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大川他们几个已经不在之后,高楚自然是气得破口大骂。
不过骂完了,高楚却也没有轻举妄动,他大小毕竟是个连长,有了一定的定力,知道一个人冒冒失失的独闯肥城,极可能出事,所以反而不如干脆就留在楚楚家里,静待独立团的弟兄前来接应就是。
高楚的应对无疑是对的,如果他真的留在楚楚家里,那么独立****过来的人就一定会找到他,或者把他接进肥城,或者把他安顿在城外的堡垒户,这些都不是问题,但不幸的是,在独立团的人找过来之前,却发生了变故。
像楚楚这样肤白、貌美的年轻寡妇,肯定会招来无数野汉子的觊觎,而事实上,朱庄和邻近几个村子里至少有十几个野汉子在暗中垂涎着楚楚的美色以及几间瓦房,这种人财两得的美事,谁不想呢?
其中尤以朱庄一个名叫二癞子的闲汉最为热切。
这个二癞子平日里有事没事都会往楚楚家里跑,多次意图不轨不过都没能得逞,因为楚楚门户守得紧,二癞子根本没有得手的机会。
这次看到楚楚突然找来一个年轻力壮的外来后生给她家的三间瓦房翻瓦,并且在那个后生翻瓦的时候,多次端茶递水,热情得不行,入夜之后,楚楚甚至还把那外来后生留在了家里,看到这幕,二癞子顿时妒意大发。
二癞子想也没想,当时就跑到五里外的肥东镇,向据点里的鬼子报告说,朱庄潜伏了一个新四军奸细,鬼子接到报告之后便立刻出动了一个班,外加伪军一个排气势汹汹的直扑朱庄而来,准备捉拿高楚。
有二癞子这地痞引路,鬼子伪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摸进了朱庄,高楚直接就被堵在了屋里,束手就擒,高楚终究不过是个普通军官,他可不是徐锐这样的特种兵,所以面对这么多的鬼子、伪军,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
独立团通过皖中特委,派来朱庄接应高楚的同志赶到时,正好看到高楚被鬼子押上卡车的一幕,地下党的同志不敢怠慢,赶紧将这一情况反馈给独立团,徐锐意识到事态重大,便立刻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
会上,皖中特委的同志首先介绍了一下情况。
然后徐锐说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虽然我也不相信高楚会叛变,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绝不能将整个行动寄托在高楚不叛变的假设之上,更不能将全团九百多弟兄的性命押在高楚的身上,所以,我决定执行三号应急预案。”
当初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徐锐他们就假设了无数种紧急情况,并且针对这些紧急情况制定了大量的应急预案,甚至就连大的行动计划都准备好了三套方案,一号预案是最优方案,意味着一切都在完美无缺的按照独立团的设想进行。
二号预案是极端状况下的预案,意味着局面完全失控,独立团必须立刻从肥城突围。三号预案是紧急状况下的预案,意味着局面出现意外,但是还没有完全失控,所以整个行动计划必须得提前。
“执行三号预案?”
“有这么严重吗?”
“老徐,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听说要执行三号预案,会议室里顿时间就炸了锅。
因为若按照一号预案,行动就会一步步的严格按照计划来,先制造停电事故并在伪军第一旅跟第二旅之间制造骚乱,消耗鬼子的临时油料储备,待鬼子的临时油料储备消耗得差不多了,再炸掉发电厂,彻底瘫痪鬼子的通讯系统。
在瘫痪鬼子的通讯系统的同时,由狼牙小队配合罗丰的88师残兵营突袭军火库,夺取军火库里囤放的武器弹药,并以这些武器弹药武装独立团以及伪军一二旅官兵,然后趁鬼子反应过来之前,合攻肥城驻屯旅团司令部。
这个时候,由于小鬼子各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驻扎在肥城外围四个大型据点里的鬼子就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并不确定城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万一大举回援,中了新四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怎么办?
所以,独立团和伪军警备师需要面对的仅只是城内的鬼子驻军。
如果一切顺利,能够严格的按照一号预案来执行,那么这一仗他们的胜算极大,但如果改为执行三号预案,那局面立刻就大不相同了。
因为若按照三号预案,独立团必须马上展开行动,现在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几乎已经没有准备时间。
如此仓促行动,就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
而最严峻的是,执行三号预案,就意味着独立团必须在半个小时之内连续攻占军火库及肥城驻屯旅团司令部,否则鬼子的通讯系统一旦恢复,肥城外围四个大型据点里的鬼子立刻就会大举回援。
鬼子在大举回援的同时,只需留下少量兵力就能凭借坚固的工事拖住四支队。
这个时候,就算四支队全力猛攻,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突围鬼子外围防线,而城内的独立团腹背受敌,却坚持不了太久,一旦独立团被打垮,四支队在外围的攻势也就变得毫无意义,这也就意味着这一仗是彻底的失败了。
也就是说,一旦执行了三号预案,这就成了一场赌博!赢就赢个满堂彩,输就输个底儿掉,而评判赢或者输的分水岭,就是独立团能否在半个小时之内连续攻占军火库以及肥城驻屯旅团的司令部。
这样带有赌博性质的预案,用来充当应急预案没什么,可真要拿来执行,独立团的这些个营连长心里就有些不托底了。
冷铁锋也劝道:“老徐,这太冒险了,要不然还是执行二号预案吧?”
“现在就执行二号预案?”徐锐摇了摇头,说,“恐怕还没到那份上。”
冷铁锋说:“可三号预案确实是太冒险了,万一要是不能在鬼子的通讯系统恢复之前夺取军火库及肥城驻屯旅团的司令部,那咱们独立团的处境就危险了,搞不好全团九百多弟兄都得交待在这。”
“冒险?”徐锐哂然说,“当初咱们制定三号预案时就知道这个计划很冒险,难道事到临头,却反而不敢了?”
