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自便!”稍稍停顿一下,姜松接着道:“主殿下,请你准备一下,明天本官会派士兵护送你回洛阳,到时候要向皇帝陛下说什么是你的自由。”
    

第439章 战事突变
    说完后姜松转身就想离开,身后的光化公主继续叫嚣道:“姜大人,本宫身边的丫环、奴仆也不放过吗?”
    “公主殿下,你可以把自己身边的奴仆叫走,其余的全部是俘虏,会有士兵接管,请你不要再插手其他事宜,这是军事行动。”随后姜松对士兵道:“继续接收战利品。”
    “是!”
    姜松离开还未走出大殿,光化公主身边的一名太监就追了出来叫住姜松道:“姜大人,公主让你过去?”
    “又有什么事?”
    太监犹豫不决的道:“姜大人,公主房间里的东西全被你手下的士兵抢光了,公主非常的生气,要大人给个说法。”
    说法?什么样的说法?站的!
    心暗虽不爽,姜松还是跟随着太监返回,看到光化公主的房间,见光秃秃的啥都不剩下,连公主的床、被子都不见,更何况其他东西了。估计全都被士兵收走了。
    看到姜松进来,光化公主讥讽道:“姜大人,这是打扫战场吗?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你看看,房间里面能拿走的都被抢走了,这就是我隋朝的仁义之师?”
    姜松哑口无言,确实做的有点过分。毕竟人家是公主,再怎么说都要给点面子,不能把人家公主的东西也抢了吧!
    “公主殿下,你就将就一晚吧!随后本官让人给你拿下被子之类的东西,明天一早就出发。”
    姜松当然不会认错,谁让公主用过的东西能卖个好价钱,汗王使用过的物品能有不错的高价。甚至连公主穿过的依服,只要确认后,风声的商人绝对会出个好价钱,这一点是肯定的。
    光化公主还想理论,姜松却大手一挥,制止住公主的话,转身离开。到了大殿外,姜松把手下士兵叫来道:“汗王府里面的东西要认真搞清楚,特别是要交待给处理物资的内政官员,告诉他们这些东西都是汗王、光化公主使用过的,在价格方面要适当的调高。”停顿一下后继续道:“另外给光化公主送几床被子之类的东西过去,值钱的东西就不用送了。”
    “是!大人。”
    交待完这些锁事后,见李靖站在外面和雄阔海聊天,让姜松一阵郁闷,这丫的估计早就闪人。
    呵呵呵!
    “老弟,你别怪为兄的不计意气,只是那光化公主只有你能摆平,要让为兄出面的话只是受气的角色。”
    姜松也知道李靖的难处,官职没法跟人家公主比,在公主面前只有被训的嘴脸,难道还敢违抗公主的意思,那不是找抽吗?
