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败家子-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辣了,乃至于太皇太后觉得,自己的舌头,竟都要不属于自己了。
  “娘娘……不吃了?”
  “吃!”太皇太后深吸了一口气:“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世上,哪有什么药不是如此的?”
  她毅然决然,继续吃了一口粥,另一边,早有人预备了茶水。
  这一次,比之前那一口,要容易接受一些,虽然依旧还是辛辣无比,太皇太后的脸都红了,只觉得浑身都是汗,可这冻疮,折磨了她二十年,太皇太后是无一日不受此病的折磨,依旧吃了第三口、第四口。
  这一碗粥喝完,就如是打了一仗一般,太皇太后身上的皮肤都红了。
  辣椒的功效在于能促进血液循环,而冻疮的本质,则为血气不畅,这一碗粥,对于刚刚尝了辣椒的太皇太后而言,几乎相当于是架了热锅,将她的血液烧熟了,仿佛是在体内翻滚。
  太皇太后眼角都辣的流出泪来,不断的喘息,连喝了几盏温茶,方才缓过了一些。
  却在此时,有宦官来,道:“娘娘,坤宁宫那儿,张娘娘命奴婢来,说是不知那治冻疮之物,不知有没有,张娘娘想起,太子殿下说过,此物最治湿寒之症,猛地想起,到了冬日和开春时,都觉得手脚凉,也想试一试。”
  太皇太后道:“哀家也不知有没有效……”她一面说,一面口里喷吐出热浪:“罢了,取一些送去吧。”
  当夜,太皇太后睡下。
  次日一早起来,太皇太后起来时,突觉得身子轻盈了一些。
  “来人,来人……”太皇太后看着自己的小脚,从前因为冻疮,所以她的腿脚肿大,行动也有些不便,可现在……这腿脚的肿大,竟明显消了几分。
  辣椒这玩意就是如此,可能对于后世许多人,这辣椒的功效并不强,很多人吃了辣椒,照样面不红心不喘,尤其是来自于四川和湖南的各位,便是一碗辣椒下去,人家那也是心如止水。
  可太皇太后却是不同,她的效果,和湖南人吃了一盆剁椒的效果相似。所以湖南人若是要治冻疮,怕是靠辣椒不成的。
  再加上冻疮处,涂抹了辣椒油,这一夜过去,血气早已通畅的不能再通畅了。
  难怪……昨夜没有觉得瘙痒难耐,睡了下去,一觉便到了天光。
  太皇太后一脸惊喜。
  那端来了铜盆,打了温水而来的宦官正要预备给娘娘洗漱,而后还要梳头、更衣,一见到娘娘自锦被里露出的小截小腿,啊呀一声,手一哆嗦,铜盆落地,温水顿时溅的四处都是。
  这宦官忙是拜倒:“奴婢万死,奴婢万死。”
  可此时,太皇太后的心情,却是愉悦无比,这药,竟有如此的奇效?
  她心里掩不住大喜,只有染了冻疮之人,方才知这不伤人性命的病,却有多难耐,她哪里顾得上治罪,道:“先沐浴,随即预备上药,还有,清早进膳时,须记得将药放进去,今日多放一些。”
  说罢,他已自榻上起来,身子轻快了许多,激动的不得了。
  清早进膳乃是一碗参汤和一些糕点。
  参汤里加了辣椒。
  看着这漂浮在参汤上红彤彤的一片,似乎,这一次那十三香的粉末加的不少。
  太皇太后深吸一口气,吃吧,再难,有这冻疮难吗?
  她取了勺子,吃了一口,这一次确实是加多了,辣气冲天,觉得喉头都要冒火,一旁的宦官,忙是小心翼翼的奉茶上来。
  太皇太后摆手:“不吃,莫让这茶水冲淡了药性,哀家……哀家忍一忍!”
