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大明星-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平表情夸张的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杨赐老大人,老大人当真是老当益壮,草民久闻大人之名,当真是如雷贯耳,草民对大人的久仰知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王允惊讶的嘴巴大张,半天没有合上,若要说谁说假话不眨眼,王允定会双手双脚投张平一票,他往来的都是谦谦君子,他还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杨赐摆了摆手,打断了张平的喋喋不休,直接开口道:“你现在有多少人马?”
  “黄巾军大小三十六方,雄兵数十万,遍布大汉诸州郡,只要我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张平一副指点江山万户侯的气势。
  杨赐嘴角微动,仿佛听见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一般,也不说话,只是斜眼瞥了张平一眼,仿佛在说,既然如此,你还来雒阳作甚。
  就连身后的王允也是一副你小子就吹吧,不屑搭理的表情。
  张平见了,也不着恼,继续说道:“只可怜我太平道一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一心向善,为天下苍生和黎民百姓计,不愿多造杀孽,徒增枯骨,因此,不得已,忍辱负重,只为求天下太平,一方安宁。”
  王允一副日了狗了的表情,没想到这小子还长脸了,自己实力不济就直说,居然还能扯出什么天下苍生来,真是无耻之尤。
  杨赐却是毫不为意,是一句便将张平打回了原型,“如此,祝你早日成功。”
  张平顿时呆愣当场,什么鬼,心说老头你不按常理出牌啊。我们这是在谈判,谈合作啊,上来互相摆摆实力,我这虽然说得是夸张了点,但你也可以吹啊,你也可以对我的报价砍价啊,这么一言不合就掀桌不玩,有点不厚道了吧。
  张平自然是不肯走的,他的目的没有达到,如今好容易得到机会岂能就这么走了。张平自个讪讪一笑,又说道:“老大人,您作为朝廷巨擘,心怀天下,自是不肯见到大汉江山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是吧?”
  “哼”杨赐轻哼一声,“你想要什么?”
  张平见自己的插科打诨没有干扰到杨赐,节奏依然掌握在杨赐的手里,不由暗暗感慨不愧是历经朝堂多年不倒的老狐狸。
  虽然没有掌握到主动权,但是至少也算是让杨赐终于能正面对待,见杨赐问自己,张平面容一肃,认真的答到:“让朝廷承认我太平道,立我太平道为国教。”
  王允听了这个要求,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双目圆睁,瞪着张平,如此痴心妄想的要求你也敢提?有汉以来,诸子百家,除了儒家,从未有谁被立为过国教,就算是儒家也并非教派,各种儒家派系也是不少,却从未有一家一派能以国立。如今眼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居然想要立国教,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了。
  杨赐听了,倒是不像王允这般,虽然也有些许吃惊,但经过刚才的一番交锋,他已经不再用年龄去衡量张平了,就算无法平等视之,至少也会看做是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年轻人,绝不会轻视忽略。
  “那你有何想法?”杨赐语气不急不慢。
  “司徒大人想要速胜,还是缓图?”张平一副自信满满成竹在胸的答道。
  “哦?”这一句不由让杨赐眼中一亮,他本没想到张平能说出个什么好主意,不过是归附党人,一切听从党人指挥,却没想到张平给了他一个惊喜,居然还给出了两个选项,这不由让他来了兴趣。
  王允却是撇撇嘴,可能先入为主的印象太深,让他认为张平不过是个图逞口舌之利的年轻人,必然拿不出什么好主意,这里出两个选项来,不过是吊人胃口的噱头而已。
  “这速胜如何?缓图又如何?”杨赐问道。
  “这速胜嘛,自然是以雷霆之势,剿除敌手,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将其一网打尽,一锅端了,自然是一了百了。具体嘛,我太平道可以派出精锐兵马,与党人配合,定可一举而下,大业可图。”
  杨赐听了微微摇头,若是按这个方法去做,先不说皇宫大内森严,能不能成功另说,就说成功了,党人怕也会成为天下罪人,从此背上叛逆的罪名,除了改朝换代或另立新君绝无第二条路可走,这绝不是党人想要的,党人虽希望掌权,但绝不是颠覆汉室江山。


第九十二章 迅速取胜
  这个方法对黄巾军或者说太平道而言毫无所谓,他们本就是反贼,绝不会在乎颠覆天下的骂名,但党人绝不可背负如此名声,党人要的是掌控权柄,制衡帝权,建立士人的天下,绝不是颠覆皇权,另立新君。杨赐眉头微皱,此计甚毒绝不可用,这张平没安好心啊。
  张平心里明白,这速胜的招其实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只要确保能够控制住场面范围,谋划得当,绝对是上上之选。而且对于黄巾军来说,速胜更加有利,一来投入的力量相对缓缓图之要少的多,攫取的利益却是巨大,而且另一个好处就是在剿灭后所面临的必然是朝局的大清洗,那时朝局必然混乱,中央越混乱,远在冀州的黄巾军越能获得喘息的机会,也越能浑水摸鱼,乱中取利。
  只是对于沽名钓誉,讲究声望的党人而言,绝不会做这个恶人,对自己来说毫无风险的事,在他们眼里就是最大的风险,而且一旦成功,怕是后人皆相效仿,那后果就不堪设想。所以党人绝不会选这条路,以他们保守的性格,必然会选择一条稳妥的路子,徐徐图之。
  “那缓图呢?”
  张平却是不答,反问道:“敢问大人,这党人又何以助我呢?”
