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护国公-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是何苦呢?”
    那男子叹息着说道。
    这是丁启睿,丁启相的族兄,崇祯时候的兵部尚书,实际上是杨嗣昌的继任者,湖广,河南等地剿寇的明军最高统帅,不过他被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然后被崇祯革职。之前一直流寓江南,他和马士英关系不错,马士英继任吏部尚书后,也重新启用他当了知府,好歹也是当年的尚书,当个不用管军队的知府还是表现很不错的。原本历史上他也是在马士英提拔下当了弘光的兵部尚书,并且在南京沦陷后投降清军的,但之后又卷入反清的案子,很快就被多尔衮砍了头。
    丁启相继续保持沉默。
    “纵然你不惜一死,难道就不为家族计?难道你想让丁家阖族因你和伯父的愚蠢而陪葬?是什么给了你们自信,觉得能斗得过楚公?”
    丁启睿怒道。
    “弟此时纵然招供,恐怕也于事无补了!”
    丁启相缓缓说道。
    “不仅仅是要你招供,而且还要你将功补过,我其实是来帮您的,是来帮你们丁家的,四民大会可以帮你们丁家的,也只有我们有这个能力帮你们。无论监国还是楚公,都会给四民大会面子的,我们可以帮助丁家避免灭族之祸,难道你真想看着丁家一族覆灭?
    我们能帮你们。
    可我们以什么理由帮你们?
    所以你必须首先得立功,立一个大功,只有你立了大功,我们才能为你们向监国,向楚公求情,最后免了你们丁家覆灭之祸。汉奸罪的结果你应该很清楚,你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家族,为父母妻儿着想,难道你想他们跟着你一起覆灭?”
    王夫之说道。
    丁启相无非就是破罐子破摔,知道汉奸罪已经逃不掉,而汉奸罪的结果就是抄家,首犯凌迟,家族主要男丁斩首,剩下的苦役,女人官配给皇庄,小孩扔孤儿院洗nao,所有犯汉奸罪的都是这个结果。
    山东当初这样灭门的可不少。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孙之獬,孙家整个九族完全抹去。
    一旦丁家汉奸罪定罪,结果也会和孙之獬家族一样,但四民大会可以帮他们,避免他们落个同样结果,也只有四民大会能帮他们。
    “听到了吗?这是你,也是咱们永城丁家最后的机会,难道你想永城丁家从此灭族?”
    丁启睿说道。
    他是真不知道自己伯父丁魁楚做的这些事情,他一直在湖广当官,之前他伯父跟了桂王,丁启相也跟着一起去了。但他自崇祯南渡,就向南投奔了在凤阳的马士英,之后一直就跟着马士英,包括马士英去云南当巡抚他也跟着当幕僚,宗族实际上分成了两边。他也不是自己,他身边同样也有丁家的部分族人跟随,这些人同样对这件事一无所知,可一旦丁家汉奸罪的帽子戴上,他最少也是去德兴挖矿的。
    他的妻妾女儿会官配给皇庄。
    他的几个幼孙会改姓名送到孤儿院忘记自己的真正姓氏。
    制度就是这样的。
    虽然这个株连制度很凶残,但制度就是如此,是否凶残都得这样,一旦汉奸罪定了,那么就是要株连九族的。
    杨庆可不想那些逃过一劫的汉奸族人过几十年,再以各种方式冒出来洗白翻案,在民间制造谎言歪曲真实的历史,文才好的说不定还会美化自己祖宗。比如编个故事把祖宗写成忠义之士,到百年后人们反而以为他们的谎言是真的了,那时候不可能还有人会关心故事的真假,说不定他们还真会为其抱不平呢!
