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无语)-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对驻在国司法主权的严重侵

    是与国家主权观念相背离的一种不对等的特权之外,更得要的一个原因,却是想以此为由,把自己的人安插到司法部,从而让司法部为自己服务,至少要让司法部保持中立。

    或许在历史上,对袁世凯有这样那样的形容,但是通过过去几年对袁世凯的了解,李子诚却知道,袁世凯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直真正的改变革家,在后世的中国很多司空见惯的事物,实际上都是在他的主持下发端的。而且,他或许是个心狠手辣政坛老手,但有一点却是不变的,他骨子里同样是一个“爱国者”,当然对于爱国者,各有各的理解,至少他同样看重中国的权益,这也就令他有了不愿坐失收回权益之机的心恩。

    “致远,领事裁判权可以说是各国在华特权重中之重,首先以此开刀,只怕……”

    沉吟着看一眼李子诚,袁世凯先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之处。

    “只怕会若各国不满,到时徒生涉外事端!”

    虽谈不上恐洋,可是经“庚子之祸”与“辛丑之耻”后,对于外事,国人从来都是立场谨慎,以免在自身力量不足时徒生祸害,到时害国害已。

    “苟利国家生死

    岂因祸福避趋之!”

    用略微低沉的声音道出林则徐的这段名言之后,李子诚有些动情的看着大总统。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有些事情总要去办,如果现在,我们不能抓住这一外交机遇,断然打开外交局面,你我皆是民族罪人!”

    端起茶杯,袁世凯却是用极为平淡的口吻说道。

    “可若是各国意欲行以威胁呢?”

    “若到局面不可收时,大总统自然可以罢免我这个总理,重新收拾局面!”

    李子诚的回答,只让袁世凯心中一动,他看着李子诚,似乎想找出什么东西来,可在李子诚的脸上,除去坦然还是坦然,如果非要找什么的话,恐怕也就只有那毫不动摇的坚毅了。

    “怕到局面不可收时,已经晚了!”

    喝一口茶,袁世凯依然还有些担心。

    “庚子年时,谁能想到局面会崩坏到那种地步,而且……”

    “我不是毓贤,大总统也不是慈禧!”

    声音落下之后,居仁堂内的两人都沉默了下来,此时,只有居仁堂内,只有那摆钟发出的哒哒声,在长达数分钟的时间内,居仁堂内的空气都静的有些诡异,终于,袁世凯发出一声干咳。

    “法国公使那边,这一阵子一直梁燕荪那边走动着,想游说咱们向法国派兵!”

    在说话时,袁世凯作势端着茶杯,看似在喝着茶,可杯端于嘴下,右手扶着杯盖,眼睛却看着李子诚,他想看李子诚如何应这句话。

    “派就派吧,反正都已经参战了!”

    明知道这“派兵”是给自己挖的坑,可李子诚却仍然跳了下去,在语气轻松的答应时,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这兵要派,东西也得要,他们对咱们有所求,咱们对他们有所图,这事啊,就是一个连环套,这派兵也是外交机遇中的一部分!”

    李子诚的回答让袁世凯点点头,喝口茶他又不露声色的说道。

    “法国人可是对你的江苏陆虎视眈眈的!”

    ……终于,面对这句话,李子诚沉默了下来,在他沉默时,袁世凯却是在心下微微一笑,你想办事,行,那就先把兵权交出来!

    “大总统!”

    抬起头,看着袁世凯,李子诚用极为平静的态度说道。

    “江苏陆军,并不是我的江苏陆军,而是国家的江苏陆军!”

    一句大义凛然的话从李子诚的嗓间吐出,接着他的表情又微微发生些许变化。

    “在美国的时候,美国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出任驻法公使的的时候,曾对法国人说道,国家政治学,相较于其他科学,是我应该潜心修习的;立法学、行政学与谈判学,就某种程度而言,应被置于众学门之上。我必须修习政治学与战争学,我们的后代才能在民主之上修习数学、哲学;我们的后代必须修习数学、哲学、地理学、博物学、造船学、航海学、商学及农学,以让他们的后代得以在科学之上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雕刻、绣织和瓷艺。”

    在引用约翰?亚当斯的这句话后,李子诚的神情变得有些黯然,他将视线投给袁世凯。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他们的命运是注定为国牺牲,我想,历史会记住,正是他们的牺牲,才有了国家的强大,历史会铭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血汗,他们的付出!如果国家需要的话,江苏陆军可以动员二十万人开赴欧洲!”

    没有任何争辩,没有任何犹豫,李子诚的回答,却让袁世凯端着茶杯看着他,他想看清楚这个年青人,盯视着他的眼睛,想透过那双眼睛看到他的内心,看清他在想些什么,可在看到那双眼睛中的坦然时,他却移开了自己的视线,第一次,他发现自己竟然无法正视这个年青人的眼睛。

    “农林部和司法部对调吧!”

    中南海的瀛台。

    暮春的夕阳,还在西山之腰,这里已经是一片灯火通明;昔日冷清的大厅,陡然摆设了盛宴的桌椅:灯红酒绿,菜香扑鼻。那些邀来作陪的大员,鱼贯而人,笑语欢声,嘹庭绕院:副总统黎元洪……这个很少在京城露面的人物,今日也春风满面,身边的几位政府大员,仿佛有说不完的军国大事;而众人这时,所谈之事,自然绕不开方才居仁堂内总统与“总理”间的对话,所有人都在揣测着,今天之后,李连云,会给这京城带来什么样的风暴。

    没错!

