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3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达?属下查过了,大名府内好像没这么一号人物,莫不是在州县?”朱八斤对这个名字很陌生,皱着眉想了想很肯定的否认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休要管他,记住便是。王十让你来找本官是不是又觉得哪位官员该死了?你也是在开封城里混了大半辈子的,岂能说杀谁就杀谁,那不乱套了。别跟着她一起折腾,该反对的就要坚决反对。”
  到底鲁达是哪儿人,在哪儿当提辖官洪涛是真记不住了,但朱八斤跑来肯定和王十有关。
  这个丫头年岁越大就越阴狠,好几次建议要把一些官员暗中除掉,说他们有背地里勾结闹事的企图。仅仅是企图连个证据都没有就要杀人灭口,还有王法吗!
  “大人错怪王小娘子了,别看她年纪小,可不愧是大人的学生,心思端的缜密。这次是真有人要对大人不利,属下已经查明他们在暗中煽动百姓。”
  朱八斤没有顺着话茬一起讨伐王十,反倒帮她说起了好话,还从腰带的夹层里抽出一张小纸条递了过来。
  “这几个人都是什么来头?”纸条上写着十多个人的名字,没一个是洪涛认识的。
  “有府衙里的小吏,有厢役的指挥使,还有常平司的两位管勾官。七月磁州地动之后府城里就传出大人用妖法坏了此地风水的流言,经查都是出自这些人之口。他们还互有勾连,其中五人经常在城中张家正店相聚,而后就去勾连其他人,或在民间奔走或召集旧部吃酒。前两天属下一个徒弟的内弟酒后说漏了嘴……”
  别看纸条上只有十多个人名,详细情况由朱八斤讲起来内容还挺多,方方面面、林林总总,牵扯到了府衙的好几个部门和附近的几个州县,甚至还有民间组织。
  “哗啦……为了一己私利让这么多无辜百姓搭上性命,置官府为打击政敌武器,简直丧心病狂、无可救药!”
  上好的玻璃茶杯,拿到市面上怎么也值一贯钱,就这么被扔在地上摔得粉粉碎。洪涛是真生气,以前的见死不救有情可原,谁让咱孤军深入呢,被围活该。
  后来勾结外敌搞秘密暗杀也能理解,这是用最低成本除掉政敌的一种选择,谁让咱侵犯了人家的利益呢。俗话说的好,当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在朝中给自己下绊子挖坑就更正常了,政见不同当然得斗争。政治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进入这个游戏就得有思想准备,输了算没本事。但这次真有点太出格了,这群人居然要暗中鼓动民变赶自己下台。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毒,狠毒到极致了。北宋朝廷最怕什么?不是和外族打仗,而是内部的打打杀杀,否则也不会建立这多有些变态的规则预防,甚至不惜自费一部分军队战斗力。
  文官谁碰上了这条红线,先不论对错与否,轻则主动引咎辞职,重则就得获罪发配。政治生涯从此完蛋,任凭有多大本事,换八个皇帝也不敢再启用。武官嘛,脑袋很可能保不住,能不牵连家人就算命大。
  但这个狠招一般没人用,因为它不可控。煽动民意的技术太难了,谁也不敢说想发就发、想收就收。老百姓一旦疯狂起来,轻则席卷好几个州县,搞不好就得糜烂整个府路。
  大名府路可是抗辽的第二线和补给基地,在这里玩水可覆舟的游戏就和在高压线下钓鱼差不多,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连累前线的几十万将士。这还是轻的,辽人也不是傻子,一看你自己的基地都乱套了,趁机冲过来就是亡国之势。
