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眼桌上那份邀请宾客的名册,赵弘润的面色就难免有些发黑。
也难怪,毕竟需要邀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单单府上女眷的亲属,就需要赵弘润抄写一摞的请帖,比如已经内定为「肃王妃」的芈姜的两位堂兄,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羊舌杏的娘家、商水羊舌一门,乌娜的娘家、三川雒城的青羊部落,还有秦少君赢璎的娘家、秦国高阳赢氏的人,等等等等。
但凡是与女方有丝毫亲属关系的,赵弘润都要将帖子送到,这是礼数!——无论对方到时候是否按约受邀前来。
而赵弘润这边,他要邀请的人那就更多了,姬赵氏的叔伯兄弟暂且不提,还有临洮君魏忌、繇诸君赵胜、安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高贤侯吕歆、吕潭侯公孙彻、留光侯赵康、南席侯赵咨、陈曹侯赵宓、南曹侯赵咎等与他一方的贵族,还有百里跋、司马安、朱亥、徐殷、韶虎、龙季等军方大将。
关系错综复杂的人,他都要一一邀请到位,派人送上请帖,不得有丝毫疏忽,因为很容易树敌。
打个比方说,倘若魏国国内有一个人明明有资格得到肃王府的邀请书函,但是因为肃王府的疏漏被遗忘了,那么,那个人颜面何存?会不会恼羞成怒,视肃王赵弘润为仇寇?
所以说,只要是够资格的,肃王府都要一一点到,稍有疏忽很有可能就会平白无故竖立敌人。
而反过来说,这也是彰显「肃王一系」人脉的绝佳机会,那些受邀前来的宾客,会在无形中增强肃王党的「势」,因此只要谨慎一些、莫要出现疏忽,总的来说,赵弘润会因为他这次的婚娶之事,使他的威望在魏国再上升一个台阶。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样一来,赵弘润就必须尽心尽力地亲笔抄写书桌上那堆积如山的请帖。
而对于赵弘润来说,重复做某件事,是他最最不喜的。
“啊……”
长长吐了口气,赵弘润将手中的笔一丢,整个人好似被抽去了骨头般,瘫在椅子上。
见此,宗卫吕牧瞄了一眼赵弘润面前的书桌,笑着说道:“殿下,这才抄了十来份而已……”
其实在赵弘润忙着抄写请帖的时候,宗卫吕牧、高括、种招、周朴、穆青几人,也在帮忙抄写请帖,因为赵弘润抄写的请帖主要针对那些身份崇高的人,而身份的宾客,就得由宗卫们代劳,否则要是全部的请帖都让赵弘润去抄,可能后者会愈发绝望。
尽管吕牧一个劲的催促,但赵弘润始终不为所动,从书桌上拾起一份请帖抱怨道:“我真不明白,干嘛还要给秦王送一封请帖?秦王明摆着不可能丢下秦国跑到大梁来……”
吕牧憋着笑说道:“殿下,秦王好歹是您的岳丈,哪怕那位陛下来不了,你也不可失了礼数,倘若殿下您成婚,居然不曾送请帖给老丈人,这传出去,可不好听。”
“……”赵弘润看了一眼吕牧,气闷闷地不说话。
其实这些道理,他都明白,他只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
就比如说,他刚刚抄完的、准备送给武信侯公孙起与长信侯王戬等秦国将领的请帖,事实上,武信侯公孙起与长信侯王戬等人,前些日子才带着秦国的军队启程返回秦国,又怎么可能会在九月、十月前后赶回大梁呢?——真当秦国周边就没有威胁么?
但问题就在于,无论武信侯公孙起与长信侯王戬等人到时候会不会赶来贺喜,赵弘润都必须送出这份请帖,因为这是对武信侯公孙起与长信侯王戬等秦国将领的尊重,是符合其地位的必要尊重。
“殿下,快写吧。”宗卫穆青不怀好意地调侃道:“从头到尾,您也就只有这点辛苦而已。”
“这点辛苦?”赵弘润瞅了眼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请帖,咬牙切齿地说道:“要不你来?”
