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顺着大柱指的方向看去,溪水浅浅的,阳光下泛着层层波光,水里正欢快地游着两只跟蝌蚪差不多大的小鱼。
PS:感谢书友刺客1046的推荐,当然,还有寻觅你莲的一贯支持。今天中午两点,网站给了个推荐(说实话,具体是什么推荐我还不太拎得清),在此厚颜求收藏,求推荐!
第42章 踏上官道
“大柱,没想到你看上去憨厚老实的,也学会骗人了。”小英娘边吃晚饭边笑,拿大柱打着趣。
“那。。。那是真有鱼,”大柱急忙声明,“不信你问志文,志文,你都看见了吧?”
“是,是有鱼,”志文也忍不住笑了,“就两条,还不够塞牙缝的。”
“我。。。我又没说能吃。”大柱喃喃自语。
嘿嘿,现在不够塞牙缝,过上几个月可就能让你们大吃一惊了。志文暗想。
没错,那两条小鱼,不,准确地说应该是鱼苗,已经被志文在洗菜时眼疾手快地收进系统的鱼塘里了,现在游得正欢呢。
志文今天非常满意,挖到山药,那块空地有东西可以种了,又找到鱼苗,那个鱼塘总算也派上用途了。
。。。。。。
清明还没到,太阳悬在头顶火辣辣的,晒在人身上还有点疼,汗水顺着头顶淌下来,大家脸上都泛着白色的盐印和灰渍,身上的衣服也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走走走,咱们到路边歇一会儿,喝点水。”志文建议。
“哪还有水啊?志文。”宋婶小声问道。
“是啊,刚才不都喝完了吗?”大柱也压着嗓子说。
志文没说话,朝前下了官道,离得远远的找了个灌木丛坐下,看看大路上前后没人,把早就灌满了鱼塘水的水囊拿出来递给大家。
这鱼塘虽然已经养了鱼,可丝毫不影响水的口感,也不用烧开,直接喝就行。
大家偷偷摸摸地接过水囊,像做贼一样地躲着喝,这大太阳下面赶路,没水接上还真不行,没看前后几拨人都受不了了,不敢再继续走,几个年纪大的还晕了呢。
这水早先就喝完了的,现在喝的肯定是志文用他那神奇法术给变出来的,大家心里都清楚。
原先志文一天变次水出来,要是找到水了,也有不变水出来的时候,都以为他那法术有限制,没想到今天特别热,昨天找的水都喝完了,时辰还没到呢,志文就又变出水来了,众人心里都暗暗庆幸。
“志文,要不以后咱们再起早点赶路,中午太阳大咱们就歇着?”小英娘建议道。
“行。”志文现在也不急着赶路了,到黄河边路不算长,犯不上为了赶路把身体弄垮。
志文知道现在逃难算逃得早的了,他们已经在官道上走了几天了,人数确实比上官道之前多了不少,但还没有志文想象中的那种滚滚人潮。
是坚守家乡,不想逃难的人还多呢?还是逃难的大部队还在后面,没赶上来?志文一下子还没想明白。
不过气氛再没有之前那样友好了,这人一多,野菜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量就少了,原来你送我一捆,我还你几把的情景再也见不到了,自家都不够吃呢,拿什么送啊?
找到水源的话,倒是还能规规矩矩地排队打水,不过口角是避免不了的,以前凑在一起聊家长里短的现象也没了。
等躲过正午的日头,乘着凉快,还有微风,又赶了一小段路,在有人找到一处水源后,大家陆陆续续地停下脚步,就在附近搭起窝棚,都准备在这儿过夜了。
志文他们也像其他家那样,窝棚弄好后,照旧由大柱和小捷去打水。
原本志文也是一起去打水的,不过自从走上官道后,能找到的野菜就少多了,根本不够吃,水源有时候也找不到,志文作为后勤大总管,就不再管这等小事了。
附近找到水源的话,搭好窝棚后他就带着囡囡、小英和妞妞,在周围装模作样地转一圈,挖几个坑,割几把野草,盖上刚够自己一行七人吃的山药和苜蓿回去做饭。
种山药的那块褐红色的田地,升级后的效果出乎志文的意料,十五天,仅仅十五天,刚踏上官道的时候,就收获了两千公斤的山药。
从仓库里拿出来干干净净的,一点儿泥都没有,都不用洗,所以志文还得用野草遮盖一下。
要是没找到水源,那志文就躲进窝棚,用加工坊弄些熟食出来分给大家吃。
这段时间他们连汤都不敢做了,没办法,紫花苜蓿汤香味太招人,现在不论是自己做饭还是加工坊做,志文都是把苜蓿和山药弄碎混在一起,加上少量的高粱面和麦面,真挖到什么野菜的话也给加进去,做成普普通通的野菜饼,任谁看见了都不会有什么怀疑。
不过看似简单的野菜饼,营养却丝毫不差,大家白天赶路,挖野菜,取水,做饭,晚上还要轮流值夜,练武,身体一点都没有垮。
大柱在村里瘦削的身形又长回来了,墩墩实实的,弄得志文都开始寻思要不要饿他两天,让他瘦点,有点显眼了。
小英娘的夜盲症完全好了,夜里看东西再也没有什么障碍,不然她也不会提议再起早点赶路,要知道那会儿天还没亮。
等志文和囡囡她们三个带着真挖到的几棵野菜,还有野草下面的山药和苜蓿回到窝棚时,大柱和小捷已经回到窝棚了,四只装满水的水桶静静地放在地上,两人正和小英娘聊着天呢。
最近这内功修炼大见成效,走上官道前他俩拎满满两桶水还有点吃力,现在就跟没啥重量似的,一点水花都不会洒出来,单论力气,成年男子都比不上他们了。
“咦?今天打水怎么那么快?”志文有点奇怪,以前都是他们挖野菜的先回来的,本来就只是作个秀,用不了多长时间。
而他们打水就不同了,得排着队慢慢等,有时候水量小,接一桶水也得等上一会儿,更别说打水的秩序早就不像原来那么好了,已经偶而会有人仗着身高力壮插队,之后就是吵架、顶牛,更耽误时间。
这些都是听大柱和小捷说的,应该还没有上演全武行,反正没见他俩吃过亏,志文也就懒得管。
“嗯,今天河沟里的水挺多的,”大柱回答。
“还有几个人维持秩序,又高又壮的,没人敢插队。”小捷却心细,说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哦?还有人做活雷锋?”志文有点不相信谁有那么好心。
“雷锋?雷锋是谁?”小捷一脸茫然。
“呃,不要在意细节。”志文回答,“这些维持秩序的人没有为难人吗?”
