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当年究竟是在怎么样个环境里出生长成的,那个地方究竟有多好,竟能养出这么个妖孽人物来。
不过他们在出门前,却是让王况等了一下,三个活宝勾肩搭背的出了门,等他们回来,王况这才发现他们都买了香烛纸钱,不由心头一热。
都是大老爷们,自然就不用套马车,全都骑了马去,王冼本来是要跟王况共骑一匹马的,却被程处默给叫了过去,让王况也轻松不少,王况的马术,说实话,真是不咋滴,所以当初徐国绪在给王况挑马的时候,特地帮他挑了一匹性子温顺的,要不然,王况还是不大敢轻易的策马狂奔的。
三白不是第一次乘马,从去年回建安的路上,就已经乘了许多次了,而它乘马的姿势也是最独特的,竟然是蹲在马的额头上,双手抓着马耳朵,眼睛微闭,头也向上仰着,很是享受的样子,那马也怪,平日里跑起来的时候头是随着步伐一上一下的探的,但只要三白一蹲了上去,它的头就几乎是纹丝不动,那感觉很是诡异,常让王况想起了在瞄准目标的翠鸟来,当翠鸟瞄准了水里的鱼时,即使翅膀还在扇着,身子还在动着,但是它的头相对于水面是一点也不动的。
三白出城引起的围观是不少,路人见了三白的乘马姿势都是啧啧称奇,就有人说了:“这有啥稀奇的,只要是小东家带的,那怎么稀奇都是平常,也只有小东家,才能收得如此神物,瞧瞧,那马竟然如此听三白的话。”全建安的人几乎都知道小东家回来后多了个小跟班,叫三白。
幸亏马是上等五花马,不是上等五花马,李老二才不会收到马监里去,三白也还小,不过几斤重的样子,甚至还没有刚出生的婴儿重,不然是再好的马脖子,那也承受不了长时间压在额头上的重量。
三白这也是第一次去王村,一路上很是兴奋,或许在它的遗传本能里,这时候房山的草木除了松树外应该都是枯了的,所以,当看到路边山林里竟然还是郁郁葱葱的,吱吱叫个不停,不时的用手揪着马耳朵,左手用点劲,马就偏路左边跑,跑到路边,三白一跃就跃到树上,兴奋得上窜下跳个不停,马也就放慢了脚步,保持着和三白一样的速度前行,等三白玩够了,跳到马头上,马才又加快脚步追上前面的程处默他们。
但是这样的速度保持不了多久,往往是才要追上,三白又一揪马耳朵,马就又乖乖的往路边跑,让三白跳到树上玩耍。
即便是王况怎么的控制缰绳,那马也是优先听从三白的指挥,没的办法,王况只好听之任之,由它们闹去了。程处默几个看了也是觉得有趣,开始还在黄大的带领下策马狂奔的,但到后来就都放慢了速度,看着三白和王况胯下的五花马这一对哥俩闹腾。
“得,以后这马就交给你了。”王况无奈的摇头,干脆放掉缰绳,任由着三白指挥去。
快到王村,黄大一马当先,先一步去报信去了,等王况他们赶到,陈大几个都在村口候着了,就连邓十一也坐在轮椅上被邓小三推了出来。
邓十一的双腿是被打断的,当初王况也请了郎中来看过,说是膝盖骨都碎了,虽然腿是保住,但却是一辈子也站不起来了,这个王况也是没得办法,他只能寄希望于孙药王来了后,胆子够大,敢动刀子,那他就有办法给邓十一补上两块膝盖骨。
这个在后世并不难,找到足够大的珊瑚,雕成膝盖骨的模样,只要他的骨膜还能保留一点点,不用一年,就能在珊瑚架子上重新长出一块全新的膝盖骨来。(学医懂医的莫拍哦,这个原理是没错,但实际没这么简单,剧情需要的安排,就当主角运气够好吧
其实这一路也不算慢,几十里的路,三白还是一路玩着过来的,也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好马劣马的差别就在这里了,要是还是以前富来客栈的那几匹马,即便是挑里面最好的马,一路狂奔,也没这么快。
程处默尉迟保琳他们都是骑了自己的马过来的,对于他们这样的身份,搞匹好马不难,要不是怕被自家老爷子责罚,他们连汗血宝马也敢骑到建安来。整个大唐拥有的汗血宝马绝对不超过二十匹,上次秦怀玉累死一匹就已经被秦老头给骂了个狗血喷头了,一直到了最后秦怀玉说是听了王二郎的事情这才不惜马的时候,秦老头才不再提此事。
