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初唐剑神-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云在变化,绝对是老爷捏的,不然别人怎么会隔这么远把云给变了。
    

第116章 教材编撰
    八景宫,也已经深了,两个小丫头都已经在各自的小床上睡着了。自然有着侍婢服侍两个小家伙,此时正打着小呼噜。
    而在中间的房间之中,还亮着灯光。吕涵阳还没有睡下,他正在整理一些东西。一些在记忆之中已经尘封了许久的东西,说起来还真的不怎么想的起来了。
    在今天下午和李二的那一席谈话之中,吕涵阳确实发现自己对两个小丫头的教育方面做的还不够。虽然他寓教于乐的将一些浅显的自然知识放进了游玩之中。
    可是毕竟没有当过老师,不够有条理。所以他准备好好地策划一番。这还有几个月时间,等明年初春的时候,准备离开长安到处游历,在此之前先开始进行基础教育。
    “仙长,这是您要的东西,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吕涵阳让袁天罡准备了一些东西,这是他的教材的基础。
    笔墨纸砚是少不了,还有解文说字这一本书。这一年的时间吕涵阳也算是能够将这一本解文说字上面大半的文字对应曾经的简体字了。
    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非常奢侈与困难的事情,不仅仅是读书耗费的钱财,还有所有学生要掌握那些生字都非常的麻烦。
    因为没有拼音,所有的生字都是死记硬背记下来才行,这才是所谓的通假字的来源。其实就是当时写的时候忘记了正确的字应该怎么写了。写出来的错别字,然后被称之为通假字。
    “先将拼音字母写出来,还有阿拉伯数字。这两个次啊是语文和数学的基础。有了拼音字母,那么只要给每一个字注上音,就算是丽质这样的小孩子也能够认全所有的字了。”吕涵阳这样想到,毕竟字母的个数比起生字的个数要少的多了。
    而且弄一本字典出来好像也非常的不错,这完全可以成为三大不朽之中的一个了。称之为遑遑巨著也不为过,因为在此之前可没有这样的专门解释每一个字的含义的书籍。
    就算是有这样的书籍,也被认为是小学类,也就是小众的学科,根本不为人所重视,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从小学类之中独立出来。
    曾然在此之前有很多的这种类别的书籍如:太史籀的《史籀篇》,秦代李斯的《苍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西汉史游的《急救篇》、扬雄的《训纂篇》等。
    但是这些都没有解读每一个字的含义,直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有了字典的雏形。但是却也比较疏漏。
    所以吕涵阳准备让八景宫的人编撰一本新的字典出来,用上吕涵阳自己知道的后世字典的规范,彻底的将文字统一起来。毕竟这个时候的文字虽然已经算得上规范,可是却依旧有着很多的生僻字基本上没有多少人认识。
    甚至在读书人之中将认识这些生僻字都当成了学问,这样的人能够用来治理天下,实在是让吕涵阳觉得有点不靠谱。
    所以在吕涵阳把拼音字母弄出来了之后,首先学习的不是李丽质或者小武,而是一个有着很高的天赋的成年人——李淳风。
    这个年轻道士到了八景宫之后,显得很是默默无闻,钻研那些经书,然后整合吕涵阳带来的洪荒神话体系,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总算是理出一个脉络来了。
    而这一次吕涵阳再一次将一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让他整理这天下的文字,然后运用拼音进行注释,并且统合这些文字的含义,然后编撰一本字典出来。
    这种事情可是留名千古的事,李淳风接过这个任务之后,非但没有对吕涵阳给他这样的艰巨任务而感到苦恼,反而直接对着吕涵阳跪拜下来,重重的磕了好几个响头。
    “仙长如此看得起李淳风,定当不负仙长所托,若有差池,李淳风愿提头来见。”李淳风说着就开始投身到这文字的海洋之中,准备用这一本字典名流千古。
    当然这一切吕涵阳不知道,他还以为这是很好做的一件事情呢,因为现代的字典什么的,不过是几块钱一本。而且基本上除了相关专业的文字研究人员以及小朋友,一般人也很少再使用字典了。
    因为他们有手机,有度娘和谷哥解决一切疑难。
    所以他准备短时间弄一本字典,然后让李丽质学会很多很多的字的情况彻底的破灭了。而数学方面,加减法,乘除法还有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二元二次等知识,吕涵阳花费了好长时间才想起一部分。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吕涵阳和小朋友玩儿的时间都少了不少。
    而这段时间小武依旧是活泼无比,但是李丽质却在很多时候悄悄地进行学习,看着从皇宫之中带回来的四书五经,身边的侍奉她的女冠作为她的求教先生。
    “好了,教材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可以开始给丽质打基础了,先让她熟悉拼音字母。”字母表是最先拿出来的。这不过二十六个字母,相互组合而已。
    拼音字母表可以说非常的浅显,因为这就是给适龄孩子打基础的东西,而且不管是声母,韵母,整体认读加起来数量也不过那么几十个。完全可以很快的学会,尤其是李丽质非常的聪慧。
    而且学会了之后,只要注上拼音,那么李丽质就能够很快的掌握很多的字。就像是千字文这样的文章,说起来文辞修饰,其中每一句话的含义什么的都是上上等。
