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败家子-第3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弘治皇帝脸色阴沉,其实他和刘健一样的心思,这若是当真取了首级入京,他怕也高兴不起来,对付一个巨寇如此,那还奢谈什么剿尽倭寇?
  他叹了口气:“近来太子在西山?”
  “是。”刘健道:“臣也听说了,正在教授西山的读书人们读书呢。这不是来年,要春闱了吗?当然,臣也只是耳闻,具体如何,老臣……”
  弘治皇帝古怪的表情看着刘健:“可卿家的儿子不也在西山书院读书?为何是耳闻呢,西山的事,卿家理应了若指掌才是。”
  “这……这……”一下子被戳穿,刘健老脸微红,他只好道:“是啊,犬子来年,也要春闱了。”
  弘治皇帝颔首:“还有方继藩那小子,最近竟出奇的安分,他是在担心他的门生唐寅吧。”
  刘健想了想:“老臣听说,他近来在奶娃娃……”
  “……”
  “……”
  君臣二人,大眼瞪小眼,感觉这话,一下子聊死了。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是那方小藩?”
  “是的。”
  弘治皇帝颔首:“真是一个好兄长啊。”
  刘健憋着话其实没有说,那丧尽天良的东西,居然给自己的妹子喂糖,每日抱着四处瞎转悠,还折腾出一个瓶子,成日往娃娃嘴里塞,更令人发指的是,他还修了一部书,叫育儿心经,开版印刷,说娃娃乃国本,是天下最紧要的大事,西山书院的读书人,都该好好看一看,这书印刷了几千册,指定了让读书人买,刘杰是徒孙,必须买十本不可,这银子……掏的刘健真不是滋味啊。
  那育儿心经,他还看过,都是胡说八道的话,妇人如何催乳的事,他竟也说了一大通。
  这等人……已经到了要钱不要脸的地步了。
  刘健不好揭发这事,只好干笑:“是啊,是个好兄长。”
  “朕倒是看错了他,以往以为他没心肺的人,虽是有才,却是情感淡薄了一些。”弘治皇帝微笑:“朕就喜欢这样的人。不似太子,瞧瞧他,成日游手好闲,方继藩有个妹子,太子也有妹子,可你看看,太子除了欺他妹子之外,还晓得做什么?”
  刘健老脸一抽,低着头,继续闷不做声。
  “朕不该说这些。”弘治皇帝心里觉得烦恼,挥挥手:“你退下吧。”
  刘健只得退下,回到内阁,他发现,自己满脑子都是那育儿心经,方继藩这孙子,真的很令人讨厌啊。当初刘杰买来的时候,他还以为,方继藩这鬼才,定又是出了什么好东西,还特意让刘杰拿来看,结果父子二人,一起看着这么个玩意,大眼瞪小眼,真是尴尬极了。
  不知羞耻!
  回到了内阁。
  刘健还未坐下,这时有书吏道:“刘公,您可来了,杭州知府温艳生有奏。”
  “就那个奏疏里说了一大通鱼汤的温艳生。”刘健表情怪异。
  “正是,通政司刚送来,说是百里加急。”文吏道。
  刘健沉默了,随即一挑眉:“想来宁波出事了。”
  对于这件事,他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即便天大的噩耗传来,他也不觉得惊奇,而是强忍着情绪,回到了自己值房,才命人将奏疏送来。
  这奏疏低头一看,刘健脸色变得怪异起来,他看到了那许多的字眼。
  拿获……私商……众志成诚……水寨出击……中野二郎……一合斩杀……一盏茶功夫……倭寇俱灭……余者遁逃……备倭卫追击……
  这一个个的字眼,看的刘健有点眼晕。
  他不得不深吸一口气,细细的读了一遍,而后……他又沉默了。
  脸色……带着怪异。
  这不只是一份捷报,而是一份天大的捷报啊。
  刘健忙是取了案牍上的茶盏,茶盏里的茶水已凉了,他并不在乎,一口喝下,然后抬头看着书吏:“上次送来的大黄鱼,还有没有?”
