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直播之春秋苦旅-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样一样地道理!在家族中,我们也一样要积极付出。不然!就无法与别人团结、合作。是不是?同样地道理!在社会中,我们一样要付出,不付出就无法与周围人相处。
  所以!这些躲在大山中耕种的人,他们是假道家,他们曲解了老子前辈的道学。他们才是一群自私的人。他们只是打着道家的旗号,躲在深山中混日子。”
  “好!”听到这里,方基石不由地叫好起来。
  “方伯!方伯!”曾参一副不好意思地样子,笑道:“这些都是先生告诉我的。呵呵呵……”
  方基石点头道:“对!你先生也是这样对那些假道家说的。你先生离开这群人后还说: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见解不同!唉!”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段话充分表示了:孔子为改变天下无道局面的决心。
  “无论是道家还是先生的学说,我们不参与社会,就无法改变社会面貌。道家也一样!为了生存下去,躲避不是方法,参与社会管理,才能更好地生活。
  所以说!这些人是假道家。他们曲解或者是一知半解了老子前辈的学说思想。只要我们不是傻子,都是知道的,我们不能被动等死。顺其自然,也不是被动等死!老子前辈说的顺其自然,是告诫我们不要冒进,而不是不作为。”
  “好!你讲的真好!”方基石称赞道。
  “谢谢方伯!”


第827章 孔子与楚狂接舆
  在陈蔡绝粮之后,孔子被楚国接到楚国境内。在路,孔子一行遇到了楚狂接舆,一个自称是道家的楚国狂人。他崇尚的是自由,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他不同于那些隐居在深山耕种的假道家,而是在天下天马行空的‘乱’跑,被世人称为疯子或者是狂妄之人。
  这天!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后来!孔子还是与之再次相遇。这次!楚狂接舆没有拒绝,也没有再故作高深,两人论道起来。
  这次的楚狂接舆很狼狈,不再是次看见的景象。不知他得罪了什么人,被人追杀着。所以!化了妆。要不是次给了孔子深刻地印象,孔子是很难认出他的。
  “在这个世界,我们有真正地自由么?”孔子开‘门’见山,问道。
  “没有!但我们需要去争取!”楚国狂人接舆说道。
  “既然需要争取,为何不更主动一些,参与社会,管理社会呢?这样不是更好一些么?是不是?”孔子引导道。
  “不一样!”楚国狂人接舆辩解道:“我今天是遇了一些小麻烦,我还不是轻松地躲避掉了?是不是?而一旦参与社会,管理社会,会被别人套路,让你无法从摆脱出来。
  如说!你当官了,你不能辞官。当然!是可以辞官的。我的意思是!你一旦当官了,你要履行一个官员的职责,你想辞官途掉链子难了,是不是?
  何况!在如今这个社会里,官员是什么?官员都是君王和世袭贵族他们使用的工具,你没有自己的自由和主见,你只能听从君王和世袭贵族的,没有你所想象地那样,如何地周礼、周制。
  在如今这个世道,周礼、周制都是用来制约别人的工具,自己却凌驾于这一切之。是不是?所以!这个官不当也罢。”
  孔子引导道:“正是因为某些君王和世袭贵族他们,不遵守周礼、周制,礼崩乐坏,才造成如今这个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站出来,阻止这种行为。”
  “你想造反么?”楚国狂人接舆看着孔子问道。
  “这怎么是造反呢?”孔子解释道:“也并非没有君王和世袭贵族是这样地,还是有很多明智地君王和世袭贵族,他们不是这样地。他们跟我孔丘一样,在努力地改变。”
  “那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地,他们已经接受如今的这种情况了,接受现实了。他们也一样,为了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更顾不天下人。在如今这个世道,更多地人在自保,努力地让自己活下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承袭爵位,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你说的那些少数人,他们跟你一样,是少数。也跟你一样,是掀不起大风‘浪’的!”
  “目前的形势是严峻,但我们只要努力,还是能够成功的。”
  楚国狂人接舆打断道:“你怎么努力?你想造反么?”
  “造反?”孔子正想解释,却被楚国狂人接舆给打断了。
  “你说?你能怎么办?如说!你在鲁国的时候,你那一系列举措,结果又如何呢?是不是?堕三都,你成功了么?你是没有造反的意思,可对于世袭贵族来说,你何异于造反呢?你削弱他们的势力,不等于是造反么?”
  “他们不应该违背周制的规定,城墙过高,兵士过多,都是违背礼制的……”
  “你说他们违背礼制,可谁来主持公道、维护礼制呢?天子?君王?还是谁?你?你要是认为是你,那你是造反。天子、君王都管不了,已经‘乱’成现在这个局面了,你还来管,你一个下人你来管,你这不是造反么?”
  “可现在还是周朝啊?周朝还存在啊?还有天子啊?下面还有君王啊?我作为臣子,应该尽一个臣子的责任,把这件事提出来……”
  “结果呢?”楚国狂人接舆打断道。“结果是你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小命不保!再然后!侥幸活了下来,从而用‘小命不保’换来了圣贤之名!你说?你要是死了,你要这个圣贤之名有什么用?不说名了,你这样做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没有效果是小,还差点丢了‘性’命,是不是?你说?”
