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军师崛起-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起、白晖两兄弟的目标很简单,要一支能吊打秦兵锐士的强军。
    而且人数要过万。
    个人武勇不足,靠战阵、军械、高机动性等等来弥补。
    战场上一种团队协作的游戏,不是靠个人武勇就能决定战场之胜负。
    回到城里,白起和白晖刚坐下白乞和就到了。
    白晖推开窗户看了看外面的月色,故意说道:“这深更半夜,你跑来干什么?”
    白乞和也不和白晖废话,抓起桌上的陶瓶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后灌下去后说道:“能否给河东五城半使用煤炉。”
    煤这个词是白晖一个偶尔的机会使用的,却成为了石墨、黑丹等的新名字。
    定阳县的陶制煤炉产量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是应秦王的要求,特别供应咸阳城的。为的就是减少咸阳的柴需求量,因为秦王发现,完整的木料劈成柴非常的浪费,而且从成本上,以及方便程度上讲,煤比木柴更实用。
    白晖转向白起:“哥,你认为呢?”
    “我说不好此事,我担心煤会让韩人工匠的炼铁提升数倍。”
    白起首先关心的就是军事,韩人的铁器是超越楚人的战国第一。
    白晖笑了:“煤没有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以及加入一些特别的矿石炼出的铁一碰就断,我也不是很懂这些,但我知道煤不可能直接用于炼铁。”
    “确定?”
    “非常的确定。”
    白起兄弟两人说完,西乞和说道:“煤的秘密保不住太久,除非不给百姓使用,定阳县在使用之外,河西许多县也开始使用,而且我刚刚接到报告,咱们的人又发现了两种非常大的露天煤矿。”
    “两处?”白晖伸出两根手指。
    西乞和点了点头:“一处就在定阳县往西不足百里,无名山沟,现在那里被称为黑石沟,已经请河西郡守派兵马入驻。另一处……”西乞和停下了。
    白起与西乞和从小就认识,他立即问道:“难道在河东?”
    “就在半城北,不足十里,规模大到惊人。探矿的人员发现方园十里都能在浮土虚石之下挖到煤,如何?”
    白乞和一句如何,问的白起、白晖两兄弟都站了起来。
    煤,白起不懂经济却也明白,煤绝对是大秦的一种战略资源。
    白晖站起来的原因却是另一个,记得后世,陕、晋两地就是巨大的煤矿基地,这个秘密似乎真的瞒不住。
    “如何?”白起也这样问了一句。
    “回咸阳。”
    白晖的语气带着一种犹豫,虽然不知道具体的矿区在那里,但白晖却是知道大半个韩国却是存在于无数的煤矿上的。
    听到白晖说要回咸阳,白起只是谈谈的说了一个字:“好。”
    数日后,咸阳宫。
    秦王刚刚收到白晖派人送来的信,因为并非是紧急军报,不但在路上的时间走的慢,所以内史官只是依常例检查之后放在常规的书简之中。
    当秦王看信的时侯,已经是信送到咸阳三天后了,看过信中的内容之后去找宣太后商量。
    宣太后说道:“倒是一个有心人,他选一位内侍官不是为了礼仪,是让王上你派人监视他,或许监视这个词用的不对,改用取信更合适,这个白晖是想得到王上你的信任。”
    “经母亲这么一提醒,儿是茅塞顿开。”
    秦王这话不是恭维,作一个王,他还差那么一点。当年争王位,若不是宣太后与魏冉杀伐果决,怕是死的就是他了,也没有他成为秦王。
    虽然眼下秦王已经二十六岁,可处理国家大事,他的经验确实还不足。
    宣太后又说道:“想取信于王的人有两种,一种人想作大事,另一种则有图谋。”
    听到图谋二字,秦王想到了一个人,苏秦。
    魏冉回到咸阳的时侯给秦王讲了苏秦,秦王知道苏秦就是一位正在取信齐王,图谋毁灭齐国的死间。
    秦王问宣太后:“母亲,这白晖在想什么?”
    “白晖是老秦人。”
    老秦人三个字,如铁打的护身符,秦王可以不相信天下人,绝对不会不信任老秦人。老秦人为大秦九成男丁战死沙场,而老秦人当中更是以白氏为骄傲。
    老秦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周王室养马的那个时代的秦人后裔。
    老秦人是商末西迁的正统华夏,奉炎帝与黄帝为始祖。
    而赢氏,则为黄帝后裔。
    宣太后一句老秦人为白晖定了性,也代表了她相信白氏一族,相信白晖。
    母子二人正说着,有宫人进来汇报:“太后、王上。穰侯求见,穰侯带着白左庶长。”
    宣太后吩咐道:“带到这里来。”


第三十七章  咸阳问计
    魏冉进内宫,施礼之后笑着说道:“白晖是个急性子,急急的跑回咸阳,到了咸阳宫求见王上,结果内史官依例安排。他一听要等到三天后,就跑来找我,我就带他入宫了,也没问他是什么事,姐姐、王上见谅。”
    白晖在旁赶紧施礼:“白晖年轻不太懂礼数,也不知道所报的事情是否算是军务,心中疑惑多日,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到咸阳请王上、太后、穰侯作主。”
    宣太后笑着说道:“不急,喝口水休息片刻,满头大汗的也说不出什么有道理的话来。”
    有宫人送来的淡果酒,白晖连灌了三大杯这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这样子让秦王、太后、魏冉都笑了。
    白晖又拿布擦了一把脸后这才说道:“臣的部下发现了一些事情,臣在路上的时候有想过,借这事和韩人作一个谈判。可进了咸阳城之后,臣心中又迷惑了,有个计划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魏冉大笑:“莫非是整个河东郡?”
