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洪涛也大概猜到了神宗皇帝可能得了什么病,或者说他不是得病,而是从父辈遗传下来的基因缺陷。
高血压,这种病的症状和神宗皇帝很像,且可以遗传。北宋前面的几个皇帝都有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而他们暴毙的原因也和这种病有直接关系,搞不好就是高血压引起的脑中风或者脑血管疾病。
可惜洪涛不是学医的,根本不知道如何用中药去治疗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脑血栓之类的疾病。
其实就算他知道也不敢给皇帝治病,这玩意责任太大,先不说皇帝和朝臣们能否相信自己,光是整天提心吊胆担心皇帝挂了,自己就先得把自己吓死。
劝皇帝少勾心斗角、少生气、少忍耐、保持轻松心情?这不是扯淡嘛,如果敢这么说,皇帝能立刻把自己轰到海南岛抓鱼玩去。
劝皇帝啥活儿都不干,整天修身养性,这不是标准的奸臣嘛,皇帝答应了朝臣们也不会乐意,说不定就清君侧了呢。
所以洪涛只能让皇帝没事多活动活动,但还别玩剧烈运动,打打羽毛球挺好。另外呢,洪涛也努力帮神宗皇帝分担一些烦人的事儿,比如说新政、比如说对西夏的战争。
自己发挥的越好,皇帝的心情应该也越好,达不到愉悦的程度,多少也能抵消一些朝堂政务带来的压力。
这么做并不是洪涛特别喜欢这位大舅哥,而是矬子里拔将军。至少神宗皇帝还想干点正事儿,也有能力干。要是换成徽宗皇帝,自己越努力他就败家败得越起劲儿,最终被愁死的不是他,肯定是自己。
这种努力也确实见到了效果,这次回去和长公主侧面打听过,神宗皇帝这两年的身体确实有所好转,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但古人也说了,乐极生悲。神宗皇帝属于那种有困难要上、没困哪制造困难也得上的性格。
他就闲不下来,刚把西夏和吏治问题解决了一部分,又开始琢磨起北朝了,总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有生之年把幽云十六州也拿回来。
为此他也真玩命,每天就睡不到二个时辰,除了翻看历朝对北朝的作战记录之外,就是算计着国库里该有多少钱才能和北朝开战,而这些钱又该从哪些大家族、大地主手中收上来,用什么名义去收。
结果耗费了两年才略微稳定住的病情瞬间就加重了,上个月还在朝堂上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晕过去一次。
这下可把朝臣们吓坏了,想一想前面几任皇帝的下场,立马就有人上书神宗皇帝催促赶紧立太子,免得哪天突然挂了没人能合法继承。
这些大臣们并不特别在意谁来当皇帝,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皇室延续,谁当皇帝都要用他们,没什么大差别。
而且北宋的大臣也确实有这个权利,按照惯例,只要皇帝身体有明显的疾病就必须立嗣,这也算是皇帝的一项重要工作,保证皇室正常延续,尽量别出现争议。
俗话讲皇家无小事,立谁当储君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做主的,得全面考虑朝臣的建议,再根据几个儿子的自身特点,来决定谁来接替皇位最符合大家的利益。
同时皇帝的更迭也是朝廷内部势力重新洗牌的关键节点,谁能有拥立之功,新皇帝上位后谁就会得到更多好处。这是个摆在明面上的规则,根本不用偷偷进行。
王安石的新党和司马光的旧党目前是谁也压不住谁,神宗皇帝也有意不让他们两派分出胜负,哪派刚又点气色就找借口打压打压,实在找不到借口还有妹夫这个大杀器呢。
现在驸马王诜真成天煞星了,因为他被贬官的朝臣两巴掌都数不过来,但这样做最符合皇帝的利益。
于是这两拨人就把目光瞄准了神宗皇帝的儿子们,立谁当储君就是他们决胜的战役,和湟州币制改革比起来这件事儿明显更重要。
所以说洪涛还得托这些侄子们的光,是他们帮自己吸引走了朝臣们的大部分注意力,否则币制改革的事儿指不定得扯皮到什么时候呢。
朝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洪涛却浑然不知,还因为一项小小的币制改革喜不自胜。这种行为在裴英眼中就是严重的不合格,不配称为朝堂中的一方势力。也就是神宗皇帝在位,这位驸马才能借势而上,一旦皇位更替,马上昙花一现。
可这种话裴英是永远不会和驸马谈的,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都已经成了血液里的一部分。哪怕长公主当年曾于自己有恩,那也不能办出格的事儿。
自己能做的只是在底线之上,尽量盯着这位疯驸马别走得太歪。只要能守住这根线,不管谁当皇帝都不会对疯驸马过于苛刻。好歹也得叫声姑丈,顶多是不给权利,荣华富贵无碍。
“替你师傅也烧炷香,然后去和他说本官正忙于币制改革,这是在为陛下、为大宋造福,所以不能陪他老人家巡视湟州。待新币顺利发行之后,本官再去赔罪。”
洪涛还真去皇帝庙里上香了,目的不光是来感谢神宗皇帝选择相信自己,还想让黄蜂拖住裴英,免得这个老宦官整天盯着自己不放。
“末将不敢去,师傅会打人……”黄蜂怂了,眼神里全是惧怕,也不知道他小时候受过裴英什么样的教育。
“打两下又不死人,难道非让本官整日陪着你师傅四处跑?这件事儿关系到湟州和甘凉路未来的大计,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莫要啰嗦,有事去天煞庙找我。”
废话,如果裴英好对付洪涛也不用舍了黄蜂,有他在自己身边比围着好几个特种兵都踏实。这不是没辙了嘛,让别人去应付老宦官根本招架不住,先不聊经验,光是身份上的差距就没法说话。
第436章 蓄势待发
