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既然是知识分子的天下,文化自然比较发达,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大。印刷行业也挺发达的,既有国营的印刷厂,也有很多私营的印刷作坊。
但印刷技术并没有质的突破,还停留在雕版印刷的层面上,无非就是雕版技术更高了,雕工数量更多了,国家对出版发行的管控更宽松了。只要你出得起印刷费,是个人都能印本书,有没有人买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而且随着商业的发达,印刷行业也不再是仅仅印刷书籍,像账簿、传单、小广告、产品包装什么的也都需要印刷行业。总体上讲,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
洪涛在这方面有先天优势,他在南宋办过报纸,用的就是后世的铅字印刷技术。虽然当时具体经办人并不是他自己,但背后出坏主意的是他,理论知识丰富。
既然有现成的技术可以赚钱,干嘛还去创新呢。把当初在南宋搞的印刷作坊照搬过来,按照目前的条件略加调整,应该就是个不错的买卖了。
最主要的是这玩意入行门槛高、技术难度大,别人想学一时半会儿也学不会,第一口大肥肉必须让给自己吃。
而且洪涛连第一个客户都找好了,就是算院!自己这个算院的博士不能白当,光贡献个算盘不足以体现出此博士与彼博士的区别,再来个印刷术让你们开开眼,顺便也别白看,真金白银掏一掏吧。
只要算院接受了铅字印刷这个新事物,很快就有会更多政府部门来下订单,因为算院里的师生大部分都是朝廷官员或者叫预备役官员,不可能一点影响力都没有。
另外洪涛还看准了一个业务方向那就是寺庙。现在佛教比较流行,上到皇家下到平民百姓都以信佛为荣,大大小小的寺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各处冒尖,经书的需求量自然是非常非常大的。
就算大宋国内的雕版印刷行业能满足,就不考虑出口问题了吗?别的国家不提,北面的辽国可是一直在和大宋有样学样,他们的印刷行业应该没有宋朝发达。
假如将来有一天自己的商队运送着一大堆印刷精美的经书抵达辽国,应该还是挺受欢迎的吧。这样一来自己就是文化使者了啊,必须和辽国文化人打成一片,然后再顺势把花膏也一并卖给他们。
文化人在这方面向来勇于尝试,对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也肯定趋之若鹜,保不齐灵感一来还能弄出点流芳千古的作品呢。自己也就借着他们的掩护,顺理成章的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即便有个把明白人反对也没用。
后世的老美不是讲究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子嘛,咱比老美的形象可爱多了,一手捧着精美的经书,一手提着芬芳的花膏,脸上全是笑容。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买卖自愿,绝不强求。
想玩铅字印刷必须先要铸造铅字,想铸造铅字得先有铜模。南宋的金银作匠人可以如雕刻玉石般在铜块上把繁体字雕刻的非常精细,想必北宋的匠人也相差不远。到底能不能,问问就知道了。
去问谁呢?还是后苑那几位宫廷匠人。不过有一件事儿让洪涛非常苦恼,这七个匠人里有三个都叫大郎,还有两位是同姓,再加上自己也是大郎,称呼起来很容易乱。
事实证明北宋的宫廷匠人手艺要比南宋的普通匠人高超,两位金银作大匠只用了四天功夫,就完成了驸马交待的工作,分别在两块火柴盒大小的白铜上雕出了驸马都尉、左卫大将军信两行字。
顺手还在铜块上做了抛光和花纹处理,一个上面是云寿纹配梅花,一个上面是水波纹配荷花,栩栩如生。
可惜的是洪涛需要阴刻当模子,他们两位理解错了,以为驸马要用铜块当印章,用的全是阳刻。还异口同声的说字写的不好看、也没有画画功底,在家里玩玩即可,千万别拿出去乱盖,会被人耻笑。
两位工匠的话让洪涛都有点无地自容了,就这字还丑?这画还次?还让不让人活了!在重新解释了自己的意图并确认工匠们听明白了之后,洪涛又遇到了一个小问题,产量不足。
想要铸造铅字,怎么也得有一千多个铜模才能满足日常书籍的印刷,生僻字还得临时补刻。如果制模速度太慢,那就得增加人手了。
“看来还得去麻烦麻烦陛下……”对于这个问题,洪涛没抱着自力更生的想法。现在他已经以国为家了,只要皇帝手里有的都可以借来用用,比如皇家御用工匠。
照例还是公主进宫向哥哥转达了驸马的意思,邀请皇帝去正在施工的飞鹰社视察,理由很简单,名字是你题的,不能不理不睬。
第57章 该来的总会来
“妖花何在?”第二天下了朝,皇帝和司马光就出现在国子监的院子里。他们当然不是为了飞鹰社来的,自打一进院子神宗皇帝就在左顾右盼,始终也没找到那种可以熬制出慑人魂魄药膏的米囊子花。
“陛下,花已经开败了,东北角那片新开垦的土地就是苗圃。”那一丛米囊子花已经成熟,花籽都被洪涛尽数收集,一部分被重新撒回了地里。
“此花能否过冬?”皇帝也不是五谷不分的笨蛋,马上就要入冬了,这个时候种植显然来不及再开花。
“当是不可……”司马光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多把握,又把目光转向了驸马。
