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不好的事情?
滨海田氏,作为齐国势力最庞大的一支非吕姓王公的贵族,齐王吕僖在过世之前不委托重任,反而暗中削弱滨海田氏,提携魏国出身的姬昭,尽可能地为其招募班底,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吕僖,也防着滨海田氏!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齐国曾有过传言:田氏的势力愈发庞大,或将在日后取代吕氏。
当时齐王吕僖嘻嘻哈哈不以为然,可谁敢保证这位大王心中就没有削弱田氏的想法呢?
至于田広,他倒是没有取代吕氏这种念头,他只是单纯地对姬昭感到不爽。
一个魏国王子出身的人,如何能在齐国担任要职?执掌大权?
再者,他田広为齐国鞠躬尽瘁,何以齐王吕僖对他的信任反而不如姬昭这个外邦之人?
也正是从那时起,田広时不时地就针对姬昭,包括眼下用东路军的战果来讽刺魏人的无能。
不得不说,在田広的带动下,殿内齐国公卿们不由得议论纷纷。
或有右相田広一系的公卿开口,隐晦地指出齐王吕僖不该听信谗言,委任姬润那一介十五六岁的稚子担任西路军的主将。
总而言之,就是借抬高田耽的地位而将赵弘润贬地一文不值。
甚至于,更有人提议,更换西路军的主将,派遣齐国得力的将领前往。
『这帮家伙是不是脑子有屎?』
齐王吕僖一言不发,只是淡淡地看着殿内的众公卿,心下冷笑连连。
要知道,齐鲁两国至今已有着百余年的盟约关系,因此哪怕是齐将,也可以命令鲁国的军队。
然而,魏国却是刚刚才加入『齐鲁魏三国联盟』的,你叫一个齐人去指挥魏军?
非坏事不可!
但是这些话,齐王吕僖并没有解释,因为他知道,殿内的那些公卿表面上是针对那位魏国的年轻肃王姬润,实际上,却是针对他吕僖的女婿姬昭。
他转头望向自己的女婿姬昭,见后者依旧四平八稳地坐着,心下暗暗称赞了几句,遂开口道:“左相,你可是有话要说?”
姬昭微微一笑,朝着殿内众公卿施了施礼,温文尔雅地说道:“回禀大王,臣下并无话要讲。……臣下以为,众公卿大人所说的皆是实情。想当年,楚暘城君熊拓率十六万大军进犯臣下的母国大魏,亦未曾想到我弟姬润会凭三万五千兵力就将其打丢盔弃甲,甚至丢了大片的国土。……再者,或许在座的诸位公卿大人不知,去年三川的羯人挑衅我的母国大魏,兴二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大魏,亦不曾想到,我弟姬润率军出关,数月内就平定此战事……”
『这话挺毒啊……』
齐王吕僖摸了摸下巴,饶有兴致地看着姬昭。
果不其然,姬昭的话让殿内那些公卿面色顿变,或有一人语气不善地质问道:“左相大人,您是在说我等鼠目寸光么?”
“我没有说。”姬昭微笑着摇了摇头,然而他脸上的笑容却仿佛是在说:这是你自己说的。
何其嚣张!
殿内一干齐国公卿顿时面色愤慨,纷纷指责姬昭。
而就在这时,殿外忽然高喊一声:“报!西路军送捷报至!”
殿内,顿时鸦雀无声,那些方才还在声讨姬昭的众公卿无不瞠目结舌。
『姬润小子,终究是没有让寡人与他王兄失望,但愿他的捷报能让这屋内那些聒噪的家伙闭嘴!』
心中如此想着,齐王吕僖笑吟吟地手指姬昭,说道:“给左相。”
“是!”
送信的齐兵将捷报送到姬昭手中。
只见在众目睽睽之下,姬昭随意地打开木盒,取出其中的战报,随即展开扫了几眼。
“西路军战况如何?”