天煞庙,不对,现在应该叫湟州银行。它的样子也变了,小院变成了高大的圆形三层石头堡垒。没错,就是堡垒,灰不拉几的大石条一层层堆砌出来,大门由纯钢打造,每层不多的小窗户像极了射击孔。
但真正的射击孔并不是这些窗户,它们在遇到袭击时也会被钢板从里面堵死,最低的窗户距离地面还有五米,比城墙都高。
这里没有射击孔,它的所有武器都在第三层的平台上。这里有三十具小号的攻城弩专门用来发射霹雳弹,不管来了多少兵马都能抵抗一阵子。
没错,设计理念就是顶一阵子,至多不超过两天。假如两天之后还没有援军抵达,再抵抗下去也没什么意义,该带着黄金跑路就赶紧跑,这段时间也正是留给银行内部人员搬运黄金上船的。
此时在堡垒二层的大厅里,洪涛召开了湟州币制改革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参与的人员并不多,基本都是儿童团和青年团成员。
莲儿、紫菊、王六、王八必须出席,她们四个人是银行经理,不管什么政策都要由她们颁布,州衙与安抚使衙门只是协助。
周一日和蒋大郎也获准列席,作为两座主要城市的实际管理者,有关币制改革的一部分政策将由他们传达下去。
另外还有富姬、朱八斤、许东来、王大头、彭大、胡二、武四,他们也是币制改革的直接执行人,分别要负责一部分工作,也需要知道总体安排。
“若是从今天算起,小钱每天至少能出十贯。金币的数量主要靠民间,银行的发行量每天不过十枚,全部由大宗采购支付出去,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第一就是保证价值,湟州和甘凉路里不许有任何一家商户、一个人拒绝使用新币,违者以金融法处罚,绝不留情。
同时宣传工作也要跟上,一日、王二、王七、大郎,这个工作由你们来完成,务必要做到位,但也不能纯靠嘴说,得有实际行动让百姓们看到,要由我们带头去支持新币。
从六月起属于政府预算支出的人员工资、军饷、大宗采购皆要采用新币。三个月之后,政府所有收入支出也全部由新币结算。
铜币在民间可以流通,对于外来商人原则上依旧可以用铜币购买货物,但购买力要低于新币。同时鼓励他们使用黄金铸造金币作为货币,价格上可以给以一定优惠。
有关打折和优惠的幅度,王六和王八那里有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兑换表,大家可以领回去仔细对照,不妥之处下次开会时再商议。”
币制改革不是一锤子买卖,它的周期很长,要以年计算。刚开始新币的流通量并不能完全代替铜钱,再考虑到民众的使用习惯,强行用政策兑换不可取。
洪涛计划用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改变大家的习惯,并为新币建立基础信用。这个工作不能从百姓那头做起,他们最弱小、最没有抵抗力,更稳妥也更人道的方式是从另一头做起。
古人不是云了嘛,上梁不正下梁歪。官员和政府就是国家的栋梁,它们必须正,下面的各阶层才会效仿。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高低,基本就体现了这个国家政府执政水平的高低。
这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是执政基本能力问题。假如遇到吃亏的事儿就让老百姓先尝试,那还要政府毛用,百姓们难道缺爹?
“第二点更重要,我建议大家详细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湟州的币制改革并没有得到朝廷全力支持,换句话讲,朝中还有很多人不愿意看到我们成功。所以呢,我们在预防意外的时候,放在第一位的目标不是百姓、也不是奸商,而是官商。他们可能会以普通商人的面目出现,搞不好还会和外来商人勾结。”
“但我们一定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任何一个不符合常态的变化都要被重视,并及时上报湟州银行和湟州巡检司得知。过几天本官还会召开一个特别会议,专门针对几种恶意金融手段进行讲解。”
喝了一口水洪涛继续往下讲,币制改革自己玩得并不很熟练,有没有大漏洞目前也看不到,那就只能谨慎谨慎再谨慎了。
这几天洪涛专门听取了王家那些老账房对古代金融手段的讲解,再综合后世的一些金融手段,总结出来几种最可能在湟州发生的,并相应制定了几套预案,用来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古代金融风暴。
能不能管用现在还不知道,反正有总比没有强。搞金融其实就和建立军队一样,光平时搞好训练只能算完成了一少半。好的士兵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靠一场又一场的真实战斗磨练出来的。
湟州银行和参加币制改革的这些人就像初次上战场的新兵,作为她们的将军自己必须要想得更多更周到,尽量打赢第一次,以后她们的信心就会更足,更容易临危不乱。
“还有第三点,相比前面两点这一点最重要,它就是官府的信用问题。新币的推广靠的就是信用,我们当官的信用,不是用权强迫。既然已经有了金融法,那我就好奉劝各位,千万别为了讨好本官而去强迫别人兑换新币。”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但你们的手下很难说。所以本官要不讲理一次,谁的手下犯了这一条且不加妥善处理,你们将会与他同罪。破坏币制改革可是仅次于谋逆的重罪,各位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就算本官以底限判决,也得去矿山里挖上两年石头,还有没有命熬到刑期是个大大的问号。各位一定要好自为之,不要陷本官于不仁不义。”
多好的政策也得靠人去执行,王安石搞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