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败家子-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片刻功夫,一碗番薯粥便一扫而空。
  张鹤龄摸了摸肚子,见君臣依旧看着自己,他憋红了脸,一本正经地道:“真不好吃……”
  一旁的张延龄也拨开了烤番薯的壳,里头露出金黄的番薯肉,一股浓香顿时四溢,他一口口的吃着,一面点头:“对啊,真的不好吃,我家驴子的草料都比这有滋味,方继藩,你这人人品不成啊,吹的震天响,我……我要批评你。”
  一面说,一面将烤番薯啃了个干净,将外头的皮丢了,又拿起一个剥壳。
  张鹤龄连吃了二碗,打了个饱嗝,才瞪了方继藩一眼道:“本着为贤侄负责,为陛下把关之心,我再试两碗看看,虽然味同嚼蜡,说不准待会儿会有点滋味了呢。”
  说罢,又端起了第三碗,此时盛上来的粥已有点凉了,所以吃的更快,片刻功夫,粥水又进了肚子,张鹤龄的肚腩,明显的撑了起来,他拼命打嗝:“咦,真是怪了,为啥就这么难吃呢?再试试……”
  “我也来试试粥,哥,你吃这烤的吧,这拷的果子,吃的我受不了了,世上竟有如此难吃的东西,果然,少年人嘴上没毛,不牢靠啊。”
  说罢,直接抢了张鹤龄碗里剩下的半碗粥,吃的不亦乐乎。


第0225章 浑身都是宝
  两个国舅都说不好吃,可只看他们那副吃相,大家心里也了然了。
  此时,疑心尽去。
  现在,无论是弘治皇帝,还是文武百官,竟也不由的觉得饿了。
  真能吃?
  看张家兄弟吃的不亦乐乎啊。
  弘治皇帝固然不在乎这玩意的口味,只是这口味的背后在于,它是否能当做粮食,除此之外,便是这粮食的习性。
  心里有太多的太多的疑问,可见那张家两兄弟吃的风卷残云的,弘治皇帝真想抽死他们。
  于是弘治皇帝再也忍不住了,起身,下了御座。
  “够了,退下去!”
  这是朝着张家兄弟吼的。
  丢人啊,说实话,弘治皇帝是真的觉得丢人。
  张皇后的这两个兄弟,若不是看在发妻的份上,弘治皇帝已不知有多少次想宰了他们了,能忍到现在,也可见弘治皇帝的脾气不算太糟糕。
  张鹤龄和张延龄二人,顿时露出了委屈的样子。
  他们知道,最后一点的好时光……结束了。
  打了个嗝,张鹤龄一脸幽怨,虽是觉得肚子还能再塞点东西,可他们兄弟二人谁都不怕,对这姐夫,倒是有那么丁点儿惧怕的,于是终于老实地挺着大肚子,乖乖的退回了班中。
  弘治皇帝这才意识到,自己似乎过了头,天子自该有天子的威严的,何况是此等庄重的场合。
  只是……今日……他已顾不得许多了。
  这就如同平时还算稳重的张懋今日敢闯进谨身殿一样。
  弘治皇帝走过去,看着其中一碗番薯粥,因为离得近,所以一股香气扑面而来。
  细细的看,粥水很稀,可是配上了金黄色的番薯,卖相似乎还算不错。
  只是……
  弘治皇帝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大臣,其实百官们早就坐不住了,若不是碍于礼法,只怕早就哄抢而上。
  大家都是耐着性子,一个个伸长脖子,都想看看此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刘健心里显得焦虑,他恨不得立即冲到方继藩面前,一探究竟。
  谢迁性子更急,不过他眼睛有些老花,隔着这么远,也看不清番薯的卖相,不过他却死死地盯着弘治皇帝的脸色,想从弘治皇帝的脸色中来一窥究竟。
  李东阳乃户部尚书,即便平时城府极深,现在却也有些急得跺脚了。
  “取锦墩和筷来。”
  看是看不出大名堂的,弘治皇帝决定要亲自尝尝了。
  宦官听罢,便取了锦墩,弘治皇帝就在大炉子边坐了下来。
  方继藩亲自取了一副新碗,自锅里舀了粥出来,为了显摆,他特意的多舀了几块红薯。
  “陛下……”在这站值的萧敬显得紧张,他到了弘治皇帝的身后道:“是不是要验一验,确认无毒才好。”
  弘治皇帝回头看了他一眼,再看看方继藩,又看看方继藩身后那一个个衣衫褴褛,浑身破破烂烂和泥星子的屯田所上下……
  弘治皇帝沉默了片刻,随即道:“这个人,是叫张信是不是?”
