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3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洗蟠蟮恼焦Σ趴梢浴
  “陛下怕是太多虑了,臣可能会搞出一种良药,去病根很难,但在关键时刻可以续命。假如陛下能放下一部分政事安心养病,说不定还能看到太子完婚,以及皇孙……”
  朝中和皇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让神宗皇帝如此忌惮洪涛真不知道,但他是真不想卷入皇家继位的纷争中去。这玩意从古至今都是死亡率最高的工作,还没有之一。
  一旦掌握不好局面和尺度,输了是死,赢了还是死。如何劝皇帝放弃这种想法,只能从身体下手。只要神宗皇帝的身体能恢复一些,这个难关就可以暂时度过。
  “王诜,知道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吗?就是天性慵懒,做任何事都点到即可,缺乏野心和恒心,对人过于宽厚又没有驾驭手段,还不屑与他人交往。很多事情你看明白了但又不去做,能躲就躲能绕就绕,逼不得已才会暴起反击。这样做会把自己陷于危险当中,仅靠那些孩子和商人无法巩固在朝中的地位。”还没等洪涛把话说完就被神宗皇帝给打断了,转而开始教妹夫如何做官。
  “臣受教……若是臣改掉了所有缺点,陛下还会把皇子托付于臣吗?”得,洪涛也没辙了,皇帝不爱听非得说那就是找不自在。皇帝说的这些缺点挺对,自己在琢磨他他也在琢磨自己,都快琢磨透了。
  但在嘴上吃亏那是万万不可以的,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要有在官场里如鱼得水、长袖善舞的本事,你还敢用我吗?
  “哈哈哈哈……呼呼呼……此话在心里默念即可,胸有沟壑之辈断断不会讲与朕听。”
  被妹夫怼了,皇帝不怒反笑,摇着头一脸的失望,这位妹夫算是没救了。但也让皇帝更放心了,要是这种人也会篡位谋逆就是赵家该亡,天意也。
  随着裴英把皇子带入崇政殿,洪涛和皇帝的谈话算是告一段落。该说的都说完了,继续聊下去也没啥作用。这位皇帝是个心性极其坚定的人,或者说是个死心眼,不听劝。
  “中贵大人,本官有句不该问的话,可是不问又如梗在心。陛下肯定不会讲与我听,不知能不能从中贵这里得到些许启示?”父子俩在崇政殿里谈心,洪涛当然要避开,裴英也跟着出来了。
  “是关于延安郡王的?”裴英挺给面子,没直接拒绝。
  “本官不太明白,既然太子之位已定,为何要让郡王跟随本官出征,待在陛下身边多学些政务岂不是更好。”
  自打皇帝说让自己带着赵佣出征北朝,洪涛就明白谁是太子了。这件事儿本身也没什么争议,宋朝的皇家继承顺序以长为尊。
  赵佣虽然行六,可是他前面五个哥哥都挂了,只要不傻不残,太子之位原本就该是他的。而且赵佣还是神宗皇帝和朱贵妃的嫡子,向皇后还没儿子,所以名正言顺。
  “……驸马与吴王妃琼林苑份子之事甚善,凡事不可不留余地。老夫要去为皇子准备车驾,即日起延安郡王将随军起居,驸马要和宸娘好生交代,莫要再随意欺凌了,嘿嘿嘿……”
  但裴英所答非所问,从吴王妃说到宸娘,就是不提太子的事儿。说完还甩着袍袖走了,一边走一边怪笑,不再搭理洪涛。
  “嘿我个暴脾气,回到皇宫本官就拿你没辙了是吧?信不信我去奏请陛下,让你继续陪伴郡王殿下!”洪涛这个气啊,这也太孙子,翻脸就不认人。
  “……仔细想想老夫的话,以驸马的头脑不难得出答案,此事万万不可与长公主说起。”洪涛说的很对,裴英一回到皇宫立马就底气足了,不再怕任何威胁。
  “你的话……都是尼玛废话,这和长公主……嘶……”洪涛更糊涂了,裴英屁也没说让自己仔细琢磨什么?