“这事卑职岂敢擅代?”穆青暗自窃笑着说道。
恨恨地瞪了一眼穆青,赵弘润强忍着心中的焦躁,继续抄写请帖,结果还没等抄到第六张,他就躁得狠狠将手中的毛笔一摔,让看到这一幕的宗卫们不约而同地露出了「我猜就会这样」的表情。
见此,雀儿蹲下身将毛笔拾起,随即站到赵弘润身后,双手轻轻揉捏着他的双肩。
只见赵弘润好似看待仇寇般盯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请帖,心中不禁联想到了他的父皇魏天子。
今日只是这么一点请帖,就让他如此心躁,可他的父皇呢,却是二十年如一日在垂拱殿兢兢业业批阅奏章,这份毅力、这份担当,着实让赵弘润感到钦佩。
就在赵弘润暗自感慨之际,芈姜罕见地来到了赵弘润的书房。
见此,穆青眼睛一亮,站起身来,作怪似地行礼:“卑职拜见大夫人。”
其余几名宗卫们瞧见,亦纷纷起身行礼。
听到那一声声「大夫人」的称呼,纵使是素来面无表情的芈姜,此时亦不禁俏脸绯红,颇感不适地小声应了一声:“嗯。”
“你怎么来了?”赵弘润有些惊讶,与自己未来的「正室夫人」打着招呼:“你不是在协助杏儿(羊舌杏)么?”
“嗯……”芈姜好似有些莫名不安,顾左言他道:“请帖写得如何了?”
“熊拓跟熊琥的请帖已写好,今日就可以派人送出去……”
赵弘润手中诸多请帖中抽出属于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的那两份,递给了芈姜。
对于这两人会不会亲自前来贺喜,赵弘润倒是并不怀疑,毕竟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非常重视芈姜这位堂妹,她的婚事,作为堂兄的他俩是肯定会亲自到场的。
对此赵弘润恶意地揣测:幸亏因「肃王妃」一事而引起的争执终究还是解决了,最终「肃王妃」还是落到了芈姜身上,否则,以暘城君熊拓的性格,要是在前来庆贺时发现妹妹居然不是正室,说不定这家伙会气地当场掀桌子。
不必怀疑,暘城君熊拓这种人,他做得出这种事。
看着请帖中,赵弘润以「兄」称呼暘城君熊拓,芈姜暗自好笑之余,情绪亦稍稍有些起伏。
她是多么希望她的父亲、她的母亲能亲眼看着她嫁人,然而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奢望。
好在她还有暘城君熊拓与平舆君熊琥两位疼爱她、重视她的堂兄。
就在芈姜感慨之际,就听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此时,屋内诸人难以置信地看到,素来冷漠稳重的芈姜,居然面色大变地躲到了赵弘润身背后。
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就见羊舌杏与乌娜带着几名侍女闯入了书房,二女扶着门框气喘吁吁地看着芈姜:“芈姐姐,终于被我们逮到了吧?”
