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达到这种状态得经过长期训练,比如禁军的士兵,一当兵就是十几年,平常在训练啥?主要就是阵型,也就是作战时如何及时执行命令,练这么多年也不见得全能达到精兵的水平。
新军真没那么多时间去琢磨如何排演阵型,热武器作战也不需要太复杂的阵型,能做到列阵、上膛、举枪、射击的大致统一就够了。
训练的重点主要放在对武器的熟练度上,还要学习简单的野外生存、土木工程、认图急救等等技能。谁上膛快、举枪稳、挖战壕快、会躲避危险,谁才是精兵。
说白了吧,这就是作战方式、使用武器的不同,造成了军事指挥思想和军事编制的变化。适合的就是对的,没有那个好那个不好的说法。
其实到了战场上,团长也没法直接指挥基层士兵,连才是标准作战单位。只要连长、班长能听懂号令、看明白旗语,整支军队就可以具备基础战斗力。
团长和更高级的指挥官需要操心的不是士兵如何作战,而是要全面把握战场局势。比如说什么时候该加强火力、什么时候该收一收、什么时候该追击、什么时候该撤退、什么时候该向友军靠拢……
军队的编制除了为作战指挥服务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核定士兵的升迁。当兵打仗其实也是一门手艺,更是一项工作,和种地当工匠没任何不同。
种地的指望多收获粮食多拥有土地,做工的盼着多拿工钱当大匠,当兵呢?同样也有升迁、加薪需求,而且更强烈。
想让士兵在关键时刻别掉链子,那就得也让他们有相应的收获,还不能吃大锅饭,那样培养出来的不是精兵,而是兵油子。
伴随着军制的军衔制度就是士兵的粮食、土地、工钱、级别。这次洪涛更懒,直接就把工匠的级别套用了过来,士兵分成三级、尉官分三级、校官分三级,每一级的工资都是不同的,且差距尽量拉大。
士兵不按照个人评定升级标准,而是以班为单位集体评定,这样可以避免个人英雄主义。你个体再强大也不能光想着单干,没任何作用,只能想办法融入集体更好的完成作战任务才有机会升级。
至于说抚恤金、伤残补偿金之类的名目暂时还没有。这也是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这个年代当兵打仗真没那么娇贵,只要能按时拿到粮饷就很不错了。
人这个玩意吧,不能一下就把好处给太足。从吃糠咽菜直接到顿顿鸡鸭鱼肉,很快就会吃腻,然后就不觉得这种生活有什么幸福的。
好处得一点一点的增加,先往菜里放够盐,大家就觉得比以前清汤寡水幸福,等盐被习惯了之后再来点油腥,大家就又会觉得生活每天都在进步,心气也高。
不过洪涛也没太抠,他变相的提高了一下军人的地位,凡是因为伤残退役的济州岛士兵都会优先安排比较好的工作。
但千万别以为他光是为了军人家庭着想,如果光这么想宸娘和犹太长老会也不会答应,那得付出多大成本啊。
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新军士兵服役期间要读书认字,还得学习简单的制图、医疗、机械、土木工程知识,如果是海军的话学习的技能更多。
不用聊其它的,仅仅就能写能算这一个技能,就比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强,放到工坊或者后勤管理部门去总比刚从扫盲班里出来、啥市面也没见过的人强。而且士兵意志坚定、思想统一,习惯于服从上级指挥,比一般人反倒好管理。
用宸娘的话讲,全世界最坏的人就是她的爹爹,算计啥都能算计到骨子里去,可看上去全是大善人干的事儿。
第762章 清水河(一)
“有你们父女在我就没有出头之日!败军之将也别幸灾乐祸,说不定你还不如我呢!”也正是因为济州岛的军制特殊,所以蒋二郎根本不在意当副司令还是当团长。
这一路上他其实干的就是团长的活儿,而且济州岛的新军里也没有团长呢,除了他和萧兀纳这两个司令之外,最高的职务就是连长,成为第一个团长也不是坏事儿。
没有战争的年代军人就是升级慢,所以一听说要去打仗了,济州岛的新军根本没有背井离乡的惆怅,更不觉得去为别人打仗有什么可冤枉的,甚至比宋人还希望赶紧到战场,这样就有更多机会立战功升官加薪了。
“还真让二郎说准了,萧将军领一个团去帮本王断后吧。记住啊,要尽量多挑耽罗兵。”这就叫现世报,萧兀纳的笑容还没完全绽放开呢就凝固在了脸上。
“大人,您是不相信下官的能力还是看不起耽罗兵?他们个头是矮了点,可要论陆上作战蒋将军的海军也不是对手,他们也就是使唤大炮略微熟练些而已!”
