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宋末玩三国-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例如涿州城内的刘家,当初靠贩卖人口起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见到金人气势如虹,便让长子携带了大量的珠宝前去金国投降,如今已经在金国担任了地方官员。次子刘元吉重要性差点,便安排其投靠宋国。如此下来,不管是金国赢还是宋国赢,刘家都能得以保存。早在宋使到达新城之时,刘家的细作已经将消息快马往涿州传去。
  张宪一行人离开新城之后,便慢悠悠的往析津府而来。既然肩负着沿途收集降表的秘密任务,自然有多慢就走多慢。
  当天才行进了三十里,日头才刚开始偏西,张宪便吩咐众人找一家村落歇息下来。此时辽国的村落倒是颇具特色,大多都是沿着驿道而设。这样倒也方便了行人和商客,不用担心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如今金国兴起的消息早就传遍了辽国上下,官场已经是一盘散沙,民间也是人心惶惶。到底是留在故园做金国的顺民?还是背井离乡去宋国讨生活?见到有宋使众人来到,当地的百姓便也一窝蜂的聚拢起来打听消息。
  张宪面对辽国官员硬不起来,面对辽地百姓倒是很能软下去。肩负着宣帅的叮嘱,自然要表现出亲民的一面。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嘛!便亲自站了出来,走入百姓群中,替宣帅招抚起辽国民众来。
  这种事王衙内自然不会掺和,一群乡巴佬有什么好说的!随行的辽军护卫远远的站在一边,也不说话。
  被围在人堆中的张宪正在扯着嗓门嚷嚷呢,却暮然发现衣袖一动,一张字条被人塞了进来。张宪心脏猛的一跳,心知那话儿来了,心虚的瞥了远处的辽军护卫一眼。辽军护卫都跟在王衙内身后聊天,没人注意这边。张宪便借着整理衣袖的机会,将字条藏了起来,然后面不改色的继续招抚百姓。
  好不容易打发走这群百姓,回到下榻的房内,支开了其他人,张宪这才放心的把字条拿了出来,只见上面一行字:“使者明夕当宿涿州驿馆。”
  张宪这下明白了,有人约自己在涿州驿馆相见。便将字条撕碎,取出火折子小心翼翼的烧掉。
  第二天一大早,张宪便火急火燎的催着众人赶路,终于在傍晚前来到了涿州城中。一行人在驿馆住下之后,张宪便来到王衙内房间,二人密议了一阵,王衙内便起身前往城内青楼而去。
  辽军护卫明面上的使命乃是护卫王衙内,见到此情形,当然大部分都帮着去当爪牙,只留下一名护卫在驿馆内做做样子。
  草草的用完晚饭,张宪便打开房门,在房内苦苦等候起来。一直等到三更时分,却没有任何动静。
  满心失望的张宪关好房门,正准备就寝,门外却传来了敲门声。张宪心中一阵狂跳,赶紧打开房门。却见馆内的老驿卒举着一盏油灯,颤巍巍的站在门口。见到张宪开门,驿卒便开口问道:“大人可需方便?小人灯火伺候。”
  又是空欢喜一场,张宪便开口道:“你且下去,无事休来本官房前。”
  老驿卒却不走开,继续问道:“大人可需方便?小人灯火伺候。”
  张宪正要发火,却蓦然醒悟了过来,开口道:“还请前头带路。”
  驿卒掌着残灯领着张宪来到茅房前,用手指了指茅房,开口道:“大人请。”然后放好油灯,不知道从哪里扯出来一把扫帚,开始不紧不慢的清扫起地面来。
  张宪这下心里有数了,来到茅房门口,敲了敲门,里面却没反应。当下推门而入,却见到便桶旁边站着一个黑影。
  黑影见到有人进来,便压低声音开口道:“可是宋使大人?”
  张宪便也压低了声音,开口道:“正是本官。”
  黑影便开口道:“小人刘宗吉,乃涿州人士,听闻大军伐辽,特前来相投。见大人身边有辽军监视,故不得不请大人来此相见。小人眼下有机密军情禀报。”
  张宪却对机密不感兴趣,开口问道:“可有降表?”
