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吃相-第8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史禄,你认为本侯的这个计划能不能完成?”陈旭问。
  “根据侯爷的说法,依照属下看来必然没有太大问题!”史禄回过神来赶紧拱手说。
  “嗯,这件事陛下已经应允并且责令三省六部全力配合,要钱财有钱财,要人工有人工,而且为了加快河渠的修建,本侯还会让科学院的工匠用太乙神雷配合,本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和胡宽去完成,有没有信心!”
  “侯爷放心,此事侯爷已经说得清晰明白,只要我们去实地勘察两条河流的情形之后找到开渠的位置,一定能够将河渠修建成功!”胡宽兴奋的有些打摆子。
  这条河渠一旦修好,大军长驱直入必然很快征服岭南,而作为开渠的主要领导者,他们必然也会跟着得到重赏,不说封侯,得一个大夫的爵位应该轻而易举,何况还有清河侯帮衬,到时候在工部捞一个四五品的实缺官位也极有可能。
  于是胡宽和史禄带着一群匠工匠吏激动的一哄而散,各自去召集人手去了。
  两日后,在工部和科学院的筹措下,一支由工学院副院长胡宽带领的修渠队伍跟着拿到兵符和兵部兵谏的任嚣赵佗两位将军带领的三千兵卒出发去岭南,浩浩荡荡车马旌旗翻卷,跨过渭河大桥沿着东方道直奔武关而去。
  这支修渠队伍不光有工部擅长修建水渠的匠工匠吏,还有精通丈量和绘图的科学院工匠,还有十多个负责火药和放炮的匠吏,而随行的马车上还足足装了数万斤火药。
  眼下越城岭南方的许多地方都已经收复,只要人手足够,修建这条河渠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或许等到入秋就能修通,那么就可以彻底解决兵员投送和粮食补给的问题。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贲和王翦一样,不是屠睢这种喜欢滥杀无辜的将领,后世的历史记载,就是因为屠睢攻入岭南之后大肆屠杀越族人,斩杀了越族大量的首领才激发了越人的凶狠抵抗和反扑,最后被越族人深夜偷袭,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而这一仗也使得大秦的元气消耗太大,皇帝大怒之下再次征兵五十万征伐岭南,几乎抽空了南方诸郡的守备兵力和民夫,甚至还将大量刑徒、奴隶、赘婿、商贾充作兵员,并且还长年累月的重税搜刮民间的粮食,在这种情形下,其实已经给南方诸地的叛乱留下了祸患,秦末农民反叛,江西之地最为激烈,包括许多地方官员都造反了。
  但眼下的情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王贲取代屠睢指挥,提前修建灵渠,大秦眼下各郡粮食充足,所有的条件积累在一起,收复岭南的确到了水到渠成之势。
  只是贵州云南这些鸟不拉屎的崇山密林有必要这么早搂在怀里吗?