  “这……在冰窖里冻着,不过,这是送入宫的,陛下虽然赐了,不过还得经御膳房。”
  刘健嗯了一声:“宰一条吧,熬汤,让御膳房熬好,记得,莫浪费了,需多加一些水,一尾鱼,好说歹说,也要熬两锅汤不可,此鱼……不易啊。”
  当然不易,从宁波府飞马送来的,这可是哪里都吃不到的东西,陛下就赐了刘健几条,不过这玩意,必须得在冰窖里保鲜不可,偏偏,刘家没有冰窖,所以,虽然御赐给了刘健,却依旧还躺在宫中的冰窖里。
  文吏一呆:“刘公,这时候……吃鱼?”
  刘健压抑着心里的激动,他很希望自己有欧阳志那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淡然,于是笑吟吟的道:“温艳生这家伙,上过几次奏疏,老夫看他的奏疏,就不知为何,总觉得他里头绘声绘色的所书的东西,带着一股子佳肴味,今日又得他的奏疏,便觉得饿了。”
  文吏觉得奇怪,这奏疏,竟还有开胃的效果?
  那位温知府,到底是混哪个堂口的啊?
  “学生这就去。”
  “还有……”刘健面带微笑:“那个……还有,将于乔和宾之叫来,老夫有事要和他们商量。”
  “是。”文吏部转身要走。
  “还有……”
  文吏转身:“不知……”
  “记得,让御膳房在那锅鱼汤里,多放点葱蒜。”
  文吏想起来了,刘公是河南人,就好这一口。


第0492章 大功于朝
  文吏走了。
  刘健靠在了官帽椅上,他手搭着案牍,此时,他需要一些时间好好的梳理一下。
  这份奏疏带给他的震撼实在太大了。
  一方面,是整个宁波府众志成城。
  东南各地的情况,他是略有所知的,人嘛,最注重的就是乡谊,大家都是同乡,都是本地人,即便是私下有什么龌蹉,那也都是不公开的事,毕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因为如此,而闹到了官面上,这便不免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这也是为何,东南诸府走私猖獗,许多人与倭寇有染,可绝大多数人依旧无动于衷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倭寇并没有真正侵害到他们的根本利益,甚至还或多或少的能给许多人带来一些好处。
  可这一次……
  这个温艳生,看来不至少对海鱼了解甚深,办事……还是很稳妥的,此人倒是个干才啊。
  当然,这还不是真正让刘健所关心的,他只关心两件事。
  一件是那中野二郎死了。
  从奏报上来看,是被千户胡开山直接一拳砸死。
  这里头,有多少虚夸的成分呢?
  不像是虚夸,因为宁波知府没有必要为水寨报功,而且就算要报,也不需这样的夸张。
  那中野二郎,是何等可怕的人啊,守备南京的魏国公、中官徐喜,以及南京兵部尚书吴煌等,无一不是将其视为可怕的人,虽然这其中肯定有浮夸,可这样的巨寇,断不会是无能之辈。
  那么这个胡开山……一合之下,直接将中野二郎打死……这……
  还有那些水兵,这些水兵是怪胎吗?
  人家都是倭寇数百人追着数千的明军砍杀,这些人却像是切瓜切菜一般,直接按着倭寇打?
  镇国府……宁波水寨……
  刘健在心里默默念着这个名儿,将这水寨牢牢记在心底。
  片刻之后,李东阳和刘健来了,二人与刘健见礼,刘健笑吟吟的先道:“这里有一份奏疏,你们自己看吧。”
  谢迁面容一正,不禁道:“不会又出什么事吧?”
  李东阳则观察着刘健,想从刘健的面上看出端倪。
  可刘健只是微笑,从容不迫的样子。
  李东阳有些失望,却在此时,谢迁啪的一下,拍案而起。
  这真是吓了李东阳一跳。
  谢迁已是眉飞色舞的道:“奏疏当真吗?”
