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8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种战争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比如说,哪怕是在上回北疆战役期间姜鄙逢战必胜,可他五万名士卒的编制,到了最后,也只剩下三万人。

    是的,战战取胜,兵力伤亡却达到两万,与在整场北疆战役期间几乎没有靠自己打过什么胜仗的北一军的损兵情况不相上下。

    当然了,如此巨大的损兵情况,与北三军士卒的武器装备有很大的关系,毕竟这支军队,当时是魏国所有军队中唯一仍在使用青铜制武器装备的军队,哪怕是到了今年,青铜质地的武器装备仍在北三军中占得大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北三军从他们所战胜的韩国士卒手中夺来的铁质武器。

    是的,北三军所面对的韩国军队,像魏国其他军队那样,几乎全都采用精良的铁质武器。

    而在这种情况下,北三军仍然能取得优势,着实让人大感意外。

    因此,在魏国国内,姜鄙的名声逐渐高涨起来,逐渐被许多魏人称之为当世猛将而受到推崇。

    就连被称为『北原十豪』之一的靳黈,当时都被姜鄙打地有些犯懵,以至于韩军那时在河东郡西部取得的优势,逐渐被姜鄙给扳平了。

    对此,靳黈心中很不舒服。

    要知道,姜鄙是随着陇西魏氏从遥远的西边投奔魏国的,在中原这边籍籍无名,而靳黈却是被称为『北原十豪』的韩将,似这等身份的他竟然被一介“籍籍无名”的魏将压制,靳黈心中岂会服气?

    因此在前一阵子,当靳黈得知魏将姜鄙正在攻打平阳时,曾准备兵出皮牢关,偷袭姜鄙麾下北三军的后防临汾,可待等他得知魏国还有一支军队正急速朝着河东郡西部奔进时,靳黈立即就打消了出兵的想法。

    与初次北疆战役之前籍籍无名的魏将姜鄙不同,这支最近赶来河东郡参战的魏军统帅,那可是在中原享有盛名的魏人,魏公子姬润!

    别看赵弘润至今为止还从未参与过魏国与韩国的战争,但是他在韩国的名声可不低,毕竟在『介山骑战』与韩国骑兵打地平分秋色的川雒骑兵,就建成于这位魏公子姬润征讨三川之后。

    在三川郡战胜当地居住了近百年的川戎民族,用步兵重创骑兵,单单这一战,就足以使韩国对这位魏公子润忌惮三分。

    更何况,这位魏公子姬润还是去年『四国伐楚战役』时,齐王吕僖钦点的两位副将之一,不得不说,那场战役惊动了整个中原。

    事后世人都在传伦,倘若当时齐王吕僖并未病于讨伐楚国的战事期间,楚国是否有可能因此亡国,可想而知,当时楚国是处于怎样的绝境。

    在魏人眼里,肃王赵弘润初扬名是在其十四岁时率领军队击退进犯魏国颍水郡的暘城君熊拓,但在韩国,韩人得知魏公子姬润的大名,则是在『介山骑战』,毕竟当时川雒骑兵是以『魏国的盟军』、『肃王一系的友军』等等身份参战的,让韩人大吃一惊:原来魏国已经降服了三川的阴戎。

    而就在他们逐渐开始关注那位魏公子姬润时,『魏秦三川战役』爆发,函谷一役,那位魏公子姬润使二十余万秦国军队全军覆没,此举非但吓得三川郡内的羯族人慌忙臣服,也吓得韩国的细作赶紧将这个消息送回本国,使得当时已出现了后勤方面问题的韩军,终于决定暂时休兵。

    而如今,那位在函谷一役杀了二十余万秦国军队的魏帅,魏公子姬润,率领着麾下精兵强将来到了河东郡的西部,纵使是靳黈这等人物,亦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他不会因为对方的年纪而小觑对方,毕竟那位魏公子姬润,可不是姜鄙那种在中原籍籍无名的人。