齐王吕僖故意问道。
只见姬昭微微一笑,风轻云淡地说道:“也没什么,不过是付出了五千多名士卒的代价,击溃了八九万楚军,并拿下了相城,且收编了四万余投诚的楚军兵将而已……”
听闻此言,殿内响起一阵抽气声。
仅付出五千多名士卒的代价,便击溃了八九万的楚军?
还拿下了相城?
并且还收编了四万余投诚的楚军兵将?
饶是方才针对姬昭的右相田広,此刻亦是张大着嘴,一脸难以置信之色。
然而姬昭却不理睬殿内包括右相田広在内的诸齐国公卿,只见他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我弟弘润啊,他素来有个坏习惯,就是想不起要及时地送出捷报,非要等空闲下来之后。你看,明明两日前就打下了相城,非要拖几日……拿他也是没有办法。”说着,转头望向齐王吕僖,拱手说道:“大王,我弟姬润在信中拜托大王近两日攻打符离塞,吸引符离塞楚军的主意,方便他攻克浍河的『铚县』与『蕲』,助大王夹击符离塞。”
听闻此言,整个殿内鸦雀无声。
即便是齐王吕僖,眼中亦难掩对此事的震惊。
因为这意味着,西路的魏军的进展,丝毫不比东路田耽所率领的军队逊色。
更要紧的是,魏军非但因战蒙受的损失要比田耽军少,而且还收编了四万余楚兵,战力愈发强大。
若这样比较,孰高孰低?(未完待续。)
正文 第648章:中路军战略
『PS:这两日作者有点抑郁,心情低落、吃嘛嘛不香,不知道咋的。』
————以下正文————
『那个姬润小子,真不简单……』
在军议结束之后,齐王吕僖手持着西路军主将赵弘润送来的捷报,心中暗暗赞叹着。
自从当年赵弘润携三万五千军队大破楚暘城君熊拓十六万军队,甚至一度反攻到楚国境内时,齐王吕僖便时不时地关注着这位魏国的年轻王子。
他研究过那位魏国年轻王子的用兵,感觉后者很擅长分化敌军的士卒,将其吸收到己方军中,并已吸纳了许许多多楚国出身的将领。
在齐王吕僖看来,此举意味着那位年轻的肃王并非是一个狭义种族利益至上的人,他的包容心要更大。
平心而论,齐王吕僖并不认为这对于他齐国、乃至中原国家,是一件好事。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般包容心大的人,他们的野心也更大,那么问题就来了,魏国的那位王子吸纳那么多楚人,他到底想做什么?
齐王吕僖有这个预感:那位魏国的年轻王子,日后总有一日会对各国伸手。
不得不说,倘若不是他长久以来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以至于病入膏肓、命将不久,他吕僖绝对不会坐视像姬润这样的人继续成长,因为他感觉这个年轻人的眼界与心都非常大,总有一日会大到想将整个天下都握在手中。
倘若此人出现在齐国吕氏,那么吕僖势必会不遗余力地栽培他,而倘若此人出现在外邦,那就不遗余力地毁掉他,历来中原各国都是这么做的。
但遗憾的是,齐王吕僖命将不久,而他的几个儿子,在他看来也没一个成器的,这就让吕僖只能选择别的办法。
比如,栽培一位才能绝不逊色那个姬润的魏国质子姬昭,将其拉拢到齐国吕氏这边来。
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哪怕有朝一日他吕僖身故不在了,他的女婿姬昭亦可以支撑起偌大的齐国,并借助魏国的支援与帮助,安然度过他吕僖亡故的艰难时期——一旦吕僖身故,楚国势必兴兵攻打齐国作为报复,吕僖并不希望他的国家因此亡国。
至于日后如何,吕僖却是鞭长莫及了。
但可以预见,由于有着女婿姬昭的这层关系,哪怕日后果真如他所料,魏国问鼎中原霸主之位,甚至于徐徐吞并其余中原各国,包括他的齐国,他吕僖的吕氏一族,想必亦能逃过一劫,哪怕是归顺了魏国也能继续成为大贵族。
当然了,这是后招的后招,是没有办法情况下的消极之策,倘若有可能的话,他吕僖自然不会甘愿将齐国的社稷葬送,可问题就在于,他的子嗣不如魏王姬偲的子嗣贤明,这有什么办法?