    比如某个勾结土匪被枪毙的大地主。
    而杨庆就玩凶残的,是汉奸就株连九族,女人改姓官配给皇庄伤残军人,小孩进孤儿院改姓洗nao忘记过去,那些成年无辜牵连的去挖矿,有罪的或凌迟或砍头,总之就是要这个家族消失。
    定了汉奸罪就抹去整个家族。
    不杀也得消失。
    这个家族不复存在。
    就算有活着的也不再使用这个姓氏延续这个家谱。
    所以都怕这个罪名,哪怕黄宗羲这些人跟杨庆斗,也对这个罪名避之唯恐不及,这不是死的问题,这是家族消失的问题。
    别的罪名都好说。
    就是当街对杨庆开一枪,最多也就是一死,但不会祸及家人,骂他奸臣也没什么,杨庆根本不在乎有人骂他,报纸上经常有骂的,而幕后搞事情被抓了通常也只是流放,几乎没有被处死的。
    但沾上汉奸罪就是灭族啊!
    这些世家大族最怕的就是这个!
    世家大族就怕这种动不动对家族下手的!
    所以他们对朱元璋恨之入骨,朱元璋就喜欢这样,要杀就直接杀个一大堆,现在杨庆在汉奸罪上,已经开始向朱元璋看齐了。区别只在于朱元璋根本不在乎多杀几个,在尸山血海里出来的太祖陛下,才不会那么矫情呢!而杨庆好歹还是以尽量少杀人为原则的,但对于这些家族来说,本质上并没区别。
    都是直接连根铲。
    只是毁灭的方式不同而已。
    那些被送进孤儿院的小孩长大后大多数不会记得自己真实身份,记得的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洗nao中以自己曾经的出身为耻,然后等他们下一代就彻底不知道了。
    一个家族就这样消失了。
    连他们的祖坟都会因为无人祭祀而湮灭于荒草。
    他们真怕这个。
    丁启睿知府当得好好的,而且马上就要升任布政使了,跟着马士英这个杨庆的恶犬,他和家族的未来还是很有保障,可不想跟着陪葬。
    “姜斋老弟,能否让我和舍弟单独说几句?”
    他说道。
    王夫之点了点头。
    紧接着他出去叫过那军官,打开牢房把刘楗拎出来,然后一起离开了牢房,剩下的交给丁启睿了。
    实际如何交换之前就商议好,丁家汉奸罪是逃不掉的,但四民大会可以根据他的立功表现,向监国争取特赦,这个是可以做到的,四民大会出面请求监国,由监国特赦免除丁家汉奸罪。这几乎可以说十拿九稳,监国肯定不会驳回四民大会的请求,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监国之前也偶尔行使特赦权。不过这得看丁启相的表现,准确说是他供出多少有用是东西,而且还得在四民大会堂向所有代表交待,而且未来还得在对皇帝的审判上做证……
    好吧,他要做的很多。
    但换回的是丁家包括丁启睿在内的宗族可以保全。
    这个交换并不难选择。
    一个小时后。
    丁启睿走出了大牢。
    然后他向着王夫之点了点头。
    王夫之深吸一口气,然后看了看那些四民代表……
    “诸位,我们需要一场geming!”
    他说道。

第三九七章 叛国罪
    南京,四民大会堂。
    “告诉他们,是谁主使你和建奴勾结的!”
    王夫之说道。
    此刻他站在正中发言席上,四周两百多名常设代表环绕,而他身旁就是刚刚带回的丁启相,带着镣铐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后面就是装在一个站笼里的刘楗。而刘楗则茫然地看着这间带着森严气势的圆形大堂,三层环状席位多数都空着,只有最下层发言席四周坐满人,在一盏盏鲸蜡的灯光中盯着他们。
    “是陛下!”
    丁启相说道。
    四周一片哗然,虽然这一点都快成不公开的秘密,但他的证实依旧不免引起骚动。
    “你要为自己话负责,这里是四民大会堂,你的话涉及当今皇帝,说谎将以大逆罪论处,你再说一遍,到底是谁指使你勾结建奴的?”
    一名代表站起说道。
    “是皇帝陛下!”