  来回踱了几圈又突然瞪圆了眼,裴英还真不是啥都没说,他只是不敢明说,这事儿也没法明说。
  吴王是谁?神宗皇帝的亲弟弟,高太后的亲儿子,和皇帝是一奶同胞。宋朝有个比较特殊的规矩,继位者不见得是皇帝的亲儿子,也可以是皇帝的兄弟。
  宋太宗赵光义就是接了哥哥赵光胤的班,宋英宗赵曙干脆就是宋仁宗从堂兄家过继的养子。从这一点上讲宋代皇家还是有点人情味儿的,并没因为皇位搞得互相厮杀,也并没有非把皇帝延续到自己这一脉的思想,只要是赵家人谁都可以商量。
  但就是因为有这个先例也才容易出现麻烦,洪涛相信吴王本人并没这个意思,可是自己那位丈母娘高太后就保不准了。
  她是位很自律、很强势、也很保守的太后,在后宫里基本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但对亲生儿子神宗皇帝搞的新政这位皇太后是非常非常反对的,甚至超过了司马光。
  可惜宋朝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她拿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也没办法,唯一的指望可能就是找个不支持新政的皇帝继位。
  赵佣、赵倜、赵佖这三位皇子原本也没有什么立场,他们连新政到底是什么都不太清楚,按常理由谁继位都一样。
  神宗皇帝把三位皇子送到了自己这里,其实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布儿子们也是新政的继承者,别瞎琢磨了。可是他忘了,他有个很强势的亲妈。
  自己那位丈母娘恐怕还有高招儿,既然无法确定亲孙子能站在反对新政这边,那不如来个更保险的,比如说由吴王继位。
  亲弟弟接亲哥哥的班儿也没什么不对的,满朝文武想必也不会太反对。吴王必须是新政的反对者,虽然他娶了王安石的前儿媳。
  这下神宗皇帝有点慌了,他必须要让儿子立功、立大功,以此堵住亲妈和朝臣的嘴,到时候谁也无法提出由一个废物王爷顶替有功皇子继承皇位的提议,所以才会如此着急。他是怕儿子的功还没立上就先闭眼,那真是死不瞑目。
  “大舅哥啊,你倒是有可能瞑目,可你妹夫我就有可能被挫骨扬灰了。”想通了事情的由来,洪涛觉得自己真倒霉。不光卷进了皇家废立的事情,还是其中一派的领头人。
  想不干都不成,敢说半个不字神宗皇帝就得气疯。自己是他最后的希望,谁敢活生生毁掉皇帝的唯一希望?
  “姑丈,父皇终于肯让本王去前线立功了,我要和宸娘一样成为大将军。”父子俩聊了半个多时辰,就在洪涛打算先坐在石栏上休息会儿的时候才出来,小脸上全是兴奋。
  “嗯,大将军好,不过在成为大将军之前还得劳其心志苦其肌肤啊。”洪涛嘴上说的义正言辞,可脸上全是狞笑。
  对不住了小子,你爹就会折腾我,我还没法还手。这回父债子偿,我先折腾折腾你再说。啥未来的皇帝,太远了顾不上,先过过瘾吧。
  “本王不怕苦!”赵佣一点都没觉出危险,还美呢。
  “驸马还是不要太过肆意妄为……”裴英正在前面带路出宫,身后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虽然没回头看驸马的表情也猜到了什么。
  “老大人还是省省吧,难道你想让殿下成为名不副实的花架子?”现在洪涛一点都不怕这个老宦官了,不光要怼,还得拉着未来的皇帝一起怼,我让你再废话。
  “本王要当真的大将军,本王不怕吃苦!”赵佣碰上这么一位姑父和洪涛碰上神宗皇帝这么一个大舅哥差不多,只是年纪小未曾察觉,心甘情愿的当枪使。
  “不许乘车,此地离府上不过一里路,随本官跑回去。若是跑不过本官,晚上没饭吃!”