说罢,随着乌娜一挥手,那几名侍女涌上来,抓住芈姜的胳膊与手臂,仿佛要生生将其拖走。
可能是见屋内诸人呆若木鸡,羊舌杏小心翼翼地解释道:“芈姐姐应当置备几身嫁衣,可在量体裁衣时,芈姐姐就是不配合我等……”
屋内诸人这才恍然大悟:芈姜素来不喜欢与陌生人接触,又何况是众女团团围着她转。
不过对此,赵弘润也帮不上芈姜什么,好笑地看着这位剑术精湛的夫人被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侍女硬生生拉走。
『灾难啊,简直是灾难……』
看着芈姜等人离去的背影,再看看堆积在书桌上的诸多请帖,赵弘润暗自摇头。
而此时在肃王府的前院,因为『宋云一事』前来拜访的礼部右侍郎何昱,正目瞪口呆地看着肃王府内的下人们,为了筹办婚事弄个鸡飞狗跳,一片乱糟糟的局面。
『尚书大人有意请肃王殿下到礼部,商议宋云一事,可这……』
眼瞅着府内来来往往忙碌不停的下人与肃王卫们,何昱颇有些踌躇。
不过最终,他还是硬着头皮走入了府内。
没办法,宋地之事牵扯巨大,有些事,自然要事先与这位肃王殿下打好招呼。
正文 第1297章:来自卫国的谣言
起初,礼部右侍郎何昱还在犹豫他的到访会不会引起肃王赵弘润的不悦,毕竟这个时候,肃王府上上下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婚娶之事。
可没想到是,当他见到那位肃王殿下时,那位肃王殿下竟毫不犹豫地丢下手中的毛笔,当即起身相迎,这份礼遇,让何昱受宠若惊——他还以为因为他儿子何昕贤当年与玉珑公主的那些事,让这位肃王殿下一直以来对他何氏心存偏见呢。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只要眼前这位肃王殿下莫要怪罪他在这个时候造访,何昱就心满意足了。
“肃王殿下,下官此番前来,是为……”
然而,还没等何昱说完,就见赵弘润一本正经地打断道:“是为宋地叛军,对不对?还是说,是因为最近那些不安分的贵族对礼部施加压力?……无妨,本王就跟何大人走一趟礼部本署。”
说着,赵弘润就拉着何昱的袖子走出了书房。
从始至终,何昱呆若木鸡,根本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唯独书房内的宗卫们心知肚明,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礼部右侍郎何昱带着肃王赵弘润来到了礼部本署,会见礼部尚书杜宥。
此时,礼部尚书杜宥正在尚书班房与几名礼部官员嘱咐什么,忽然看到右侍郎何昱竟领着肃王赵弘润前来,心下不禁一愣,连忙主动相迎道:“在肃王府如此忙碌的时候,还要劳烦肃王殿下跑一趟,杜某惭愧、惭愧。”
听闻此言,赵弘润大义凛然地说道:“杜尚书言重了。……小家之事,岂抵得上国事?倘若有什么事能让本王效劳的,本王义不容辞!”
杜宥听得暗暗点头:素闻这位肃王殿下胸怀国家社稷安危,此言果然不虚!
想到这里,杜宥遣散了尚书班房内的礼部官员,将赵弘润请到班房内的椅子上坐下,郑重其事地问道:“肃王殿下,相信您也已经听说了,宋地叛军的首领宋云,拒绝了我礼部的招安……”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等着杜宥的下文。
并未让赵弘润就等,杜宥当即便继续说道:“此事传开之后,便有人鼓动兵部,奏请陛下出兵征讨宋地。”
“喔……”赵弘润摸了摸下巴,眼中眸色微微闪烁。
他是有些尴尬,毕竟杜宥口中所说的『有人』,其实指的就是魏国国内一些因为上次的战争而拥有了一些私军的贵族,而这些贵族中,亦有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他肃王党的贵族们。
这也难怪,毕竟南宫垚先是反叛魏国,随后又被其部下桓虎所杀,这意味着朝廷当初与南宫垚的协议已失去效力,在这种情况下,宋郡在魏国贵族们眼中,就像是一块鲜嫩的肥肉,谁都想扑上去咬一口,弥补在战争时期的财力损失。
“他们可是提议「代朝廷征讨宋郡」?”赵弘润不动声色地问道。
其实这件事,前些日子在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二人拜访肃王府时,赵弘润就已经听他们提议过。
并非只是成陵王赵燊、安平侯赵郯等肃王党贵族的意思,事实上,无论雍王党、襄王党、庆王党,都盯着宋郡这块肥肉。
美其名曰「代朝廷征讨宋郡」,自凑钱粮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