  张信显得很拘谨,忙道:“臣是张信。”
  “还有他!”弘治皇帝指着另一个校尉道:“这个校尉,朕也应当见过吧,羽林卫拱卫大内,随驾保护朕的安全!这些人,当初可都是宫里出来的人。可是你们看看,看看他们现在,自去了西山屯田后,每天风吹日晒,朕记得他们当初可都是细皮嫩肉的,穿着鱼服,挎着长刀,威风凛凛,而今……哎……还验什么验呢?他们不会害朕的,即便这果子当真做不了粮食,当真入不得口,可只凭此,即使他们位卑,却都是我大明的栋梁,是朕的肱骨啊……”
  这意思是,少来管闲事。
  萧敬讨了个没趣,只好不再吭声。
  可张信诸人,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转眼,竟成了肱骨和栋梁了。
  其实,但凡是人,没有人愿意吃苦,可是吃苦并不要紧,真正糟糕的却是,明明吃尽了苦头,却没有人看得见,被人遗忘,甚至还说不定会遭人嫌弃。
  此时,弘治皇帝又看了方继藩一眼:“还有方继藩,他得了脑疾,可为了给朝廷分忧,却也是劳苦功高,朕……若连他们都不相信,这世上,还有谁可以相信?”
  终于轮到自己了,方继藩也感动得不得了,方才没点到自己的名,还以为自己被忽略了,没想到竟是拿自己来压轴的。
  端起了碗,取了筷子在手,弘治皇帝没有迟疑,先是夹了一块去皮煮熟的红薯,轻轻的放入了口中。
  东西才进口,一股香甜的感觉,瞬间就刺激了弘治皇帝的味蕾。
  后世的人,可能都习惯了番薯的滋味,何况在那个食品百花齐放的时代,所以并不觉得番薯可口。
  可对于第一次品尝的弘治皇帝而言,这味道……他微微一愣。
  这滋味……居然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带着丝丝的甜,竟然出奇的美味。
  所有人都盯着弘治皇帝,都希望从弘治皇帝的脸上找到答案。
  而弘治皇帝却是不露声色,在众人目光下,他依旧很泰然地再抿了一口粥,带着温热的粥水入腹,和从前的粥口味不同,这一次,因为拌了番薯,所以粥水里也带着香甜,比之从前的白粥,显然可口了许多。
  当然,弘治皇帝毕竟见多识广,什么都吃过一些,倒也不至于过于夸张。
  可就这已足够令弘治皇帝心里一凛,要知道,寻常百姓,能有黄米做粥,能果腹,就已满足。
  那黄米的口感极差,王三之事后,弘治皇帝还特意命人去用黄米熬粥,想看看王三们平时吃的是什么,即便是宦官们采买了最好的黄米,可那口感,也依旧是劣质无比的。
  而这番薯……竟……弘治皇帝眼前一亮。
  当然,口感和滋味,还不是主要的。
  这粥里没有多少米,他最想知道的是,这东西能不能饱肚。
  于是,他一口气将这一小碗粥直接吃了个干净。
  平时他进膳,都是细嚼慢咽的,可今日似乎急于想知道成果,于是乎风卷残云,一口气吃完了,忍不住打了个饱嗝,倒是有点撑了。
  方继藩则是笑吟吟地去剥了一个烤熟的番薯送上来道:“陛下,这个口感更佳。”
  “是吗?”弘治皇帝只看了一眼,就很不客气的接过了。
  方继藩剥壳的时候,特意留了一点底没有剥,为的是方便弘治皇帝抓取,这一抓,弘治皇帝保养的极好的手顿时留下了两道黑灰。
  一旁的萧敬有点儿急了。
  可弘治皇帝却是乐了,他不在乎,带着期待,轻轻的尝了一口烤红薯,嗯……味道比方才的红薯粥更加浓郁,肉质松软,香!甜!