    因此,早在肃王军进驻唐县的时候,韩军的斥候便已将这支军队到来的消息,送到了靳黈手中。

    而靳黈,亦在猜测到那位魏公子姬润企图率军攻打他皮牢关时,就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此时的靳黈,手中兵力并不多,也就只有两万余人左右,但因为皮牢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的关系,他自信纵使有十万魏军强攻这座关隘,他也能安安稳稳地守住。

    因此,他每日都很期待魏军会从皮牢关西侧那条数里长的羊肠谷道进攻皮牢关,期待着将这条羊肠谷道变成魏军葬身的墓地。

    可一连等了三日,驻扎在唐县的魏军却始终没有进兵的动静,相反地,他部署在猗山与王屋山的守军,却陆续遭到不知名人士的杀害。

    这引起了靳黈的猜想:难道那位魏公子姬润,并不打算从羊肠谷道进兵,而是准备从猗山、王屋山寻找突破口?

    意识到这一点后,靳黈当即增派了驻军前往两山,而在听说此事后,赵弘润亦派了两个精锐千人队向猗山与王屋山渗透。

    魏韩皮牢关战役,始于两山斥候战。

正文 第911章:韩军剑兵

    斥候,即侦查敌情的士卒。

    可能很多人都误以为斥候都是骑马的侦查兵,事实上并不然。

    无论是骑马或者徒步的侦查兵,都可以称作斥候——若细分下来,骑马的斥候又叫探马,徒步的斥候又叫做探子,两者的地位并不存在孰高孰低。

    在世人的眼中,斥候仅负责巡查各处险阻以及敌方的防护设施,但事实上,优秀的斥候还要负责绘制攻打目标附近的地貌图,负责寻找水源,搜寻不为人所知的山间小道,甚至于,在必要情况下解决敌方的哨兵。

    但是在魏国,在肃王军,『斥候』的存在形式,稍有不同。

    因为在赵弘润的心目中,他将『斥候』判定为是最全面的精锐士卒。

    于是乎,出于这位肃王殿下个人的喜好,他麾下军队中身经百战的悍卒,曾陆续被授予一柄刻着『斥候』两个魏国小篆的精铁短剑,并赐予其『荣誉斥候』的称号。

    从那时起,肃王军麾下,斥候便成为步兵与骑兵的最高荣誉,那些获得『斥候』称号的悍卒,逐渐被视为精锐中的精锐。

    是的,在肃王军麾下,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斥候队伍,因为那些斥候所负责的工作,皆被青鸦众的隐贼们一手包办了,并且,这些隐贼众在『四国伐楚战役』中大放光彩。

    九月二十一日,数百名青鸦众倾巢出动,直奔猗山与王屋山,一边负责打探当地的地貌与皮牢关的具体虚实,绘制战场地图,一边暗杀在两山上游荡巡逻的韩军哨兵。

    此举,引起了皮牢关韩将靳黈的警惕,以至于两日后,靳黈迅速往猗山与王屋山增添驻军,使两山的驻扎韩军,数量皆达到了两三千人,这使得青鸦众的搜索与暗杀遭到了困阻。

    也正是这个时候,赵弘润这才得知,原来韩军的步兵竟然是那样的训练有素。

    因此,赵弘润从商水军与鄢陵军中各自抽调了一支精锐千人队,准备与韩军的步兵来一场小规模的阵地战。

    当日,隐约已成为商水军第一精锐千人队的千人将冉滕麾下的千人队,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这项任务,背着装满了食物的行囊,直奔王屋山。

    王屋山,是皮牢关一带范围最广的山脉,总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五部分,山势相比较猗山稍显平缓,但是由于规模范围较广,且林木繁茂,因此,这里更适合作为斥候的战场,不像猗山,韩军据险而守,纵使是青鸦众也没办法在韩军森严的防守下,从峭壁攀爬上去。

    王屋山,地处河东郡与上党郡的西南边界。

    上党,自古以来有『与天为党』的盛名,说白了就是这块土地地势海拔普遍较高,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依山而建的『皮牢关』与『天门关』、『孟门关』一样,近几十年来魏国屡次企图从河东郡进攻上党郡,皆在这几座关隘碰壁,不得寸进。

