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遥望)-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渔夫看伍子胥反复请求,无奈只能说,那这样吧,既然我叫你芦中人,你就叫我“渔丈人”好了。

伍子胥一听非常开心,虽然只是一个代号,但是也代表了二人之间的约定。开心之余,伍子胥嘱咐渔丈人,如果有人来问自己的行踪,可前往不要泄露了消息啊!

伍子胥的这句叮嘱酿成了大祸。

自尊心极强的渔夫认为自己冒险救下的伍子胥根本不信任自己,那好,我会让你信任的!

渔夫沉默着走向小船。

和平时不一样的是,他解开了缆绳,却丢掉了船舵,和船桨。小船忽忽悠悠的在江中起伏不定,终于一个大浪打来,小船倾没了。

自然渔夫也因此丧生。

或许伍子胥是被楚平王派出的追兵追怕了,但是对一心一意帮助自己的人这么质疑,却造成了对方的自尽。

伍子胥看到这些也哀叹不已,为了救我而死,太让人悲痛了!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长途跋涉,终于进入了吴国境内。不过经历了这么久的逃亡生活,他面临着又一个难题:没钱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你还想住店?没钱你还想吃饭?

伍子胥一想,实在没办法只能加入丐帮了。

在溧阳,伍子胥见一个女子在水中浣纱,于是上前乞讨,谁知道此女一听便落泪了。

自然不是同情的泪水,这女子说自己就和母亲一起居住,到现在三十岁了还没出嫁,怎么敢单独卖饭给别人呢?

原来是引起人家的伤心事儿了,伍子胥本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继续求乞,您就发发善心吧!救了我们不也是善事一件吗?

或许是这句话打动了这女子,她拿出饭来,伍子胥和公子胜一人吃了一点就停下了。

人家也够可怜了,干嘛吃饭就得吃饱呢?

这女子却说为什么不吃呢?看起来你们要出远门的样子,为什么不吃饱了赶路呢?

两个人吃饱了之后,伍子胥又嘱咐这女子,非常感谢啊!可是别人问起来,可千万别告诉别人你见过我们啊!

又来了,还没吸取之前的教训!

这女子凄苦道,我一个独身女子,向谁去说呢?

等到伍子胥走了之后,浣纱女感叹自己三十未嫁,却和男子说话,不守女子闺阁礼仪,居然就此抱石投水自杀了!

呜呼!

古代妇女的命运咋就这么悲惨啊!

说句话怎么了?

既然不许女子和男子说话,那伍子胥为啥要先起头啊?

祸害人的伍子胥看到又一个人因为自己而丧生,这次更加悲伤了,他咬破了手指,在石头上作诗一首:

尔浣纱,我行乞,

我腹饱,尔身溺。

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伍子胥写完,害怕别人看见,用沙土将石头掩埋了。

第五章      专业乞丐

驴行的路是愉快的,伍子胥的驴行却是艰辛的。

一是惦记着报仇,心情难免压抑;二是担心楚王的追兵,心惊胆战。

特别是经过了两次因为自己引起的自杀事件,伍子胥的情绪真的已经达到了最低谷。

赶上唐僧取经了,一路妖精追杀,都要吃肉。

又往前走了三百里路,到了吴趋。

人杰地灵,一到吴趋伍子胥就碰上了一起恶性斗殴事件。

当然打架的不是他自己,目前的处境已经不允许他意气用事了。

准确说是伍子胥目击了一场恶性斗殴,事件的双方都很彪悍,特别是其中一位,不但块儿大,而且嗓门也高,一嗓子喊起来让人汗毛一齐立正!

这就是气势!

正所谓英雄惺惺相惜,虽然不知道咋回事,更不知道谁对谁错,就凭着这大汉的气势,伍子胥就对他陡然好感上升。

众人显见得是见惯了这场面,还是拉拉扯扯的劝架。这位看起来不但嗓门大,脾气也颇令人为难,俗话说叫人来疯。你不劝还好,越劝越来劲。

就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听得一位老妇人高喊,“专诸,不得放肆!”

