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魏宫廷-第17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紫宸殿召开庆功筵席时,似乐弈、燕绉、靳黈、司马尚等刚刚投奔魏国的将领,亦受邀出席。

    说实话,这些位将领难免感觉有些尴尬,毕竟无论怎么说,他们确确实实是被魏国给击败了,以失败者的角色参加胜利方的庆功筵席,这着实有些奇怪。

    但没办法,他们必须出席这次筵席,毕竟他们必须融入到魏国军方,融入到魏国的这些兵将们当中,否则,必定将影响他们日后在魏国的仕途。

    由于是提前了整整两个月告知了各军将领,因此,驻扎在魏国各地方的将领们,纷纷赶回雒阳,出席了这次筵席。

    比如朔方守赵成岳、九原守冯颋、云中守廉驳、上党守姜鄙、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等等等等,就连卫国的卫邵、卫郧、卫振,以及鲁国(非旧鲁国)的季武,在收到了邀请帖后,亦急急忙忙赶回魏国王都雒阳,参加这场盛世。

    毫不夸张地说,这场庆功筵席,囊括了魏国至少九成的将领。

    “燕王到!”

    “鄢陵军屈塍将军到!”

    “同为鄢陵军的晏墨将军到!”

    “同为鄢陵军的孙叔轲将军到!”

    “魏武军韶虎将军到!”

    “魏武军龙季将军到!”

    “桓、桓虎将军到!”

    “陈狩将军到!”

    “桓王到!”

    ……

    只见在宫门处,这些魏国大大小小的将军,在宫门前下了坐骑,谈笑风生地联袂进入了王宫,朝着紫宸殿的方向而去。

    不得不说,当在紫宸殿内看到桓虎、陈狩,以及前韩国将领乐弈、燕绉、司马尚等人时,不少魏国将领都有些发愣,相比之下,卫国的卫邵、卫振、卫郧等人出现在这座宫殿内,就显得并不出奇了。

    这不,云中守廉驳、九原守冯颋,就看到了乐弈、燕绉、司马尚等旧日的同僚,惊地险些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你等几人怎么会在这里?”廉驳吃惊地问道。

    面对着廉驳那近乎质问的询问,乐弈依旧还是他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闻言淡淡说道:“那你又为何会在这里?”

    “老子是听说这次宴席有不少平日里弄不到的好酒……”廉驳浑不在意地说道。

    确实,以廉驳的性格来说,要不是听说这次宴席中有上好的酒水,恐怕他根本懒得来雒阳参加这次宴席。

    “因为酒么?”

    乐弈嗤笑一声,也不知是褒奖还是嘲讽地说道:“还真像是你的为人。”说着,他转头看向九原守冯颋。

    冯颋当然明白乐弈的意思,讪讪笑了笑。

    他当然是为了赏赐而来的,毕竟他跟随廉驳夺回原中要塞,随后又咬住了秦国武信侯公孙起的尾巴,这可也是一件不小的功劳。

    记得在来的时候,他曾经思忖过,要不要设法从九原调到内地——虽然他在九原郡确实很自由,除了廉驳这个匹夫总是欺负他以外并无掣肘,但他还是希望能调到离雒阳近一点的地方,毕竟边塞实在是太贫穷了。

    就当他们正聊着的时候,朔方守赵成岳来到了殿内,瞧见廉驳、冯颋二人,笑着走上前来打招呼:“廉驳将军、冯颋将军,两位几时来的?”

    因为想趁机机会回雒阳与兄长赵成宜聚一聚,因此,赵成岳提早了十日便从朔方郡出发返回王都,并未与廉驳、冯颋二人同行。

    不像廉驳,将云中郡的事物都丢给副将,独自一人来到冯颋的九原郡,完全是蹭着冯颋的车队前来王都的。

    “与你兄长聚过了么?”