    “药师,这事小弟知道,咱们回大帐吧。”
    汗王府耽搁一阵后,此时城中的战事全部结束,甚至连战场都打扫得差不多了。目前士兵都在清理缴获的物资,其实就是统计抢劫到手的钱财。
    回到大帐后,姜松、李靖知道这次攻打伏俟城没有什么伤亡,只有数百名轻伤的士兵,缴获物资却非常的多,战马一万多切,箭只有二十多万只,粮草无数。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无法统一。
    拿下吐谷浑都城伏俟后,姜松麾下大军并没有休整,而地在李靖的的指挥下,由雄阔海、尉迟恭、程咬金、刘宏基、薛万彻、冯立六人各率领自己的突骑师团对残余的吐谷浑铁骑进行彻底的清剿。
    伏允掌控的地盘极其大,还有无数个重镇。那些城镇驻守的吐谷浑士兵虽然被伏允抽调了大半,不过都还是有重兵驻扎。关键是吐谷浑人是半马背民族,制下的羌、党项、吐蕃等奴仆全都是马背民族,只要战争一来,一个命令下去就能成军,算得上是全民阶兵不为过。只是实力比强盛时期的吐谷浑人差了好多。
    决战时还五万多吐谷浑铁骑不知去向。经姜松、李靖等人分析研究后确定,五万铁骑应该逃回原来的城镇,有的估计继续跟随在伏允可汗麾下,这些都是不稳定的因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否则后患无穷。
    内政方面由杜如晦、韦福嗣、裴世矩三名牛掰人物带着一波文职官员具体负责处理。毕竟刚刚拿下伏允城,有好多政务事宜需要解决,特别是要安置好羌、党项、吐蕃等百姓的生产生活,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一些吐谷浑的老弱妇少同样需要安置,其工作量是巨大的。
    姜松没有掺和这些事务,而带着一波工匠及俘虏在西海旁边修建超大型盐厂。西海是一个盐含量量非常高的盐海,其盐的浓度比大海的含盐量高出无数倍。在这样的地方生产食盐,出盐率、产量都会有极大的优势。
    在西海修建大型盐厂还有个重要的原因,生产出来的食盐直接销售给草原各部落及西域、吐蕃诸国。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本来这些地方就不生产食盐,数千年来,草原民族的住址都是依靠从中原采购或中原商人销售到草原上。
    一旦西海建好盐厂,只要生产出来,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这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最重要的是在中原,食盐是朝廷垄断生产、经营,受朝廷严格控制。西海生产出来的食盐,姜松也不打算销售到中原一带,姜松不想和朝廷发生冲突。
    姜松也清楚,一旦西海建好盐厂,迟早朝廷、皇帝会知道,要想不泄露出去是不可能的。不过姜松想好了对策。那就是征伐大军的军费来源。把盐厂的大多数股份由后勤保障部接管,其余部分算是给各级将领的股权,姜松自己不要,就算出事也没啥关系。
    姜松带领上万名吐谷浑俘虏,在工匠的指挥下修建于厂的仓库、厂房、盐池等各种设施。同时在盐厂旁边还专门修建一个产品交易市场,这一方面为销售食盐做准备,同时也能让这地方成为连接西域诸国的产品交易中心。
    十月下旬后,西海盐厂正式投厂。本盐厂同样是采取晒盐工艺,只是目前是冬季,日照温度太低,晚上盐池里都会接冰。从而让食盐的产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高。这主要是姜松的指导下取得的。
    其实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后世人都明白,冰是不含盐的。白天把盐池里所结的冰全部清理出来,到了晚上让其结冰,加上白天的日照,很容易生产出食盐,甚至比完全采用日晒法的生产量更快。
    看着盐池里大片大片雪白结晶的食盐,杜如晦、韦福嗣、裴世矩等人激动万分。他们只清楚煮盐法,根本不知道晒盐法,特别是去冰法更是让他们震撼无比。
    “老大,你这是那里学来的,这方法太牛掰!河东一带的盐厂我也去看过,那叫一个复杂,且生产量非常的低,人工成本很高,你这完全就是无本买卖。”
    看到杜如晦激动的样子,双手捧着雪白的食盐,嘴巴里不停的在嘀咕。对于杜如晦等人来说,这种方式生产食盐真的新奇,很震撼!已经打破了他们心中原有的观念和想法。在杜如晦等人心中,生产食盐首先要找到盐井,随后再打井抽卤水,随后再蒸煮。那里会想到从海水里就能提炼出食盐。
    “克明,你应该清楚在宝岛上咱们还有二个大型盐厂,现中原一带的食盐市场,生产出来的食起因在部分都销售到中原一带,整个中原食盐市场占据了三成以上。”
    姜松在宝岛上兴建的盐厂,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商人从宝岛走私到中原销售。从而让朝廷生产经营的盐厂市场份额逐渐下降,效率越来越差。谁让从宝岛走私到中原的食盐价格只有朝廷生产的二成不到呢?商家见有暴利,当然愿意冒风险从宝岛上走私食盐到中原销售。再说了,姜松手下的海关巡逻队只要没有偷税,只要是从宝岛上出来的产品根本不会理会什么走私。
    “老大,我是听说过,只是没有见过这种生产方式和过程。”
    裴世矩摇头苦笑道:“克明,老大的这种上食盐生产方式,其实和古籍上所记载的有点相似。沿海一带的百姓,就是用自家的锅煮海水,从而得到食盐。只是那种生产方式太原始,不适宜大规模生产,毕竟海水含盐成分太少。”
    呵呵呵!
