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马脸)-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午时分,南京城内一下子涌进全部四个精锐师团,大规模激战几乎绝迹,日寇随即进入肃清战斗状态。同日下午,2支曰本海军小型舰队到达长江两岸。

    就在这时,扮作78军而来的一对火箭筒手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在成功击毁了两辆当头拦截的鬼子轻型坦克和战车之后,一对火箭筒手迅速向高致嵩毫不客气地建议,仅剩不足一个营的残兵,必须立刻抛开一切命令,全力向下关突围。

    但是杀到一半,令所有人都担心的事情还是如期来临:除了手枪之外,每个人的长短枪连一颗子弹都没有了。

    好在这时又杀过来两路人马,一部是昨天才分手的教导总队第1旅少将参谋长万全策残部,一部是自己72军早已打光了的262旅254团韩宪云残部。几支残兵一回合,竟然搜刮出一大批手榴弹和炸药包来。

    在残垣断壁中,高致嵩一脸凝重地看了一眼四处正在搜捕的日寇,将万策全和韩宪云叫到了一边。

    “老万、韩团长,你们也看到了,别说我们已经弹尽粮绝,就算齐装满员现在恐怕也在劫难逃了。我们举手表决一下吧,要么给各自的部队留点火种,要么兄弟们一起上路与鬼子同归于尽。”

    万全策看了看韩宪云,韩宪云沉默半晌,率先举手道:

    “二位是长官,我先说一句。我有个亲侄子,他叫韩富贵,这些年一直在团里做我的传令兵,我不希望他死在这里。如果可以,我愿意拼死掩护他出去,也为我们262旅和我的团留个火种。”

    话音一落,万策全马上举手道:

    “高旅长,你是黄埔嫡系出身,我还是先说说我的私心吧。其实在与你们会合之前,我已经打定主意,因为我舅舅只此一子,自从到我军中一直都任劳任怨一直随我到今天。所以,我已给万古碑提前说过了,一旦最后时刻来临,我将不惜一切代价让他自行逃命。”

    高致嵩听完,突然也是凄然一笑道:

    “看来大家都是人同此心,如此倒也省了争论。万旅长、韩团长,我们这千把人突围可能困难,但让韩富贵、万古碑和我的犬子高飞率领一只小部队,集中所有弹药和轻重火器,再加上我们这千把条人枪视死如归四面开花,他们还是有把握逃出生天的。”

    说完,高致嵩示意二人向匍匐在不远处的一对火箭筒看去,嘴里不无希冀地低声道:

    “孟遥将军二位一听都知道吧,不瞒你们说,鄙人曾有幸在黄埔听过这位神秘将军几堂大课,突击营恐怖战力实非偶然啊。可自打这两个炮手来到我旅,不知为何我突然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孟遥将军的影子。这二人技战术水平十分了得,而且很少与我方士兵交流。突围后,我曾亲眼目睹他们都曾身中数枪,结果他们爬起来跟没事人似的。直到这时,我才确定这两人绝不是什么宋希濂78军的人,而是突击营的高手。”

    万策全、韩宪云骇然相顾,不禁又惊又喜:

    “老万,你可不要哄我们开心,拿突击营和孟遥将军来鼓舞士气。如果孟将军真到了南京,岂容小鬼子如此肆掠和猖獗?我们虽未见过他,但他在南海、上海那几件大快人心之事,我们还是晓得的,他不是那种袖手旁观的大人物。”

    “哼,不信走着瞧——”

    高致嵩带着一脸神秘的笑容,如释重负地一挥手道:

    “从淞沪会战到这场南京保卫战,两场大仗打下来,我已心灰意冷。我是这样想的,犬子高飞倘若上天眷顾逃出去,我已命他脱下军装重新以白丁之身去投突击营。若想保得拉出来的江东子弟无虞,别无它途。”

    “别说啦,高旅长——”

    万全策、韩宪云忽然激动地砸着拳头,豁然开朗地道:

    “明人不说暗话,其实我们早有此心,只是苦于没有渊源与孟遥将军取得联系。倘若高兄有此等师生之谊,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这样吧,我们马上就把孩子们叫过来,就由高飞领头,让万古碑、韩富贵为辅,三人从此结为异性兄弟,一起投突击营去吧。”

    高致嵩当即点点头:“我这就写一封信给孟将军,将我等心愿尽书其上。倘若苍天眷顾,孩子们也算是重生了,并且还能重新获得一个看得见的美好未来。”

    当天晚上,在高致嵩、万全策等旅团长带领下,近千人端起刺刀闪闪的长枪,分别向南京各城门呐喊杀去。枪声大作,四处重新响起了日寇的轻重机枪的哒哒射击声,同时一队队骑兵吹着铁口哨呼啸来去。

    高飞噙着眼泪,带着160个集中了所有剩余枪弹和最强火力的小股部队,跟着两位火箭筒手,由逃到这里的城防司令部特务本队、通信营数名官兵指引,悄悄向城西掩去。

    在西门一个宪兵训练营地,戴笠曾以宪兵名义命特务本部在那里修有一条直通城外的秘密暗道。原意只是为统帅部秘设的一条逃命通道,没想到今天派上了用场。

    一条条暗影,沿着残垣断壁潜行了数百米,四周激烈的枪炮声突然间停歇了。众人不禁都是一滞,脚下下意识地便停了下来。

    枪声寂灭,意味着万全策、高致嵩、韩宪云以及近千名生死弟兄,冲杀了不到十分钟即刻全部殉国。

    *小鬼子啊,*小鬼子!

    高飞抱着一听捷克式轻机枪,满脸青筋直露,浑身颤抖着,在一处断墙的阴影中瑟瑟隐忍着。而领着整整一个班士兵守护着火箭筒弹药箱的万古碑,已然窜起身,操起一把长枪就要冲去处,却被一个火箭筒手眼疾手快地一个扫堂腿扫倒在地。

    未等他爬起来,火箭筒手上去便恶狠狠掐着他的喉咙,硬生生将他一声大吼按将回去。

    “听着,小混蛋,如果你们不想自己的父辈白死,就跟老子好好地活着冲出去。想想吧,高将军的书信余温犹在,他们都正看着你们哩……”

第四卷 抗日烽火 第431章、拯救南京:划出一条红线

    第431章、拯救南京:划出一条红线

    南京城内激烈的枪炮声响彻了一整天之后,终于在13日的深夜沉寂了下去。更新最快最稳定,读看看小说网,百度搜索突击营所有的官兵,都双手紧握着自己的枪炮,一言不发地盯着远远的南京城墙。沉寂意味着南京在陷落的同时,灭绝人寰的大屠杀也随之展开了。

    有那么一个瞬间,傅晓冲、岳军等高级指挥员曾经一度和战士们一样,十分不愿意再看自己的兄弟孟遥一眼。

    他们比普通战士更清楚,倘若孟遥倾其所有,突击营还是有能力保住这座朝古都的。

    不过,随着第一批难民潮向壁垒森严的下关阵地如潮水般涌来,他们却很快又抛弃了自己这种不切实际的一时激愤之心。战争就是战争,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军事意义上的一切。南京大屠杀是历史给予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巨大伤口,它需要像一块疼痛但却醒目的警示牌那样,不带任何感彩地耸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十字路口上。

    要么向左,是怨天尤人,长吁短叹,久久沉浸在伤痛不能自拔。

    要么向右,擦干所有血水和眼泪,重新带着微笑上路,勇敢地去挑战强国富民的最高巅峰。

    就像现在正在向着他们狂奔而来的无数难民,他们手中森林般竖起的长枪,沉默地高昂着的大炮,以及无数突击营年轻但却坚毅的脸庞,对于他们而言,无疑就是生的希望,以及作为人最后的一份尊严。