  刘健深深看了谢迁一眼:“真与不真,于乔难道看不出吗?”
  “哈哈……”谢迁爽朗的大笑道:“列祖列宗保佑,此皆赖祖宗圣德。”
  李东阳已接过了奏疏,低头细细看着,他身子一颤,也骇然了。
  随即他难以置信的皱眉道:“怎么可能?”
  刘健叹了口气,道:“老夫细细想来,其实……或者不是因为倭寇太强,而是咱们各地的卫所,太孱弱了。”
  谢迁和李东阳对视了一眼。
  他们的内心是激动的。
  这真是大功一件啊。
  原来还以为宁波水寨必死无疑,那唐寅等人必是死无葬身之地,宁波百姓也将遭殃。
  可哪里想到,事情会有如此翻转,居然是宁波的水兵追着倭寇打。
  还真是,非倭寇太强,而是官军太过孱弱。
  这……
  ……
  在暖阁里,弘治皇帝目瞪口呆的看着奏疏,他觉得这个世界疯了。
  刘健三人拜倒在地:“托陛下万福……”
  “真是可怕啊。”弘治皇帝心情激动的在暖阁里来回的走动,他万万想不到,是这样的结果!
  “唐寅,干得好,还有那胡开山,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
  弘治皇帝嘴唇哆嗦着,甚至激动得满面通红。
  中野二郎……
  什么倭人可怕,这一战,真是打出了威风啊,朝廷颜面有光!
  弘治皇帝不禁大笑起来:“还有那戚景通,也很不错,这几人都很了不起,都打出了威风,也打出了我大明的国威。宁波知府温艳生,此人……朕有印象,做黄鱼的那个?”
  “是,就是此人。”
  “这也是个忠厚的人,他打击私商,也是大功一件。这些人,没有他们的同心协力,宁波数十万百姓,便将陷于水火之中啊。”
  “还有太子……”弘治皇帝红光满面地的:“太子这个家伙,他的镇国府,也算是令人刮目相看了。这小子,还是颇有几分能耐的。方继藩……也很好……真是令朕长长的松了口气啊。”
  弘治皇帝此时的心情是澎湃的,他来回踱步着继续道:“大明要的就是这样的人,要的就是那些镇国府备倭卫那些忠勇的水兵,方继藩说的不错,一丁点也没有错,这些人俱都是忠肝义胆啊,据说他们还是赤民?朝廷待赤民如土鸡瓦狗,可他们……为朝廷尽忠,如此尽心竭力,实在是……令人惭愧。”
  刘健等人也都面红耳赤起来。
  是啊,多少世受国恩之人,个个只想着要好处,有几个真正肯尽忠职守的。
  反观这些穷困的百姓,被备倭卫招募起来,却是忠勇至此,令人难以想象。
  百姓们……太憨厚了啊。
  此时,刘健道:“陛下,是否召太子和方继藩……”
  弘治皇帝摆摆手道:“朕惭愧得很,不该召他们,他们现在……可在西山?”
  萧敬在旁躬身道:“陛下,太子和新建伯确实是在西山。”
  弘治皇帝抬眸,深吸一口气:“摆驾,去西山,他们现在是诸葛亮,是卧龙,朕需三顾才可。”
  刘健三人莞尔。
  “便衣吧,不要弄什么大动静。”弘治皇帝补上了一句。
  萧敬连忙道:“奴婢遵旨。”
  弘治皇帝眼里掠过了一丝精光。
  他忍不住重新看了一眼奏疏,显得有些不可置信。
  一群招募才半年不到的水兵,怎么就恐怖到如此地步呢?
  还有那胡开山,据闻此前还是个山贼,如今为镇国府效力,真是忠勇啊。
  当然,还有唐寅这一个书生,怎么就被方继藩调教之后,突然就成了独当一面的干才了。
  他心里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疑问,想要立马见一见太子和方继藩的冲动越来越强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