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便是为天子的难处。
有的时候,他明知道一件事是对的,可是总有人阻拦他,阻拦他的人,若是奸臣倒也罢了,偏偏这些人恰恰是赤胆忠心之人。
即便是一国之主,也有许多的无奈呀!
弘治皇帝这时看向方继藩。
方继藩一脸无辜的样子,眨眨眼。
弘治皇帝的脸便拉了下来。
仿佛是在说,还不是你不中用,还有那个李朝文,真是个天大笑话,否则何至于朕拉下脸来求人。
偏偏你方继藩,还毫无羞愧之心。
弘治皇帝微微侧头,便凝视着王佐:“这些,姑且不论。”
王佐的心凉了下去。
何为姑且不论,这是天大的事啊。
只见弘治皇帝又道:“朕只问你,今日论道,卿家可以网开李朝文一面吗?”
王佐顿时就心痛欲绝起来了,顿了一下,道:“臣……期期不敢奉诏。”
弘治皇帝的脸色多了几分严厉,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你不怕朕处置你?”
显然王佐是个不畏强权的君子,毫不犹豫的肃然道:“臣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弘治皇帝抿了抿唇,而后道:“卿以为自己是对的,其实却错了。”
“若是错了。”王佐固执的道:“臣自会付出代价。”
弘治皇帝直直地看着王佐,沉默了许久。
而后,他挥挥手:“卿等退下吧。”
……
方继藩和王佐退出了奉天殿。
方继藩这才道:“王部堂,方才……”
王佐冷哼一声,一副不屑于顾的样子,眼中满是轻蔑。
而后,他淡淡道:“齐国公,好自为之。”
方继藩可不是那种甘于受气之人,觉得此人很讨厌,他脾气上来了:“这话是我对你说的。”
王佐笑了,只是这笑不达眼底,而是显出嘲弄:“是吗?那么今日便要揭穿齐国公与李道人之间不可告人之事,要天下人都知道,何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你们祸乱国家,还不够吗?”
方继藩:“……”
祸乱国家……
这么大的帽子呀?
方继藩气乐了。
“知道为何我没有打死你吗?”
这一次轮到王佐沉默了。
方继藩抽了一下嘴角,透出一丝冷笑,道:“因为不用打死你,你也休想辩论赢我的师侄。”
说罢,方继藩背着手,先行而去。
王佐气的脸色发紫。
这齐国公……还真是……死到临头,尚且不知。
此人跋扈至此,实是可恶。
等王佐赶到了翰林院的时候。
却发现方继藩和李朝文都已到了。
翰林们见了齐国公来,倒是规规矩矩了许多。
方继藩坐在上首,其余人分别跪坐在左右。
沈文乃是翰林大学士,不过比方继藩的身份低,只好在旁陪坐。
其余王不仕人等,个个沉默的样子。
不过更多的人,虽是绷着脸,显得严肃,实则心里颇有几分看好戏的意思。
李朝文和师叔对视一眼,却见师叔翘脚,施施然的抱着茶盏看热闹的模样,心情很复杂。
王佐就座,只和沈文等人见礼,随即看向李朝文。
他面色冷然。
“李朝文!”直呼李朝文的名字。
李朝文道:“朝廷赐我为真人。”
王佐眼带嘲讽地看着李朝文道:“你也配为真人?正好,你的师叔齐国公方继藩今日在此,老夫想问,你之所言,是不是你的师叔方继藩所指使?”
李朝文显得大度,没有追究他的无礼,脸色淡然的摇头道:“此乃天意。”
“又是你那一套所谓紫微星和黄河清的那一套?”
李朝文不急不躁的道:“这便是天意。”
“君子敬鬼神而远之……这道理你不懂。”
“贫道乃是方外之士……非君子也。”
“……”
……
此时,一封快报,紧急的送到了宫中。
弘治皇帝打开一看,愣住了。
他万万料想不到,呃……
弘治皇帝看了萧敬一眼,忍不住道:“萧伴伴,你来看看,这果然是天意……”
萧敬知道陛下已经很多日子都是阴沉着脸了。
可在这转瞬之间,陛下却是喜笑颜开,很是振奋,事有反常呀。
萧敬便立马从善如流的瞥了一眼那奏报,两腿猛地有点发软。
卧槽……
黄河水……它清了。
莫非……莫非……当真……这真是上天之意?
是了,若非是上天之意,这黄河水,如何能清?
萧敬心里既震惊又惶恐。
太可怕了,这是真正的天意啊。
哪怕是再淡定的萧敬,此刻也忍不住歇斯底里的道:“陛下……承受天命,此……此……真天子也。”
弘治皇帝急促的呼吸,其实他整个人也有点懵了。
事实上,弘治皇帝实在无法理解这黄河水是如何能清的。
但有一点可以证明,方继藩绝对没有能力让这浑浊的黄河水变得清澈。
那么唯一的理由就是……那李真人,竟真的是个得道高人,是真神仙。
弘治皇帝收了奏疏,顿时觉得自己精神抖擞,龙精虎猛。
即便昨夜整宿未睡,此时眼眸也显得异常明亮起来,他正色道:“方继藩他们在何处?”
萧敬连忙道:“在翰林院。”
弘治皇帝振奋道:“走,随朕立即去翰林院。哼……这一场论道已经结束了,那王佐,左一口社稷,右一口忠心,朕要亲自让他看看!”
“奴婢……遵旨。”
萧敬在这一刻,没有丝毫的犹豫。
他内心依旧还在震撼,无数的念头在他可怜的脑瓜子里闪过。
真是太可怕了,恐怖如斯啊。
居然……居然……黄河水,真的清了。
天底下,有这般的奇迹吗?