    当所有奔突过来的人,一看清是自己的队伍,而且还是如此军容整齐、每张脸上都带着一股杀气,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长出一口气,当即跌坐于地,大声嚎哭起来。

    是的,几乎所有人都是拼尽了全力,只是本能地奔跑,奔跑,再奔跑。

    能不能跑出去,不知道。跑到何时是个头,不知道。

    但现在,当1号t59装甲集群钢铁阵脚一览无遗地展现在眼前,而且同时还奔出了许许多多前来搀扶他们的士兵,他们知道,这一刻,他们到家了。

    眼泪再次过眶而出。

    想想吧,这不是一个人的眼泪。当成千上万双眼睛,齐刷刷地在同一时刻,目光就那样凝视着你,眼泪就那样在你面前畅快地肆意流淌,没有人可以不为之而动容。

    从排兵布阵结束的那一刻起,孟遥就一直举着望远镜站在1号t59坦克上,须弥不曾离开过半步。

    也许只有覃五柄清楚,他擎着望远镜的双手,一直都在微微颤抖。

    直到已抵达长江入海口的两支潜艇支队打来战斗就位的电文,覃五柄才看到孟遥的那双血红血红的眼睛,终于闪动了一下光芒。

    但是,他们成功地堵住了第二舰队大部,但却到底还是让作为尖兵的日寇第11支队进入了长江。

    日舰一旦溯江而上,便是近十万即将渡江的难民之梦靥。

    不过,将两台备用的30管急速火箭炮刚刚调上来,却突然从那边传来消息:在离下关长江上游28英里处,兴冲冲溯江而上的日寇第二舰队11支队,在日寇第三飞行团特别攻击队的空中掩护下,竟然将英美急速赶来的巴内号警备艇、列迪巴多号战舰一顿狂轰滥炸,造成了紧急撤往舰上的英美侨民众多死伤。

    一直以调停者和观望者袖手旁观的英美两国,终于吃到了小曰本的炸弹。

    第11支队的数艘日舰,顿时与停泊在江面的英美舰只纠缠在了一起。

    *,悲喜之间,还真叫人有些哭笑不得。

    “行啦,让火箭炮在阵前待命吧——”

    孟遥叫住亲自压阵的机步团张姜成,十分清楚对于这两台30管火箭炮而言,35公里的射程,装填有特种爆破弹、破甲弹和穿甲弹的高能战斗部,就那几艘破日舰,只需一次炮火覆盖即可。

    说着,孟遥一回头,却发现阵前忽然哗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人头。

    这什么情况,怎么还不赶快上船逃命去呀?

    正待开口相问,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老大爷已经匍匐着扬着双手,一面捣蒜地磕着头,一面凄凄惨惨地在嘴里不断祈求着:

    “长官,求你千万不要撤兵啊,后面还有很多人,你要是也掉头跑了,后面的老老少少可就一点活路都没有了!”

    “老人家放心,人不走完,我们决不撤兵。”

    孟遥急忙示意士兵们拉起老人家,随即转头问道:“傅晓冲,现在已经征集到了多少条船只?”

    傅晓冲看了看手里的本子,有些无奈地道:

    “由于唐生智早在战前便将所有船舶集中到他的手中,名义是以全破釜沉舟之义,实则害人害己。我两个连队搜罗了一天,才抢到十几条船。由于每一条船都是人满为患,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所以我也没有下令强行夺船,只能这么多了。”

    “一次可以运载多少人过江?”

    “扔掉所有行李,只装人的话,一次300人吧。”

    孟遥一听,禁不住骇然望向仍在如狂潮一般涌来的黑压压人群,顿时就是一声长叹。这点运量,就是小鬼子在旁边看着不开枪,那也不知道要何时才可以把人全部送过去啊。

    再说了,能逃到这里来的人,几乎都已家破人亡,倘若再扔掉那点拼命带出来的随身细软,就是逃出去了他们又怎么生活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