  “我当时考虑不周!”孔子承认道:“我没有考虑到国际形势,国外势力会影响到国内的改革。”
  “其实!你没有考虑周全的东东太多了。你不应该宣扬你那一套学说理论,你那样做的后果,不是救世而是害人!”
  “你如果这样认为的话?我孔丘认为,你也没有完全理解老子的道学!”
  孔子见楚国狂人接舆说到他那一套理论,是“害人”,顿时有些沉不住气。
  那些隐居在大山农耕自食的人,他们说自己是道家,其实他们是假道家,他们没有真正理解老子的道学。而对面的楚国狂人接舆,说他的学说思想是害人,那么!他也没有完全理解老子的道学。
  农耕的假道家没有理解道学隐居在大山,他们还不影响别人,只能算是自‘私’。而楚国狂人接舆,说他的学说思想是害人,那么此人他一样是在“害人”。
  孔子认为:楚国狂人接舆这样来理解他的学说思想,也一样是对老子的道学没有完全正确理解。相反!还是大大地错误理解了。错误理解的后果,一样是害人。不仅害世人,也一样把老子的道学往偏‘激’的方面引导。
  说到这里的时候,方基石看向曾参,问道:“你先生对你讲解了么?为什么?楚国狂人接舆那样理解,一样是没有正确理解道家学说,才认为你先生的学说思想和做法是错误的呢?”
  曾参想了想,说道:“当时先生跟我讲解的时候,我年龄小,没有听懂。现在!我觉得:应该是!这个社会永远是需要规矩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律法的约束,人类社会只会更‘乱’。自由!是建立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而不是泛滥。所以!先生倡仁义重礼乐,本身没有错。而废弃是错。楚国狂人所谓的自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泛滥自由。虽然!他没有影响别人,但是!过分倡导自由了。”
  “好!说得好!”方基石又夸奖道。
  不是方基石故意夸奖,曾参的理解能力也确实让人佩服。毕竟!他的年龄撂在那里,一个才二十几岁的人。


第828章 曾参谈格物致知
  “咳咳咳!”曾参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说道:“我也是听先生和学长他们说的。”
  “你谦虚了!我看好你!”方基石看着曾参,满意地点着头。
  “方伯!你夸奖我,让我不好意思!咳咳咳!”曾参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既然你把我当方伯,经常来看望我,并问我这些事,那我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你!我相信你:不是做样子,搞表面形势,你是真心来问我的。其实!你的心里有数,问我一下只是想证实一下你的理解是不是正确,你先生的理解是不是正确?是不是?”
  在方基石的问话下,曾参看着他,“咳咳咳”地笑着。
  “那次你先生与楚国狂人接舆的谈话,我都听见了!……”
  曾参打断道:“方伯都听见了?我听先生说,他与狂人接舆第二次谈话,并没有其他人在场,他们两人。狂人接舆很自负,看不起子路和子贡、颜回他们,只理先生一人。”
  “呵呵呵!”方基石笑道:“我在现场,暂时还不可以告诉你原因,天机不可泄‘露’!说正经的!楚国狂人接舆对道学的理解,又进入了一个极端,所以!你先生认为:狂人接舆也不算真正地道家。”
  “哦?”曾参一脸认真地问道:“楚国狂人接舆怎么又进入另外一个极端呢?这个?我?我好像没有听我先生讲过?方伯!你讲!你快讲!”
  见曾参一副迫不及待地样子,方基石笑了。
  他知道!曾参是为了尊重你,故意说他没有听先生讲过,其实是想听你再讲一遍,看看与先生讲的是不是一样?
  或者!他这是在陪你说话,让你有一种存在感,让你有一种被人尊敬的感觉。
  他要是说他已经听先生说过了,那意思不是:你不要说了。要是这样地话?双方的谈话此结束,那他曾参是个“冷场王”。
  让别人无话可说,双方谈话进行不下去,那不是“冷场王”又是什么呢?
  “你先生说!楚国狂人接舆对道家的理解又错了,走向偏‘激’的一面,也可以说是又一个极端吧!老子前辈说,人与万物都来源于道,所以!人与万物是平等的。结果!到了楚国狂人接舆那里,他的理解变成:人与万物是一样地,人要效仿万物生活。
  从表面看,好像是老子前辈说的那个意思,结果却不是。老子前辈只是说出了人与万物的来源,说人与万物是平等的,都是来源于道,都是道的儿‘女’,或者说是天地的儿‘女’。可人毕竟是人,万物毕竟是万物。是不是?
  所以!楚国狂人接舆的理解错误出现在这里了:他把人当成了物!由此!引申出了泛滥地自由。他要效仿其他物,当一个自由的人,像物一样自由。像动物、畜生一样自由,他认为这才符合人‘性’。
  其实!他本身走极端思维模式了。人是人,不是物。万物也不是一个样子的,一个物一个属‘性’……”
  “对对对!”曾参打断道:“我先生说:格物致知!不同事物都有自己的属‘性’。人有人‘性’,物有物‘性’,畜生也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对了!”方基石点头道:“所以说!楚国狂人接舆,他把人当成物,与万物齐一,他讲的自由,明显是一种错误。他没有把人当‘成’人,而把人与万物‘混’淆在一起了。所以!楚国狂人的认识是错误地,他否定了人的智商和人类目前面临的情况。
  如果我们都这样来认识人和社会的话,无法从社会解脱出来。不!无法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所以!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