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岛津齐兴另有打算。日本始终以来,最大的敌人就是大明,或者说是雄踞亚洲大陆东部的中原王朝。只要中原王朝一天不败亡,日本头顶就始终压着一座大山。说实话,岛津齐兴做梦都希望大明败亡,甚至。他的野心更大。夺取了北吕宋诚然对日本有许多利益,但是充其量,无非是给日本增加一处稻米产地,还能对大明造成多大的损害?朝鲜,只有朝鲜才是顶在大明喉头的一把利剑,有了它,退可迫使大明不敢轻举妄动,进可以此为跳板,侵略大明,如此,才能实现日本雄霸亚洲的目标。
因此,岛津齐兴对英国人所说的进攻马尼拉不感兴趣,但是对侵略朝鲜很感兴趣。因为,此时正是日本出兵朝鲜的最佳良机。首先是新华夏与大明海军被牵制在南洋,大明的陆军精锐又去往伊犁这个大西北。这不是良机,还有什么是?
英国特使对岛津齐兴的野心深感震惊,这是一个梦想蛇吞象的妄人,眼中闪烁的野心让特使都有些惧怕。其实,这也是日本的民族性,赌徒心理十足,否则,也不会有后世的偷袭珍珠港了。
见改变不了岛津的野心,自能悻悻而归。
1833年2月,趁着济州岛防备空虚,日本舰队主力突袭而至。济州岛在新华夏的定义中,只是一个中转岛,且由于是租借的岛屿,再加上新华夏海军在东亚的强势,自身的防备并不严密。
济州岛留守的舰队只有十几艘铁甲舰,且吨位普遍较小,因为主力舰船都南下了。在稍作抵抗,损失了三艘舰船以后,就突围北上永明城(海参崴)了。
舰队一旦败走,济州岛就如同被脱掉衣服的小姑娘,再无反抗之力。
日本占领济州岛,倒也没敢兽性大发的大肆杀戮,因为他怕将新华夏得罪的太狠了,万一事有不顺,不好收场。
随后早有准备的日本陆军,在大量民船的协助下,登陆济州岛。
接着,日本军队以济州岛为跳板,登陆朝鲜南部。朝鲜王国建国日久,存在的矛盾愈发激烈,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然而,赋税来自贫者,导致国家税赋更加贫乏。表示在军事上,就是投入不足,武备松弛,甚至连军饷都不能按时发放,屡有拖欠,士兵们只能自谋生路,自然是兵无士气,训练废弛。
反观日本军队,刚经历内战,不仅军事素质过硬,战争经验还丰富。
一方,是精锐强干还有组织的虎狼,另一方却是一盘散沙的绵羊,结局其实已经注定。短短一个月,朝鲜南部已经一片糜烂,朝鲜南部,相当于国土面积的四成沦落到日军铁蹄之下,甚至,日军的前锋已经逼近朝鲜南部重镇汉城。
惊慌失措的朝鲜王国只能求救于大明。
然而大明此时也很是为难。大明虽然拥有二百万常备军,看似很多,但是要看看大明有多少土地啊,二百万的军队分散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根本就见不到人,当然,军队布防不可能如此分散。只是,如此情形,对于任何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明都要三思而后行,筹备良久。此前的十五万大军,已经近乎是大明全部的机动力量了。
接到朝鲜的求助,大明虽然已经在展开大规模动员,尤其是辽东地区已经在全面动员,所有预备役士兵被紧急征征召,并集中。只是武器装备还需要筹集,想要有实质性的军事行动,最起码要半年时间。
“半年时间?朝鲜能支撑得住吗?”大明首相王思德皱眉哀叹,“这段时间,关键还是只能依靠朝鲜自己啊!只是,朝鲜武备松弛,政府财政几近崩溃,士兵连武器都没有,怎么与日寇作战呢?看样子,还是需要新华夏出面支援武器啊。”
朝鲜战争爆发的信息传到新华夏,让新华夏也是非常震惊,“早就知道日本人胆子大,可是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之大,对面可就是大明啊。”林东旭抚着额头,看向国防部长严永宽。
严永宽说道,“日本人也是选择了一个好时机啊,此时,大明主力云集西北,我们海军主力又在南洋,似乎已经无力干涉朝鲜战局了。”
林东旭说道,“朝鲜战局其实只是一个稍微重要的局部战场,无论是我们新华夏还是大明,只要腾出手来,收拾掉小日本根本不在话下,只是,日本控制了济州岛,是否会对我们南方的海军军事行动造成威胁?”
“不妨事,南方有广袤的大明腹地提供物资支援,最近的北吕宋还在我们的控制下,与大明沿海与台湾连成一线,只要这几点不失,对南方战局就不会有太大影响,也幸好日本此时光想到自己,没有直接进攻北吕宋,否则,我们南方战局危矣,最理想的状况,也是迅速回师,首先清除掉日本舰队的威胁,却给了西方联合舰队一个联合包抄的良机。”
“所以,幸好日本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民族啊,否则,我们真不知道如何处理。另外,大明要求我们支援朝鲜武器以对抗日寇,你有什么意见?”