    廉驳笑哈哈地与赵成岳打着招呼。

    毕竟朔方、九原、云中紧挨着,尤其是胡人进犯时,三郡还会联合出兵讨伐,因此,廉驳对赵成岳这个作战勇猛的晚辈颇有好感。

    在廉驳看来,赵成岳比只懂得躲在后面的冯颋勇猛多了。

    “聚过了,这几日我就是住在我兄长的府上。”说着,赵成岳指了指西席那边,笑着说道:“本来我想把兄长拉过来,但兄长说,他是身居后方的文官,无资格坐在「东席」……”说着,他瞧见了乐弈、燕绉等人,颇有些好奇地问道:“廉驳将军,这几位是?”

    只见廉驳舔了舔嘴唇,带着几分坏笑说道:“皆是廉某曾经的同僚。……我跟你介绍一下,这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北燕守乐弈,这位是巨鹿守燕绉……”

    听闻此言,赵成岳脸上露出了惊骇之色,下意识就伸手摸向腰间,却忽然想起佩剑早已在宫门处就已接下,交给了禁卫军。

    瞧见这一幕,廉驳哈哈大笑道:“别慌别慌,殿内殿外有诸多的禁卫军,然而这几个家伙却能出入自如,你还不明白么?”

    “呃?”赵成岳愣了愣,旋即顿时恍然,立刻就解除了戒备,歉意地对乐弈等人说道:“抱歉,诸位将军……”

    此时,廉驳拍了拍他的肩膀,朝着乐弈等人介绍道:“这位是禹王赵佲的二公子,朔方守赵岳,是一个作战很勇猛的年轻人,比你勇猛多了,靳黈。……别躲了,老子早瞧见你了。”

    “原来是赵佲大人二公子……”

    听到这话,乐弈等人看向赵成岳的目光中出现了几分敬意。

    可能在乐弈、廉驳,包括已故的雁门守李睦等将领眼中,魏国真正称得上“劲敌”的将帅,恐怕也就只有南梁王赵元佐、禹王赵元佲,以及魏公子润三人,其余的,哪怕是司马安、韶虎等人,都差了那么一点。

    当然,这种‘轻视’就算是在北原十豪内部其实也一样——廉驳为何频繁冯颋,任意揉捏?说到底还不是看不起他么。

    片刻后,在内侍监的指引下,各位将军按照战功大小、以及各「军系」的关联陆续就坐。

    在东侧的首席,坐着禁卫军总统领卫骄,同席的有大梁禁卫军统领周骥、副统领侯聃,而在这三人身后的席位中,则坐着参加了「大梁战役」的将领,比如何苗、朱桂、成陵王赵燊父子、上梁侯赵安定父子等等。

    东侧的次席,乃是燕王赵疆的席位,同席的有魏武军的韶虎、鄢陵军的屈塍,在其身后的席位中,坐着河内军、鄢陵军、以及湖陵水军其余将领,比如曹焱、晏墨、孙叔轲、李岌、周奎、蔡擒虎、李惑、陈汜等人。

    除此之外,还有唯一一位坐在东侧席位中的文官——天策府右都尉、谏议大夫、黄池侯张启功。

    廉驳、冯颋、赵成岳以及他们麾下将领的坐席,被安排在东侧的第三席,毕竟他们从秦国军队手中夺回了原中要塞,重新控制了河套地区。

    而在他们之后,便是河西守司马安、河东守魏忌、桓王赵宣这一系的将领。

    在这一队中当中,廉驳又看到一个熟面孔,而且还是曾经让他恨得咬牙切齿的熟面孔,即当年因为利益而听取了康公韩虎的命令、背叛了他的那位原副将,后来的太原守乐成。

    “真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碰到你。”

    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廉驳对乐成虽然谈不上仇人,但他恨乐成却是真的,谁让乐成当年背叛了他呢。

    “乐某亦感觉颇为意外……廉驳将军别来无恙啊。”

    说着这话,乐成扫了一眼不远处的乐弈,朝着后者微微点了点头,因为论亲份,乐成乃是乐弈的堂兄。

    “乐成,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随着一声询问,桓王赵宣带着骆瑸、周昪以及阳邑侯韩徐等人,来到了这边。

    “只是碰到了曾经的老上司而已,桓王殿下。”

    乐成轻笑着回答道。

    桓王赵宣走近几步,看看廉驳、又看看乐成,似和事般说道:“时候不早了,先入座吧。……乐成将军?”

