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食王传(小灰雀)-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于朝廷的科举,会有许多人可能只会来一次,拿到名次后,也许就不会再来,一个是路远,另一个自然就是珍惜羽毛了,一次的成名,已经足够他们在当地打响了招牌,他们犯不着犯着落选的危险再来参加比试。

    而对于那些没拿到名的人来说,这天下大比估计是非来不可的,你看朝廷的科举不也是每两年一次么?不也是参加的人如蚂蚁一般的多?路远,不是问题,只要一朝成名,花上再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更何况,这每个州每个县,会做菜肴的人那可比读书的人多得多,要真是三年一比,恐怕就是放在长安,那也是人山人海,容不下那么多人罢。

    姜洪把王况先前没考虑到的问题都提了出来,这让王况也意识到了严重性,如果可能,王况甚至是希望一年一比的,但现在的交通条件不允许。所以他才定了三年一比,可却没考虑到,正因为是三年一比,才给人更多的期待,固然你可以通过资格来限定参加大比的人数,但是来玩的游客可就不能也不敢限制了。

    若是三年一比改成两年一比,那么也能分流些人群,不至于一下全涌来,至少,可以减少五分之一的人流吧?这样建安的承受能力也能轻了许多,如果和朝廷的常举错开年份,也不会影响到那些又想来游玩的又想参加常举的文人学子。

第二二八章 大比

    还好,还没明确公布今后天下大比的安排,还有两天时间,王况就带了姜洪去找孙铭前,召集了评考局的成员商议。

    最后确定了下来,天下大比每两年举办一次,正好今年没有常举,明年又是学子们的常举,等到后年又空了下来,所以,第二届自然就是后年举办。

    其他州县是不是想办本地的比试,多久举办一次,这都由着他们自己来定,建安的评考局不做任何干涉,反正每届的前百名,都将自动获得参加下一届大比的资格,要是各州自己都要办,那就各州的前三名自动获得资格,天下近百个州,每州三人,算上他们的帮厨,就要上千人了,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如果再把游客算进来,那么到了天下大比的时候,恐怕都会有上万人涌了进来,而建安本城内的人口,也才万来人,再怎么开家庭旅馆,也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不难,把离建安近的村庄都组织起来就是,至少有十几个村子,都是在建安十里范围内,只要把路都修好了,就没什么问题,这些来参加大比的人,因为都喜欢带上自己顺手的家什,也会带了他们当地特有的食材过来,基本都有马车的,十里地,不过就是辛苦点,坐马车一刻钟也就赶到了,说不定住在外面还更受欢迎,因为那样清静,而且同一州县的还能挤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不光是住的地方不够,就是文庙广场恐怕也是不够大了,那么多人挤一块,不踩出了事情才怪。

    幸好,朝廷将城南和城北都批了,有了这几千倾额外增加的城市用地,可着由王况他们造就是,办法很简单,文庙周边的房子,一亩地换城南或城北的两亩地,建房费用,县里补贴一部分,州里补贴一部分,大约六成的总补贴,评考局也会在今后的两届天下大比后,拿出一部分的收入补贴给这些住家,剩下的就自己想办法。

    如果这些住家不想起新房,而是将原来房子的梁啊瓦砖啊什么的全拆了过去再建起来,只是要挖个地基,筑个墙的费用而已,根本用不到建新房的一半费用,加上扩了一倍的面积,其实算起来还是有赚的,城外的地基是不值钱,但城里的地基肯定是值钱的。

    已经确立了下来,第二届开始就要收报名费了,这报名费的用途就是用来制作前百名的服装,还有颁奖所用以及扩建场地用,还有那些临时招了来照应着的人,也是要付工钱的,这些不可能全由着建州商户们捐款的,那么多款项,一个建州哪里撑得住?报名费是一个收入途径,还有个途径自然就是县里和州里每年会将增加的税收里按二十出一的钱拨给评考局,也就是说,县里州上每增加二十贯的税,就拨给评考局一贯。家庭旅馆也是要交点钱给评考局的。

    对这个决定,没多少人有意见,要是没有天下大比,哪来的人气,哪来的那么多客人,受益的不光是家庭旅馆,还有其他各行各业,大家都从里面得到了好处,拿出点来也是应该。

    但王况也不指望着天下大比的本身有盈利,他的意思就是收多少钱上来就全都用出去,全用在天下大比上,一个是不图这点钱,天下大比给建安带来的人气已经足够;另一个就还是免得留下小辫子给人楸着不放。

    报名费其实并不高,每人三吊钱,就算是有一千人来参加大比,那也才三十贯钱而已,大头主要还是要来自州县拨款还有拍卖。

    没错,是有拍卖,来参加大比的厨师你是用惯了自己的家什,可锅你总不能带着吧?那么就来了,这前十名用过的锅就拿了来拍卖,当然这个卖不了几个钱,会买的主要也是厨师,图个吉利,想沾点灵气罢了。

    但是,由前十名合力烹出的一席酒,那就够诱惑人的了,十人,每人做两道菜,一桌菜二十道,只有一桌,只有十个名额,价高者得,王况就不信,一个席位拍不出个十贯八贯的?也只有在建安,你方能同时吃到十个顶级高手共同烹出的一桌菜肴,换个地方试看看,人家愿意不愿意凑一起做菜还两说呢。

    十月初十,天下起了毛毛雨,这时候的石蜡油布就派上了用场。和流水大席相比,这场面可就壮观多了,整个广场上临时搭起的灶台就有好几百,把个广场挤得满当当的,这个时候就不允许旁人围观了,建安的厨师不怕人看,不代表着其他人也愿意被围观的。

