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说里面很多东西,和老先生你探讨了许久,想必我这几张图,对你也有启发吧?”
马受缓缓点头,由衷说道:“那几张炉图看似与过往相似,但其中关于选址、立炉的些许改进,着实让老朽大开眼界啊,看似简单的改动,似乎谁人都能想到,但就好像是一层窗户纸,如果没有人去捅破,那永远也不会有人能想到。”这话,他确实是发自肺腑的言论,沉浸在机关造物之道上几乎一辈子了,这老人面对这个领域的东西,确实都是发自真心的。
说着说着,他又忍不住对陈止称赞道:“太守,您刚才说,这些都是出自您的笔下,能想到这里,看来太守对墨家之道果然是研究甚深啊!”
陈止含笑道:“那既然这样,你也该知道,这东西放在什么地方,都足以传家,是压得住传承的至宝,你觉得你这么看了去?我会轻易放你离开?”
马受一愣,随后苦笑起来,点点头道:“老朽明白了,不过太守为了招揽我等,也真是煞费苦心,旁的不说,就说那几张方圆图,对我等墨者来说,那是价值连城啊!”
“任何图纸,放在纸上的时候都没有价值,”陈止却摇了摇头,“我虽然能画出来,但最多是出于想象,到底能不能在现实中运行起来才是关键,可惜我手下没有擅长这方面的人,这种东西只有做出来了,能用了,并且有产出了,才真正拥有价值……”
实际上,陈止手下真正具备设计才能的,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人,那公输化和孟黎虽是墨者,但属于照本宣科擅长、创新设计抓瞎的类型。
当然了,陈止从签筒中得到的蓝图,若是运用起来,可以自行将逻辑涉及和现实运作矛盾的地方抚平,但陈止并不确定多久之后才能再抽出这样的签,准备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想来想去,引入新的设计性人才,就成了摆在桌面上的问题。
陈止的目光,自然投注在马受等人身上,安排公输化等人过去问询,其实也是在测试马受的水平。
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这么想着,他便明确开出了条件:“几位若是愿意相助,我自是会以礼相待,而且在钱财赏赐上绝不吝啬,定会让老先生满意,若是不愿意,等此战之后,只要交出同等价值的方圆图,那陈某也会放你们离去,如何?”
马受低头想了想,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却是提到了一个问题:“从公输化所拿之图来看,太守莫不是先要建炉冶炼?”
“不错。”陈止点点头,“老先生可有什么要教我?”
马受抚了抚胡须,说道:“我那儿子和侄儿,与冶炼之道有些了解,过去也曾建炉,还曾被请到江左,给那位江都王做过冶炼炉。”
陈止从这话中听出了对方的打算,笑道:“哦?还有这事,那有这两位相助,正是如虎添翼。”
马受也笑了起来,谦虚道:“他们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太守所画之炉,对他们的帮助也很大……”说着,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话锋一转,“太守放心,我墨者为事,知道轻重,明日午夜,请太守设宴,我等前往,席间宣示保守这图纸秘密,绝不外传。”
陈止眯起眼睛,随后点了点头。
他倒是在书本上看到过墨者的这个习惯,知道墨者发展到现在,有重诺的习惯,比如那墨家的另外一条分支游侠,就时常有众诺是事流传,还多有佳话。
“既然如此,那我今日就让人准备,也见识一下江都王都称赞的铸造手艺。”
等送走了马受,吩咐人将减少软禁的人手之后,陈止又叫来公输化等人,以及吩咐陈梓一些事情。
那马受乃是一老戏骨,见的多了,人生经验格外吩咐,与人结交的手段,不知道比旁人高到哪里去了,陈止当然不会单凭这一番话,就相信对方,因而要做好准备。
等一切忙完,他回到桌前处理公务,却又分心二用,关注着慕容棘城,已经王浚那边的变化,但忽然一愣,随后露出意外之色。
“没想到值此关头,京城那边也要再起波澜了,皇帝他们回归洛阳,不知会给这座城市带来多大的变化,但那个关于我的谋划,关于幽州刺史位子的归属,是不是的要浮出水面了?但话说回来,这还要看张应到底有何用心,以及那位江都王对权势有多眷恋。”
第587章 权瘾难戒
“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多亏了皇叔操持洛阳之事。”
恢弘的大殿之上,皇帝刘岱坐于台上,下面分列文武百官,为首一人正是江都王刘会。
刘会的父亲刘攸,乃是初代的江都王,那刘攸论辈分,与宣武皇帝刘敏是一个辈分,为刘禅之孙,昭烈皇帝的曾孙。
所以刘攸的儿子刘会,这辈分也就和皇帝刘岱、广汉王刘出的父亲,上一代皇帝刘衷是同辈的,是这两位王爷的皇叔。
但是,他这个叔父面对皇帝,却不能摆长辈的架子,反而要毕恭毕敬的垂手听言,等刘岱把话说完了,他又第一时间依礼而行,随后说道:“此乃臣应做之事,陛下与摄政为国朝安稳,征战在外,臣恨不能相随左右,与之相比,些许稳持之事,微不足道。”
“皇叔客气了。”刘岱说了几句之后,就感到有些无聊,坐在上首出神,而他那位皇兄广汉王刘出,就在这时出列,利于台阶之下,直视着刘会,说道:“皇叔,洛阳这段时间,没出什么大乱子,这确实是你的功劳,不过我让你坐镇洛阳,也有督军粮草的意思,这件事做的就有些不太好了。”
刘会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丝不习惯和不快的神色,这段时间以来,皇帝和广汉王都不在首都,大小之事他江都王虽不能一言而决,但尚书令张应等人都很是尊重他,事无巨细皆有询问,让他体会了一把大权在握的感觉。
更不要说,统领洛阳之地,坐镇帝国中心,那种天地为之旋转的感受,更是如影随形,甩都甩不掉,根本没有人敢给他脸色看,更不会毫不客气的当面斥责、问询。