  刘宗吉从怀中掏出一份降表,双手递了过来,开口道:“现有家父奉上的降表在此。小人世居涿州,官场之上乃至守军之中,均有小人的亲友。倘若大军临城,小人愿偷开城门以献。”
  张宪一把接过刘宗吉递上的降表,小心翼翼的藏进自己怀中,然后开口道:“且住,此等机密,你不妨面陈宣帅。”
  说完之后,便从怀中掏出一张九品文官告身,压低声音开口道:“此乃朝廷九品官员告身,本官临行前宣帅亲手交付。告身上大印皆已盖好,填入姓名便可作实。凭此可免被朝廷大军误伤,你可持此前去求见宣帅。”
  刘宗吉心下大喜,正要伸手接过。张宪却将告身往身后一收,开口道:“此告身实价纹银八百两,恕不还价。”
  听了此话,刘宗吉一个踉跄,差点就就栽倒在便桶里。咬了咬牙,成交!
  当晚,老驿卒借着送宵夜的机会,将一个沉甸甸的箱子搬入了张宪房内。
  接下来的日子里,类似的情形不断的上演,有时候甚至弄得王衙内一天内得跑两三趟青楼,好引开大队护卫。
  如此张宪怀中的降表越来越多,手头的告身越来越少,随行的马车也越来越满。不由得心里狂笑,这趟生意果然很好,发财了!
  这些人中,有真心前来投诚的,也有耶律大石派来诈降的。唯一的区别便是真心投诚的大多会忍痛同张宪买告身,诈降的自然不会花这冤枉钱。
  所以说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王叶精心设下的诈降计,表面看起来破绽全无,却差一点让张宪用一张告身试出了真假。
  好在张宪这货不会往这方面去想,若是碰到赵良嗣这等心思慎密的谋士,八成就得露陷。
  当然买卖告身这种事情张宪也不会同童贯禀告,何况这货根本就没命回宋。童贯身边的谋士们自然也无从知道详情。老天爷这次,站在了辽人这边。


第19章 轰隆一声响,魔理沙登场
  有辽一朝,南京道都是辽国的财赋重地。虽然此地农田稀少,乃至于粮食都靠海运从东京道运来,却架不住此地同宋国接壤,在新城、涿州等地有三个同宋人交易的榷场。
  边境贸易嘛,自然有钱。更何况对面的宋国,那可是土豪,富贵得不要不要的。
  于是年复一年,大批的毛皮、东珠、老参从各地汇集起来,再从此地往南运去;又有大批的茶叶、丝绸先运进此地,再分散到辽国各地。这一进一出之间,析津府想不繁华起来也难,用当地人的说法就是:“风物不下汴梁。”
  可惜往昔的花花世界,如今也是遍地愁云。东京道一丢,南京道的粮草便没了着落。有心向宋国买入,结果宋国主动断了榷场不说,还趁火打劫,派了十五万大军北伐。战争的消息一旦传来,市面上的粮价一日数涨。
  倘若只是如此,那还算好。以南京道存储的粮食,一年半载之内还能勉强维持。
  可惜还有雪上加霜的事情,今年辽国接连失地,金人残暴,打下一地便屠杀一地。五京之中只剩下南京一处苟安之地,被金人杀破了胆的各地百姓便洪水一般朝南京道涌来。
  三十来万人的析津府内,如今已经挤的满满当当,不下百万人口。一百万人口,那就是一百万张要吃饭的嘴。这么多难民聚集起来,每天消耗的粮食自然不是小数。甚至以南京道的富庶,也支撑不了多久。故所以才有前面耶律大石“京中只有三月之粮。”之语。
  析津府便是古幽州城,当年石敬瑭献上幽云十六州之后,辽太宗便于会同元年升幽州为南京,用以掌控此汉人聚居之地。
  一条莲花河将析津府分为了南北两城,北城之内,大多是契丹八部以及各族番子所居,南城则是典型的汉城。
