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在这一郡之地,陈止的威望深入人心,各大世家皆服其管,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再加上苏辽等人又是一直辅佐,早就有了名望,这时出任将军九职,也不显得突兀,可如果陈止扩张的太快,而众人的政绩、战绩没有更上去,那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说不定要主动辞职,防止被人攻讦。
相比之下,这一县之长的位置,就是颇为理想了,不高不低,能执掌一地,梳理各方,累计资历,又不用担心被人说名不副位,受人诟病。
不过,这边众人点头称是,可人群中也有人暗暗焦急,这人正是唐资。
“这将军府的主簿、长史、录事参军、功曹参军、仓曹参军、户曹参军都有了主了,原本家中的打算,算是无从得了,只是这还剩下的几个位置,就有些微妙了,那司马与中兵参军的职位,都涉及到军政,恐怕不是我能染指的,不说这兵家的敏感,便是让我上,我也是不会指挥打仗的,况且有杨宋、杨元在也轮不到我来染指,那我能担任何种职位?而且,这一下子不是就将职位都封下去了么?按着原来的分析,这位府君该是留两个拿在手里,也好在未来给人以晋升空间才对。”
唐资心里思量着,表面还保持着平静,他很清楚,府功曹陈止暂时不会拿出来,拿出来也轮不上自己,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位置可以安置?而且,看着眼前人,再瞧瞧剩下的杨宋等人,这职位似乎也不太够啊。
这么想着,目光落在陈止身上,却见后者正微微眯着眼睛,似乎在感受着什么。
陈止确实正在感受着气运的变化,随着几个职位都被授予出去,一枚枚气运小印,落在众人的头上,玄妙的感觉慢慢涌上心头,他感到自己的思路、体力,乃至诸多感官都越发清晰,隐约之间,甚至还有一种错觉,似乎自己的感官,可以与得了职位的众人相连。
“不,不对!”
忽然之间,他福至心灵,睁开了眼睛。
“这不是错觉!”
第820章 文武加身!
审视着眼前的几人,陈止的心中浮现出熟悉之感。
这种熟悉感,他曾经在十二生肖折纸身上察觉到,那折纸本身就代表着探查之意,陈止可以将自身的意志降临和投影在折纸上,通过折纸观察其他地方,并且以意志直接操控折纸的行动。
正是因为这种远距离的所见即所得,这才让陈止拥有了一支最为隐秘,同时又效率甚高的情报队伍。
那种将意志和注意力分出一缕,闭目观察,甚至睁着眼睛、分心探查的感觉,陈止已经逐渐熟悉,所以当这几名部下的身上,散发出相似的感触的时候,虽然还很微弱,但陈止已然能够分辨出来了。
“莫非……”
心里浮现出一种可能,若是这猜测为真,那对陈止而言,这意义可就太大了,以至于以他的心性,都不由有些激动起来,但随即又闭上眼睛,平息了心中的激动之念,重新恢复平静,当前可不是一个测试的合适时机,他需要先把眼前的这件事处理完,再去实验自己的发现。
这一会的心理变化,发生的很快,也很迅速,但陈止的情绪变化,还是被苏辽、陈梓等几个敏锐之人捕捉到了,不过他们同样很疑惑,不知是什么事,引起了陈止的情绪起伏。
但很快,随着陈止的目光落到冉瞻他们几人身上,众人也不得不先将疑惑压下去。
“杨宋、杨元,关于你们,我有个提议,”陈止的话语颇为平静,但却有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将军府司马与中兵参军的职位,十分适合你们,不过……”
他忽然笑道:“之前几场仗,也是有赖于你们,才能这般顺利,这代郡里里外外,论起统兵征战,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二君,所以我有心要让你们担任军中八校尉之一……”
和前面的人比起来,这话就显得有些客气了,甚至是用了商量的语气。
不过,其他人倒也不觉得陈止的权威,会因为这个减损多少,原因也很简单的。
先前的将军府九职,不管品级再怎么低,那都是文官,世家子弟担任起来,是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的,可校尉就不一样了。
这是个武官。
若是严格算起来,这校尉在汉时的地位非常高,可以说是仅次于各部将军,东汉末年的时候,许多诸侯都曾经担任过校尉,甚至有借此地位起家的,那曹操便是比较有名的一个。
不过,陈止这个征北将军授出的校尉职,和朝廷封敕的不同,可没有那么高的品秩,而是在统领麾下兵马的名头,多数是分为五军校尉,或者八军校尉,即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
五君则少其中三个。
从名字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八个不同的兵种统领,随说与朝廷之名相同,不过论品级却不能相提并论,都要在征北将军的品阶之下。
不过,即便如此,当陈止说出可保校尉为七品衔的时候,那嵇倔、阮清等人,还是免不了露出了一丝意动,毕竟他们的头衔虽然未来的权柄不小,但论品级,都是八品、九品的地位,和七品比起来,就有些不入流了。
只是,就算他们有心弃文从武,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不是那块料,更何况这世家子弟从武职,还真不是什么好事,甚至都不是好名声。
当初在洛阳的时候,陈止的那位叔父陈迭为武将,就曾经受到太仆陈永的斥责,这便是表现之一。
