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自程如实的答道,而李子诚只是静静的听着他讲解,真到他说完之后,才笑问道。
“那军舰有几艘有打捞价值!”
“嗯,根据初步的潜水勘察河内号、摄津号应具有打捞价值,不过,如果要打捞的话,还需要进一步的潜水勘察,以确定打捞方案。”
因打捞处隶属港务处的原因,而港物处更关心的却是打捞那些商船,从而利用打捞商船补充商船队,对于军舰的打捞,反倒是不怎么上心,除去几座炮塔是公司的指示之外,打捞处自然将全部的jing力用在打捞商船上。
“哦,是这样……”
沉yin片刻,李子诚认真的看着方自程问道。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两艘军舰吨位都在两万吨以上!以咱们现在拥有的设备,如果那两艘沉舰真的有打捞价值,是否能将其打捞出水。”
听着经略使的问题,方自程反复在心里思索着打捞处的设备,以及打捞能力,尽管打捞处组建以来已经打捞了十余艘沉船,但吨位少者不过数百吨,大者亦不过是刚刚打捞上来的吨位不足4000吨的商船,两万吨……
“经略使,虽说打捞处没有打捞大型战列舰的经验,但是在设备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现在我们的打捞设备大都是英国、荷兰最先进的打捞设备,按设备的设计打捞能力,若是拆除炮塔的话,应该没有问题。”
嘴上说着没问题,可方自程的心里却在不时的嘀咕着,作为熟知打捞作业的他清楚的知道,打捞两艘两万吨级战舰对于打捞处而言,根本就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挑战,工人没有经验,他自己同样也没有经验。
“而且,这次咱们在青岛得一座带有浮动船台的大船坞,该浮船坞设备齐全,设施先进,可举起三万吨的船只,如果采用浮船坞配合其它打捞设备,咱们完全能把这两艘沉船打捞上来!”
在方自程作着介绍时,李子诚不时的点着头,设备上没问题,那就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经验上,没事,反正这不过是笔意外之财,即便打捞不成功,就全当积累经验了!心里这么想,可嘴上却不能这么说。
“那好,你们现在就把所有事情都停下来,集中所有的力量去把这两艘军舰给我打捞上来,”
瞧着坐在那的方自程,李子诚随后又说道。
“程幕,捞起这两艘军舰,完成它们的修复工作,咱们中国有海无防的日子,差不多就宣告结束了,两艘战列舰,造价高达数千万,若是你们能捞起来,可就给咱们中国重建海防立下了头功!”
重建海军!
经略使的话只让方自程呼吸一紧,整个人顿时只觉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负于肩膀,他连忙回答道。
“是,经略使,请您放心,我们一定把这两艘军舰打捞上来!”
!#
第340章 走向海洋(求月票!)
第340章走向海洋(求月票!)
天气很好,大海平静的很,这是很难得的好天气,尤其是对于打捞作业来说,更是如此。4∴8065'shuhaige。'
通常情况下阳光可以照到海面下十几米的地方。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sè驱散,使得在在海水中的潜水员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
岚山外海的水深很浅,但是黄海如其名,海水浑浊不堪,在hun有大量泥沙的海中视线甚至不如数十米的深海,毕竟深海中照明灯所及,都是能够看清的,但在海军浑浊的黄海即便是使用照明灯,视线范围也非常有限。
因为“河内号”战列舰是座沉于近海,战舰上层建筑都外lu于水面,像炮塔之类的设备,更是直接由船上的吊机吊起,否则仅将近700吨重的炮塔吊起浮水,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而在这里,六座炮塔的吊起,不过只用了两天的时间。
就连接下来的炮弹打捞也显得很是容易,只需要潜水员从炮塔座游入弹yào库,然后再将其吊起,在过去的几天之中,所有的打捞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从主炮塔,到舷炮,几乎所有的表层可以拆除的武器、设备,都被编号加以拆除,以减轻战舰打捞出水的重量。
潜水入水的潜水员,所看到的东西都非常模糊,借着海底些许不算强烈的光线,透过潜水镜,潜水员隐约能看到战舰舯部被鱼雷炸出的破损处。
直径近米宽的损毁处边缘尽是如锯齿一般的断裂,在潜水员游入时,他小心翼翼避免自己被那断裂口划伤,不一会,从水面上吊下用于堵塞漏口的堵塞件,几名潜水员立即忙活了起来,
“等到浮筒运来,差不多能打捞了!!”
潜水员出身的捞工章巧福瞧着海船上chou沙机喷出的沙子,在心下自语着,打捞这艘大兵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公司不仅动用了所有的设备,甚至还从香港另外租了2支1500吨浮筒。
可是即便如此,按沉船吨位来说,也不过是勉强满足打捞需要,为了保证沉船的顺利浮水,除去移除炮塔、炮弹、装备减重之外,几十名潜水员日以断夜的稳除船内的煤炭,又用chou沙机chou出舱内的沙子。
“要是能把这艘战列舰浮水,打捞处就能挤身世界一流打捞事物所的行列了!”