    “老裴说的对,其实这和百姓用锅煮海水得盐是一个道理,没有什么稀奇的。只是采取日照方式后,生产成本下降,能大规模生产。”
    韦福嗣迷惑不解的道:“老大,你怎么知道冰里不含盐份呢?”
    姜松有点傻眼,真不好回答韦福嗣的问题,总不能说这是科普常识,只要是后世人小学生都知道吧!
    姜松愣了片刻后呵一笑道:“老韦,这事说来凑巧,小时候一次意外中,让盐碗里的水结了冰,这才发现冰是不含盐的。”
    姜松的解释很勉强,世上那有这么多的凑巧的事。不过也找不到什么可行的说法,只能是相信姜松的忽悠,再说了,姜松是头,总得给点面子。既然姜松不愿意多谈。作为姜松的麾下,能追根询问吗?
    杜如晦兴奋一阵后道:“老大,食盐的销售我找了几家大的商家,都是专门从事草原贸易的。只要这些人销售后,不用多少天草原上的人估计也会得到消息,到时候咱们销售根本不用担心。”
    “克明,在供货时,中原商人和草原商人还是要有一定的区别,供给中原商人的价格要适当低点。毕竟中原商人是咱们的根本保障,草原商人没有保障。”
    “老大,放心吧!这些事都交待具体分管的官员了,不会出错的。”
    

第440章 战果被抢
    “走!咱们好长时间没有在一起喝酒了,今晚咱们不醉不休!”
    说完后,姜松带着杜如晦、韦福嗣、裴世矩几人回到中军大帐内。见李靖还在埋头在地图上,用直尺不断的比划,不时皱起眉头。
    几个月来,姜松基本没有过问战事,所有战役都是由李靖具体负责指挥作战。而杜如晦、韦福嗣、裴世矩等人则忙于内政事务,也帮不上忙,把李靖累的,人都瘦了一大圈。
    伏允原来的汗王府成了中军大帐,姜松、李靖、杜如晦、韦福嗣等人都住在府上。每天李靖都要向从这里发出多道命令,时时掌握吐谷浑人的最新情况,针对新的情报及时调整几路大军的行动方法。
    姜松虽然没有过问战事,并不代表姜松俩眼漆黑,对于战事的进展还是清楚的。几路大军在清剿吐谷浑的残兵败将时,所到之处基本能轻松摆平,顺利把张掖、酒泉等地收入囊中。不过在进攻玉门关时出现了新的情况。
    由于伏允可汗手下三十万吐谷浑铁骑灰飞烟灭,在随后的清剿中伏允也被俘虏,并及时送到了洛阳城中交给皇帝处理。然而,一直野心勃勃的吐蕃却在这个时候出兵抢占了玉门关、敦煌、鄯善等原吐谷浑占领的地盘,一下子打乱了姜松大军的计划,让战事有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玉门关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是连接中原到西域的重要纽带,是兵家必争之地。玉门关是抵挡西域、吐蕃等草原民族入侵中原的必经之地,是个险关。只要守信玉门关,就等于斩断了从西面入侵的敌人。只有拿下玉门关,才能向西挺进。
    玉门关易守难攻,算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展。如果是斗志丧失的吐谷浑残兵败将驻守的话,打下玉门关不会有任何的阻挡。目前玉门关被吐蕃抢占后,问题就严重了。要想顺利拿下玉门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