另一方面,陈梓、束交等人却也奇怪,因为陈止提出的校尉,居然是八校尉,一般而言,就算是封敕将军,也多数只有五军校尉,这八校尉一来有些僭越,二来,就是很难养得起来,一校尉一军,八校尉八军,连很多诸侯王都养不起,更何况是封号将军?三来,有的兵种,北地也招募不到。
不过,这些都是微末枝节,当下陈止便是封校尉,也只有两个半合适人选,八个还是五个,都还是后话,想得太远了。
面对陈止的询问,杨宋和杨元沉默了起来,即便是一心想要领兵冲杀的杨宋,面对这样的抉择的时候,也不免有些犹豫,要知道,就在北上之前,他的家族还着重提醒过,不可以为武职,就是因为知道杨宋的性子。
但话说回来,此一时非彼一时,当时陈止北上,在杨家看来,不过就是为一地郡守,最多几年就要回来,也不会造成什么波澜,更何况还是贫瘠边疆,哪里能有多少影响,最多是给杨家带来一点经济利益。
却没想到一番折腾下来,又是立功,又是开产,连王浚和鲜卑都接连吃亏,也让杨家内部对陈止逐步重视起来,对杨家兄弟的约束有所放松。
现在,杨家兄弟也清楚陈止的意思,让两人从军并不是为难,而是真心要做出事业,那军中若是无人,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这就要提及当前这代郡势力中的几个派系了。
不错,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更要抱团,虽然班子还只能说是草创,但诸多派系的苗头却已经出现了,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却是陈止的亲族派系。
当前来说,除了陈家庄的陈氏族人之外,真正对势力有影响的亲族派系,其实就是三个人——
陈家的陈梓,以及作为陈止姻亲的杨氏兄弟。
陈梓为长史,这是在政务上颇为重要的职位,而军中若是要有人,肯定要看杨家兄弟。
另一方面,这武丁练兵,杨家兄弟也投入了不少心血,这时面对抉择,情感自然就有偏转。
最后,杨宋抱拳说道:“愿为主公前驱,在军中为将!”
“好!”陈止闻言露出喜色,“那杨宋你便为步兵校尉,杨元你为屯骑校尉,暂时皆为七品,来人,上印信!”
伴随着话语落下,就有亲兵端着官袍印信过来。
而那气运小印,也落在了二人头上,顿时让陈止感到浑身有一阵暖流,仿佛强健了几分,不由暗自思量。
但另一边,那唐资和冉瞻却急了起来。
第821章 群属成
“连校尉都封赏出去了,不知要如何来安排我啊?”
唐资心里嘀咕着,但为了不让他人看轻,还竭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只是这心底的念头太过激烈,表情上已经颇不自然了,而且他还注意到,随着杨家兄弟得了职位之后,这屋子里剩余的亲兵手上,就只有一套印信了。
看了看自己,又瞅了瞅冉瞻,唐资觉得,若是算起和陈止亲近程度,自己必然是比不上冉瞻的,这一套印信轮到自己的机会,实在是微乎其微。
“但若根本没有我的份,府君又何必将我招来?就是为了在旁边看着旁人拿印信?这可就有些不对了,再怎么说,我这次过来,除了是代表唐家,更多的是代表着代郡世家,若是最后只是白跑一趟,空着手回去,传出去对府君的名声也不好,诸多世家也要有所迟疑吧。”
本来可能是没事,但你把人叫过来,什么都没给,又放出去,那旁人看着就难免要嘀咕了。
这么想着,唐资焦急的情绪就越发明显起来,若不是周围的其他人,都沉浸在获得品级职位的喜悦之中,恐怕都已经发现唐资的情绪变化了。
不过,相比起来,冉瞻可就没有那么好的涵养和耐性了,唐资还知道隐藏一点真情实感,冉瞻却不管许多,脸上的焦急和疑惑已经满溢出来了,若不是刚才陈止分授官职的时候,已经建立起来一套威严,让人看着心生顾忌,怕是冉瞻都已经忍不住询问出声了。
可即便如此,也好不到哪去,站在原地有些坐立难安的意思。
陈止看着两人的样子,不由笑了起来。
“你们两个先不要急,”说了一句,他看向唐资,“唐君,你的文章我已经看过了,很有见地,言之有物,其中几个举措,更是给了本官启发,以你的才学,就算是朝廷选拔,也必然能够被选中,放到任何地方都能有所建树,本官这次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知这将军府的别驾,你可愿意为之?”
此言一说,众皆侧目,而唐资一愣,旋即就是一阵大喜,赶忙上千,弯腰施礼,站直了之后又郑重说道:“属下愿为之,为将军赴汤蹈火!”
陈止点点头,一挥手,那最后一个端着印信的亲兵,便就走了过去,而后将那托盘中的官服、印信递交过去。
唐资则满心欢喜的接过来,一看盘中之物,更是心神激荡,几不自制!
“不想我唐资,世家庶出,历经艰辛,还能有今日!”
心里想着,那过往的一幕幕,却走马灯的一样的,在他心中迅速闪过,瞬息之间,就有唏嘘、感慨之念,旋即看向陈止,这心里又浮现出被人提拔、遇见伯乐之感。
虽然陈止说他放到任何地方都能有所建树,但实际上并不容易,就是这个出身,就限制了发展,很多职位根本就轮不上,而且也未必会被朝廷接纳。
将军府别驾,其实就相当于将军的秘书、助手,全称为别驾从事史,一般而言是刺史才有的官职。
当初陈止身在徐州,那位徐州刺史前后两人别驾,都曾过去与他交涉,就是为了替刺史招揽于他。
在职权上来看,刺史别驾与长史的职位有所重叠,不过亦有不同,长史可以有独立衙门处理事务,有自己的从属官,而别驾则跟随在刺史身边,更多的时候,是直接传达刺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