  这才是最让洪涛生气的地方,有一部分北宋官员已经到了为保护自家利益什么都不顾的程度,当官当到这个份儿上,对国家的危害比敌人还大。而且这部分官员还不是个别,而是一批!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朱八斤的情报里体现,这件事儿的背后主使或者叫推波助澜者就是提举仓平仓。
  这个部门是从神宗朝才增加的,或者说是王安石变法之后才有。它的存在原本就是为了推广青苗法,硬生生从以前的提点刑狱司和司农寺手中分出一部分权利,所以这个部门百分百由改革派掌控。
  随着新政推行逐渐深入,神宗皇帝又赋予了提点常平司一些其它权利。到目前为止它除了掌管路一级的常平仓、义仓、增减劳役、河道水利、赈济灾民、户绝没官财产之外,还兼管矿业、慈善、盐务、监管本路官员推举弹劾。并总领一路的新政推行,在民政方面已经超过了转运司。
  都不用仔细琢磨,洪涛就清楚为啥偏偏是仓司忍不住要率先发难。自己一来就以河北两路坑冶铸钱司的正职把仓司的矿山兼管权利给收了,这里的矿场又比较多,严重损害了仓司的利益。
  紧接着又在黄河边建船厂、修码头,同样没获得仓司的同意。可他们还拿自己没辙,因为这些都是军事设施,完全在帅司的职权范围之内。
  最要命的就是自己把三万厢役全清理干净了,要说这事儿应该和仓司没啥关系,可是厢役指挥使的认罪书里不止一次提到过和各州县仓司官员一起谎报劳役数量、吞没国库钱粮的事情。现在厢役都没了,仓司官员再也不能这么玩,这笔账还得算在自己头上。
  其实洪涛还漏算了一笔,那些被判有罪的厢役指挥使私人财产本来也是该由常平仓接管的,结果全让帅司没收充公了。
  仓司倒是派管勾官来问过,结果让富姬一句话就给顶了回去。她说这些财产都是犯官克扣士兵而来,应该算军资,自然由帅司处理。假如对方能提出不属于军资的收入,可以按照数量退还。
  对方能提出证据吗?必须不能,有也不敢提,一提不就成仓司和厢役勾结贪污了嘛,只能吃哑巴亏。
  现在看来人家是不打算光吃亏,要反击了。还不能走常规渠道去弹劾自己,这个办法已经有人用了好几年,屁用没有。所以他们恶向胆边生,打算来个狠的,一次性解决自己还不留后患。
  而且这还是个一箭双雕之计,成功之后除掉自己这个大搅屎棍子,直接消弱皇帝的权利不说,间接还等于支持了高太后的立嗣意愿。
  从这一点上看,洪涛觉得自己之前的判断很正确,新党和旧党已经开始抛开政见不同进入实质联合阶段了。
  由于自己的横空出世,从花膏开始一直到攻略甘凉路,表面上全是为国为民,可实际上帮助了神宗皇帝巩固皇权,这是新党和旧党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假如继续争斗就会让皇权继续扩大,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必须暂时抛弃分歧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想必高太后也和新党达成了某种默契,即便由吴王继位也不会马上对新政采取什么大动作,否则新党不会帮着吴王扫清障碍的。
  “……”朱八斤还是头一次见到驸马如此愤怒,哪怕刚到湟州时被当地禁军孤立也没摔过东西啊,立马就不敢吱声了,低着头就像鞋上有画。


第531章 左右为难
  “知道他们具体要攻击何处吗?”深吸一口气把怒火压了压,洪涛又拿起那张纸条。
  “目前还不得而知,他们做事很小心,大多数人还是受了地动的影响才对大人有看法,其它的一概不知。”朱八斤头低的更厉害了,好像不知道具体计划就是失职。
  “别摆出这幅要死的样子,难道你也认为本官弑杀无情?”洪涛这些日子发现了一个问题,自打成了开国侯之后,手下人或多或少都有了惧怕的情绪,看来官职高低确实对人的心理有影响。