    “是。”

    乐成点了点头,旋即看着廉驳,笑着抱拳说道:“廉驳将军,那就暂别了。”

    而此时,赵成岳好似亦看出了什么,在旁劝低声说道:“廉驳将军,今日乃庆功筵席,有什么恩怨不如放到来日吧……”

    廉驳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他看似五大三粗、且打仗时很多时候亦倾向于最直接的战术,但这并不意味他是个脑袋空空的莽夫,就拿方才的事来说,廉驳一看就知道乐成、韩徐二人是傍上了魏王赵润的弟弟桓王赵宣。

    当然,单单桓王赵宣的名头,倒也吓不住他廉驳,毕竟他廉驳如今在魏国的人脉亦不小,比如魏武军的韶虎、河东守魏忌,甚至于魏王赵润,都与他关系不错。

    但正如赵成岳所劝说的,似今日这种日子,实在没有必要因为旧日的恩怨跟乐成闹出什么矛盾,甚至于为此得罪桓王赵宣。

    “想不到,乐成、韩徐亦投奔了魏国……呃,大魏。”

    看着乐成、韩徐二人远去,燕绉感慨地说道。

    他此时忽然想到,第一代的北原十豪除李睦、马奢、暴鸢、剧辛以外,其余似廉驳、秦开、乐弈、靳黈、冯颋,包括他燕绉,最终皆投奔了魏国。

    而在第二代北原十豪中,取代了廉驳的乐成,接替了马奢的许历,接替了剧辛的司马尚,亦投奔了魏国。

    也就是说,两代北原十豪整整九位豪将,最终皆投奔了魏国。

    这让燕绉有种莫名的感慨:或许,魏国当真是天下的大势。

    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后,待等殿外传来“陛下驾到”的唱报声后,嘈杂纷乱的紫宸殿,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只见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魏王赵润从紫宸殿外徐徐走入,迈步走向殿内尽头的主位。

    待坐定后,因为内朝大臣杜宥病重而代替他主持这次庆功筵席的介子鸱,沉声喝道:“诸将臣参见君主。”

    话音刚落,便听殿内无数朝臣、将领,或拱手、或抱拳,齐声唤道:“臣等(末将)拜见陛下。”

    其中,亦包括已投奔魏国的桓虎、陈狩、乐弈、燕绉、乐成、韩徐、季武、卫邵、卫郧、卫振等人。

    “诸卿平身。”

    赵润虚抬右手,示意诸朝臣、诸将领坐回坐席,旋即,他环视殿内的各文臣武将,心中泛起阵阵莫名的豪情。

    他诞生时,正是洪德年间的初期,那时他魏国刚刚经历过「大梁内战」、「南燕叛乱」两场使国家伤筋动骨的内乱。

    那时他魏国,举国上下只有八万余正规军,在北方韩国、南方楚国两者的威胁下瑟瑟发抖。

    而在三十几年后的如今,他魏国已掌控韩、卫两国,且吞并了鲁国,将韩、卫、鲁三国的良才尽皆囊括。

    这让赵润不禁想起了他那位父王,二十天如一日兢兢业业治理国家的父王。

    『若是父王还有六叔、五叔,他们能看到我大魏今日的强盛就好了……』

    赵润暗自感慨。

    “陛下?”

    见赵润久久没有说话,似有些走神,介子鸱连忙用眼神示意大太监高和,让后者低声提醒这位陛下。

    在高和的提醒下,赵润回过神来,环视着殿内诸文臣武将,轻笑着说道:“今日,想必不少人看到了一些生面孔,比如季武将军、桓虎将军、乐弈将军、燕绉将军……但诸位无需心存疑虑,这些位将军,已投奔我大魏,他们的投奔,将会使我大魏,变得更加强盛!”

    “或许有人会说,难道我大魏还不够强盛么?我大魏已是中原的霸主……然而朕却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