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骑在丹顶鹤的背上,盘腿坐着,此时在高达千米的高空,看着下方的蔚蓝色的汪洋:这就是大海,真他么的两辈子头一遭。现在无憾了!
上辈子有很多的遗憾,比如说没有去过天安门,没有见过大海,没有出过国,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没有女朋友,没有老婆孩子。
这些遗憾,这辈子吕涵阳决定要一一弥补,只是在女朋友和老婆孩子这一方面,他需要好好的斟酌一下,毕竟在这个时代他的身份地位可不能随便就找一个烟花女子之类的把自己的第一发给弄丢了去。
此时见到大海,吕涵阳非常的高兴,连续十天的赶路带来的疲乏也似乎缓解了很多,此时直接整个人站在了丹顶鹤的背上,然后张开了双臂要将整片天空拥入怀中。
“啊……”真元灌注嗓门之中,对着下方大喊大叫起来。而受到吕涵阳的影响,胯下的丹顶鹤也直接伸长了脖子然后发出高亢清越的鹤唳。
下方,此时蒙皓心情非常的低层,耷拉着眼皮,跪在寨子的祠堂面前。他们是西晋末年南迁的汉人。和这里的土人通婚之后,形成的这种氏族。一个大家族就居住在一个大寨子里面,整个寨子的人都是一个姓。
蒙皓他们就是蒙家寨子,是这方圆二十里最大的寨子,和周围的那些小寨子一起形成了一个聚落,为了抗击这一片山林大海,从山中海里讨生活。
现在蒙皓跪在祠堂前面,为的是给自己的孩子找条活路,这海龙王过境真的和他们这些人没有关系,可是为什么要让他们这些人将孩子祭献给海龙王?
那个被请来的巫师究竟是什么来历,居然能够让整个寨子的族老们全都听他的话,就连自己这个少寨主都没有办法更改他的决议。
但是不管他怎么打探,都无法探听到这个巫师的来历,最后只能够跪在祠堂前,为自己的小儿子谋得一份活路。
南海这片海域,每一年夏秋季节都会有海龙王过境,大风大雨甚至能够摧城拔寨,那种狂躁的大风,倾盆大雨简直让所有人苦不堪言。
从几年前一群巫师来到了这里,然后说祭祀海龙王能够平息那些狂风暴雨,不过祭祀不仅仅需要粮食,牲口,钱财。还需要每年进贡一对童男童女,这样海龙王才会息怒。
蒙家寨子这些年就一直承受着这份苦难,每年的夏秋季节庄稼要成熟了的时候就在提心吊胆,不知道这一年的海龙王会挑中谁家的孩子。
家中有小孩子的全都是这样,今年更是挑中了蒙家寨子的少寨主的小儿子,这让蒙皓完全无法接受。这些年他一直在进行着和这些巫师的抗争,但是不管是明的,暗的都没有办法和这些神秘的家伙抗衡。
这些巫师似乎真的会巫术,他们神出鬼没,派人跟踪都会离奇消失,而且在之后,这些人的家人也会的怪病,面黄肌瘦,甚至发疯而死。
这一切都让蒙皓和这些巫师的争斗难以持续下去,除了最开始的两年有人帮他以外,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愿意为他做这样的事情了。
此时跪在地上的蒙皓忽然间听到从天上传来的长啸之声,还有一声声高亢的鹤唳,顿时他抬眼望去,直接瘫坐在地。
“神仙……”蒙皓双眼闪出一阵的惊喜的目光,直接站了起来,双腿因为长时间的跪在地上站起来之后麻木了,直接踉踉跄跄的朝外奔去。
“这是唯一的机会,神仙真的有……他一定知道海龙王,神仙一定能救我的孩儿。”蒙皓奔出寨子,看着天上的那一只仙鹤,然后追了上去。
蒙皓的诡异举动直接惊动了不少人,顿时所有被惊动的人全都看到了天穹桑那一只仙鹤,以及他们看到了那一个神仙。全都直接和蒙皓一样,朝着神仙追了上去。