“日本海军实力,在平时,我们看不上眼,可是此时,无论我新华夏实力最雄厚的太平洋第一舰队,还是大明的海军主力南洋舰队,都已经南下,剩余的舰队,即使北上,也不能与日本争雄,日本此时却是实实在在的掌控着东北亚的制海权啊,除非我们触动最后的大杀器,否则……”严永宽皱眉
林东旭摆手,“杀鸡焉用牛刀?我们的重点,还是要关注在南洋,南洋,才是我们新华夏关键利益所在,此战,我们胜了,就可完全掌控太平洋甚至印度洋,败了,恐怕,百年之内都不能翻身了。”
严永宽面色坚定,“我们一定会赢的。”
两个人商议良久,却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将朝鲜战场放在一边,此时,新华夏东部边境却有事发生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 星条旗不再寂寞
1832年12月,新华夏得到情报,美利坚预计出动三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直奔圣路易斯,另一路的目标却是新奥尔良。这情报来自潜伏在美国白宫的情报人员。
其实美利坚选择这两个地方也是理所应当。
圣路易斯处于密西西比河与密苏里和交汇处,更是三国交汇之处,控制了此地,就可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主动地位。新奥尔良地位更是不得了,是新华夏唯一处于密西西比河东岸的城市,直接控制了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就相当于直接掌控了这条与美国的国家河流,掌控了密西西比河的行航线,让美国人羡慕嫉妒恨。
消息传到新华夏的华京已经是三天以后了,事关本土安危,新华夏自然非常重视,新华夏总统林东旭赶紧召集安全会议成员进行商议。
会上,国防部长严永宽首先通报了初期的一些详情,当然已经是三天以前的信息了。
新华夏对于这两地的战略作用自然也是门清。
圣路易斯虽说是法国人首先开发的,但是法国人再次开发的时间不长,人员也不多,最多时不过三百余人,可以说,圣路易斯得到发展,还是在归附新华夏以后。在新华夏的大力扶持下,圣路易已经是一个拥有十万人口的大城市了,且绝大多数人口都是汉人。
为了加固此地城防,新华夏在此屯驻了三万军队,且在城市外围建造了大量碉堡与铁丝网,即使面临十万大军,也可以维持半年而不倒。而且,圣路易斯位于五横三纵铁路的关键节点,铁道线密布,得到支援也十分便捷。因此,新华夏对于圣路易斯的防守并不太担心。
最大的问题却是在新奥尔良。根据与当初新奥尔良法裔的约定,新奥尔良旧城,也就是法裔居住的河东岸,由法裔自治,城市规划与防务也基本依靠当地法裔,河西岸的新城才归属新华夏直接管辖。随后,新奥尔良涌入大量人口,不仅有华人,还有大量的西裔,最多的就是法裔,还有不少的德裔、波兰裔等等。这些西裔绝大部分也涌向了旧城。
这就导致了新奥尔良的防务其实很不严密。
因此,安全会议最大的焦点还是在新奥尔良上。
林东旭看向了国防部长严永宽。严永宽有些为难,“新奥尔良新城倒也罢了,处于河西岸,虽然架设了桥梁,但是很容易为我们控制,在河西岸更布置了大量火炮,也设置有碉堡,短时间坚守并不存在太大困难。”说到这里,方才有些担心的说道,“最关键的就是旧城,为了安抚西裔人口,我们在此没有驻军,同样也没有布置城防,单靠当地人,怎么可能有有效的防务?”
林东旭沉声说道,“那就是说,河东岸其实是守不住的?”
“其实不止如此,据我们安排在旧城的密探回应,旧城内有不少西裔串联,试图迎接美军。”
众人哗然,“这是一群果然养不熟的白眼狼啊,我就说过,我们不应该给西裔太多的自治权。”
其中一名安全会议的成员气急道。
林东旭可是知道,当初设计新奥尔良自治方案的可是自己的老父亲,这个家伙说这样的话不就是对自己老父亲不敬嘛?因此,很是愤怒的瞪了那个家伙一眼。
这是一个老移民的后代,此时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得罪了总统,心里一惊,却故作镇定,说道,“当然,这套自治方案当初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了,让我新华夏势力以最短的时间抵达密西西比河流域。”
林东旭面色和缓了一些,说道,“军方制定出作战方案了吗?”
陆军总参谋长毛增辉说道,“是的,鉴于当前严峻形势,我们的方案是,放弃新奥尔良旧城,甚至包括新城,坚守圣路易斯,在此决战。”
财政部长有些怒火,“我们新华夏每年给予陆军大量经费,足以供养百万明军,而我们新华夏却只有二十五万军队,然而你竟然还要放弃自己的国土,试问,国家养你们陆军何用?”
毛增辉反驳道,“财长过于武断,我新华夏军队人员支出就要远超大明,武器装备更为先进,耗费钱粮自然不少。相比较海军军费,我们陆军可是少了许多。”
一听此言,海军总参谋长王林原马上跳了出来,“海军在任何国家都是耗资巨大的军种,我们可没有乱花每一分钱。”
林东旭终于忍不住了,“你们不是参议院,不要多说什么有的没的,现在说的是对策。毛总长,你继续说。”
场面这才逐渐安静下来,毛增辉这才说道,“此次,美军出兵三十万,根据美军调兵方案,圣路易斯方面大约17万,新奥尔良方向则有13万,由此判断,美军的主攻方向在于圣路易斯,我们陆军总参谋部做过推演,如果我们想要两个城市都能保住,其实非常吃力,毕竟,我们总兵力只有25万,虽然有预备役,但是征召需要时间。”
林东旭说道,“是否美军在行暗度陈仓之计?”
“总统是担心美军主攻方向是新奥尔良?”
众人又是一阵嗡嗡声。
严永宽说道,“其实,我们的圣路易斯易守难攻,既然如此,不如充分发挥守军优势,在此拖住美军,在新奥尔良方向,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先行解决掉南面美军。这样,无论美军主攻方向在哪里,我们都不用管,因为,我们的大杀器可以出场了。”
林东旭说道,“不错,既然新奥尔良守不住,那我们就以攻代守,首先在南部战场开拓新的局面。”
众人决定以林东旭的意见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