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5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数二十六路。
  但路作为行政区域却没有行政编制,真正的地方官是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制。二级政府的某些权力要由中央委派的路一级官员制约,仓司、宪司、漕司和帅司就是路一级的官员。
  明清民国则是三级制,基本和后世没啥差别,都是省、府(市)、县。其实宋代也是在三级制上略微改变了改变,把省(路)一级的权利部分交给州府军监,一部分收归中央,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再出现唐代节度使割据一方的局面出现。
  但是吧,由中央垂直管理几百个州府工作量太大了,这也是形成冗官的原因之一。割据是防止了,但工作效率太差,政府管理成本也太高,有点矫枉过正。
  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恢复三级制吧,还真就存在地方大员割据的可能性,而且不低。受交通、通讯条件制约,一旦边陲省路出问题,最少也得一个月以后朝廷才会得到消息。
  等调派军队完毕,给养准备好,走到事发地,最佳的剿灭时机已经过了,火势着了起来,不管能不能扑灭都会造成极大损失。
  沿用宋朝的二级制吧,中央的权利太大,责任也就跟着变大。这么多州府的具体事宜全得中央拿主意,必将会造成一个巨大的中央政府。而地方官则成了混子日的,反正也没啥权利,干啥都干不利落,很打击积极性。
  而且大省制下的省一级官员真的很累,照顾不过来辖区内的方方面面,只能依靠再下一级的官员,这样一层一层压下去,中间环节太多,真正干活的得不到好处,积极性自然就不高。
  向左低效、向右不好管理,洪涛干脆就往中间凑凑,既不搞明清的三级制,也不完全沿袭宋朝的二级制,而是二合一,来了个三级小省制。


第804章 小省制(二)
  具体说来就是把宋代的省路一级行政区域拆分开,一个路变成两个或者三个省。行政区域缩小、管辖人口减少,能直接降低省一级官员的工作压力。但又比州府数量少了很多,间接的也减轻了中央政府的工作量。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地盘小了、人口少了,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地方割据现象发生,除非你能联合周围好几个省一起起事。
  众所周知,合纵连横的难度有多大,又有多么不稳定。增加难度就是好的趋势,绝对免除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就能把原本属于中央政府的权利和责任下放到省一级行政机构,让地方官员切实的管理地方,不再是中央的传声筒。
  再接下来,就可以相对放心的让本地人担任地方官,只有本地人才会一心一意的建设家乡、为家乡福祉着想,不是百分百把做官变成演戏,专门演给上司看,欺上瞒下糊弄百姓。
  最后,省以下的地方官就能逐步改成由当地人自己推举一两个人选,再由中央政府任命其中一个,慢慢的把人事权也交还地方。
  同时中央政府也不再负担地方官员的工薪福利,完全变成一个统筹规划国家大事和专职对外的小政府,各司其职。
  假如全套设计全能完成,未来官员的职位就没那么吸引人了。肩负的责任太大,权利又受到各方制衡,不能说受气包吧,反正风光不再。
  面对这种转变,还会全民争走独木桥去抢吗?必然会少了很多人,而且少的这部分人中高智商人数会占不小的比例。不管是经商、研发都比当官收益大,钱多了照样可以步入仕途完成更高理想,何乐而不为呢。
  “省下面是市和县,市下面是镇、县下面是村。党部建立在省一级,市县成立分支机构,村镇派驻工作组,就可以覆盖全国。”
  嘴皮子都说薄了,洪涛才算解释完小省制的大致规划。注意,是大致,真要一点一点扣细节,那得讲好多天。
  “别举手了,直接说!”刚把茶杯端起来,打算接受众人的顶礼膜拜,洪涛就有把杯子扔出去的冲动。这个王十真是太讨厌了,整天在下面搞小动作不说,连自己应得的掌声她都搅合。
  “按照爹爹的说法,把一路划分成二三个省,是可以降低地方割据,但地图上好划分,实际中在当地百姓心里是很难割开的。比如说爹爹把凉州、甘州、肃州与湟州、马尾城分划两省,但马尾城和湟州百姓与凉州本就是一脉,很多家庭成员也分驻两地。两省官员从当地选择,根本就是一地人,很容易勾结在一起,那不还是甘凉路割据嘛。”
  王十丝毫没在意养父眼睛里的怒火,站起身侃侃而谈。一边说还一边得意的摇晃着脑袋,很有我就气你、我就气你的架势。
  不过她提出来的问题确实很有见地,这个问题不解决小省制就等于少了一项功效,还是很重要的功效。
  “我可没说省市官府有兵权,全国的兵权都在中央手中,军队由中央派驻地方,隔段时间换防它处。地方官府只能有衙役编制,连弓手、团练都隶属于地方驻军管训。驻军的财政支出由中央划拨给地方,用于就近购买军队补给。地方驻军和当地官府没有上下左右的关联,完全独立。”
  洪涛是用剥夺地方官府军权的方式来预防地方割据的,其实宋朝就是这么干的,但做的不太彻底。也不是不想彻底,而是做不到。
  光靠少量禁军无法绥靖地方,因为大家拿的武器都差不多,真打起来,禁军也占不到绝对的优势,要是人数上差距太大,禁军也没什么好办法。
  但新军不同,乌合之众对上新军,十倍数量也是白搭。洪涛目前还不敢把话说得太满,但一个省驻扎两个连基本没问题。
  边境、多民族混居的省份可以多驻扎一些,一个团也足矣了。这笔钱中央政府还是出得起的,平时由新军震慑内部,战时则抽调出征,左右都不浪费。
  至于说这么做会不会和禁军一样,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问题,随着新军和新式武器的出现,已经不存在了。
  冷兵器时代军队的战斗力全看士兵训练水平高低、阵法演练程度、将领对军队的控制力,双方熟悉不熟悉确实是个大问题。
  到了热兵器时代,作战不再纯粹依靠阵法、体能,新式武器拉近了士兵个体的差异,也削弱了高级将领在作战中的作用,更依靠低级将领。
  只要低级将领熟悉手下士兵就够了,高级将领谁来了基本都是一个打法。低级将领可以长期跟随一支队伍,反正他们手下也没多少兵力,总不能就拉着三五百人造反吧,那也太儿戏了。
  “……军队都派驻地方了,都城由谁来保护?”王十肯定有借机报复的心思,一个问题解决了,她马上又提出第二个。
  “你们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为父不回答,是问的太没水平!”讨论了两天,洪涛一直没有机会损人说笑,这下终于捞到机会了,现在就算王十认输他都不乐意,必须狠狠的抽才解气。
  “按照爹爹的意思,政府官员任期有限,不用等兵来攻人家自己就让位了。抢皇位更是傻子,皇帝就是个摆设,抢来何用?权利都在各省官员手里呢,发下去容易,收回来难啊……但爹爹这个办法有个大问题,遇到强敌时朝廷手里没权利,很多事情会很难办。比如说北方来敌,福建、广南诸路很可能就不愿意提供军费和兵源,届时该如何应对?”