    可是靠死记硬背,小孩子真的差了很多。根本不能短时间的彻底的认识每一个字,单页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古人对于听过的话都记得非常的牢靠。
    因为他们就是这样死记硬背一步步走上来的,一篇文章,他们只要听过或者看过几遍之后,凭借对这些字眼的敏感,就能够复述下来。
    能够做到这样的,在现代可以称之为过目不忘,但是在古代那些出名的大儒每一个基本上都能够做到。
    

第117章 冯盎入京
    吕涵阳将后世的拼音,还有此时还没传入中原的阿拉伯数字先给弄出来了。教导李丽质,让刚刚接触的小姑娘非常的感兴趣。因为比起那些复杂的繁体字,简单的拼音和数字更让小姑娘喜欢。
    而当她学会了拼音之后,更是发现有了拼音,她居然能够读懂四书五经上面的那些文章。这让小姑娘心中更加的崇拜仙人老爷了,仙人老爷居然能够把那些难读的文章变得简单。
    李丽质的崇拜,吕涵阳也就好不愧疚的领下来了。但是这背后真正的出了大力气的李淳风却默默的当起了幕后英雄。
    因为李丽质的那些四书五经上面注解的拼音全都是他一点点的拼写上去的。可是功劳没有他一分一毫,全都是神仙老爷的。
    当然吕涵阳没有忘记李淳风,直接给了他好几张符篆当做护身之用。这些东西吕涵阳在里面添加了一个储存真元的小符文。
    做成了一个按钮,只要拿着符篆,按下按钮,那么按钮上面的储存真元符文就会碎裂,从而释放真元激发符篆,爆发出符篆的威力。
    这东西是吕涵阳的最新研究,也是一种作为常规手段使用的东西,毕竟他八景宫好歹也是人教在这个世界的道场,手底下没有几个能够使用仙术的人,实在是说不过去。
    尤其是原本的袁天罡的那些‘仙术’被两个小仙姑给出卖了之后,八景宫到还没有什么,别的道家门派的手段越来越无法让人信服了。
    而佛家的日子就更不用说,现在大唐佛道两家全然已经式微了不少。只有八景宫越来越兴盛,因为别的那些道家‘道家仙术’只要是个人就能使用。
    可是八景宫的纯阳仙长传下来的真正的仙术却基本上无人能够魔方其中万分一二。
    因为不管是各种符篆也好,还是飞剑也罢,大唐多是独一份,没有人能够制作出相同的东西来。而且威力强悍无比,远远不是那些道家原本的仙术能够比拟的。
    因为开山裂石的剑气,焚烧一切的烈焰全都不是小打小闹。
    哪怕李二从吕涵阳这里获得了火药的配方,然后制造出了强悍的炸弹,也不可能做到像吕涵阳那样飞天遁地的能耐。
    所以,大唐现在都知道只有八景宫的才是神仙,其余的都是信仰神仙的道士,他们没有发力。而李淳风得到了这些符篆,就是神仙青睐的最好明证。
    袁天罡都没有的东西,李淳风先获得了,所以李淳风在道观之中原本渐渐无人重视的地位,也被重新稳固了起来。
    这也是吕涵阳玩儿的平衡之术,袁天罡一个独大也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八景宫虽然不像是朝堂上那么复杂,但是却也是人组成的一个小团体,只要是团体,那么就有纷争。
    把握好其中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吕涵阳虽然不觉得袁天罡独大之后,会给他带来困扰,可是却会让袁天罡这个家伙骄傲自满,从而不那么用心做事。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下去,吕涵阳总算是等到了这一年的十一月,也就是寒冬腊月的前一个月,冬月。这个时候长安已经非常冷了,甚至下起了雪。
    在这冬月上旬的时候,河流还没有彻底的封冻,冯盎带着船队总算是到了关中,到达了长安城百里之内。
    这一路上冯盎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行藏,所有人都知道岭南越国公驾着好几艘大船的财物来长安城向李唐表示忠诚了。这种给李二面子的举动,让李二非常的安心。
    甚至李二觉得冯盎是一个好同志,就差给他发块牌匾,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了。
    当然冯盎在一路上也没有少宣扬纯阳仙人在岭南的光荣事迹,所以一路上冯盎也给吕涵阳做了一次大大的宣传,什么三剑斩龙王,什么万里取粮种等等。
    这样一路传扬下来,让吕涵阳的名声再一次响彻了大唐的疆域之中,甚至在原本薄弱的山东,江南那一代也都传扬开了,因为冯盎的足迹可是从那些地方走来的。
    当然这一切对于吕涵阳将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却也不值得吕涵阳将它记在心中。
    但是水稻种子到了长安,对于李二来讲却是一件大事,于是就在冯盎的信息传来的时候,李二摆开了仪仗,直接打开了长安城的南大门正德门。皇帝亲自出迎,给足了冯盎面子。
    这两个家伙相互之间捧臭脚的事情,吕涵阳是不会去管的,只是在水稻种子的交接的时候出面了一次,让李二和冯盎都感受到了吕涵阳对这些水稻种子的重视。
    大唐是一个农本位的国度,在这个国家里面所有人最重视的就是农业,因为这是华夏民族数千年来已经铭刻进骨子里面了的印记。
    只要是华夏子孙,那么不管走到哪里都会习惯在地里种点什么,而不管是什么地方的土地,都会在华夏民族的子孙的面前低头。被他们种出东西来,这就是农耕民族的生存哲学。
    没有土地,这些骨子里面都流淌着黄土地的血脉的华夏人,就觉得自己没有根。
    所以不管在戈壁,荒漠,还是在遍布岩石的岛礁上,华夏子孙都能让地里长出绿色的植物来,让他们的血脉之中的土地情节得到满足。
    而这种高产的农作物,对于大唐来说,这就是救命的东西,这片天下是否还会饿死人,就看着些水稻种子争不争气了。这一点亲自去了林邑和真腊的冯盎丝毫不担心,只有李二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