“入冬之前臣会把花苗移入琼林苑殿中,内建火炕昼夜烧泥炭取暖,日间有阳光照射,花苗不仅可以过冬,还能继续生长,说不定会在殿中绽放。如若无法成活,开春之后再以花籽育之,毫无影响。花种并不珍奇,明年臣可派人去南方各州、路秘密收集花朔,一旦发现可用之材,就地雇农人种植,成熟之后尽数买入即可。”
对于这个问题洪涛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即便没有玻璃和塑料薄膜,无法建造暖棚,但利用北方的火炕培育植物过冬,并在冬季开花也不是什么奇闻。
能不能成功试试就知道了,失败了也没关系,自己手里还有花籽呢。再说这种植物既然在大宋不稀奇,那就不用担心种子问题,也不用担心误了节气。
“善……火炕为何物?”洪涛的胸有成竹、对答如流让皇帝比较满意,但随后又提出另一个问题。
“呃……由砖泥垒造,床灶相连,灶中燃火床既温热,最宜寒冬之日。”洪涛张着嘴转了半天眼珠,终于组织好了语言,把这个由满人传入的日常生活用品以他自认为很宋朝的措辞解释了一番。
“还有如此神物?吾有时也想让青骢马踢上一脚,以开茅塞。”皇帝估计是没听太懂,但大概意思明白了,也不再过多追问,而是拿驸马的失心疯开上了玩笑。
“嘿嘿嘿……傻人自有傻福。”洪涛自然没法说把你脑袋踢烂了照样还是榆木疙瘩之类的话,只能跟着傻笑,顺便自贬一下,让皇帝尽可能的高兴高兴。
“王相说过晋卿乃大智大勇,惜我朝祖制所碍,吾不得委以重任。晋卿不必伤感,此事若成朝廷必不负你,有何难处尽可说与出来,吾和司马相公为你做主。”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神宗皇帝已经对他这个妹夫转变了看法。先不说那个让人心惊胆战的花膏,光是养虫制蜡和算盘这两样东西,就足以说明驸马不是只会风花雪月的酸文人。再加上忍辱负重为国报效的决心,还看不上人家就有点过份了。
“臣不敢奢望,但却有一件事需陛下首肯,这是臣写的条陈。”话再暖洪涛也不觉得温度高半分,说多少好听的都没有来点实际的顶用。既然想帮我,来吧,先把皇宫里的工匠借给我用用。
“此事相公意下如何?”皇帝接过奏折只看了几眼就随手递给了司马光,脸上表情并没什么变化。
“臣以为并无不可……”司马光看的速度比皇帝还快,开办印刷作坊这件事前因后果很简单,没什么可琢磨的,铅字印刷的事儿洪涛根本就没提。
“那就与了晋卿,琼林苑楼台舍得,工匠又何曾不能舍,拿去便是!”
神宗皇帝听到丞相也没什么意见,直接从腰带上抽出一根巴掌长的小毛笔,去掉笔帽之后刷刷刷在奏折上做了批示,然后交还给洪涛。至于飞鹰社到底建设完成了多少、还剩多少,什么时间能开业问都没问,带着几名侍从上马走了。
“相公还有话?”洪涛小心翼翼的把奏折吹干,刚要往怀里揣,才发现司马光和两名侍卫还站在原地。
“高翠峰,字夏涑,老夫族侄;小筝子,侍卫司四品侍卫。陛下体恤晋卿无人可差,特将他二人委与你,户籍不日将送到府上。政事可问夏涑、安危则小筝子护之。你二人还不来拜见家主?”
司马光确实有话说,他身后那两个人也不是皇帝的随从,而是要派给驸马的帮手。听介绍,三十多岁文人打扮的高夏涑应该是司马光的人,而更年轻一些、面黑无须的这位小筝子,就肯定是皇帝的人了,听名字就带着一股子太监味道。
“臣感激涕零……不知王相那边……”往自己身边派人协助或者叫监视的事儿,洪涛一点都不奇怪,这是当初商量好的,不派才不正常呢。
既然来了,还是一文一武,也就别废话了,接着吧。但王安石这次怎么落了后,洪涛有点想不通,按说来的至少应该是三位啊。
“介甫行事向来不拘一格,晋卿回府便知,老夫告辞……”司马光没有正面回答驸马的问题,笑得非常古怪,边笑边上马独自一人而去。
“你们两个老东西都不是啥好鸟儿!”对于府中会有什么人等着自己洪涛无从设想,反正很不喜欢这种瞎猜的节奏,嘴里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
“尽可传话给……唉,算了吧,你我都是身不由己啊……回府!”
骂一句还是不解气,洪涛又打算冲身边这两位看似恭敬,其实心里指不定怎么看自己的新助手发发邪火儿。
可是刚说了半句又打住了,长叹一声也向自己的马走去。他们俩也是受人之命不来不成,和两个棋子撒气真没什么意义,反倒让人看低了。
“晋卿兄慢走……晋卿兄慢走……”出了飞鹰社的院门刚刚走了百十米远,身后就传来呼喊之声。
“周……兄!卢……兄!可是唤我?”洪涛在马上扭头看了看,得,还得下马打个招呼,熟人。
气喘吁吁追上来的正是算院里的那两位博士,姓名还记得,周彬和卢四郎。可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之间是要称呼字的,叫名字带有贬义,不如不叫。
问题是洪涛还没习惯见人就记字,一时半会真想不起来了,又不能说忘了,那更不礼貌,干脆,连名带字都省了吧。
“晋卿为何久久不来算院授课,难不成算盘之技需亲近之人才可传?”
学理科的人就容易出现这种直来直去的脾气,周彬看上去挺会说话,可遇到事儿之后还是带着浓浓的学生气,太不会说话了。
“非也非也,两位仁兄莫要误会,这几日府上琐事繁多,确实抽不开身。算盘需手眼脑并用才可,待我多造一些带来与各位分享才妥。”
不过洪涛挺喜欢这种脾气的人,想啥就说啥,别像自己身后那个高翠峰一般,肚子里憋着一大堆问题想问,可还得装出啥问题都没有的德性。我就不主动提,我憋死你!
第58章 爱谁谁
“善,晋卿兄高义……只是不知何日可行?”
周彬一听驸马是在家给算院造算盘,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