“神仙来了,神仙来了!”一大群人追着,更是声势浩大,而且不仅仅是蒙家寨子了,还有附近的大小村寨,全都来了,对于神仙的崇拜让这些人不知道放弃。
这个时代,消息闭塞,吕涵阳的大名已经在关中传扬了差不多一年了,可是在岭南这一片地方还是很少有人知道,就连广州也就只有那些当官的还有大户人家知道京城有了一个神仙。
所以蒙家寨子这样的偏远之地更是根本没有人知晓这是哪路神仙,可是不管是什么神仙,只要是神仙,只要能够保佑他们,这些人都愿意信奉。
所以吕涵阳一路飞,后面跟着一大串人,他们全都在这个时候跟在了吕涵阳的身后,直到吕涵阳一口气吼完,这才发现下方一群人正在追着自己的坐骑。
“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居然一直跟着跑,果然是不怕累的。罢了好久没休息一下了,现在下去和这些人见个面,休息一下好了。”吕涵阳一路上总是错过了宿头,因为直接飞很难在路上找到城市休息。
有的时候见到城市了,结果天气还早,然后就再飞一会儿,结果又没有了人烟,好在什么地方都能够休息的很好,也不怕,带着吊床,直接往树上一挂就好了。
第100章 巫师有鬼
吕涵阳直接让丹顶鹤往下飞去,整个人盘腿坐着,一身粗布道袍显得仙风道骨,虽然不是鹤发童颜的老神仙,但是却也说得上是丰神俊逸。
“尔等何人,为何追逐在本座身后?”吕涵阳在地面上空,十丈高下的地方,让丹顶鹤盘旋而飞。
“仙长,这里是蒙家寨子,不知仙长从何而来,还请入寨子休息一下吧!让我蒙家寨子好好地招待仙长,以表心意。”蒙皓可是整个寨子里面年青一代最有威信的,当然是他出面。
“本座为何要去尔等的寨子休息?这天色还早,本座还要赶路。”吕涵阳说道。
“仙长,小民有事相求,求仙长救救我那孩儿!”蒙皓说着就直接跪了下来。
“你要本座救你孩儿,你那孩儿在哪儿?带来让本座看看。”吕涵阳还以为这个汉子的孩子生病了,这种小事顺手为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一道祛病符就搞定了。
“仙长,我那孩儿在哪儿,我也不知道啊,他被那些巫师给带走了,说要敬献给海龙王!”蒙皓苦着脸说道。
这些巫师神秘无比,来无影去无踪,每一次来都是在大风大雨之后,这个时候正是人心惶惶,而他们的力量也强悍,甚至每一个都有一手翻墙过户如履平地的本事。
所以自己这些年一直无法找到对方的巢穴,派人跟踪却一去不回。当初为了挽回那些孩子,却死了好几家人,再也没有人帮自己了。
“巫师,海龙王?”吕涵阳听到这两个词,顿时脑袋上一道黑线: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还有祭拜海龙王的习俗,可是这童男童女怎么看都是那些愚弄百姓的巫婆神汉做的事儿。
“仙长,不知道你可认识海龙王?为何每年都会发怒,兴风作浪,大雨倾盆。这样我等这些百姓可没有活路了。”蒙皓问道。
“海龙王,哼……无稽之谈。这个世界上除了本座之外,再也没有别的神仙了,若是有人说有什么别的神仙,直接将他们乱棍打死,全都是骗尔等的。”吕涵阳自负地说道。
这个世界他来也马上一年了,要是真的有什么神仙的话,他做的这些事儿,也应该触及到他们的痛处了吧。不管是突厥那边的什么金狼神,还是中原的那些道家佛家的神佛。
自己火烧了好几万突厥人,这种以大欺小的事情,金狼神要是真的在,怎么没见来和自己拼命?自己编写的洪荒神话已经快要传遍大唐了,那些道家的各路神仙,怎么也没有见到有人来和自己辩论?
