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无语)-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成了一个政客!

    nv人的评价让李子诚的神sè一阵变幻,难道自己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吗?只是一个政客?

    这,这是自己想要的吗?不是!

    显然不是!

    而此时赵琪却是默默不语。她回头看的时间充其量不过两三秒钟,随后便转过身,照旧盯着大海,她看着大海,不再发出任何言语,终于,在两人沉默了几分钟后。

    她再次转过身,朝着李子诚微笑一下。

    “谢谢你,谢谢你今天chou时间陪我。好了,我们走吧!你还有很多事情!”

    在赵琪说完转身朝着陆地走去的时候,李子诚却看着她的背影,张嘴yu说话。

    “不,我不是一名政客!我不是,我会成为……”

    但话却没能说出口,准确的来说,李子诚意识到自己或许并不比赵琪的比喻高尚多少,无论如何,自己现在只不过是一个最庸俗的渴望拥有权力的人罢了,无论自己的理由多高的高尚,说出来的是多么的道貌岸然,但在那双眼睛的面前,在那双纯洁的视线面前,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辩解的。

    高尚的理由不能掩盖自己心中的所想,道貌岸然却只能让自己去鄙视自己的为人,苦笑着,李子诚看着赵琪的背景,在这一瞬间,李子诚明白了一些事情,或许有很多事情,对于自己而言,不过只是一种奢望。

    至少普通人的普通爱情,对自己而言,只是一种奢望,既然是,那为什么还要追求呢?为什么还要……

    两人沉默着朝着陆地的方向走去,此时,谁也不会再说些什么,只是静静的走着,仿佛从此时开始,天与地便不会再有任何jiāo集。

    在距离公共汽车站台还有百米时,赵琪回头朝着李子诚挥了挥手,然后笑靥满面的说道。

    “再见!”

    再见……

    默默的在心中道出这两个字,李子诚在心下叹口气,看着nv孩的背影,他明白现在或许是自己告别很多奢望的时候了,人总需要学会放弃,在人生的道路上总是如此。

    用过午餐后,在办公室内室的休息间内。李子诚对着镜子,呆呆地望着自己的脸,此时他的的思路shuhaige沌沌,难以理清。他感到脑袋里有说不尽的神奇东西,感到心里隐隐约约有种挫败感。这种心情与海堤上发生的事毫无关系。真正使他烦恼的倒是自己即将面对的事情:

    前往京城是自己的即定策略,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将不得不面对如何从袁世凯手中获得权力的挑战,去京城,无论是出任任何职务,都不能也不会做袁世凯的印章工具,袁世凯有他的追求,自己有自己的理想,或许,再过一年多,袁世凯就会去世,但是在此之前,自己必须要建立起足够的权威,只有如此,自己才能在后袁世凯时代,利用之前狐假虎威积下的权威去建立自己的权威,从而确保这个国家沿着正常的道路上走下去。

    而在这一过程之中,自己必须熬过一个漫长的、充满斗争的道路,而这对自己来说,简直是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而且,自己还需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自己不过他刚刚才二十四岁,在很多人眼中,自己不过只是一个青年,而若是自己身处那个高位,能够让那些老jiān巨滑的政客们服气吗?

    当然不能!

    所以,自己必须要完成一些事情,只有如此,才能让那些人明白,或许自己很年青,但是绝不能轻视自己,必须一系列的事件建立起权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根本就离不开袁世凯的支持,而这又意味着,自己和袁世凯之间,存在着权争,同样也必须要有合作,这意味着在很多问题上,自己必须要做出妥协,否则袁世凯很难给予自己支持,可是袁世凯……

    想到袁世凯是不得不给予自己一个显职,作为对自己同样也是对国民的一个jiāo待,可是在另一方面,他甘心分权给自己吗?显然是不甘心,或许在袁世凯看来,现在自己对他的威胁甚至远超过其它人,而这又意味着袁世凯不从背后给自己一刀,已经实属了,还能指往他的支持?

    但是即便是生死相较的敌人之间,都可能为了共同的威胁进行合作,那自己同袁世凯呢?并不意味着没有合作的可能xing!

    眉头紧锁着,李子诚不断的在心中寻找着各种与袁世凯合作的基础,准确的来说是寻找利益的契合点,只有找到这个契合点之后,两人才能进行合作,如此,自己才能获得袁世凯的支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可利益的契合点又在什么地方呢?

    突然紧皱的眉头猛然松开了,李子诚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这次中日冲突中,袁世凯的表现,无论如何,袁世凯都是中国的大总统,这意味着,他必须要在一些问题保持立场上的不变,这意味着,如果自己谋于外事,谋求国家利益的保全,袁世凯为了自己的声望也好,为了国家的利益也罢,他只能选择同自己合作,给予自己支持!

    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可以通过“外争主权,内扬实业”在发扬实业的过程中,获得国民尤其是资本界的支持,而通过收回国家主权,获得青年和普通国民的支持,这些支持最终会变成自己的政治资本,从而压制那些老jiān巨滑的政客,让他们为自己驱使。

    但是自己同袁世凯合作的基础如何建成?

    jiāo出兵权!