断后这个活儿最没意思还危险,前面怎么打都和你没关系,可一旦大军要转移阵地,断后的部队就得最后一个走,被敌人包围强攻的几率要大很多,萧兀纳是真不乐意去干这个苦差事。
“正相反,本王以为萧大人能审时度势才委以重任。你需要防备的可能不是西夏人,而是大宋禁军。耽罗兵见到宋人不会有任何杂念,萧大人你怕是也不会对宋人有丝毫怜悯之情,所以这个活儿由萧大人去做最合适不过了。”
洪涛还真不是和蒋二郎、萧兀纳逗着玩,派给他们俩的任务非常有针对性。蒋二郎当年就是特种兵出身,正面作战他真没啥拿得出手的战绩,但要论偷鸡摸狗侦查敌情的本事无人能敌。让他率领前锋团基本不用太担心被敌人伏击,搞不好是他伏击敌人。
让萧兀纳去断后就更有讲究了,无论蒋二郎、王大、王七,原则上讲都是宋人,真要是和大宋军队真刀真枪的干起来,谁敢保证他们面对同胞的时候就没有一丝犹豫呢。
在战场上片刻的犹豫不决就有可能葬送一支军队的命运,而萧兀纳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要问他最恨谁,大宋肯定排名前三,只是因为有洪涛压着才不敢造次。
一旦有机会打击宋朝军队,他必须浑身都是劲儿,能打死两个绝不会少死一个,更不用担心手软,没那个可能性。
“果真如此……也罢,萧某这条命是大人给的,背负点骂名也应该!”萧兀纳对射杀宋人真没啥顾虑,不过一听到洪涛的解释,立马就明白这次出兵是个啥情况了。
对于这种事情他是本能的抵触,当初辽国就因为内斗才大伤元气,没想到大宋也逃不出这个怪圈,要不是欠了大人情他真想带兵回去,与其掺和别人家里的这种烂事,不如去朝鲜半岛上开疆拓土。
“老大,剩下的事儿就交给你了,老七指挥炮兵,我给你当预备队。”一头一尾安排好,洪涛就没啥可需要操心的了。干啥都得找专业人士,自己能把握大方向,可要论战场上的指挥能力真不如王大。
王大确实专业,第一件事儿就是把热气球升了起来。在平原地区这玩意就是古代的卫星,配合望远镜和旗语,能洞悉周围十几里的敌情变化。
不过王大比洪涛阳光多了,她的热气球是灰色的,没故意涂黑吓人玩,上面还有个红色的阿拉伯数字,它代表了热气球的位置,是为将来大型战役预备的。
到时候没准会有好几个热气球从相距几里的地方同时升起来,互相之间传递信息的时候就能根据编号迅速在地图上找到相应的地点,方便指挥。
随着热气球不断攀升,原本在驿道上排成五列纵队的新军也在号声指挥下开始向两翼展开。每个连排成三排横队,十个横队为一组,两边各自排出两组之后,这才听着号声、踩着田野向前推进。
啥,不能损害百姓一针一线……快别扯淡了,这可是打仗拼命,谁还顾得上什么田亩不田亩啊,能不故意损坏就是好士兵。
“大将军摆出如此阵型,又没有箱车助阵,是不是太单薄了。”
洪涛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忙碌,就连王七都带着本部人马从箱车上往下卸装备,只有高翠峰屁事儿没有。古人不是云了嘛,闲人生事,他此时就是闲人。
“夏涑莫慌,现在的新军早就不是当年的新军了,你看老七他们摆布的玩意,乃本王施过法的新掌心雷,比霹雳弹可厉害多了。只要有了它,步卒在野战中也能把骑兵打得落花流水,还不用借助任何地形和天气。等着看好戏吧,西夏人不来则罢,来了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厉害。古人云,你大爷依旧是你大爷,只是多了几个大妈,嘿嘿嘿……”
高翠峰的担心恰恰就是洪涛的得意之作,以前的新军在野战中需要拖着箱车一起走,遇上地面太差的地区就会受制。
现在的新军不能说完全摆脱了箱车,但已经不用再拖着它去野战中充当掩体了,成了纯粹的运输工具。而新军又多了一种武器,王七他们正从箱车上往下搬呢。
黑乎乎、四尺来长、大腿粗细的铁管子,被安放在一个丁字型的钢架上,装上两支比箱车车轮小但宽很多的辐条轮子,挂在箱车后面一串串的沿着驿道向前驶去。
这就是洪涛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后装滑膛炮,口径和舰炮一样只有三寸,但长度短了一截,只有三尺七寸,这样能把炮身重量降低六分之一左右。
在大海船上这一百多斤不算啥事儿,可到了陆地上宁可把射程缩短也得把重量降下来,否则根本没法跟随军队行进,也就谈不上野战炮了。
没错,它叫野战炮,全名1091式三寸野战榴弹炮,用两斤全装药包可以把六斤四两重的空心榴弹发射到三里以外,三分之一装药发射霰弹射程超过三百步。
其实这就是一门仿制的拿破仑12磅野战炮,还仿得不太像,口径、长短、粗细、材质都有不小差异,总体上就是一个目的,好制造和减轻重量。
传统的拿破仑12磅炮是前装青铜炮,算上炮架、炮车全重一吨多,要是再加上装载炮弹的箱车,在不是特别平整的路面上两匹马都够呛能拉动。
91式野战炮是由四到五层灰口铸铁由内至外一层一层铸造出来的,有了内膜冷却技术,这几层铸铁越往里质地越紧密。提高了结构强度,炮壁就可以做得薄一些。而且铸铁比青铜轻,炮身重量只有不到八百斤。
再加上对炮架、炮车的精打细算,全炮的重量被控制在一千五百斤左右,加上箱车和三十发炮弹两匹马完全能应付。
除了大小、重量、射程、材质之外,91式野战炮和拿破仑炮最大的区别在装填方式上。拿破仑炮是前装滑膛炮,而91式野战炮的尾部有个楔形炮闩,是后装滑膛炮。
虽然依旧使用了球形炮弹,装填速度也比前装炮快一倍不止,每分钟四发是平均射速,急速射时能达到每分钟六到七发,但不能持续太长时间,炮管会发热。
本来黄怀安试制出来一种线膛炮,能大幅降低膛压,用同样的装药量可以把锥形炮弹发射到更远的距离,准确度还高。
但这种炮管的制造难度非常大,废品率高的连大宋首富都肝颤,不太适合大量装备。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合适的底火,沿用霍奇斯基榴弹的点火方式成功率又不太高。权衡之下洪涛还是选择了制造成本低、技术要求低、使用难度低的三低产品。
第763章 清水河(二)
说得这么热闹,高翠峰都听困了,那91炮到底好不好用呢?西夏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