说也奇怪,这大汉听了老太太的话竟比太上老君的法旨还尊些,当时就没电了。

声音和图像都木有了。

伍子胥悄悄问旁边的当地群众,原来此人名叫专诸,是当地有名的勇士,绝非浪得虚名,的确有万人不当之勇。不过专诸虽然勇猛,却是出名的孝子,所以一旦老母有命,专诸是令行禁止。

伍子胥不由得感叹,专诸真名不虚传是一位勇士!

第二天,伍子胥专门拜访了专诸,甚至将自己的不幸遭遇也告诉了专诸。

这信任不是毫无由来的,伍子胥敬佩专诸的为人,欣赏专诸的能力,专诸也对伍子胥的遭遇非常同情,建议他找吴王报仇雪恨。

伍子胥一听不由得苦笑了,可不正是冲着吴国和楚国没完没了过不去才来投奔的吗?但是没有熟人也见不到吴王啊!

两个人越说越投机,干脆决定,咱们就结拜为兄弟吧!

算起来伍子胥比专诸大两岁,两个人禀告了专诸的母亲,专诸杀机宰羊和伍子胥结拜为八拜之交,当夜伍子胥就和公子胜在专诸家里歇息。

流落他乡被追杀的日子,好像还在眼前。

但是,在吴国,在吴趋,伍子胥觉得自己又找到了家的感觉。

家是温暖的,让人留恋不舍。但是第二天一大早,伍子胥便告辞,他要去吴国都城,找机会面见吴王。

专诸为伍子胥提出了一个建设性意见,吴王此人勇敢但是太过骄傲,目中无人,倒是公子光能够礼贤下士,要想报仇,还是找公子光比较靠谱。

伍子胥谨记专诸的告诫,来到吴国的都城。

伍子胥仔细观察,吴国果然是新兴国家,这都城看着粗鄙不堪,而且民风粗犷。

两个人举目无亲,连个谋生的手艺都没有。

楚国大名鼎鼎的油菜花伍子胥,只能将公子胜藏在郊外,自己披头散发,光着脚涂着脸,在市井中吹着斑竹箫乞讨。

伍子胥居然落到专业乞丐这一步,可悲可叹!

都说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可是当在沸水里煮三次,在碱水里滚三次之后,当磨去了心脏的外皮之后,人生苦涩的如同一杯黑咖啡,而且是无奶无糖的,着实令人咋舌。

伍子胥卖艺乞讨,悲从中来。他唱的都是自己的遭遇,大致歌词据说是这样的:

“伍子胥,伍子胥,跋涉宋、郑身无依,千辛万苦凄复悲,父仇不报,何以生为?”

“伍子胥,伍子胥,昭关一度变须眉,千惊万恐凄复悲,兄仇不报,何以生为?”

“伍子胥,伍子胥,芦花渡口溧阳溪,千生万死及吴陲,吹箫乞食凄复悲,身仇不报,何以生为?”

天啊,为何要对我伍子胥这么残酷!

集市之中,只看到乞丐唱歌,没人认得出,这就是在楚国扰起轩然大波的伍子胥。

再说吴国也并不是团结一心。

吴国的动乱根源在于很多年前吴王诸樊的一个心愿。当时先王喜欢儿子季札,所以定下了兄终弟及的遗命,务必要让季札继承吴王之位。

根据先王遗命,吴王诸樊没有传位于公子光,而是传给了余祭、夷昧,接着终于到了季札。可惜季札却不想让兄长的王位传给自己,为了表明自己不贪恋权势,季札居然出奔了。

季札一走,吴王的计划就乱了。

经过众位大臣的商议,应该由吴王诸樊的儿子公子光即位。不过当时王僚争权夺势,居然就堂而皇之的登基了。

公子光当然心里不服。

我爹已经让出去两轮了,怎么还得让吗?

公子光从王僚即位那一日,就怀着一颗动乱的心。

但是他也深知,时机未到。群臣都是王僚的党羽,不然王僚也不能顺利登基啊!