冷铁锋哑然,他想说当初制定三号预案不过是凑个数而已,却终究没说出口,军国大事不是儿戏,作战计划何来凑数之说?既然当初制定了三号预案,那么你就得做好执行三号预案的思想准备。
“就这么定了,执行三号预案。”徐锐一锤定音,然后抬起手腕说,“现在对时,现在时间是凌晨一时八分,十二分钟之后开始行动!”
第391章 祸福相依
中国有个典故,叫塞翁失马。
这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吊诡,明明是件坏事,可在坏事当中却很可能暗藏着好事,对徐锐和独立团来说就是这样。
高楚突然被捕,对于整个作战行动来说绝对是个坏到不能再坏的消息,也正是因为高楚的突然被捕,才迫使徐锐改变初衷,决定执行三号应急预案,然而,徐锐和独立团全体军官所没有想到的是,正是因为徐锐的这一决定,却阴差阳错的帮助独立团躲过了一场大劫难。
事情还得要从黄守义说起。
黄守义在日本留过学,极度崇拜日本的文化以及国力,是个铁杆汉奸,回家之后也是死心塌地的替小鬼子效力,在梅镇时,还曾想把梅镇经营成鸦片基地,通过贩卖鸦片来替小日本筹措战争经费,当然了,在替小日本筹措战争经费的同时,黄守义也能够趁机大发横财。
只可惜,徐锐的到来搅黄了黄守义的如意算盘。
所以对于徐锐还有独立团,黄守义是恨到了骨子里。
不过,黄守义终究不是能掐会算的半仙,所以他并不知道徐锐已经带着独立团的九百多精锐借着伪军第一旅的招兵悄悄潜入肥城。
黄守义是从罗丰的伪军三团嗅出的异样气息。
昨天,罗丰跟徐锐约定好之后,就开始着手选拔攻打鬼子军火库的突击队,罗丰十分重视这次作战行动,因为这次作战行动不仅关系着独立团能否向鬼子复仇,更关系着他们88师的残部能否顺利归建。
然而,恰恰是因为罗丰的重视,结果惹出了纰漏。
因为从一开始收编第88师战俘,安达僚太就不怎么放心,除了让陈世团暗中监视罗丰以外,安达僚太更授意黄守义暗中监视第88师残部行动,黄守义为了更好的监视第88师残部也就是伪军三团的行动,花了极大代价在88师残部中收买了两个排长。
结果,罗丰以及第88师残部的异常举动,就通过这两个排长反馈给了黄守义。
黄守义接到报告时已经是凑晨一点多了,这个时候安达僚太很可能已经睡下,不过这狗汉奸并没有因为可能惹怒安达僚太就拖到第二天天亮,而是连夜前来肥城驻屯旅团的司令部,紧急求见安达僚太。
安达僚太早年参加过日俄战争,因为伤到神经系统,所以入夜之后容易犯困,一般晚上十点之前一准就会上床睡觉。
所以,当安达僚太被叫醒之后,心情是十分糟糕的。
“黄桑。”安达僚太用阴冷的目光盯着黄守义,问道,“什么事?”
黄守义点头哈腰说:“太桑,小人刚刚得到可靠情报,罗丰正在三团暗中选拔一批精锐老兵,组建一支什么突击队,可是据我所知皇协军最近好像并没有什么行动,小人觉得此事十分蹊跷,所以赶紧过来向太桑报告。”
“纳尼?”安达僚太闻言顿时心下一凛,睡意也在顷刻之间不翼而飞,“黄桑,你说罗丰在暗中选拔精锐老兵,组建突击队?”
“哈依。”黄守义顿首说,“此消息绝对可靠。”
“八嘎。”安达僚太又道,“那么你可知道,罗丰组建这支突击队,有何目的?”
“这个却是不知道。”黄守义摇头说道,“小人收买的内线并不是罗丰的心腹,所以无法得知罗丰的核心机密,不过小人以为,罗丰暗中选拔精锐老兵组建突击队,绝对不怀好意,太桑还是应该先下手为强。”
安达僚太便立刻蹙紧眉头,沉吟不语。
安达僚太更倾向于认同黄守义的判断,罗丰暗中选拔精锐老兵组建什么突击队,绝对不怀好意,但是安达僚太不能不考虑,万一事态失去控制,导致整个三团反水,则势必会极大削弱皖中警备师的实力,这是安达僚太所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打造皇协军皖中警备师这样一支部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权衡再三,安达僚太还是决定等明天天亮之后将罗丰召到司令部,然后杀了他,再由黄守义接替第二旅旅长的职务,同时由陈世团接替三团团长职务,至于三团的那几个营长,就交给陈世团负责处理。
这样就可以将罗丰被杀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而如果现在就连夜召见罗丰,罗丰肯定会意识到事情败露,没准就会铤而走险。
当下安达僚太说道:“罗桑,你这就回去,表面上不要露出声色,但暗地里却要提前做好准备,等明天一大清早罗丰离开旅部,立刻就出兵控制旅部,同时配合陈世团拿下三团的几个营长,尽可能的控制住局面。”
“哈依,小人明白。”黄守义闻言顿时大喜。
安达僚太终于答应了对罗丰下手,这也就意味着他黄守义终于可以上位,当上皖中警备第二旅的旅长了。
当下黄守义又说道:“太桑,如果您没别的吩咐,小人这就回去准备了。”
安达僚太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