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有毒-第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的事情耽搁太久。对了,我有个小建议,就是别搞太复杂的盟誓活动。”主动权一旦到了自己手里,洪涛就得步步紧逼了,这样才会显得更真实。
  “那怎么成,到时候我们要用天上的雄鹰见证誓言,才会让神灵听见,谁违背谁就会被神灵惩罚。”溪罗撒再有心计、再善于学习,也有天然局限性,信仰这个事儿就是他的弱点。
  “不是我不尊重你们的习惯,而是那种活动没有实际意义。不知道你听说过六谷部没有,他们和回鹘也签订了盟誓一起对抗夏人,可结果呢?最终给予他们致命一击的就会曾经的盟友。誓言这个东西自打建立开始就是等着被违反的,你以后是要带领族群辉煌的头领,千万不能轻信誓言可以有保证,那样你的族群早晚要步六谷部的后尘。”
  洪涛不是不想去盟誓,而是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唃厮罗部是注定要跟着自己走下去的一群人,在思路上必须慢慢接近自己,转变就从现在开始。
  至于六谷部的事情,都是从朝廷公文里看到的。为了来湟州上任,他几乎都快把这几年的公文看全了,能看的不能看的都看了,所以官方文件也不能说完全没用。
  这个部落以前也是吐蕃的一支,和唃厮罗部落说不定还有血缘上的联系。他们在格萨尔王死后没有继续留在河湟地区,而是翻过了祁连山脉去了北面的凉州生活。但是遭到了当时羌族首领李继迁的攻击,两边都需要凉州这块富饶的土地发展。
  刚开始六谷部占据了上风,连李继迁都被打死了。可是夏人越来越强大,六谷部慢慢落了下风,于是就和西边的回鹘部落联合起来,把羌人再一次打败。
  但好景不长,羌人刚退出对凉州的争夺,回鹘人又起了歪心思,他们突然撕毁了盟约从背后袭击了浑然不知的六谷部。
  结果一下子就把这个十多万人的大部落给打残了,剩余的残部只能退进祁连山脉,过着还不如唃厮罗部族的苦日子。
  想重新壮大几乎不可能了,因为之后不久夏国建立了,并且打跑了回鹘人,夺取了凉州。卞马妻子的族群据说就是六谷部的残部,因为仇视西夏人才选择了投靠宋人。
  “我认识六谷部的首领,他两年前带人在大通山找到我,想联合起来一起西征,但我没有能力再担负更多人的粮草。那请问大人,除了誓言之外还有什么能让人守信?”
  洪涛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溪罗撒居然和六谷部也有来往,无形中等于承认了洪涛的说法,但他还不太甘心把祖祖辈辈遵循的惯例否定。
  “实力,能让别人遵守约定不敢失信的只有实力。说句你不爱听的话,现在我们俩是不可能签订盟约的,因为实力不对等。我和我的皇帝可以随时致你和你的族群于死地,可是反过来你拿不出什么办法制约我。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就没有公平长久的盟约。所以不要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先把眼前的事情办好,一步步去增加自己的实力。待到你可以控制自己族群命运的时候,我们再面对面坐下来,谁也不能强迫谁、谁也无法威胁谁,公公平平的谈一谈盟约,你觉得效果是不是更好一些?”