  王大也从应理城赶了回来,但她和王二、王十、周一日显然不是一路,倒是和王三、王七、王九、王十一、富姬、绿荷姐妹比较抱团,讨论也在一起。和其他人比起来她也比较不怕王十,听到洪涛的话立刻起身给出答案。
  但她也不是百分百同意洪涛的设计,尤其是比较熟悉的国防军事。这套东西从理论上讲确实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在她看来有个大漏洞,很致命的漏洞。
  “哎,这个问题还算比较高档。老十,看到了吧,别总以为全天下就你最聪明,你那点心思都用歪了,好好和你大姐学学吧。”
  洪涛不光要打击王十,还得挑拨姐妹之间的关系。要是让她们都抱成一团,自己这个爹就不好当了,说实话,现在就已经很吃力啦。
  “……”王十即便知道这是个坑,也忍不住掉了进去,人性啊,没辙。意气风发的她真受不了被当众羞辱,不敢和爹爹撒气,只能斜着眼瞪了大姐一眼。
  “王大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一套规则显然无法满足所有要求,怎么办呢?很简单,再加一套呗。两套规矩,一套用于平时、一套用于战时。何时切换,这事儿就交给未来的政府操心吧,现在咱们讨论的是促进党,不是国家。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得一步一步走。走一步看三步叫智慧,走一步看一百步就是好高骛远了。各省党部的负责人、全国党代表、各个委员会的人选你们自己选,我不参与。但党主席和代表大会委员长就不用选了,为父勉为其难的代劳几年,散会!”
  其实洪涛更恨王大,问啥不好,非问自己没准备的。现在连宪法都没影儿呢,直接聊战时宪法有个毛用啊。
  可自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仙化身,不知道这三个字不能随便出口。干脆把话题拉回促进党职务上来,都是人,没有一个不喜欢权利的,眼前摆着这么多权利,谁还顾得上什么战时不战时。


第805章 多虑了
  事实上和洪涛预料的一样,儿童团的孩子们都不是啥云淡风轻的世外高人,对权利的热衷程度一点不比蔡京之流低。
  “十八,听说你学会了针刺艾灸之法,来给为父试试,我这个老腰啊,你那几位娘娘一回来就酸疼。”
  还别说一个世外高人没有,王十八就是特例。她对权利真没啥感觉,洪涛第一个出门,她脚跟着脚的也出来了,低着头就往后苑走。
  “孩儿还要去编写教材……”面对养父的请求,王十八连脚步都没停,拒绝了!
  “难道说给为父看病的时间也没有!”洪涛没觉得自己得罪过王十八,不就是让她去长江学院里讲课嘛,也不至于这么大怨恨吧。
  “爹爹不是病,放纵所致,睡在书房几晚即可……还要把西迪姨娘关在屋外!”这次王十依旧没停步,也还是没回头,脚下反倒更快了,一句话说完,人已经下了码头的台阶。
  “嗨你个死孩子,这是怎么说话呢……八嘎,以后你有了孩子,千万不要学本王,该打就得打,从小就打,长大了就打不动喽。”
  让女儿提醒自己不好纵欲过度,洪涛的老脸真是被说红了。好在此时已经是深夜,学院码头附近的灯光也不亮,没人能看见。不对,身边还跟着影子一般的八嘎呢,洪涛打算传授一下经验给他。
  “主人年岁大了,确实不宜太过劳累,不如就听神医的去书房吧……”八嘎现在不仅中文流利,还能听懂画外音了,他自己不说,谁也看不出是个外国人。
  “嘿嘿嘿……咱俩打个赌如何,你就守在战公主屋外,天亮之前,每回来一位夫人,本王就输给你一枚金币,如果一个都没回来,这个月工钱就免了!”
  每天不坑一个人,洪涛就觉得自己是虚度光阴。大脑袋坑不到,哪怕还八嘎这样的也成啊,不嫌穷也不嫌笨,老弱病残孕统统不放过。
  “小人赌了……”八嘎是凉王府内外唯一一个愿意和洪涛打赌的人,每次都输,但每次都勇于迎接挑战。
  “唉,名声臭了,不好混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