  在这治病的喜悦之下,生生的忍住那五脏六腑都火辣的感觉,整个人,仿佛都要炸开了。
  第二口……
  第三口……
  ……
  十三香的价格定制的有些高,销量虽还不错,却总是达不到预期。
  因而,新款的香辣版十三香,便上市了,玻璃瓶上还贴了纸,上书‘西山秘方,包去百病’。
  治病是不能治病的,谁真靠辣椒去治病,那就真的是二货了。
  不过,这辣椒确实有活血的功效,在这个没有暖气,且还处在小冰河期,全年近半的时间都是天寒地冻的时代,不吃辣椒吃啥?
  朱厚照看着方继藩的操作,也是觉得神了:“真能包去百病?”
  方继藩颔首点头:“百病可能还差一些,七八十总还有吧。”
  朱厚照突然冲上去,掐住方继藩的脖子摇啊摇:“那本宫生不出娃,你切本宫?你不是包去百病,骗子!”
  方继藩七荤八素,这或许……就是割人不可描述之物的代价吧,朱厚照大部分时候还是正常的,可也有时候,会突然失常。
  好不容易挣脱出来,方继藩大口喘气:“殿下,你又忘了,是你求着我切的,冤有头债有主,你找陛下啊,陛下你不敢,那你找萧敬才是,臣……是个本分人啊,臣……咳咳……”
  朱厚照幽怨的看着方继藩,不做声。
  方继藩却看着朱厚照,掐着指头算算日子,殿下的身体,应当已经大好了吧。
  再根据太子殿下从前在东宫起居注里那等各种荒诞的行为而言,太子这牲口,也该……
  却不知什么时候,东宫里,哪个幸运的女子,能怀出一个龙子,若如此,你朱厚照还不是要谢我?
  此时……只好忍一忍了,毕竟便是那些骟了的小猪,还得唧唧哼哼叫上十天八天呢,太子殿下比较高级,发发神经是可以理解的。
  朱厚照果然恢复了正常,他觉得事情已经发生,再追究,也没什么意思,便又坐下,道:“说起来,你这东西,真能卖出好价钱,人家会上你这个当?”
  方继藩笑而不语:“起初时候,他们觉得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东西辛辣,初尝的人,肯定是受不了,可越是受不了,他们反而越是觉得,这定是灵丹妙药,所以,越如此,他们越是要吃,吃着吃着,他们就离不开了,殿下……等着吧。”
  朱厚照一副不信的样子:“本宫尝过了,眼泪都要掉下来,这东西,是给人吃的?哼,若不是想要陷害父皇,这辣椒,全无半分用处。”
  方继藩汗颜。
  朱厚照大义凛然:“你这等糊弄人说包去百病的法子,和糊弄有什么区别,你这是拿着西山的声誉,去挣昧良心的银子。”
  不知何时,朱厚照也有了正义感。
  他显然是属兔的,兔子不吃窝边草。
  方继藩不以为然,其实辣椒确实是好东西,还真能治疗不少疾病,可是这玩意,怎么跟朱厚照解释呢?解释了他也不懂啊。
  方继藩乐呵呵的道:“殿下,还是那句老话,老百姓的银子,不骗,你良心不会痛吗?”
  ……
  仁寿宫。
  太皇太后的冻疮,竟是奇迹一般开始治愈,起初是消了肿,此后许多瘙痒难耐的地方,开始结痂,最后慢慢的剥落,原本那冻疮所带来的疼痛,也渐渐开始缓解,最后消失不见。
  病好了。
  太皇太后心情美极了。
  今日午膳,张皇后带着朱秀荣也来了。
  因而,这后宫的老中少三个女人,自是在一起进膳。
  宦官们传了膳来。
  今日皇后娘娘来,而且太皇太后的病已缓解,宦官们极聪明的擅作主张,没有在菜里添加任何的十三香。
  看着这一大桌热腾腾的饭菜,太皇太后心情极好,举起了筷子,招呼:“这些日子,宫里事多,倒也没什么闲心,大家一起好好坐着,安安心心的吃一顿饭菜,来,秀荣,你瞧瞧的,瘦的和猴一般,你多吃一些。”
  朱秀荣颔首,乖巧的低头进食。
  太皇太后徐徐的举了筷子,捡了一片笋儿,入口……
  太皇太后的眉微微蹙起……怎么感觉……不得劲啊!