  陈旭一直觉得皇帝有些小题大做。
  广东福建广西还好,这些地方靠海,眼下有了大海船可以来往,对于发展航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贵州和云南甚至更加原始的越南泰国等地,眼下绝对还是人迹罕至的野人区,打下来有个毛用。
  不过这次陈旭学乖了,决定不掺和指手画脚,而是老老实实的安静下来,每天晚上打坐练功,然后和几个老婆颠鸾倒凤的娱乐一下身心,早上早起跟着水轻柔练习剑术,白天马马虎虎上朝上差,剩下的时间做点儿好吃的犒劳一下自己和家人,然后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科学院、工学院、农学院、文学院、实验工厂、封地农庄等自己感兴趣的一亩三分地上,除开上课指导物理化学试验之外,还不断的参加研究工匠正在研发的各种机械设备。
  转眼就是二月,春暖花开之时,渭河南岸的蹴鞠商业广场以每日可见的速度开始收尾,五层看台已经全部竣工开始进入了内部装修阶段,而绕蹴鞠场半圈的三层商业大厦也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当中,至于占地数千亩的娱乐广场也已经进入了地面平整和绿化阶段。
  为了配合蹴鞠商业广场的美化工作,陈旭上书皇帝,准备在渭河两岸修筑河堤并且各修建一条长达十里的滨江花园,将这条荆棘芦苇丛生的野生河滩修建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景观长廊,并且还设置了公厕、小吃商铺茶舍小院等,以此提升咸阳的整体形象。
  而在这个春天到来之时,筹备几年的科学院和实验工厂也终于厚积薄发,开始进入了科技创新发明的井喷期。
  二月中旬,经过无数匠工匠吏反复的设计和试验,在充分吸收了陈旭的各种数学几何知识和物理机械原理,加上炼铁厂和铁匠铺的铸造工艺逐渐提高的前提下,第一副完全达到了商用水平的联动齿轮终于制造成功。
  这副齿轮和后世见到的机械齿轮几乎没有太大区别,唯一的差距可能就是材料,因为没有严格的冶炼工艺,合金技术还不完全过关,而且是采用纯铸造式加工,在强度方面还有所欠缺,但在陈旭看来,在这个没有高速动力驱动的时代,这副齿轮已经达到了完全可以全面推广的阶段,再加上轴承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和成熟,简单的机械时代已经看到了曙光。
  齿轮研制的成功之后,早已设计完成并且通过验证的压面机成为了工匠完成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设备。
  经过陈旭和一群匠工匠吏在实验工厂忙活了半个月之后,二月底,第一台压面机正式面世,这台被科学院定义为刘氏压面机的设备出来之后,引起整个科学院系统的震动,数千人涌到实验工厂观看了压面机的第一次工业测试。


第978章 压面机和蹴鞠场
  一台几乎全部都由钢铁铸造和滚筒齿轮构造的复杂机器摆在实验室正中央。
  赵擎张苍以及设计压面机的刘匠吏都兴奋的站在陈旭身边,四周还有上百科学院的各个部门大大小小的头脑人物,一个个同样激动的脸皮涨红。
  而应邀前来观摩的一群报馆记者也都如同一群马猴在四周跳来跳去的询问工匠机器上各个部位的不同名称和制造方法。
  “侯爷,面和好了!”一个匠吏兴冲冲的跑过来禀报。
  “好,把面投入料斗开机试验!”陈旭心情非常激动的点头。
  很快几个帮工抬过来一个巨大的木桶,里面都是搅拌好的面团,在一个匠吏的指挥下,帮工用铁锹将面团铲入压面机的进料斗,一个膀大腰圆的魁梧帮工脱掉上衣开始摇动把手,随着巨大的齿轮开始转动,三个成品字形排列的滚筒也在几对大小不同的齿轮联动带动下开始匀速旋转,很快就有面皮从滚筒之中压制出来,然后通过两个带着密齿的滚筒之后,面皮变成了宽窄厚度一致的面条从倾斜的出料口落下来。
  “哈哈,面条出来了,出来了!”围观者全都发出惊喜的呼喊。
  “切工准备,三尺切一次,赶紧把竹竿拿过来!”刘匠吏激动的眼泪都飚出来了。
  “咔嚓!”看着出料口的面条已经达到三尺刻度,一个匠工压下一个木制的把手,锋利的闸刀下去,细密的面条被整齐切断之后,一个帮工用竹竿将压出来的面条拦腰挂起来,然后被送到旁边的木架上晾起来。
