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关陇老秦人-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邑缺许多东西?
  “我们千邑城墙高大,驻守严密,我们不觉着缺少什么啊?”赵伯圉听罢不由得说道。
  “真的不缺什么?”嬴康反问道,“那你去了镐京之后,为何愿意在那里买各种东西呢?而不在我们千邑购买呢?”
  “那是,那是因为镐京有各种的商品买卖啊!”赵伯圉不自觉的答道。
  “对,你说的很对,当下我们的千邑城虽然什么都好,可唯独缺少的就是商人的往来。诸位试想一下,我们千邑正处在关中与陇西的交汇点上,关中过来的中原商品和从陇山以北过来的戎狄牛羊马匹都需要经过我们这里,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好好利用一下我们这个得天独厚的位置呢?”嬴康高兴的说道。
  “哦……,我明白了,大夫是想利用我们的南来北往的地理条件进行商品交易,为秦人赚取更多的钱财。”嬴照高兴的说道。
  “对,我正是此意,几百年来秦人始终处在一种积贫积弱的状态下,一心想往前发展,但始终被生活贫苦和地位低下所限制。今天我们已经来到了富庶的关中,就一定要好好利用一下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把我们秦人真正的壮大起来。到时候我们秦人不但军事实力强大,百姓丰衣足食,而且我们的城池还要富庶繁华。诸位以为如何?”
  很显然,众人很快就被嬴康的言语给调动起来了。
  “对,大夫说的有道理,我们秦人之所以长期以来难以发展,除了地处西垂直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太穷了,就是想跟人家其他国家交往,也往往因为穷苦而一再落空。今天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富庶的关中,而且还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确实应该好好利用一下,让我们秦人尽快富庶起来。这个提议我赞赏。”千夫长张茂第一个响应到。
  这几个当千夫长的人实际上都是跟着嬴康从犬丘过来的老秦人,凭着多年的作战经验才一步步当上千夫长的。当然也知道当年秦人在犬丘时候的穷苦。
  当嬴康提出要壮大秦人,富余秦人的时候,他首先站出来响应嬴康的提议。
  “大夫的想法确实很好,只是这么多年来,我们秦人不管是跟关中的国家,还是陇西的戎狄关系都不是怎么好,如果关系一般的话,谁会愿意把他们的物品拿到我们这里来进行贸易呢?”毕竟一直以来是嬴照在帮助嬴康管理千邑的生产生活情况,对于商品贸易这事情他多少是懂一些的。也很清楚要让人家主动来你千邑进行贸易是有些难度的。
  “这个其实不用担心,虽说我们跟戎狄和关中诸侯国之间的关系都很一般,甚至与还是矛盾重重,但是诸位有没有想过,不管是关中的诸侯国还是西北的戎狄都需要对方的物品。而且我们也曾经在箭括岭一带多次发现过关中诸侯国家甚至是函谷关以东国家宋国的商队,同时也发现过戎狄的商队,这就充分说明,他们双方之间都需要对方的物品进行贸易。”
  “嗯……,大夫说的对,我们带兵出去的时候确实发现过双方的商队。”赵伯圉说道。
  “既然双方都有需要,假如我们给双方提供方便的话,我敢肯定他们一定会进行贸易的。只要他们双方之间在我们的底盘上进行贸易,我们一定能够赚到利益的。”对于这一点嬴康是非常肯定的。
  毕竟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是古今中外永恒不变的真理。
  这时刘同说话了,“我觉着大夫说的有理,当年陇川还归散国所有的时候,我们就经常见到双方的商队从箭括岭一带路过,只是后来丰戎占领陇川之地之后,这些商队由于害怕丰戎的劫持,是少了不少。当下丰戎向东退走,陇川之地再次恢复了安宁,我想这条通道一定会再次被周边国家的商队想起来的。大家等着看不就得将来,从我们千邑城下路过的商队会越来越多的。”
  刘同的话给了嬴康信心,“刘大人说的不错,其实自从丰戎从陇川撤走之后,我们的周边大多是荡社戎、绵诸戎等等小的戎狄部落,他们其实跟我们秦人之间的冲突并不算大。我想假如我们给他们提供交易的场所的话,他们一定愿意跟我们进行贸易的。”
  嬴康的话让在座的诸位算是放下心来了,其实一直以来跟秦人之间矛盾最大的就是丰戎,其他的戎狄部落跟秦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很大。而且还时不时的用他们的物品跟秦人交换,如果今天的千邑秦人愿意给他们提供一个有利于双方交易的场所,他们肯定会来这里进行贸易的。
  “好,既然大夫已有决断,那我们就执行对了。”赵伯圉高兴的答道。
  嬴康点点头,随后望着身边的刘同,“刘大人,您对关中和戎狄都很熟悉,我看贸易这事情还得有劳您多费心了。”
  “能为秦人的壮大做点事情,乃是我的幸运,大夫尽管放心好了。”刘同很乐意的接下了此事。


第289章 不甘心的散国
  事情已经商定,随后秦人便开始在千邑城东十里的地方开始修建商旅贸易的场所。
  说是贸易的场所,其实也就是很简单的用树木和夯土搭建成几间土坯房而已,然后再筑好围墙,能够简单的遮风避雨就行了。
  之所以选在距离千邑城十里之外的地方,其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嬴康和秦人的首领们也考虑到了千邑城的特殊性。毕竟当下的千邑城乃是一个集军事据点与百姓生活的城池于一身的城池。
  若是城门大开,谁能够保得住敌人会不会趁着双方进行贸易的机会流进城里呢?