  刚出内宫大门,洪涛就开始出坏主意了。他是报复不过夜,一想起自己的女儿将来没准也得吃瓜落,看着眼前的赵佣就是一肚子气。
  “驸马此举不妥,郡王的安全……”裴英也没法死拦着,只好拿安全问题说事儿。
  “嘿嘿嘿,老大人放心吧,本官更怕死,东华门外自有人守候。预备,跑……”看着裴英一脸不情不愿洪涛更高兴了,他不光要跑还要跑赢,争取成为第一个不给太子吃饭的驸马。
  “姑丈使诈……不算、不算……”赵佣怎么想也想不到天下还有如此不要脸的人,和一个小孩子比赛还得耍赖,嘴里喊着,小腿也不闲着,拼了命的追。
  “唉……要变天喽……”裴英看着一大一小越跑越远,低头锤了锤腰腿长叹了一声,扭头返回了宫门内。


第三卷 太行长歌


第515章 开国侯
  元丰八年春,驸马王诜回京履职,以治湟州,收凉州、甘州、肃州,开河西复治西域之功,拜太子太保,赐观文殿学士,知大名府,领大名府路经略安抚使,提点京兆府、河北东西两路坑冶铸钱司,封凉州开国侯。
  要不是元丰改制去掉了文散官职位,这位驸马脑袋上说不定还得加个紫光禄大夫之类的散官,普通奏章的一列已经写不下他的职务全称了。
  和前两次升官相比,这回进步堪称巨大,直接就封侯了。虽然凉州只是个下州,但那也是侯爵,平时就算王安石见到他,也得先拱手叫声王侯。
  而且这个开国侯还不是虚封,食邑千户,每户每年二十五文,随时都可以向凉州地方官府支取。不过洪涛没打算要这笔钱,凉州官府也没这笔开支,只是一种身份的代表,也不能世袭。
  可这次朝中对驸马升官发财的反对之声倒是最小,除了观文殿学士这个荣誉头衔有点争议之外,其它任命和赐封基本没人反对。
  洪涛当然不认为没人反对是因为大家真的无话可说,这帮人要想说,引经据典的连个县官都能说成不应该给。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改变了策略,从硬碰硬的正面对抗改成了捧杀。
  这个招数更阴险也更致命,还非常符合人性。当一个闲散驸马突然成为了国之重臣之后,巨大的成就感往往会冲昏头脑,不知不觉就做出很多不符合身份的事情。
  哪怕还能保持冷静,也架不住周围的同僚异口同声的赞美、奉承,好话人人都爱听。但它除了能增加点自信心之外,副作用更大。
  这些人就是打算把自己抬上天,让自己使劲儿扑腾,啥时候把天捅了个窟窿,嗖的一声掉下来,就一了百了、斩干除净了。
  反对赐予自己观文殿学士的官员其实还是比较正派的,他们之所以反对,主要是因为这个荣誉头衔通常要授予进士出身的官员,假如随便给的话就等于贬值了,失去了必要的荣誉感。
  不过皇帝说了,驸马王诜也不全是军功卓著,他还会写词。于是那首致橡树就被拿了出来,并被裴英当着百官大声朗诵,效果嘛,和驸马这个人一样毁誉参半。
  有的人说这首词情真意切、格调清新,虽然格式有些与众不同,但不失为一首好词。有的人却说这是啥破玩意,既没有词牌也不工整对仗,根本就不是词,算成乡野村夫的儿歌还差不多。
  最终还是苏轼站了出来,从文学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专业点评。洪涛当时并不在场,只听说苏轼那真叫口吐莲花,从古到今、引经据典,从各方面证明这首致橡树是一种新的词牌体,不光不是粗鄙之作,还开创了诗词的新篇章。
  “本官若是把满江红也写出来,苏大文豪会不会拜我为师呢?”
  这些话洪涛自己听着都脸红,不过他确认苏轼的文学造诣是真高,相隔一千年都能看出这首诗的不凡之处。然后又开始畅想了,可惜不是他不想写,而是真记不住满江红的全篇,哪个工科生会背这玩意啊。
  “小丫,算对这道题爹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