    丁启相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是陛下让我携带一份密信,前往北都交给伪大学士陈名夏,再由陈名夏带我去见奴酋多尔衮的。”
    “密信内容是什么?”
    一名代表问道。
    “陛下邀请多尔衮派兵南下,再以多尔衮南侵为名御驾亲征,并召秦王,桂王,蜀公以兵相会,集十万大军兵临南都诛杀楚公,奉陛下还都南京。事成之后以山东之地作为酬谢给多尔衮,明清结兄弟之盟,清以明为兄,以银千万酬谢秦王,割福建,台湾,海南岛归桂藩,进蜀公爵为蜀王并以云南归蜀王。”
    丁启相说道。
    那些代表瞬间炸了。
    尤其是那几个山东代表,立刻就骂了起来……
    他们可刚过上好日子。
    在杨庆持续三年的填窟窿后,山东的地瓜和玉米推广终于完成,甚至因为气候已经可以,部分地方的土豆也开始少量种植。这种东西基本上淮北就勉强可以承受种子退化问题,虽然退化仍旧不可避免,但退化速度已经可以保证农户自己留种使用。这个问题就是越冷越轻,因为寒冷可以最大限度削弱病毒在土豆中的传播,所以土豆成就了俄国,而中国除了西南高原,最主要产地就是内蒙和东北,就是气候足够冷。无论病毒性退化还是生理性退化,都是随着纬度和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明的土豆推广甚至超过欧洲。
    这时候欧洲仍旧没有把它当做重要的食物。
    这些良种推广,还有鸟粪的应用使山东粮食自给率超过了九成。
    虽然还是不够。
    但好在杨庆又给了他们另外一种补充,也就是拖网渔船,这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实际上这时候不仅仅是欧洲国家,就连日本也已经在使用拖网捕捞。但大明这种非渔业国家仍旧没有,主要还是刺网,而杨庆在舟山渔场已经使用拖网多年,无非就是推广到山东而已。
    这一带更适合拖网。
    渔业最大限度补充山东的食物。
    甚至军队都就近采购登州捕鲸副产品的鲸肉罐头,虽然吃了这么多年以后,军队士兵对这个已经到了二战美军对斯帕姆的仇恨程度……
    但他们还得继续吃。
    甚至原本荒废的鲁西一带都开始以畜牧为主人口有所恢复。
    毕竟那里主要怕掘黄河。
    但目前来看,虽然清军的蒙古骑兵依然可以看到黄河,但想在明军沿河的骑兵巡逻下掘黄河,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如果不是大量人口聚集,仅仅是畜牧业和少量开荒,完全可以忽略掉这个问题,杨庆只是对铜瓦厢决口的阴影太重而已。尤其是南方的棉纺业对棉花需求越来越高,而这些地方本身就是很好的产棉区,当然不能就这样浪费。杨庆现在也开始鼓励向这一带租地大规模种植棉花,虽然那里的土地已经全部没为官田,但商人可以去大规模承租,然后只要每年交租就可以了。
    可以说此时的山东正在一点点恢复繁荣,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哪怕残留的士绅都满意,毕竟过去他们得天天对付造反的饥民,说不定哪天就被灭门了。
    现在交税换来的是平安。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居然想把山东出卖给建奴?
    这简直孰不可忍了!
    “叛国!”
    “背叛国家!”
    ……
    几个山东籍代表怒喝道。
    那些福建籍和云南籍代表同样一脸的愤慨,尤其是福建籍的,他们这些年和广东竞争激烈,尤其是在捕鲸上。实际上与杨庆知道的不同,广东捕鲸业一直存在,徐闻的捕鲸业明末已经很发达,鲸油在明初就已经是贡品了。就像电影海洋深处里的锤哥一样,徐闻渔民用相同方式从渔船上跃下,带着捕鲸叉扎那些巨鲸。
    这和舟山渔民把鲸当鱼神祭拜不同。
    杨庆带来的是全面繁荣。
    同样也带来了激烈竞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