  “属下不敢……”朱八斤赶紧把脑袋抬了起来,还挺了挺胸脯,可惜全是肚子。
  “不知道也无妨,跑不出工坊、船厂和府衙三处。届时周遭的禁军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拖延驰援,他们都是商量好的,光仓司还没有这么大手笔。”
  “大人,若是三处全派驻新军恐怕有些难度。属下来之前问过苗大人,他说新军应付此等规模的防御作战没问题,但士卒入新军时间还不足半年,又没经历过战场厮杀,不太保险。毕竟他们以前也是厢役,会不会受蛊惑目前还不得而知。不如重点保护工坊,放弃船厂。有延安郡王在,他们应该不敢对府衙动手。”
  帅司大人说的挺轻松,可是听在朱八斤耳朵里就有点问题了。目前能保证忠诚的只有一千新军和二百特种兵,就算把工程兵也武装起来依旧不到二千人。
  靠这么点人同时防御三个地方,尤其是工坊和矿山所在的区域,间隔少则几里多则十几里,根本不够用。
  朱八斤打算用皇子当盾牌保住府衙,全部兵力都去保护矿山和工坊。船厂则被舍弃,毕竟和其它设施比起来造船厂投资最少,大不了悄悄撤走主要工匠,毁了再建也不太费事儿。
  “这是王十的主意吧?”办法好不好呢?挺好,可能是目前最合理的,但里面含着浓浓的冷酷无情味道,合算几十名船匠的命就不是命。不用问,这个主意绝对不是朱八斤自己想出来的,肯定出自另一个人。
  “……嘿嘿嘿……”朱八斤摸了摸胡子,笑得那叫一个尴尬。王十再三交代不让说露馅,结果还是被看出来了。
  “就算此法能用,难道你想让本官指挥着新军用火箭去对付手里只有木棒和锄头的大宋百姓?杀人好杀,以后在此地咱们还怎么待下去?谁家没有几个亲属,你会和杀了你父兄子侄的官员合作吗?只要开了这个口子,仇恨的种子就算埋下去了。此地不是敌境,不合作者扔到矿山里累死算,这才是最让本官发愁的。”
  朱八斤的担忧洪涛几分钟之前就想到了,几乎同时也给否定了。对方不会不知道新军的战斗力,之所以还敢这么做肯定早就想好了对策,不管自己是杀还是逃都输了。要不怎么叫狠毒呢,一出手就是死局。
  另外洪涛还有一句话没说,皇子能保住自己?不管是王十还是朱八斤都有点想当然了。宋朝这些文官狠起来根本不是人,一个皇子真不见得能让他们收手,搞不好还就是冲着皇子去的。
  “要不……大人提前调动禁军前来相助,只要他们在场想必那些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就算禁军之中有人参与,也不敢公然抗命。”
  朱八斤觉得驸马所言非常对,大名府和湟州的情况不同。以前面对的多是敌人,怎么折腾朝廷也说不出什么来,民间顶多给个天煞星的评价,但在大名府大开杀戒确实不合适。
  于是他打算劝驸马忍让一次向禁军求助,其实也算不上求助,帅司帅司,就是一路军事长官,完全有这个权利。
  “恐怕禁军也解不了这个局……大人,下官有事耽搁少许,来迟了。”话音未落帐幕撩起,高翠峰背着手走了进来。
  他已经习惯穿新军的作训服,在野外和工坊里行走确实比袍服方便。但还保持着原本的体态,走路的姿势很怪,就好像依旧穿着宽大的袍服。
  “不怕,此事你已经听到了?”洪涛指了指旁边的座椅,并没责怪高翠峰听墙根的举动。黄蜂在门口守卫,他知道该让谁接近不让谁靠近。
  “前面没有听到,但想来也不差。朱兄的办法恐怕不成,大人在湟州可以调动禁军,到了大名府就难了。此处离京师太近,禁军的一举一动都要经过枢密院批准。就算调令下来了,这一来一去的时间上也来不及。且枢密院那边也不会毫无准备,人家根本不用明着来,只要把这件事儿稍微拖一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