所以这个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古代一样,是没有神仙的,神仙都是臆想出来的。若不是吕涵阳自己在之前来的时候知道有人把自己送过来,他早就直接躺着混吃等死了。
现在虽然也是混吃等死,但是却还有这一点点的上进心,至少为了真元,他会不断地去找可以让大唐百姓过得更好的东西。
这不仅仅是为了真元提升,也是为了他自身的心可以安稳一点,毕竟他和这个世界的牵绊有的只是这个世界的华夏民族一样是炎黄子孙了。
所以他想要证明自己获得还有意义,那么这个民族就交给他来守护了。至少不会让今后那个阉割掉民族血性的程朱理学出现,还有那蒙古铁骑,满清王朝这些耻辱希望能够不再重演。
当然还有最刻骨铭心的那东方的弹丸小国,这一次他有着足够的资本去将它消灭。甚至不用他动手,让大唐的华夏儿女去为自己前世所在的那个华夏民族报仇。
“仙长……这!”吕涵阳的话,让蒙皓他们这一群苦哈哈没办法,神仙之间看来也不太平。这个路过的神仙居然说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神仙,别的神仙都是伪神,不能信。
可是对于他们这些百姓来讲,这些神仙要是不信,对方发怒了怎么办?难道这个过路神仙会一直庇护着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海龙王肆虐是每一年都来,这个神仙这么多年了只有这一次。
“怎么,尔等认为本座是在骗你们这些愚民?”吕涵阳怒其不争的说道,称呼他们为愚民果然没错,这些人是不了解无法解释清楚的全都是神仙。
可是吕涵阳还真的没有办法给他们解释什么海龙王过境的产生原因,因为这是台风。一说起来,就要说道大气压,说道什么高压低压,什么空气流动,还有水蒸气等等。
这些他娘的他都还给地理老师了,怎么说?而且这东西产生的原因还和地球的自转公转都有关系什么的,他也记不清楚了,这样和这些人说自己是居住在一个大球上,在虚空之中转动着的?
那还不会被人笑死:若是居住在大球上,那么当球把我们所在的位置转到了向下的方向,我们还不得落下去?
这又牵涉出了万有引力,娘的自然科学就是一环套一环,没有基础,就什么都没有,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切全然没办法说。
“罢了,你们要信就信好了,反正海龙王是不存在这个世界的,至于为什么每年都会有海龙王过境?那是这天地大道的规律,尔等不比害怕,海龙王还管不到大道运转。”吕涵阳说道。
“这……”还是没有人敢相信。
“罢了,本座也不管尔等这些琐事,既然你说了那是那些巫师做的孽,那么本座将这些巫师给斩了也就是了!他们究竟在何处?带路吧!”吕涵阳说道。
“启禀仙长,小民也不知道那些巫师究竟在什么地方啊,他们每次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甚至我派人跟踪他们都直接消失了,而且去跟踪的人的全家全都会被迁怒,生病而死啊。”蒙皓也没办法,这一切就是一团乱麻,而且线头还断了。
“无妨,待本座去尔等的寨子,然后告诉本座他们从何方前来的就是了!”吕涵阳说道。
“仙长,这边请!”一群人带头朝着蒙家寨子的方向而去,而此时整个寨子都被惊动了,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全都跑出来看神仙。
第101章 海龙王现身
吕涵阳跟随着蒙皓一起来到了蒙家寨子,在这里受到了这些山民们的热烈接待。所有寨子里的好吃的好喝的全都被端了上来。
这不是真正的当地僚人的土寨子,而是和汉家通婚了的熟僚。这样的寨子对于汉家文化是非常仰慕的,比如蒙家寨子里面最高大的建筑就是蒙氏宗祠。
既然受人之托,就当忠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