  说完拿眼看着杨赐,脸上挂着邪笑,一脸玩味。那意思很明显,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看看,我都抛砖了,你就算不引玉,你也好歹给我亮点真家伙,不然如何让我信服,如何敢与你们合作,你们总不会想就这么空手套白狼吧。
  杨赐一笑,心道这小子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绝不肯吃亏的主。杨赐拿眼看了王允一眼。
  王允附耳过去,不知杨赐说了什么,王允点点头,开口道:“我党人遍布朝野,朝中官员皆听我号令。”说完傲然的看着张平。
  张平一脸吃惊,指着王允,拿眼盯着杨赐,“司徒大人,他他说的可是真的?”
  杨赐不做声,王允却哼了一声,对张平质疑自己表示不满。
  “既如此,祝大人成功。”张平毫无诚意的拱了拱手。心里腹诽,既然这么牛掰,你咋不上天呢这么牛掰,还跟我合作做什么,你们自己上啊都被一群宦官灭了两次了,还不乖乖的低下头,谦逊点,还这么自大高傲,不吸取教训,就这样,灭一百次也是活该。你们真是比我还能吹,得嘞,你们刚才怎么怼我,我怎么怼回去。
  “你你你”王允指着张平,被张平气的说不出话来。
  张平撇撇嘴,什么肚量嘛,你看我刚才被你们怼的时候我说啥了,这就受不了了,真是,你看看人家老头,啧啧,不动如松,难怪人家能成为政坛常青树,王允你还得多学着点啊。
  “王大人的养气功夫还得练啊。”张平用一副狠铁不成钢的眼神怜悯的看着王允。
  王允再次被这个眼神刺激到,满脸通红,青筋直冒。
  “咳,谈正事。”杨赐咳咳两声。
  “这缓图嘛,我黄巾军为外力,逼迫朝廷,一来使陛下不能轻易罢黜有能力的老大人,稳坐中枢二来老大人可以趁势在朝中安插党人尤其是基层官员,经营布局三来还可以在军中培植党人势力,积攒力量如此经营数年,当党人从上而下真正的满布朝堂、军中之时,宦官就算仍旧占据朝堂,掌握权柄,但上令不达,皆是虚妄,到那时老大人只需坐镇中枢,只需一个命令,便可左右朝堂,想要扫除宦官,拔除奸吝,不过覆手之事耳。”
  杨赐听着点了点头,不过越听越是心惊,这个计划对党人来说,不可谓不好,一来能满足党人想要掌权的目的,二来不会损害名声,三来不会为宦官察觉,当真是好计谋,只是,若是顺了张平这个计谋,岂不是会坐视黄巾军做大,只怕到时候就算党人能够掌权,这黄巾军也是尾大不掉。想到这里,杨赐不由深深的看了张平一眼,这小子绝不可小视,若是让其成长起来,若是当真为天下苍生倒还好,若是生了不该有的念头,怕是当真的养虎为患,后果不堪设想,端得可怕。
  张平觉得自己这个主意简直太棒了,能最大程度的保留住黄巾军的实力,只要给自己时间,定然能够大力整合,将这只黄巾队伍慢慢发展壮大,再将来的群雄争霸中占据领先地位,到那时,手握一支精兵的自己,必然能够在诸侯逐鹿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王霸天下也未为可知。
  就在张平洋洋得意,为自己点赞的时候,突然感到脖颈一凉,转过头却发现杨赐眯着眼睛盯着自己,让他有一种被凶兽盯住的感觉,如芒在背。张平刚刚还亢奋的心犹如一碰冷水泼下,惊惧不已。
  杨赐沉吟了良久,才说道:“速胜你有几分把握?”
  嗯?张平以为自己听错了,在他的理解中,党人绝不会选择速胜,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诉求,可是这杨赐老儿到底安的是什么心思?
  张平双眼微眯,看着杨赐,脑子在飞速的运转着,“这得看党人能提供什么?若只靠我黄巾军,毫无胜算。”
  “若是有西园禁军配合呢?”
  张平一惊,但一想不对,不禁问出:“若是有西园禁军,大人自己便可成事,何须我黄巾出力?”
  “我只能调西园禁军平乱。”
  张平听了皱着眉头,细细盘算,杨赐也不打扰,张片盘算中不经意的瞥了杨赐一眼,却发现杨赐老儿嘴角隐约带着一丝笑意。
  张平越想越觉得不对,这老家伙怕是没安好心,倒时我黄巾军攻打皇宫,他带着西园禁军前来救驾,趁乱干掉十常侍,然后顺手将我黄巾军一并灭了。老家伙既干掉了竞争对手,又有剿灭叛乱的大义在手,于党人而言,既躲开了背负骂名的最大风险,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老狐狸当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真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第九十三章 缓缓图之
  老贼!张平暗骂一声,这是连皮带骨全吞下去,这要是顺了老家伙的意,怕是黄巾军连个渣都不剩了。
  张平皱着眉头,摇了摇头,“单凭我黄巾军,没法杀入皇宫,一成胜算也无,若是老大人能让禁军为先锋,攻破宫门,再由我黄巾军杀入宫去,清君侧,除奸吝,还政于朝,治也天下太平,大人也可因此表我黄巾军勤王之功,为我正名。真乃一箭双雕,两全其美的妙事也。”
  王允听了胡子都差点气歪,如果按张平所说的行事,党人就算掌权,也逃不脱一个犯上作乱的名声,杨赐也逃不了一个权臣的称呼,必被后世唾弃,在史书上与王莽、霍光同流,完全是得不偿失。最最客气的是,党人把骂名背了,好处却全让黄巾军赚了,不仅能够站住大义的名分,从反贼摇身一变成为义军,还能因此笼络不少民心。
  杨赐反应到不像王允这般激烈,只是心中明白,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看穿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才说出这么一个自己绝不会同意的方案,这更加深了对这个狡猾的小狐狸绝对不可小视的想法。
  一阵沉吟后,杨赐方才开口,“那我们便缓缓图之吧,我会给皇甫嵩取信,让他围而不攻,做足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