了找个安全的机会传出去。也替本宫传一句话,楚王连续两个夜晚都在梦中提到过魏国。”
“是!”
两名女子见面的时候不足一柱香,交流的也不过几句话。
当天下午,楚都一首饰匠人就接到一份修理珠花的任务,也同时接到了情报。
这情报传到楚都某个秦国专卖布匹的店铺后,店铺中的数人开始分析并且打探更深一步的情报。
仅仅两天时间,便确定了公子涣确实不在楚都,而大河君特别交待过的黄歇也不在。
至于为什么楚王梦话之中提到魏国,却没有得到半点消息。
潜伏在楚都的细作整理情报,开始安排人随运输的商队往洛邑传。
伊川。
白晖与秦王又在玩泥巴了,只是这次玩的比较高端,不再是作粪坑,而是建房子。
白晖打算建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二层小楼来。
得到消息的秦王很开心的加入了其中。
当然,真正动手干活的可不是他们,他们只是负责……捣乱。
对于建筑经验为零的秦王与大河君两位贵人而言,除了捣乱之外,他们起不到什么作用。图纸工匠们看着懂,砖的用处对于修过无数城墙的工匠们来说,没问题。
水泥,这种新型材料对于伊川的工匠来说,这东西不新鲜了。唯的竹编的预制混凝土板,工匠们确实是好奇了几个时辰。
这东西就是人造的石板,可以修防御工事。
不得不说,秦国的工匠还是非常厉害的,他们发明了一种神奇的坛子,这种坛子用石棉编成,然后加上粘土炼制,有特制的坛子中,而且是可以扣装的。
然后以麻布加漆与胶,制作约六尺长的软管。
一只简陋到极限的沼气灶被制作出来的。
而且还有木制的双活塞加压装置,用于将沼气装入坛中。
虽然一坛子沼气都不够煮一大锅肉,但可以用三坛子,甚至是四坛子。因为秦国的工匠们又发明的了三通以及简单的瓷制阀门。
不仅如此,沼气的各种料的配比,也有人开始研究。
总之有一句话,白晖服了。
平静的一天又一天,秦王亲自垒了足有一尺的墙,有人来报:“王上,有军情。”
“正要事紧。”秦王扔掉了手上的小铲子,然后吩咐工匠们:“这个屋一定要建好。”
众工匠躬身。
秦王与白晖走出约二十丈的时候,工匠头一个眼色递过去,数名工匠以极快的事情趁水泥还没有干的时候,就把秦王刚才垒的那一尺高的墙给拆了。
秦王不知道的是,每天晚上工匠们都会动手拆掉他作过的活。
秦王是高贵的,能亲自体会民间工匠的工作,这是一件美誉,当然了体验一下就好,别真的干活,工匠们不拆不行,他们很担心将来这面墙会倒了。
秦王与白晖去了新建的浴池冲个了一个淋浴,更衣之后进了白晖书房。
白晖拿起情报看了一眼,如果不是紧急情报的话,一般都会等每天清晨白晖到书房办公的时候才看。
若是重要的军事战报,那么立即就会送到白晖手中。
“王兄,似乎有阴谋。黄歇带着公子涣离开楚都了,然后项汕回了楚都,熊子兰正式来给我道贺,然后楚王作梦的时候说了数次魏国。”
秦王也看了情报,然后问道:“你猜到了什么?”
“没猜到,若是臣弟什么都猜到,我给参谋团那些人发的钱不是白浪费了,这事让他们去议一议。”白晖说完,在情报上写道:“严禁动用暗子。”
秦王并没有看过白晖派出暗子的名单,事实上这份名单的保密程度是非常高的。
白晖批示过的情报到参谋部之后,秦王才问:“楚国那里,特别是楚宫之中,我大秦最重要的暗子有多高身份?”
白晖贴近秦王耳边:“姜嫣,现在叫什么不重要,楚王可以为了她点烽火的那种宠爱。”
秦王听完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正因为秦王没看过名单,他最多只是猜测楚宫之中有白晖的暗子。
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楚王第一宠妃。
白晖这时又说道:“王兄,这点小事不值得运用暗子,这些暗子是给秦国灭楚的时候准备的,潜伏的越深,将来毁灭的力量就越大。”
第三九二章 秦王很纠结
秦王被吓了一跳,万万没想到竟然潜伏的这么深。
“唉!”秦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后悔了,早知道不问。也不知道为兄睡觉有没有说梦话的习惯。这事……”秦王的语气透着后悔,他是真后悔问了,他怕不小心说了出去,万一那枚暗子被发现,这足可以抵得上秦国一万精锐的损失。
白晖没劝。
因为嘴不严的时候,知道这种秘密肯定是压力巨大的。
不过,秦王毕竟是秦王,秦国是他的,他肯定会懂是得失,给自己一点压力,对秦王来说是件好事。
秦王不想再提暗子的事情,开口问白晖:“箕氏侯国,有多大把握,那里只有五万兵马。”
“王兄,不止五万。辰国奴隶兵、中山遗民也想挣一些军功,齐地移民就算想挣军功的人不多,但运输队还是没有问题的。我猜测,我兄长的战术肯定是直扑王城,然后再慢慢的解决各城池的问题。”
“也是。打仗的事情交给白起,没什么不安。”
秦王提到白起,神情又兴奋了起来:“话说,这两年就没有什么地可以占的吗?”
“没。”白晖很直接的打断了秦王的话。
“真没有?”
“真的没有,辰国与箕氏侯国吞并并且消化,至少需要三年时间,这是至少。眼下真要干点什么,还不如研究一下如何修运河、修水渠,增加亩产,对了再修路,秦国若想大规模的增加人口,这是必须的。”
白晖是苦口婆心,真正在劝。
要知道历史上的赢稷,既然登基以来,那怕他不掌权,秦国可以说年年有仗打,一直在扩张,一直在打仗,一直打到天下都与秦国为敌。
虽然老了糊涂,作了许多错事。
也有人说,因为秦王并没有宣太后的智慧,他掌权自然是差些。
不过,却真实的将六国打的疲弱,为秦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可秦王的心思依然还在万一自己说漏嘴了怎么办上。
秦王问白晖:“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