『哎!』
齐王吕僖长长叹了口气,心中颇有些苦涩。
想他吕僖也是一时的中原霸主,北压韩国、南制楚国,现今中原各国,无人胆敢正面与他齐国交恶,可这有什么用?一旦吕僖不在了,齐国不还是会被打回原形?
比如这次,他吕僖费尽心机组织齐鲁魏三国伐楚之战,还不是因为他自认为他那几个儿子无人可以担当重任?倘若姬润、姬昭是他儿子,他吕僖有何必在命将不久的情况下仍然要勉强自己,亲自作为主帅讨伐楚国,只是为了尽可能地削弱楚国,免得他死后,他的齐国抵挡不住楚国前来报复的军队?
『人比人气死人啊……怎么那姬偲就能生出似姬润、姬昭这般有惊世才华的儿子呢?』
手持着赵弘润那份捷报,齐王吕僖不由地有些嫉妒魏国的那位国主。
同样是一国之主,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只能说,齐国太安逸了,一直以来处于霸主地位的齐国,让国人乃至吕僖的几个儿子都没有那种紧张感,不比魏国,北有韩国的威胁、南有楚国的进犯,且前些年还有西边的阴戎与东面的宋国,可谓处在四战之地。
“大王?”
眼瞅着齐王吕僖手持那份捷报时不时地叹息,田讳疑惑地询问出声。
而在他身旁,赵弘润的六王兄姬昭脸上亦露出了纳闷之色,心中暗暗有些惊讶:虽然说这封捷报中写了一桩不地道的事,但也不至于让这位岳父大人如此长吁短叹吧?
听闻田讳的询问,齐王吕僖这才回过神来,只见他抛却了心中的诸般哀怨,左手拿着捷报,右手手指轻轻在捷报上弹着,苦笑着摇头说道:“那个姬润小子,他还真是不客气啊……”
此时,田讳尚未看过那份捷报,因此并不理解齐王吕僖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遂疑惑地问道:“大王,这话怎讲?”
只见齐王吕僖摇摇头,似捉狭般望了一眼女婿姬昭,随即笑着说道:“这个姬润,虽说凭五万余魏军击破了近十万楚军的封锁,且攻克了相城,但是他五万大军的辎重、粮草,亦被那支从龙脊山出发前去偷袭他军营的楚军也夺了……这可真是,『不是自家东西不心疼』啊,你瞧瞧,他居然厚着脸皮继续向寡人讨要辎重、粮草。”
听闻此言,田讳脸上露出几许笑容,说道:“西路魏军此番立下此等战功,些许辎重、粮草,大王何必心疼呢?”
“何必心疼?”齐王吕僖表情古怪地瞧了一眼田讳,随即说道:“你可知,那坏小子在捷报中言道,他魏国刚刚从三川之地采购了大批优质的羊皮,可以出售给我大齐,制成兵帐以及御寒的衣物……”
“噗。”姬昭这时再也憋不住,顿时笑了出声。
而这,就是他方才心中所想的那桩『不地道』的事。
要知道,此番西路魏军的后勤,皆是由齐国提供的,无论是粮草、帐篷还是御寒的衣物。
但是这些东西,赵弘润为了轻装偷袭孟山附近的南门觉与南门怀那四万相城楚军,好不心疼地丢给了南门阳的军队,可事后,他却毫不在意地继续向齐国讨要,并且厚着脸皮告诉齐国,我魏国刚刚得了一批优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