    有的是怕技艺被人偷学去,有的是怕围观的影响了他们水平的发挥,反正原因多的是,王况也早就考虑好了这点,为了在最后评选时,不会有人拿着被围观人群干扰而不服,心生不满而闹事,请了李业嗣的镇军前来帮忙维持秩序,没想到的是,王冼竟然也带了他的那帮娃娃兵,有模有样的也在一旁帮着,效果比起李业嗣的镇军还好。

    往往是镇军兵士怎么拦,总也是有人想乘机溜进去,或者说想往前一步,哪怕是站近一步也是好的,但是只要王冼带了他的娃娃兵一过来,建安民众一看,哟,小小东家带着一帮娃娃在拦着,这面子得给,就都很配合的听了指挥,站在广场外远观。

    外地游客见状很是不解的,怎么建安人不听兵士的,反而对一帮小孩童如此尊敬?好奇心重的就问身边的建安人。

    “外地来的吧?”那建安的一听,眉毛一扬,似笑非笑的:“这旁人的面子可以不给,可这是小小东家带的队,那非给面子不可,不信你往前站一步试试,不用小小东家发话,也不用某揪着你,周围人的眼光就可以将你杀死了。”

    听了的,有的一缩脖子,乖乖的站着不再试图着往前挤,有胆大点的呢,存心要看看,就往前迈了一步,这才迈出去呢,就觉得背后凉嗖嗖的,扭头四处一看,周围的许多人个个对他怒目而视,瞧着明显的个个新衣的样子,就是建安本地人。

    “甘郎君,一会您回去后收拾收拾行李,某家的客房不留人。”

    那迈出步子的一听,仔细一看,那不是自己借住着的那个东家么,怎么?这是要赶人,不让住了?那让某住哪去,谁不知道现在建安想找个住的地方比在大江底里捞个针还难?当下赶忙的缩回了脚,垮了个脸陪笑:“某这是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当不得真的。”

    先前说话的那个建安人也帮着解释,那个东家这才不再说话,只拿眼狠狠一瞪:“若要是再冒犯了小小东家,那可就再不讲情面了。”

    姓甘的客人这才一缩脖子,对着刚出言让他试试的人一吐舌头:“瞧不出来,这刘东家平日里和颜悦色的,说话也是非常的和气,某在他家住了几日了,也没见他为摔碎个锅碗发过火,而为了你们口中的小小东家,竟然一下至此。”

    甘姓客人在流水大席前就来建安了的,这几天里也见识到了建安的繁荣和百姓的生活富足,知道有王况这么个人存在,知道建安人都叫已经是宣德郎的王况为小东家,小东家的弟弟自然就是小小东家,现在再看连王况的弟弟都如此的受建安人爱护,不由得也是心生羡慕,做人做到这份上,怕是死也能笑着死,此生无憾啦。只可惜,自己没有宣德郎那样的点石成金之手啊。

    围观的人进不去,那些个开在广场旁观的茶楼生意可就兴旺了,凡是有楼的,楼上靠广场一侧的窗口座位全坐满了人,把个茶楼掌柜乐得合不拢嘴,你要坐你就得吃茶么,吃茶你就得配点心么,不然就那坐一上午,喝半天茶,醉都要醉死你了,别看茶里是加了芝麻花生没错,可那又能有多少,没个东西填肚子,谁撑得住。

    更要紧的是,这大比的菜肴,可不是像流水大席一样,名次一公布了就开放了吃的,还要让其他参加大比的厨师先尝过,免得他们对比赛结果有异议,等到他们吃完,还能剩多少?你们这些个客人,坐半天,吃茶吃点心,肚子也早就填饱了,少一个人抢,某可就多一分希望能吃上哦。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发挥水平,大比并不限定参加者采用什么食材,只要你烹出的菜好就行。在王况看来,烹饪大赛规定用什么食材和后世的公招规定必须什么学历什么专业干过什么特定工作无异,都是为某个有关系的人量身定做的。

    有的人擅长烹家常小菜,有的人擅长处理海味,有的人擅长山珍,不可能有什么都精通的厨师,每个人必定都有拿手的把式,若你规定了必须用什么食材,而某个参赛者恰好最怕的就是这个,这就是不公平,有本事,你评委给我将天下所有菜肴都做出一遍来瞧瞧?没这本事吧?

    不要说这大唐,就是后世,许多地方特有的食材调料,一出了那地方,是想买都没得买的,就像是客家人喜欢用的许多香料一样,只有客家人才有,才会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而若是让那些没喝过闽越一带的米酒的人来,看到那碧绿清澈的酒,恐怕还要以为是加了食用色素的呢。

    因此,惟有不限食材,不限烹调方式,只看结果,才是真正公平公正的比赛。

    所以,现在王况和评考局的成员现在坐在钟楼上,看着下面的食材,简直就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甚至于,王况看到了一家酒楼竟然用的是鳊鱼,也就是武昌鱼,还是活的,也真难为他们了,这么远,想要保证鱼能活,恐怕是拉了一整个大木桶养着来的,估计路上还基本都没活成。

    只不过,这些食材虽然惊异,但基本都是王况见过的,所以也不觉得奇怪,倒是其他人,见到那些奇形怪状的食材,个个啧啧不已,尤其是见到一家按王况估计应该是福州来的酒楼,拿出了条带鱼来,除了孙铭前估计去过海边,可能是见过带鱼的而比较平静外,其他人都站了起来,盯着那闪着银光的带鱼,若不是因为是评考局成员就得呆着的规矩,恐怕早就全跑下去瞧新鲜了。

    带鱼是深海鱼类,很少浮到浅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