  夸人的话洪涛说起来很晦涩,但损人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就像呼吸般自如。给人以希望,然后亲手碾碎它,再告诉对方重建的方法,描绘出一个看上去更光明的未来,这就是洪涛想做的,他要在心理上先征服这个人。
  “……和大人学,我是不是会强大的更快一些?”溪罗撒恐怕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逻辑,除了心灵倍感伤痛之外,确实也看到了比较真切的希望。实际上他正在跟着这个人的思路在想问题,只是浑然不觉而已。
  “这就是我们要谈的条件了,我可以教你的族人各种能变得强大的办法,但你和你的族人也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的付出能得到回报。你付出、我回报、我付出、你回报,我们不是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而是生意上的伙伴,互相帮助,同时获利。”
  不容易啊,话题终于转回来了,这次谈话基本也就到尾声了。溪罗撒没有拒绝的资本,也没有拒绝的理由,只能按照自己开出的条件做,还不是被动的,而是心甘情愿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绕着圈子谈话的目的,强迫一群人去做某件事儿效率会很差,自己又不太习惯用杀戮、暴力驱使别人,那就只能以理服人了。
  现在的溪罗撒和唃厮罗族人不再是被迫无奈跟着自己当附庸,而是在为他们自己的未来奋斗。可别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转变,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溪罗撒低着头走了,他之前即便战败被俘也始终是仰着头的,除了神灵之外他不打算向任何人低头。可是让洪涛这张破嘴一顿喷之后,他居然感觉到自己是如此渺小,好像随便来个几个宋人就可以把族群打垮。
  自信心这个玩意建立起来不容易,打碎却很容易,尤其是碰上洪涛这样专门琢磨人弱点的坏种,碎一次都不够。
  “官人真要给他们土地让他来称王,陛下如何会答应这样的条件?”两个人的谈话并没保密,就是边走边说,所以莲儿、紫菊、周一日这三个小跟班全都听得真真切切。
  莲儿是毫无感觉,她光顾着往嘴里塞零食了,别看唃厮罗人穿的破破烂烂、还脏兮兮的,但他们的牦牛肉干挺好吃。
  周一日则咬着嘴唇若有所思,刚才那些话的信息量太大,即便她有所感悟也不敢乱讲,至少在莲夫人和紫菊在场的情况下不能提,有问题得私下去问大人。
  紫菊只听明白了一处,就是驸马许诺蕃人为王的情节,这和驸马平日里的作风大相径庭。没有皇帝的授意,怎么能轻易做出这种许诺呢,而且皇帝肯定也不会有这种授意的。
  “我可没说过要把大宋的土地送给蕃人称王,陛下应该不会禁止我把别人的土地送人情,你说是吧?”洪涛笑了,拍了拍紫菊的脑袋,说出来的话和绕口令差不多,然后双腿一夹马腹,跑向前面的箱车。
  那里有彭大、王大头、胡二和武家人,和这些工匠讨论讨论工作问题,远比算计人轻松惬意,也比和这几个小姑娘逗着玩有意义的多。
  唃厮罗族是吐蕃皇族后裔,吐蕃是啥呢?就是后世的藏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青藏高原上。他们对高原反应可以说是免疫的,是天生的高原山地民族,走起山路来如履平地,耐力非常好。对寒冷的忍耐力也超乎常人,晚上的气温接近零度,也是每人裹着一张牦牛皮躺在地上倒头便睡。
  而且他们对这里的气候有着近乎本能的反应,什么时候要下雨、什么时候要下雪提前几个时辰就能有所警觉。


第230章 设伏把宗城
  有了这些人的带领,队伍的行进速度稍稍快了一些,还多了不少野味可吃。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禁军的强弩,野兔、岩羊每天都能猎到。