公子光在隐忍,但是他绝对不放弃机会,他在草根阶层选拔能人,推荐他们作为吴国官吏,当然主要是为了让自己好名声在外,同时铸就自己的团队。

一个只忠实于公子光的团队。

所以公子光绝对不是平庸之辈,而是有眼光,能忍耐的高人。

落魄的伍子胥当然对这其中内幕并不了解,都是乞讨的人了,还是专业乞丐,有什么宏伟志向也得看机会了,不是吗?

不过机会还真是来了。

一天被离在路过市井的时候听到了伍子胥的歌声,谁这么凄苦?

被离一看,却非常吃惊,此人虽然蓬头垢面,但是却目露精光,绝对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能人异士。

被离请伍子胥回家上座,伍子胥眼下穷困潦倒,自然谦让不已。

被离斟酌了片刻,说听说楚国对伍子胥一家非常不公平啊,不但将人家家人无罪害死,还到处追捕?

终于有人问起伍子胥的家事了。

可是伍子胥沉默了。

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伍子胥已经不再是当初的热血男儿,可以将自己所思所想无所顾忌的告诉别人了。

乞丐伍子胥,有什么资本去相信别人呢?

被离更加诚恳的说明,这是吴国,可不是害人的楚国。我问起这些,绝对不是为了害你,而是为了帮助你啊!你千万不要有任何顾虑,告诉我事情的真实情况吧!

伍子胥的心慢慢热了,难道自己的机会,真的是在吴国吗?

伍子胥将所有的事情一点一点的告诉了被离,被离听了也是感叹不已。

什么叫天灾人祸?什么叫苦不堪言?

简直太悲惨了!

曙光一旦出现,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变得顺利起来。

被离找到一个乞丐的事情很快被王僚知道了,王僚居然亲自召见伍子胥,也是,谁能对传奇身世的人不报有好奇心呢?

王僚非常喜欢伍子胥的性格,男子汉就应该有仇必报!王僚封伍子胥为吴国大夫,而且许下诺言,将来要为伍子胥报仇。

乞丐伍子胥,终于在吴国有了立足之地。

好事成双,被离暗中也将伍子胥的情况告诉了公子光。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公子光可不想让伍子胥这样的人才成为王僚的左右手,自己的阻碍。

但是公子光采取的办法并不是重金收买,重金,谁能和王僚比?

公子光找到王僚,询问他对伍子胥的看法,王僚赞不绝口,这伍子胥可是人才啊!寡人看伍子胥,有勇有谋,有仁有义。你想他对国家大事、国际形势都很有自己的看法,这说明他的能力出众,而且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也不放弃为父亲和兄长报仇,说明他很孝顺。这样的人才还不应该为我们吴国所用吗?

公子光看着王僚激动万分,却从旁边问道,那您说好了要为伍子胥报仇了?

王僚还沉浸在兴奋中不能自已,当然了,这样的人必须帮啊!

公子光正色说道,您怎么能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之上呢?我们吴国几次和楚国争锋,虽然没有大的失败,但是也没占到便宜啊!如今您为了一个人的私人恩怨,居然兴兵讨伐楚国,难道就不怕民间有非议吗?要知道,牺牲的那可是我们吴国的百姓啊!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王僚一下子没电了。

自己好像是欠考虑了。

怎么能为了伍子胥一个人就出兵呢?

其实王僚没看到问题的实质是,不为了伍子胥,难道吴国就能和楚国保持和平吗?不也不能避免吗?

伍子胥知道王僚决定不讨伐楚国的决定之后非常伤心,怎么能这样呢?说话不算话?

伍子胥参见王僚,当然他没说讨伐楚国事情,他说的是公子光对吴国有二心。

这真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反正我伍子胥连乞丐都做过了,我还怕神马?

估计王僚当时不置可否,伍子胥愤然辞职。

公子光趁机向王僚进言,你看看,这伍子胥不像话吧?这不是对我们吴国又有怨恨了吗?这样的人就是再有本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