结果,今天刘出一回来,他刘会就必须做出低姿态,已经有些不习惯了,结果现在倒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刘出的话更是有些问责的味道了,顿时就让刘会觉得有些下不来台了。
其实,从旁人的角度看过去,刘出的话是重了点,但其人说话的风格,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毕竟是张全许久了,根本不会顾忌太多。
真正变化的,其实是刘会的心态。
不过,他到底没有失了智,还知道论权柄,自己是无法和刘出比的,自己之所以能掌权,还是因为刘出的信任,是因为自己和刘出关系不错,加上一直以来给人与人无争的形象,才能得了这个机会。
于是他马上就表示,自己做的还有不够的地方,愿意认罚。
“我说这个,不是要惩罚你,而是想要告诉诸位,这平息叛乱、灭绝叛贼,可不是一个人、一个地方的事,而是要朝中上下同心协力!”刘出说话的时候,根本不看刘会,而是要借题发挥,给在场众人都敲响警钟,“如今,西南叛贼尚未平定,而西北有生事端,那鲜卑内战,必然会波及中原,而河北的灾情才刚刚控制,还有诸多贼寇没有剿灭,我等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听得此言,朝中的文武都点头称是。
对刘出和刘会来说,这样的场面都不陌生,前者倒没什么感觉,继续交代事情,而后者却感到心中一阵绞痛,因为在这之前,这样的场面,都是众人来附和他的,结果今日,他反倒要和众人一起,去恭维刘出了。
正巧这时,刘出的话,又回到了刘会的身上——
“皇叔,这段时间你是辛苦了,以后这个担子就可以放下来了,我听说你在京城搞了一个佛评,这也是好事,但当下四边不靖,这样的事不宜张扬,不然让史家知晓了,不知道要怎么写。”
刘会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这是要卸掉自己的权了,顿时心底就有愤怒和沮丧同时涌上来,有一种要立刻起身,与刘出讲个分明的冲动,要言及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是多么的不容易,维持这偌大城池安稳,又有多少困难。
但最终,这冲动还是被理智压下来了,他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和刘出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自己手里没有兵,无论是守备京城的兵马,还是在外的中军,都有一堆人是对他刘出效忠的,甚至江都王能在洛阳坐稳,没有人挑衅,也没有人因为他的空降,而出面捣乱,也是靠着洛阳守备的坐镇,真想要与广汉王比拼,他没有半点胜利的可能。
有鉴于此,其人低头。
随后,这一场朝会,就变成了广汉王刘出对过去一段时间里,洛阳问题的集中总结,这位摄政之前远在关中和蜀地,但听他的言语,对洛阳的局面居然掌握的很清楚,连佛评这样的事,居然都知道其结果。
不过,随着文武百官因为广汉王的询问,一个一个站出来汇报工作,那位江都王刘会心里的失落感便越发的强烈起来。
刘会低着头,默默不语,尽量不去引人注意,而周围的人,也确实忽略了他,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那位尚书令张应,就留意到了江都王的异样,他眼珠子一转,已经明白缘由,但却没有多说什么。
等一番话说完,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坐于台上的皇帝刘岱已经有些坐不住了,刘出见了这情景,也知道时辰到了,就微微点头。
随后,就有宦官宣布今日朝会结束,百官皆退。
刘会也随着人群退去,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又或是感念所致,他走出殿门的时候,发现这沿途的官员,似乎都在刻意的躲着他。
不过,不管是不是错觉,过去被众人簇拥的情景,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也是正常的,江都王刘会过去的职权,已经在广汉王刘出的三言两语间,就被摘掉了,没有了这些权柄,就算其他官员想要和他聊,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帮助,说不定还要被政敌抓到借口,参一本结交藩王。
“罢了,罢了,这洛阳守备本就是意外所得,若无此事,我还在江都快活,哪里要在这里担心,还是归去吧。”
这么想着,安慰了自己一番,江都王迈步回去,可等他离开了皇宫,却发现自家的马车边上,还站着一人,似乎是在等待自己。
定睛一看,不是那尚书令张应,又是何人?
“王上,你今日可是有些慢了。”张应见了刘会,便笑着走了过来。
江都王反而有些意外,随即笑道:“张尚书可是在这里等待孤王的?”
张应点头说道:“自然是这样的,王上莫非是忘记了,你我昨日可还约好,要为河北的局面,想一个对策,同时那幽州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若不尽快定策,等王浚做大,朝廷可就难以治他,要被予取予求了。”
江都王越发意外了,不由说道:“尚书怕是找错了人,从今往后,这些个事,本王可都难以插手了。”话中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丝失落之情。
“话不能这么说,”张应却笑了起来,指了指那马车,“这事情还是有不同的。”
江都王心中一动,便拉着张应同乘其车,边走边说。
“广汉王归来,只是好事,但这段时间他到底是不在洛阳,很多事知道局面,却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发展趋势,比不得王上您,您与我等交谈许久,对边疆的情况都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