  溪罗撒还亲自把猎到的一只雪豹献给了洪涛,实际上承认了双方的地位,这种稀有皮毛只有一族的首领才能穿戴。
  洪涛也没小气,把多余的十多件板甲和几把禁军替换下来的直刀交给了溪罗撒。弩箭先慎慎吧,万一他想不开先给自己来一下受不了。
  “听说你们与把宗城的守将也有交易,能否替本官做一件事?”看到溪罗撒抚胸给自己行礼,洪涛觉得双方已经有了初步的信任,下一步就该试试他的真心了。
  “大人要把把宗城的黄金也抢走?”溪罗撒马上就明白了洪涛的意图,只是他学会了汉话却没学会汉人的心眼,说得太直白。
  “黄金是要献给陛下的,本官要的是治下清明。此等暗中勾结、出卖国家利益、吃里扒外之人,如果换做你来坐大人的位置,可否留得?”洪涛被人说中的小心思,脸不变色心不跳,一本正经的说起了大道理。
  “大人如信得过我和我的族人,只需再配十数具兵甲,溪罗撒愿为大人率先冲进把宗城,献上守将人头!”溪罗撒看样子也不怎么待见那位合作伙伴,还要把他的人头当做投名状。
  “莫急、莫急,你的族人现在也是本官的子民了,在本官眼中和宋人没有半分区别,我不会让你带着他们去白白浪费生命的。想来这里的守将还不知道通川堡有变,你有没有办法把他骗出来,我们兵不血刃的把他拿下正法。本官也有好生之德,不想再多伤人命,只要把主使之人绑了,想必城中的厢役也就群龙无首,不会再生事端了。”
  洪涛又开始摸那几根莫须有的胡须了,脸色凝重,说得很是动情。但谁要是信了谁就是二傻子,他哪儿是不愿意再多杀人,而是心疼那些一窝蜂和马蜂窝,不想再做无谓的浪费。
  那些厢役早晚会被扔到最艰苦、最危险的矿洞里去折磨死,真不值再用火箭射杀。先把他们稳住,等自己到了湟州再说呗。
  不仅仅是通川堡和把宗城的厢役,到时候自己会在整个湟州辖区内挨个调查各个寨堡的情况,也包括禁军。但凡发现有吃里扒外现象严重的,连厢军带禁军谁也别想好过。
  不把这种人清理干净湟州就无法统治,更谈不上抵御外敌。吃里扒外是个绝症,得了一次就永远也治不好,自己可不想在前方作战时背后突然有人捅刀子。
  “把宗城的守将姓刘,为人很是贪婪,每次交换都要克扣我族金沙。大人只需给小人一些金沙为诱饵,他必亲自带人出城交易。届时大人可安排人手埋伏在路边暴起射杀。”溪罗撒肯定是没信洪涛会悲天悯人,但这次没有再直言不讳,而是出了一个主意。
  “埋伏……此等地形埋伏不易啊。”洪涛向道路左右两边看了看,没找到可以埋伏的位置,这里找不到,前后几十里估计都找不到。
  走了好几天,山路基本都是一个德性,一面是高山峭壁、一面是悬崖河谷,唃厮罗人可以藏在雪地中几个时辰不动,亲从官禁军真没这个本事,敌人还没等来就全冻死了。
  “附耳过来……路上再弄只野兽,撒上些许鲜血即可。对方只要见到这些黄金细软必会出城近前查看,你不用多言。花掌柜,借你的人用一用,让他们换上溪罗撒族人的服装,驾车一同前往。”
  路边没法设伏,但埋伏的计策到是可以试试。洪涛先和溪罗撒耳语了一会儿,然后又把富姬叫了过去。
  把宗城,离通川堡不过七十里,同样坐落在一个河谷中,只是这片谷地比通川堡要大很多,它是由两条河交汇冲击而成,浩门河由城西注入湟水,除了大片的山坡田亩外,居然还有不少水田和牛群。
  说是城,其实和通川堡一样也是座用石块垒砌的军堡,只是堡外聚集了几个小部落蕃人,毡帐零星散落,和这些牧人的帐篷比起来,确实有点像城池。
  另外把宗城位于两河交汇的盆地,是周围百里之内最适于居住耕种的地方。很多流浪于山区放牧的小部落也会定期至此,用牲畜、毛皮交换盐巴、粮食、布匹,逐渐在城外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市集。只要过了冬季,这座城就会热闹起来,经常有驼队来来去去。
  这里的厢役数量也比通川堡多,六百多人,守将叫刘松,五十多岁的老将,是个实打实的指挥使,且在把宗城驻守了八年有余,把这里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个很有能力的将领。
  “他们经常这样训练吗?”有没有能力不是别人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