    “不,不!”白晖连连摆手,攻打半个河东郡对于白晖来说就已经是压力巨大,无数是军粮、军械、箭支、伤药、军服等等,都远远不足,若是面对整个河东郡,白晖感觉自己从此都别想睡一个安稳觉了。
    秦王也笑着说道:“但说无妨。”
    “这煤的事,怕是瞒不住了。首先在半城北十里发现了巨大的煤矿,然后根据寻矿师的推算,整个河东,以及再往东边的韩国北部,怕是有许多煤矿。”
    这话有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真的是,半城北确实发现了露天煤矿。
    假的是,白晖只是与探矿师讨论了一翻,以语言引诱假设某种地形中会有煤矿,而河东郡以及韩国北部正好适合这个地形。
    秦王问道:“你最初如何去想?”
    “用煤的消息换韩国一座城,以及他们的弩与铁甲。”
    白晖确实是这么想的,因为韩弩独步天下,比起秦弩更加的厉害,传闻可以射到八百米远。白晖心说能达到五百米,就已经是恐怖的要死了。
    听到白晖的想法后,秦王点了点头:“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白晖又说道:“臣想在韩魏边境找一处煤矿,然后卖给韩。”
    从白晖开始间的时候魏冉就一言不发,他在思考,听到白晖说完后魏冉一拍大腿:“妙,妙计。此计精妙,可以离间韩魏。我大秦与韩可以密议,大秦在河东北上占据这座煤矿,然后煤矿与韩共分。”
    秦王不解:“那为何不是魏人与韩人共享?”
    “他们会用煤吗?所以位置定要选在魏河东郡内。”
    白晖立即插嘴说道:“汾城就有,汾西、汾北就有。”
    魏冉哈哈一笑:“那么接下来,某一年某一天,天下人都知道有煤,然后秦韩为分利不公争论会,兵戎相见。咱们也有了攻韩的借口。”
    宣太后这时问道:“煤是何物?”
    秦王与魏冉都不知道如何解释,三人齐齐的看着白晖。
    白晖说道:“王上赐的书简当中有个书简就介绍了二百多年前,已经有人在使用黑丹的历史,臣走访乡里也听过许多传说故事,臣以为,上古时期天翻地覆,许多高达百丈的巨树森林被深埋下地下百丈、千丈。”
    “恩。”
    秦王等三人都是微微点点头,古人黄帝、共工、祝融大战等等,确实有许多传说。
    白晖继续说道:“历史万年,数万年之久,巨木变在石头,这就是煤。”
    “或有理。”
    在秦王等三人眼中,石头怎么可能燃烧呢,那么若是树林经千万年变成石头的话,那么这个解释倒是有理。
    魏冉这时说道:“若是古树化为石,变成煤,那么怕是天下间到处都有,既然煤不能仅为我大秦所用,不如提早用这个消息换到实际的好处,姐姐,王上,你们以为呢?”
    “可以。”宣太后也认为这个提议好。
    秦王又补充了一句:“既然瞒不住,不如早办。也顺便让咸阳城用上煤炉,让百姓有冬天不至于寒冷。”
    “王上、太后、穰侯。煤燃烧有浊气,多了会伤人,所以必须要有烟囱将气排到屋外,被风吹散。臣训练了一批工匠,臣请王上恩准臣派工匠来给咸阳宫增加煤炉。咸阳宫内的煤炉是靠炉将水烧热,由热水传入屋内,这样没有灰尘。”
    宣太后称赞:“有心了。拿下半个河东郡,本宫亲自为你兄长指婚。”
    “谢太后。”
    白晖得到了秦王的准许后,并没有带上他先前信中所说的秦宫内侍官,只身一人回到了定阳县,然后叫来了公孙龙。
    “左庶长!”公孙龙施礼之后,叫人抬了足足五筐竹简。
    此时,白晖深深的体会到,读书在先秦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件消耗脑力的事情,更是一件消耗体力的事情。
    没等白晖拿起第一只竹简,又有七筐竹简给抬了进来。
    公孙龙这才说道:“头五筐是依秦律,对于河东五城半以及河西守阳县各城池,新的法令完成版。请左庶长为新法令定名,好上报咸阳宫。”
    “名为,村联产承包合作条例。”
    公孙龙听完这个名字立即追问:“那么税是以村为单位来征收?”
    白晖反问:“你认为那一种好?”
    公孙龙在第三筐竹简当中挑出两只:“这其中一只就是以村为征收体,每村一百户人,征收粮食之后再按各家出力多少,以及家中老弱妇孺增减分配。门下以为,以村来征收好,这样可以免于县中税吏的人数。”
    “那么这是第一步,你心中有第二步吗?”
    公孙龙回答:“有,定阳西某村中,建有瓦坊一座,这个作为全村的收益分配。还有一村,依左庶长令,其有巨大水田一处,鼓励养鱼。那么门下认为,坊、畜牧也是村的收益之一,下一步门下想建议每村必有一牧,必有一坊,家家有织。”


第三十八章  白晖出使
    “好。”白晖大吃一惊,这些是他想的,但他还没有提出来,这位以诡辩留名千年的名士竟然就想到了这么多。确实了不起。
    “左庶长,但也有许多问题。比如各村争水,各村争夺山坡地等等。”
    “恩,细则要慢慢完善,兴修水利是需要考虑的。我认为增加官办坊,其收益补偿一些修河、修水、修水车、磨坊的支出。”
    公孙龙一一记下之后,开始翻那七筐竹简汇报工作。
    整整两天,公孙龙很有条理的将近期的工作汇报完毕,白晖感觉头都在发涨,自己原本就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普通毕业生,眼下管这么多的事情,压力巨大。
    公孙龙收拾好竹简:“左庶长这次变革,不出两年,河东五城半将会有大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