踩着这有些破旧的铁制驳船,这2300多吨带着一台800吨台吊的驳船是公司最大的一艘打捞船,章巧福知道,这艘船是英国人淘汰的旧船,可即便如此,打捞处却将要打捞的却是史以来,被打捞浮水的最大的船只。
在章巧福在心里嘀咕着的时候,十数公里外的海面上,在几艘驳船的拖伴下,一个巨大的“u”型大船却正缓缓朝着沉船区驶来,事实上,这并不是一艘船,而是一艘浮船坞。
1900年,德国当局为进一步实施对中国和远东的侵略计划,派遣其远东舰队进驻青岛,同时便于就近维修舰队船只和制造新舰船,就把奥斯塔之创建的修船所收归德国胶澳总督府,始称青岛水师工厂、青岛船坞工艺厂,也称总督府工厂。为了在青岛后海(今青岛大港址)建设一个与港口相匹配的大型修造船厂,1901年9月,在大港建设工地同时举行了建港建厂开工仪式。新船厂厂址建于大港防
o堤入口左方。
当时,用100余万土石方填海造地,建成了长1100米的深水靠船泊位和大型厂房。水师工厂由前海逐步向后海转移,1902年,工厂生产的第一艘蒸汽机艇下水,1903年,德国技术人员根据当时东亚沿海航行的最大船舶而设计的16000吨浮船坞在大港建设工地开工营建,1905年10月12日即竣工jiāo付使用。~~
!…
浮船坞投产后的第二年,即1907年4月1日,工厂向大港新厂搬迁工作结束。总建筑费5000万马克的新厂,经过6年的建设,所有车间、库房、机械设备等全部投产使用,当时地方俗称蔓菁岛船坞。
而在这座船厂之中,堪称船厂jing华所在的,正是这艘16000吨的浮船坞。这座带有浮动船台的大船坞,长125米,宽39米,吨位1。6万,可容纳145米、万吨级以上的船舶,主要用于船舶修造,作业时,30人cào作机械设备,可举起3万吨的船只,这艘总造价高达600余万元的浮船坞,在此时堪称亚洲第一,除所用钢材和机械设备为德国进口外,其主要施工建造均由中国工人承担,青岛造船所也由此闻名世界。在德国归还胶澳后,浮船坞亦一同归还中国,而这次打捞作业,浮船坞更是打捞的主力,沿舰将由其运往连云港。
奥斯塔,这位设计并监造了浮船坞的青岛造船所首席工程师站在甲板上,望着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什么也不想,伸了伸懒腰,从兜里掏出一支一支的雪茄,用防风打火机点燃,然后有些担忧的说道。
“河内号战舰的长度是160米,而浮船坞设计可容只有145米!”
“不过总可以试上一试,长度或许差了点些,但是吨位却能举起三万吨!”
方自程的chun角轻轻一扬,在他看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捞起这两艘具有修复价值的沉舰,这关系到中国的海防。
“这需要冒很大的风险!”
转过头看着方自程,奥斯塔又继续说道。
“日本人的河内级战舰,已经落后于各国海军,如果你们有意加强海军,应该重新设计建造一种新型的军舰,现在日本的海军主力的确毁于一战,但是他们还在建造着更强大的战舰,仅依靠河内级……”
奥斯塔摇着头,在他看来,打捞修复河内级总有些得不偿失,尽管两艘军舰的造价超过三千万元,但是仅打捞费就需上百万之多,在军舰出水进坞后还要检查锅炉、动机,如果锅炉进水就需要更换、维修,再加上修复,至少需要huā费五六百万元才能让其具备战斗力,而假如龙骨弯曲,到时恐怕也就只能拆废铁了。
“奥斯塔先生,中国并不是德国,德国有很多军舰,可是中国……”
感叹着,方自程朝着大海上看去,自甲午之后,中国海军就不复存在了,那么几艘巡洋舰根本不足以保卫中国的海防。
“河内级对于其它海军强国来说,或许是落后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却能够让中国实现零的突破!”
接着方自程又把视线投给奥斯塔,这位重新受聘为青岛造船所首席工程师的造船工程专家,他曾在德国不来梅的威塞尔船厂参与过赫尔戈兰级三号舰图林根号的建造,无论是连云港或是青岛,他是少有的几个具有建造设计军舰的技术人员,也正因如此,公司才会把他chou过来。
“没准,等将来,您能帮助中国海军设计建造新式的战列舰!奥斯塔先生!”
奥斯塔耸了耸肩膀,非常认真的说道。
“虽然我现在身在中国,可我仍然是德国人,如果帮助你们设计战列舰,那岂不是与德国为敌?”
说罢他扶着船舷,望着海上仍未打捞出水的沉船残骸似自言自语的说道。
“在报纸上看,你们的淮海经略使有可能出任总理,希望到时他能阻止你们出兵欧洲吧!”
接着,他一回头,脸上带着有些天真的笑容。
“为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在奥斯塔提及友谊时,方自程只是笑了笑,到没再说什么,当他朝远处看去时,触目所及的却是一艘2000吨左右的商船,正缓速朝着北方驶去,不需要拿望远镜,方自程也能猜出那艘商船十之**悬挂着中国国旗。
当他把视线投向那艘商船的时候,在商船的舰桥内,一位年青的,甚至年青的有些出奇的船长,却拿着望远镜打量着那艘在驳船的牵引下朝沉船区驶去的浮船坞,年青的船长眼中尽是惊讶之sè,或许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庞大的浮船坞。
“等从海参崴回来的时候,没准公司又能多两艘商船!”
放下望远镜,穿着一身全新的船长呢绒制服的孟瘐,那张年青的脸庞上,尽是得意之sè,这艘“新港号”商船,尽管是一艘14年前建造的老旧商船,但是他却是鹰游商轮学校培训出来的第一批船长,而他又是其中最年青的,17岁!不仅如此,他还是全世界最年青的船长,以至于当他被晋升为船长的时候,甚至连国外的报纸都进行了报道。
在半年前,在中国的沿海航行的大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