第0585章 父皇圣明
  太皇太后放下了筷子。
  蠕蠕嘴,竟是开始怀念起那辛辣的感觉了。
  尤其是那辣椒刺激着味蕾的感觉,欲罢不能。
  今日难得吃一顿没有辣椒的菜,却觉得味道太淡了一些,少了点儿什么一样。
  谁料张皇后在尝过了一点饭菜之后,也没什么胃口。
  张皇后这些日子也吃辣椒。
  她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西山的药,肯定是好的,你看,这药是真好了,一入口,顿时便觉得五脏六腑都在翻腾,辛辣的眼泪都要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越是难以入口,不就越是证明了这是好药吗?
  吃着吃着,竟是离不开了。
  明明当初尝的时候,辣的一口都吃不下,可现在……
  “祖母的病,好了?”
  太皇太后想了想:“好了大半,还没好利索。”
  “此药,确实很有功效,虽是好了大半,臣妾以为,要除病根,需坚持吃药不可。”张皇后道。
  太皇太后看着张皇后:“只恐你们吃不惯。”
  张皇后笑吟吟的道:“臣妾吃得惯的。”
  太皇太后明白了,朝宦官道:“上几道菜来,要配了药的。”
  宦官们会意,不多时,又心新上了菜,菜是红彤彤的,远远闻之,朱秀荣便感受到了鼻尖下的辛辣,她忍不住阿Q一声,捂着鼻子打了个喷嚏。
  太皇太后和张皇后,却已默契的举起了筷子。
  那辣椒刺激着味蕾,痛并快乐着。
  ……
  大批的辣椒,制成了粉,随即大量的入库,与此同时,方继藩坐在房里,开始修书,这是一封家书,父亲镇守贵州,练习兵马,那贵州瘴气和湿气重,此时云贵等西南诸省,都是大明自元朝夺取的土地,为了保证对这儿的开发,大明曾迁徙人口,同时在各处险要的位置,设置军卫,以巩固西南。
  只是,即便如此,许多汉人抵达这里之后,因为这里的气候和别处不同,湿气极重,那云贵之地,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之称,这等连绵不绝的阴雨,再加上林莽重重,地上多为腐败的落叶,又是连绵的阴雨,寻常的汉人,移居至此,是极容易患病的。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血气不畅。
  这也是为何,辣椒传入了中国之后,四川、云南、贵州和湖南诸地,这辣椒便立即开始风靡的原因。
  辣椒能促进血液循环,能抵挡湿气,爱吃辣椒的人,就如爱笑女孩一样,一般都活的比较长一些;而不爱吃辣椒的人,却无法抵御各种的疾病,还有那难以忍受的阴雨天气,大多数,还未娶妻生子,便已夭折了。
  此时的大明,之所以西南连番大乱,其中汉人的人口数量,也是重要的因素,虽是大量的迁徙人口,可人口不适应本地的情况,许多人患病,这在这个时代,叫做水土不服。
  因而,人口一直不见增长,反观土人,生于斯长于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情况,人口却一直都在繁衍壮大。
  方继藩决定给贵州供应辣椒,且派一队屯田卫,前往贵州先行推广和种植辣椒。
  有了这辣椒,贵州那儿,情况可能缓解许多。
  书信送了出去,而在此刻,方继藩因为不必做手术,轻松了许多,他至屯田千户所的暖棚,这里的暖棚因为种植各种植物,所以暖棚盖得千奇百怪。
  只是此时,在一处高大的暖棚之下,一个已有人高的树木在生长。
  徐经自西洋带来了太多的植物,有的是西洋本土生长的,有的,则来自于欧洲,甚至,还有佛朗机人自黄金洲不远万里带来。
  显然,佛朗机人对于许多黄金洲的植物,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由于南美洲的地理气候,与西洋相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