    就是风暴,虽说那欢迎仪式,看似无波无澜,可事实上的暗流涌动,却是瞒不过这些“老成人精”的人物之眼,无论是大总统的“继承”或是李连云的“制宪”,明个,都会在这中国掀起一阵风波,可这现在这风波不过只是初起,真正的风波,怕还是7天之后,7天,一共只有七天的时间,七天之后,大总统就会宣布成立国务院,同时任命李子诚为代总理,待国会批准后,就会去掉那个“代”字。

    而这会最忙碌不定的,是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显然,他以主持人的身份在应酬八方,尤其是那些同李子诚一同乘车而来的“陇海系”,相比于这些政坛老手,“陇海系”则显得太过年青了,不过也正因如此,在那些政坛老手的内心深处,才会对他们多少轻蔑之意,可他们的脸上,那却诚挚的笑容,语气更显殷切、亲近之意。

    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大总统袁世凯陪着高出他近一头的李子诚走了进来,两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那笑容似乎是发自内心。见今天的主角到场了,所有在场的人都一齐起立欢迎。

    年近六十的袁世凯业经明显老态了,那略显矮胖的身躯微微有点驼背,因为最近瘦了些许的缘故,所以双眸有点内陷;唇边那抹短须却修饰得齐齐整整。此时满面笑容的他却是步履轻盈,频频向人们抱拳致意,问或寒暄几句。自然,那些目光环绕着他转动。

    “大家入座吧,入座!”

    梁士诒则一旁招呼着。

    在中间一个八仙桌上,袁世凯人了主座,李子诚坐进宾席,大家依次坐定,盛宴方才开始。

    袁世凯举起杯来,先看一眼李子诚,而后对着大家笑笑,说:

    “各位,各位!今天我们相聚,为我们中国国务总理李致远洗尘。致远不辞辛苦,从黄海之滨的连云港来到京城,与大家共事,我们应为之举杯!‘

    大家起立,共同举杯,齐呼:

    “李总理好!”

    既然这会大总统都把话说开了,称他为“国务总理”了,那众人也就没有了先前在称谓上的顾忌,纷纷照着袁世凯的方式,称李子诚为总理。

    “诸位年龄皆长于子诚,子诚年少,经验不足,还望以后各位仁兄多多提携子诚,这杯酒理应子诚敬诸位仁兄!”

    话音一落,李子诚便先干为敬。

    酒过几巡了,袁世凯端起酒杯,离开座位,来到李子诚面前,在李子诚站起身,端起酒杯时,他才说道:

    “致远,上一次,你我兄弟二人,携手赢了一着,那时,我在北京,你在连云,咱们之间,连个商量也没有,现在好了,你来北京了,就让我们再度携起手来,为这大中华奋斗在一条绳上如何?‘

    端起杯,李子诚还是淡淡笑着。

    “大总统,子诚年少,只怕有负众望啊。”

    “有志不在年高!国家、国民都盼望着你。”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376章 公使们的浮想(求月票!)

    全文字无广告

    第376章

    公使们的浮想(求月票!)

    “民国4年(西元1915年)5月31日,这一天,一直以来关注着中国局势的各国中国问题观察家以及中国的各界人士终于长松了一口气,自“张园刺案”之后的29天中,笼罩于这个国家上空的内战阴霾,终于随着前门火车站的一声欣汽笛声,开始消散了。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与三年前相同,李子诚是乘着火车前来的,当李子诚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中国首都的时候,那时,在无数国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可以缓解中央财政危机的富人,如此而已,最终,中央政府在他那里得到了缓解国家财政的巨款,当时没有人知道,为获得金钱给予他的铁路以及附属地意味着什么,而三年后的今天,正是当初的那条铁路,把他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位置。

    无论是以中国人的眼光或美国人的眼光看来,李子诚所经历的一切,真的颇具传奇性,这不是指他在商业谈判上让老摩根抱恨,也不是指让小摩根至今仍耿耿于怀,这一切商业上的成就,远无法同其在陇海铁路沿线创建的一座座工业城市所相比。

    可在我看来,他真正的传奇之处是——在他的身上充分体现出了他所谓的“中国梦”,他没有任何背景,但他成功的开创了一个工业奇迹,而这个工业奇迹不仅帮助他拥有了惊人的个人财富,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工业奇迹改变了这个国家,他的工厂改变了这个古老国家的经济构成,而他的国家,也在这个工业奇迹中击败了一个强国,而更为重要的是——从今天开始,他将领导这个国家!

    他将去引领一场变革!

    请允许我在这里用这一句话去形容它——“震撼世界的变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是的,可以肯定,未来这片古老土地上一切都将会深深的震憾整个世界,变革是肯定的,进步是肯定的。我们能够从李子诚的身上确定,他将会遵循怎样的道路,什么事情肯定会发生。但总体上来说,中国是一块难以捉摸的大陆,现在能给出的最好建议并不是外交官们口中所说的“等等看”,而是“从现在起正视这个国家”。

    总之,现在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这场正在上演的和即将发生的变革——它将为整个亚洲的复苏指明道路,同时新时代的曙光已经显现于这个国家!”

    《纽约先驱报》——《变革自南而来》端纳于北京

    京城,东交民巷,最近两天,对于东交民巷的外交官来说,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