  要知道,寻常百姓,便是连糖,一般都舍不得吃的啊。
  可这番薯……
  弘治皇帝拉下了脸来,他抑制住了内心的激动:“这红……”
  “红薯。”方继藩有些忐忑,皇帝毕竟什么山珍海味都尝过的,倘若觉得口感不好,这功劳就要打折了,若是嫌弃,卧槽,那岂不是跳楼大甩卖?
  “对,红薯。”弘治皇帝凝视着方继藩,还有一些事,没有问明之前,他还不敢真正乐起来!
  就怕这东西有什么坑啊!
  于是他很认真地道:“当时是亩产三十石?”
  方继藩自然明白了弘治皇帝的心思了,便道:“张信副百户以及诸校尉、力士精耕细作,所产的番薯,确实为每亩三十石,臣想,若是寻常人,亩产二十石,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莫说是三十、二十,就算是十石,就足以活人无数了。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张懋,心知方继藩理应没有虚报,他想了想,又道:“此物如何储藏?”
  方继藩道:“挖地窖即可,寻常农户,本就有地窖,就算是新挖,其实也不过是出一些工罢了,臣以为,若是推广了红薯,陛下可暂下一道旨意,让各州府免征半月的徭役,让百姓们在农闲时,好挖取地窖。”
  感觉像是比建谷仓麻烦一些,不过也麻烦不到哪里去。
  弘治皇帝颔首点头,心里则是长长的松了口气。
  “除此之外……”方继藩定了定神,继续道:“这红薯倘若是晒干了,便可制成薯干,可以作为干粮使用;若将其磨成粉,则又如面粉一般,可以做成各种吃食。其实……若是这东西种的多了,人吃不完,还可以用来喂养牲畜的……”
  这全身都是宝啊。
  只见方继藩接着道:“还有……”
  说着,他变戏法似的,从袖里取出了一根红薯的蔓藤,上头还有不少薯叶,在弘治皇帝跟前扬了扬道:“这薯叶,亦可用来做菜,口感还不错,这蔓藤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
  弘治却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怎么听着,这番薯,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仙丹啊。
  不,仙丹只可使一人长生,而这番薯,所救活的人,怕将来要超过百万千万了吧。
  猛地,弘治皇帝脑海里又想到了王三。
  倘若当初有这番薯,又何来的那么多王三呢?
  弘治皇帝的眼睛,竟是湿润了。


第0226章 大功于朝
  弘治皇帝是个真正把天下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所以才如此看重粮食。
  现在番薯的出现,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他又怎么不激动?
  只见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龙颜大悦!
  有了这番薯,再不担心天灾了,天灾来了又如何,粮食的产量足足可以增产即便不是三十倍,那至少也是十倍。
  何况当方继藩说到,其实这番薯即便是在山中,也可以开垦耕种,这更令弘治皇帝眼前一亮。
  这样说来,该种粮的地方依旧可以种粮,而从前本无法种粮的土地,或是寻常的劣田,则可以用来种植这红薯。
  没有人比弘治皇帝更清楚这东西的价值了。
  薯叶可以做菜吃,果子可以充饥,还可以喂畜生,只是寻常的小户人家哪里敢养畜生啊,这畜生一张嘴,顶几个人丁的口粮了。
  一下子,方才君臣们在一起唇枪舌剑的问题,像是一下子荡然无存了。
  兵部和户部为了粮食而争执,各省如何紧急调粮入京,这些原本是天大的事,却因为这小小的红薯,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