  “哇,面条细密一致,完全一模一样!”看着挂起来的面条,无数围观者又开始惊呼。
  “让开让开,又来了!”负责晾晒面条的帮工嚷嚷着又把一杆面条挂上来。
  “速度太快了!”几乎所有人都还没来得及看清楚,面条一杆接一杆的被挂上木架,细细密密的白色面条看起来赏心悦目。
  “侯爷,我们终于成功了!”看着源源不断如同流水一般压制出来的面条,刘匠吏激动的浑身打摆子。
  “呵呵,成功乃是必然,当初本侯就说了,一旦齿轮研制成功,各种机械就会都能够制造出来,齿轮就是机械的核心和灵魂!”陈旭笑着点头。
  一大桶面团足足上百斤,短短不过一刻钟就已经见底,负责摇动把手的魁梧帮工浑身热汗流淌喘着粗气,但仍旧异常兴奋,这可是大秦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机器,能够参加这个首测仪式,足够他吹一辈子的牛皮了。
  “侯爷,面团用完了!”一个匠工同样脸皮涨红气喘吁吁的兴奋报告。
  “不错不错,这个速度非常不错!”陈旭非常满足,转身拍着刘匠吏的肩膀,“你立大功了,本侯正式宣布,这刘氏压面机测试圆满成功,请把各种设计图纸和数据全都准备好,本侯会让科学评测委员会为你的设计进行评定和发放奖金,同时会让工部为你颁发一册专利证书,以后所有制造售卖的机器你都会获得专利费用,但这个机器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希望你能继续研究改进……”
  “谢谢……谢谢侯爷……”刘匠吏激动的话都说不抻抖了。
  “庞主管,这一期报纸上的科技板块就要详细介绍这个压面机,同时面对全国招商,想要购买这个压面机的商人可以开始到科学院下定金定制生产!”陈旭对站在旁边的报社主管庞雀说。
  “侯爷放心,这个压面机必然会成为下一期报纸的焦点,一百斤面,一刻钟全部制作成为面条,足够一百人吃上一整天,这个速度简直堪称神速,眼下光是咸阳城就有大大小小数十家食舍面馆,还有所有家庭吃喝使用,每日需要消耗数万斤面条,这机器一定不愁卖!”庞雀兴奋的连连点头。
  “麻杆!”
  “侯爷,我在这里!”麻杆屁颠儿屁颠儿的从人群中挤出来。
  “本侯现在决定组建大秦第一机械机械厂,以后专门负责各种机械制造,这压面机就是机械厂第一个产品,你担任机械厂的厂长,要负责严格把关把每一台机器都做好!”
  “是,侯爷!”麻杆兴奋的点头。
  “刘匠吏,既然这面条机是你设计研发的,本侯就让你负责面条机的监督制造和改进,同时还要培养修理工人!”
  “侯爷放心,属下一定做好!”刘匠吏激动的连连拱手。
  “刘匠吏发财了,可要请客去园子玩耍!”人群中有人开始嚷嚷。
  “诸位放心,这次的奖金到手,某一定请诸位去园子吃喝玩耍睡小娘子!”刘匠吏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一天之后,大秦第一机械机械厂在实验工厂的铁匠铺挂牌成立,虽然依旧还是麻杆那一套班子,但意义却变的完全不一样,在陈旭看来,这就是大秦向工业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以后还有各种机器将源源不断的开始出现。
  两天之后,最新一期的大秦都市报上,科技板块出现了一篇名为机器工业开端的新闻,除开专门配图发布了这款名为刘氏压面机的图文稿,而且还打出广告,开始面向全国招商,鼓励各地商贾购买压面机开设面条加工厂。
  这个新闻出来走,立即在民间广为热传,许多人都到处打听这个叫压面机的奇怪物品到底是什么,而许多眼光敏锐的商贾也从中看到了商机,有人专门跑到实验工厂观看了压面机,之后不到一天时间,机械厂便接到了八台压面机的订单,虽然一台压面机的价格高达两万钱,但如果每天能够制造两千斤面条,每斤只赚半钱计算,收回成本也就只需要不到一个月时间,不过商业模式不能这么算,还有场地人工运输等成本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三五个月赚回成本一点儿问题都不会有,那么一年下来面条加工厂怎么也会赚数万钱回来,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合算的买卖。
  眼下的咸阳甚至许多郡县稍微富裕些的民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