  另外一点就是之所以选择在这里修建集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地方处在戎狄与中原国家交汇的路边,南来北往的商人都需要经过这个地方。
  既有利于交流,也便于缩短距离。于是修好围墙,建好房子之后,嬴康命人在这里烧好开水,摆上干果,安排好双方商谈的地点,然后刘同便带上几个人将这个地方管理起来了。
  简单的集市建立起来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客商来这里进行货物贸易了。
  但那毕竟是在西周时期,中原的商旅们辛辛苦苦的把货物从中原一路运到关中,再从关中运到陇西,这一路下来,也甚是辛。在这里能够有一口水喝,就很不错了。
  如果能够在这里进行商品贸易,那就得谢天谢地了。
  更何况当下是春天,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原本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商旅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出门寻找商机了。
  再加上秦人在西北一再取得胜利,丰戎东迁,这下西北的商路总算是打通了。中原的客商们能不高高兴兴的去西北捞上一把吗?
  于是乎,宋国的商人押运着陶器,吴越的商人们带上他们的丝织品以及齐国莒国的海货等等,都开始试探着西北运过来了。
  进入函谷关一路向西在进入镐京,继续向西过了程国、虢国,随后再向北进入箭括岭,就来到了满眼黄土色的陇川之地。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从北方下来的荡社戎、绵诸戎等戎狄部落带来的牛眼马匹以及戎狄女人用牛羊皮制成的衣裳。
  “各位南来北往的客官,一路过来甚是辛苦,何不在我们这里歇歇脚呢?”刘同毕竟是在关中多个国家混过的,客套话说的是一溜一溜的。
  反正这一路走过来,大家都累的不行了,刚好在这里碰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那就歇歇脚顺便看看对方有什么能够跟自己交换的东西,顺便交换交换。
  这样一来二往,没过多长时间,大家都习惯在秦人设置的地方进行交换了。再加上这里还有秦人兵马的保护,不用担心深入戎狄境内的危险,何不就在这里进行贸易交换呢?
  于是乎,秦人在千邑城东修建的这个集市,从春天到夏天再到秋天,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集市越建越大,前来这里交流的南北客商越来越多,无形之中,这个地方竟然成了中原诸国与北方戎狄进行货物贸易的重要场所。
  客商来的多了,利润自然就上去了,秦人因为这里的商品交换也带来了不少的收入。除了收获管理费用以及赋税之外,也给自己的百姓带来了不少的好东西。
  千邑城的大人、孩子、娃娃们拿着各种新鲜的东西玩意,个个高兴的不得了。
  由于南北交流频繁,秩序稳定,管理得当,大半年过去,又有不少的百姓主动前来千邑生活。使得千邑城的百姓不自觉的增加了好几千人。
  嬴康等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要知道在物质条件不发达的西周时期,人口的数量可是决定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实力最主要的因素啊!
  有了这几千百姓,秦人不但可以扩充队伍,还能够继续开垦周边的土地,扩大陇川的土地范围。
  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秦人的日子随着新年的来临是越来越好过了,但有的人就不好过了。
  散国都城散城。
  继位这几年来,散公姬钊觉着自己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先是秦人打败丰戎之后,完全取得了先天子的信任,真真正正的把陇川之地从散国划走了。
  这事情让散公姬钊难受了好多天。
  再后来一个小小的连国家都没有建立的秦人竟然跑去参加新天子的登基大典。这事情虽然对散国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秦人已经在周王室那里取得了极大的信任。
  这事情又让散公姬钊多少有些不舒服了。
  紧接着又是秦人在千邑修建集市,把原本路过散国的客商一下子全都拉走了。
  这下终于把年轻的散公姬钊给气坏了。
  “来人啦,请相国周卓马上进宫。”散公姬钊大声喊道。
  “诺……,诺……”见国君如此焦急,内侍也吓坏了,撒腿跑出去请相国周卓了。
  时间不大,相国周卓就疾步匆匆的跑进宫来了。
  “君上如此着急叫臣过来有何要事?”见到国君后周卓问道。
  “周卓,你身为宰相,难道不为我们散国着急吗?”国君姬钊劈头盖脸的对周卓说道。
  为散国着想?
  国君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周卓有些摸不着头脑,“臣愚钝,不知道君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没有看见秦人在不断的打压着我们散国吗?我们的陇川之地已经彻底被人家弄走了,过去路过我们散城的客商现在也不来咱们这里了,还有这个野蛮的秦人嬴康还取得新天子的信任。这么多的事情,你难道都看不见吗?再这样下去,我们散国就真的被人取代了,我们还有什么价值呢?”
  周卓知道,在秦人没有开辟北方贸易市场之前,从东边过来的许多客商都是一路向西经过虢国、散国之后,再从秦岭西段翻山前往陇西进行贸易的。
  现在秦人在千邑建立市场之后,通过散国的这条路线显然被人遗忘了。
  客商没有了,财路也就断了,减少的可不是一点两点的损失。
  作为散国的国君姬钊能不生气吗?
  “君上所说的这些事情,微臣都很清楚。”
  “既然你很清楚,为何还不赶紧想办法呢?快点想出个法子来,寡人一定要让那帮野蛮人知道我们散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散公姬钊气急败坏的喊道。
  “好好好,臣这就想办法。”周卓连连答道。


第290章 你给寡人想办法
  千邑的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