    这不,刚刚登上王屋山的半山腰,冉滕千人队的商水军士卒们都感到一阵不适,明明看着并不高的王屋山,可攀登起来却感觉非常累。

    这也难怪,毕竟这些出身的楚国,以及目前居住的魏国,两国少山丘而多丘陵,大部分国土皆属于平原,因此,当这些来到海拔普遍较高的上党郡时,就隐隐感觉呼吸不畅,比平时更容易疲劳。

    记得上次出现这种情况时,还是在肃王军打赢了『魏秦三川战役』,为了警告秦国而穿越秦岭东部的时候。

    当然了,王屋山一带的山势,其海拔与秦岭是没法比的,差得太远。但是要知道,当时肃王军穿越的秦岭,其实只是秦岭的东部,是整片秦岭山系中,狭义秦岭与华山相邻的那一部分,其实那里的山势也就是一两百丈高而已,甚至于比今时今日攀登的王屋山还低些。

    待等来到王屋山的半山腰后,冉滕千人队便化整为零,分散成了十支百人队,在各自几名青鸦众的指引下,深入这片山林。

    而千人将冉滕,则亲自带了一支百人队,与其一起行动。

    在晌午时候,百人队找了一块地方歇息,士卒们从行囊取出了他们这几日的干粮:一袋炒米,一袋硬得跟石头似的手掌大的饼。

    前者是离营外出的士卒们的常规食物,而后者,那种手掌大小的面饼,是最近才加入到肃王军伙食的食物:这种面饼是在川雒的羊饼上稍加改变的食物,他们将川雒的羊饼制作成手掌大小,方便士卒单独用一只手啃食,同时也加厚了这种面饼的厚度。因此当这种面饼在风干、晾干之后,硬得就跟一块石头似的,一口咬下去直掉碎末,干吃比早已吃腻的炒米还要难吃。

    唯一的好处就是耐饥,就像炒米似的,吃一捧然后喝半壶水,保准大半天都感觉不到饥饿。

    但若是有滚烫的开水就大为不同,这种用羊脂油煎过的面饼若是在滚水里泡一泡,那绝对称得上是难得的美味。

    尴尬的是,似眼下这种情况,商水军士卒们可不敢生火烧水,一来是怕引起山林中韩军士卒的注意,而来是怕引起山林大火,虽然能烧死一些韩国的士卒,但相信他们自己也跑不掉。

    而在士卒们就地皱着眉头啃着厚实的面饼时,千人将冉滕则在向青鸦众的头目段沛询问韩国士卒的情报。

    段沛一开始什么也没有多说,只是唤来一名青鸦众,将他早已准备好的一只装得鼓鼓囊囊的大口袋递给冉滕。

    冉滕疑惑地接过口袋,朝袋内瞧了两眼,这才发现袋内装着的,居然一套齐全的士卒装备。

    无疑是韩国步兵的装备。

    他将口袋里的士卒装备倒了出来,仔细盘点。

    一套皮甲、一块盾牌、一把长剑、以及一柄弩。

    弯下腰,冉滕从地上那柄长剑拿了起来,将剑抽离了剑鞘。

    只见这柄长剑稍稍出鞘,冉滕的面色就有些不对,因为他感觉这柄剑,厚实而锋利,质地颇为精良。

    皱了皱眉,冉滕握紧那柄长剑斩向一旁的树木。

    只听“笃”地一声,长剑的剑刃当即嵌入树干当中,几乎埋没整个剑身。

    『好锋利的铁剑!』

    冉滕的眼中露出几许惊讶之色,在用力将那柄长剑从树干中拔出来后,仔细端详。

    他隐隐感觉,这柄产自韩国的铁剑,并不会比他的战刀逊色多少。

    微微皱了皱眉,冉滕叫来一名士卒,让其手持着这柄长剑平举,随即,他抽出腰间的战刀,朝着那柄长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