    这个念头不过是在李子诚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如果说这场“胶澳事变”对袁世凯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恐怕就是军队为长官si有,过去,袁世凯之所以要把部队变成他袁世凯的是因为他是满清的臣子,而现在却不同,他袁世凯是中国的大总统,他自然不能容忍军队为长官si有,而这场冲突,别说是各省,就是他视为心腹的北洋诸将,无不是怀有si心,这岂能不引起他的警惕。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用治淮借款编练“新建陆军”,建立一支受中央,实际上是受他控制的军队,而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北洋诸将或各省省军,都将是他的心腹之患,按照京中传来的情报,袁世凯准备借用欧战将旧军以及省军调往欧洲,从而通过统一补充,实现对这些军队的控制,而在国内,他则用新编师实现对国家主要兵力的控制,所料不差的话,袁世凯肯定计划着战后的裁军,到那时,袁世凯便会拥有一支属于“中央”的军队。

    可问题在于,袁世凯压根就不知道,他根本就没有时间……脸上lu出笑容,李子诚找到了自己同袁世凯合作的基础,他希望拥有“中央陆军”,那自己就帮助他,支持他,甚至可以借助后世的经验,在现在的中国建立一支国家化的军队,想来袁世凯肯定乐意,而且会乐见其成,而这可以做为一个敲mén砖。

    派兵参加欧战!

    嗯,这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筹码,一个用来同英法等国列强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出兵欧洲是法国人所需要的,同样也是袁世凯需要的,而对自己而言,原本不过只是一个过场,而现在却可以把这变成筹码,对内,对袁世凯的支持,可以换取他在一些问题上的合作,对外,可以借此收回部分权益,甚至修订新约。

    至于袁世凯想借助参战改变军队的构成,从而兵不血刃的掌握军队,但是他却没想到,他压根就没有那个时间,或者说,他所做的一切不过只是给自己做嫁衣罢了,而对于外界来说,外界所看到的却是自己的“大公无si”,只会看到自己的“国事为重”。

    而这一切不过只是自己同袁世凯合作的开始,在这一步之后,会有更多的问题的等待着自己,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一个开始!

    “当真是一个新的战场啊!”

    ……

第330章 敲打(求月票!)

    1914年12月

    一场大雪之后,隆冬的北京,早又一派冰雪世界。绿叶不见了,红huā不见了,从楼顶到树枝、到地面,一sè的银装素裹,耀眼明晶,单调到是单调了,但却纯洁了,可这纯洁却只是表相,任何嗅觉灵敏的人都能看到,现在的京城,事实上却早就是一片暗cháo涌动,这四九城中的平静不过只是暴风雪前宁寂罢了。

    政事堂国务卿徐世昌来到居仁堂拜见大总统,随行的还有左丞杨士琦,已经六十有余的徐世晶,面上早已呈现出老态了,一副疲惫像,眼神也显得不足。他素常不是这样,三十五年前,他和袁世凯结为盟兄弟,得袁世凯资助北上应试,先中举人,后中进士,后受翰林院的编修,在袁世凯小站练兵时,成为袁世凯的心腹谋士,两人一文一武,互为同道。'搜索最新更新尽在shuhaige。'

    两年前,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时,徐世晶力辞太保,前往青岛观望时局变化,在青岛,他是处于“宁为袁世凯夺权,也不让权落孙中山手”的ji奋中,拒绝规劝,毅然在半年前出山,当他再一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他处于“袁氏天下究竞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天下?“的mihuo之中。“五十而知天命”,徐世昌转眼六十了,六十岁的应该知道自己的去从了,不会遇事慌慌张张,他是有这个能力的。

    现在不同,他是去面对一个央央大国的兴衰,对待亿万黎民的生死存亡,一失足不是个人的千古恨,而是国家兴亡。徐世昌是个读过圣贤书的人,三岁的娃娃都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难道他这个知书达理的人不懂?

    他懂,可有时候,并不是懂得一些事情,就行了,大约正是官大了。事多了,徐世昌的心思也多了。愁肠也多了。

    做了国务卿之后的徐世昌,为了袁的统治,是费尽了心机的,每天按时到设于含殿后遐瞩楼的政事堂办公,各部公事。一切须经国务卿核准,各部长竭见大总统时,必要国务卿在座。国务卿比大总统还忙。当年一家京报曾作过这样的报导:

    国务卿之忙冗,实不减于前清兼管部之军机大臣。据可靠消息。徐相国每日起身甚早,八钟后盥漱洗完毕,至九钟乃至总统府。至十钟入谒总统,议论国事,十一钟到政事堂办公,十二钟午膳,下午二钟休息。至三、五钟再起办公,直继续至十钟前后,日以为常云云。

    徐世昌虽然如此鞠躬尽瘁,但袁世凯对政事堂的控制却十分严密,使徐难有所为。徐世昌暗下里对知己们说:“往日阁员入阁之初。多所发表,而实质上则多一事不能行。今大luàn之后。惟求休息,余既未敢多言,惟择其可行者行之,不可行者勿行,行而有成效者善也,否者即恶也,视其结果何如耳!会纵讥予无所表见,”徐世昌说的大真话,别人听了他的“无所表见”之论,似乎看透了他的“无为而治”心地,最后,不能不说一句“徐世昌,天下最大的滑头!”做了国务卿的徐世昌,并没有能够像他表白的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为而治”也并非那么容易,就是他自认定的“无忧虑”的袁氏天下,也很不平静。很多预想不到的事,都在接踵而至,就像现在,徐世昌却不得不面对,究竟是应该顺大总统的意思辞职,还是坚持下去。

    和袁世凯一见面,徐世昌便依如往常一样行礼说道:

    “见过大总统!”

    袁世凯微笑着伸手示意让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