  如今北城之内倒还算平静,南城之内,却已经很少见到炊烟。权贵及番人多居北城,自然有守卫牢牢看护,硬闯的难民免不了被一刀砍死。北城门口,盛放示众人头的笼子像灯笼似的在城门上挂了一长溜。
  逃难的百姓去不了北城,便唯有一窝蜂的窝在南边的汉城之中。粮食本来就大多存储在北城,南城唯有一个不大的太平仓。如此多的难民,一个月下来便像蝗虫一般,将汉城市场上的粮食吃了个所剩无几。就连道路旁嫩绿的树叶杂草,也被搜刮一空。当地居民即便还有余粮,也不敢再明目张胆的举火造饭,饿极了的难民可不管什么叫王法,反正法不责众。
  若是在南城之中走一圈,除了大批大批骨瘦如柴的老弱妇孺外,隔三差五的偶尔还能在巷子不显眼处发现饿毙的难民尸体。
  以前耶律大石尚在析津府的时候,难民们好歹一天还有一碗米粥。既然耶律大石去了新城,城中的官僚们谁又会理难民的死活?如今城中的粮食有进无出,吃一点就少一点,还要留着支给军用呢!无非是隔三差五的用点霉烂的粮食熬点米汤,打发一下难民而已。
  至于难民之中的青壮,能走动的都已经全部进了山林,拿起破烂的斧头,草草用树枝弯的弓箭,朝大山要起吃喝来。
  这下子析津府周围山林内的野兽遭殃了。有如蝗虫过境一般,大到狮子老虎,小到蚂蚁蜜蜂,都被一洗而空。当然,除了西南角的皇家猎场。
  辽国旧俗,皇帝当四时捺钵。其中的春捺钵,有时在松花江一带,有时便在析津府内。
  既然用于捺钵,自然有狩猎用的皇家猎场。与天然丛林不同,这种猎场内的野兽都有专人打理,隔三差五的便有各处进贡来的野兽投入去。若是未得皇帝允许,私自进去偷猎那就是大不敬的罪过,杀无赦那种。
  如今辽国江河日下,各处进贡的野兽也日渐稀少,但是比起四周的山林来说,那也是天渊之别。
  难民青壮们在四周山林不要命的狩猎,越打猎物越少。皇家猎场的守卫却在啃着兔腿旁观。这么点人守着这么大一座皇家猎场,全析津府的人都饿死了才能轮到自己。猎场内的野兽那是没数的,监守自盗几只谁又知道?至于难民们想进来,钱财你肯定没有,就要看你的家眷够不够姿色了。
  几番下来,自有聪明人一文钱不花,自己妻女也不肯牺牲,但掳来他人妻女,以供猎场守卫玩*弄,换取自己狩猎的机会。
  被掳来的女子自是不愿,奈何已经到了此地,便由不得你了。
  这一日皇家猎场的守卫们又如同往常一样,啃着烤的流油的野兽腿,强搂着他人掳来的绝色,一边上下其手,一边看着猎场外山林中的“斗兽场“,时不时的听闻对山传来几声的惨叫声,心知又有人给山中猛兽送菜了。血腥刺激下,便有守卫将怀中女子压倒地上,也不管对方奋力反抗,撕破对方衣裳便要施暴。
  众人正得意间,猛然听得山脚一阵马蹄声起,一位红衣少女率领了五十来骑,旋风般的来到了猎场门口。
  如今这世道,带兵的都是大佬。守卫们赶紧站起身来,胡乱套好衣服,便准备行礼。女人们得此机会,搂住破碎的衣裳遮住要害,便逃入了猎场之中,宁可喂了猛兽,也不肯再出来被这群禽兽蹂躏。
  看着火堆旁吃剩的残羹冷炙,看着猎场门口那块“擅入者死”的牌匾,想想方才远远听到的淫笑声、哭泣声、求饶声,红衣少女双目变得通红,七年前的事情又浮现在心头。顿时怒火难遏,马鞭啪的一声抽过去,守卫们面前的火堆顿时四分五裂。
  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