第1435章 天子即圣人
王佐的口若悬河,迫人气势。
几乎又到了他开始将李朝文按在地上摩擦的时间。
众翰林们,此时对李朝文不禁同情起来。
一个道士,居然敢来和王部堂辩论,这不是找死吗?
若是他们肯定找个地方躲起来,不敢见人。
好在,李朝文的脸皮很厚,对众人同情的目光视而不见。
其实他不是不害怕,而是他对自己的师叔很有信心。
师叔说的从来不错,毋庸置疑的。
所以,他只坐着,任由王佐各种骂人不吐脏字,变着各种花样。
转眼之间,一个多时辰过去。
李朝文现在已是体无完肤,倒像是他已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之人。
方继藩翘腿坐着。
人们佩服的看着王佐。
这由不得别人不佩服啊。
这可是第一个,他们亲眼看到,站在方继藩面前,还敢指桑骂槐的痛骂方继藩的人。
而且……此人还是活的,能动的那种。
他们真是由衷的钦佩,王佐这牛逼了。
王佐并不在乎旁人怎么看自己,此刻他的声音,还在堂中咆哮。
“当今皇上,不可谓不圣明,从前,明察秋毫,广开言路,可现在看看,成了什么样子,庙堂之上,豺狼虎豹,尽都是奸邪小人,皇帝乃是天子,而圣人是何?孔子是圣人,天子是孔子吗?”
“李朝文,你说话啊。”他一字一句的逼问着。
李朝文沉默,不说话。
他不能开口,根据他的经验,自己开口说一句,王佐能说一百句,而且处处都占着理,所以当王佐在念经,自己不理会便可以。
“齐国公,你也在此,你难道不该说点什么?”
王佐看向方继藩,目光透着审视和质疑。
众翰林们心里又佩服起来。
了不起啊了不起,王佐王部堂的勇气可嘉,实为士林典范,这一身铮铮铁骨,真是让人佩服。
痛骂几句皇帝,都不算什么。
毕竟骂皇帝的,在大明数不胜数。可直接指着方继藩的鼻子还痛骂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可能除了皇帝,迄今为止还找不出骂方继藩的人来。
这是因为,皇帝也是要面子的,阎王好惹,骂也骂了。
可方继藩是什么人,这家伙当场打死你,推说自己脑疾犯了可是说不准的。
再者说了,他这么多徒子徒孙,你王佐难道就不怕走在路上被人拍砖,自己的儿子碰巧被歹人拉去了城外的城隍庙?就不怕恰好欠了一点贷款,不怕突然家里失火?
王佐已到了兴头上,他凛然的盯着方继藩,一身正气。
“齐国公没什么可说的吗?”
方继藩悠哉悠哉的呷了口茶,将茶盏捧在手里把玩着,一边摩挲着光滑的茶底,一边朝王佐淡淡说道。
“说,说啥,你刚才说啥,我招你惹你了?”
王佐冷笑:“呵……事到如今,齐国公还要装聋作哑嘛?此事,就是因你而起,这一切,都是你所指使的,现在你还想置身事外,如今,李朝文不发一言,难道齐国公也要在此枯坐?齐国公,这里可有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呢,你还要在此假装气定神闲到什么时候?”
方继藩深深的看了王佐一眼,居然并没有气恼,而是浅浅一笑。
“我方继藩,是什么样的人,你王佐人在南京,可能有所不知,可是在座的各位,有谁不知道吗?”
方继藩说着便左右四顾,看向众翰林。
“我为人诚实,从不虚言,心里只有百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以天下为己任,王部堂啊王部堂,你若是不信,让他们都摸着自己的心口来说,我方继藩,有做过半点不对的地方吗?现在你从南京赶来,在此胡言乱语,可是……我方继藩有打死你吗?有没有?这足以见得,我为人善良,做人清白,是讲道理的,到了现在,你却骑在我的头上,开口闭口便说我方继藩欺君罔上,是奸邪小人,好嘛,你真以为,我没有脾气?以为我好欺嘛?”
王佐却是冷哼一声,不屑的睇睨着方继藩。
“是可忍,熟不可忍。”方继藩突然,豁然而起,将手中的茶盏,摔在了地上。
哐当!
这一下子,全场静默。
人们胆战心惊的看着方继藩,眼里瞳孔收缩。
却见方继藩捋起了袖子。
“你想和我方继藩来论道,我只问你,你是个什么东西,你也配和我争论,我的门生,跋山涉水,远渡重洋,遭遇无数风浪,被疾病折磨,给大明带回无数的金银的时候,你在哪里?我的门生,平定交趾,深入大漠,与鞑靼人,与罗斯人鏖战,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的时候,你在哪里?我的门生,远赴佛朗机,为我大明,除掉心腹大患的时候,你又在何处?我的门生,在锦州,在保定,建功立业时,你在哪里?”
连番的质问,竟是让王佐一愣。
方继藩深深的凝视着王佐,冷冷的道:“我的门生,深入农家,与他们同吃同睡,你说我方继藩是小人,你这可耻之徒,竟靠着一张嘴皮子,便自诩清流,敢在我方继藩面前放肆?”
王佐被方继藩骂做是可耻之徒,心里一咯噔,脸顿时羞红。
“你为百姓做过什么事,你行过什么善,你给他们建房子了,给他们治病了?你为皇上立过什么功劳,你可有在陛下遇刺时,挺身而出,为陛下挡刀吗?你有上马,保家卫国吗?”
王佐脸上羞红,不禁道:“你,你……我……我……哼,莫非这是齐国公所为?”
方继藩正气凛然道:“这是我的门生所为,是受了我的熏陶和教诲,与我做的,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