“没有,”小捷摇摇头,“其实前几天他们就开始这么做了,只是水少,所以我和大柱还是回来得晚。”
PS:呃,弄清楚了,是历史频道的新书推荐。在此恳请各位书友,如果觉得本书还看得下去,顺手收藏下,给个推荐。
至于更新,手残党,保底一更,推荐期间争取两更。
第43章 公共服务费
“哦?这些人什么来历?知道么?”志文嘴里问道,心里却想着这些人是想干嘛。
大柱和小捷见志文望过来,相互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我知道,我知道,”没想到妞妞在旁边说话了,“他们一家人,有好多和我一样大的小孩,还有好多跟俺爹一样大的大叔,咱们刚到官道的时候他们就在了,好像姓李。”
好多是多少?志文觉得好笑,妞妞还不识数呢,不过这八卦精神还是不错的,适合做狗仔。
“十二个小孩,十个大人。”囡囡把数据给补充了。
这人数不少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志文想着,随即和大家一起准备晚饭。
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窝棚门口想起了脚步声,随即有人大呼“宋婶,宋婶。”
不待小英娘答应,脚步声在门口停了下来,两道人影把门口的光亮都遮住了,其中一个身影直接钻进了窝棚。
“哟,吃着呢,没打扰你们吧?”嘴里挺客气的,人有点瘦,骨架却挺大,看上去还有点彪悍。
“不打扰,不打扰。”小英娘忙放下碗筷,这里她是长辈,只有她合适出面,“您是他李叔?”
“宋婶,客气了。”这人看来应该读过点书,言谈间还有点礼节。
“李叔,你这是。。。?”小英娘问道。
“宋婶,我就直说了。”这汉子回答。
“咱们呢,都是出来逃难的,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呢?按理说呢,这一路上咱们就该相互扶持,相互帮忙才对,是吧,宋婶?”
“对对对,您说的对。”小英娘表示赞同。
“可前段时间呢,这好不容易找到的水,大家却你挣我抢的,闹得很不愉快,我们一大家子还算有点威望,承蒙大家信任,前几天就帮着维持下取水的秩序。”李姓汉子娓娓而谈。
“这事儿还真得感谢你们,”小英娘真心实意地表示感谢,“弄出什么事儿来可犯不上。”
志文暗自撇撇嘴,他还真不信这家人安着什么好心,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的事儿谁干?
“过奖,过奖,”李姓汉子笑笑,接着说道,“宋婶想必也知道,我们一大家子人呢,要想把肚子都给填饱了,可不容易,你说是吧?”
“那是,现在要想把肚子填饱,都不容易。”小英娘点头赞同,心里却挺疑惑,不知道李姓汉子东拉西扯地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大柱、小英和妞妞低着头,只顾忙着吃野菜饼,小捷和囡囡则边往嘴里塞东西边看着这汉子,脸上也是一副迷惑的表情。
志文倒是有点明白他想干什么了,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过有所图谋也好,无欲无求才让志文担心。
“宋婶,你看,咱们家呢每天都要安排两三个人去取水点维持秩序,那可都是壮劳力,可这样一来,我们家去摘野菜的人就少了,大人缺点吃的倒还没啥,可看着娃娃挨饿,俺们这心里实在是。。。”
李姓汉子歇了口气,又接着说:“宋婶,不知能不能看在我们家为大伙忙活的份儿上,匀点吃食给咱家娃娃?”
小英娘这会儿总算听明白了,李家这是扛着为大家服务的大旗,向各家要吃食来了,看看还剩着的那块野菜饼,又一脸为难地看向志文。
志文先前就猜出来了,现在果然不出所料。
说实话,对于少了几个大汉,野菜就少摘多少,导致一家人吃不饱的说法,志文是不太认可的,摘野菜又不拼力气,少两三个人也不影响大局,少了五个以上的人倒还差不多。
不过这家人也不是强拿强要,也算是为逃难众人服务了,分点吃的给他们,算是上税了,或者说交保护费?还是公共服务费更合适。
小英娘见志文向她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有了谱,遂开口说道:“他李叔,你看,今天我们找到的东西,就剩这个野菜饼了,您要是不嫌弃的话。。。”
“不嫌弃,不嫌弃,”李姓汉子连声说道,“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敢有过份的要求。”
嘴里说着语气非常诚恳的话,手上异常麻利地接过了小英娘递过去的野菜饼,然后彬彬有礼地告辞了。
“志文,这。。。”小英娘张张嘴,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她也知道人家维持秩序,给大家带来方便,付点酬劳给他们也是应当的,可一想到给出去的粮食,还是忍不住有点心疼。
“没事儿,宋婶,”志文安慰道,“他们要是不贪心,也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