“奇了怪了,这王村也没啥特别的地方么,草木也不见得比别地有多旺盛啊,这真要是好地方,有灵气的话,按道家说法,冬天肯定草木要比其他地方茂密多了。”程处默和尉迟保琳绕着村子走了一遭回来后挠头道。
“村口那土地庙兴许有灵气罢,几位兄弟不妨去那拜拜,没准还能碰到况的师傅呢。”王况打趣道,这是在揶揄他们当初在长安吵吵着说王况有师傅的事。
“着啊,某可是记得,当初三郎说的,你们就是在那土地庙门口的树下碰到你师傅的罢,走,咱也碰碰运气去。”尉迟保琳一听,拉了程处默和徐国绪就跑,但三人却都没忘把带来的香烛给带上,王况知道他们这其实是借了由头给自己的“父母”上香呢,也不说破,由着他们去。
村口的土地庙里就供着全村人的牌位,他们三个刚转了一圈回来,肯定是看到了的。王况每次来王村也都会祭拜一番,不过他通常不备香烛这些形式,都是进了村后,在土地庙门口停下片刻,心中祈祷一番,只有到了年节,这才会带了香烛酒肉前来。而王冼这些年也早就学会了王况的这一套。
本来按王况的想法,是要给王村众人立个祠堂,将牌位请到里面供起来,但被王凌用了大兄的权利给否了,说是那土地庙是全村唯一没被毁的建筑,那就说明土地庙是最好的安息所在,还是不要打搅的好,王况也就由得他去,不过,以后有机会,还是要把土地庙给修修的。
几人去祭拜回来,邓十一已经做好午饭了,王况他们来得匆忙,也没提前通知,所以吃得也是简单,不过邓十一这几年腿是废了,人可没闲着,竟然厨艺提高了许多,和孙嘉英有得一拼了。这让王况更确立了以后帮他开个酒楼的决心,只是这之前,最好是要让孙药王看看他的腿,能治好,那就万事大吉,不然王况一辈子都不安心。
吃过饭休息了片刻,又去辣椒地里看了看,本来也没必要看,长安也已经种了,辣椒长的什么样,程处默他们都知道,他们最关心的其实是辣椒酱的制作,但见王况没有带他们去看的意思,也就没说,他们知道王况的性子,时候到了,都会拿出来,将心比心,换做是他们,也会这么做,先自己赚头几次的钱再说。
正要打道回城的时候,就见村口烟尘四起,一匹快马飞来,马上的人都没等马停稳,就一步跳下,喊到:“小东家,小东家,快回,出事了。”
第二0九章 没有头绪
见到来人,王况吃惊不小,这来的是孙水根,也就是最后一个提上来当管事的老伙计,孙水根之所以是最后一个提上来,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是个话比较少,比较敦厚的人,这样的人做事快不起来,但好就好在稳重,很难乱了阵脚。
但是,今天来的人竟然是孙水根,这必定事出得不小,若是小事,孙掌柜和孙铭前都在在呢,能处理得了,只需得个小伙计来通报一声就是了,但是来的却是当管事的孙水根,而且他竟然这么慌张,这就说明是大事,大到了连孙铭前和孙掌柜都觉得棘手的事情。
“别慌,先说说出什么事了?”既然是孙水根前来,那就只能是客栈或者商行那里出事,家里出事的话,就不会是孙水根前来。
出事了,即便自己现在就飞奔回去,路上也要花上半个时辰,加上孙水根赶到这来的时间,一个时辰就过去了,若是急事,也来不及了,还是问清楚状况再说。
“有客人在吃酒的当间,口吐白沫倒下了。”孙水根气喘嘘嘘的,不过还是把话说得很清楚。
“人呢?人怎么样?”
“已经送到济民堂了,某来时,人还没醒。”
“他吃的什么?”
“卤豚耳和一碟油炸花生。”
卤豚耳和油炸花生?这两个食物并不相冲啊,王况自己后世就经常这么吃,他隐隐的觉出了不寻常来。
孙铭前和孙掌柜肯定也是看出了不寻常,所以才让孙水根来报信,如果说是客人自身的原因,那么以建安第一堂的名头,济民堂的郎中应该能看出来,那么也就和客栈无关,也没必要派人来报信。
人到此时还没醒,十有八九就是食物中毒,难道说是店里的东西出了问题?
“还又没别的客人吃过这两种?”
“有的啊,倒下的客人旁边一桌吃的也是这两样,不过却是没事,但那客人也被孙掌柜请到济民堂去看郎中了。”
问题就蹊跷了,为什么别的人吃了没事,那个人吃了就口吐白沫了呢?可别闹出什么人命来。王况心里一下就急了起来,扭头冲程处默他们抱了下拳:“几位哥哥慢行,况先走一步。”说完翻身上马,一甩缰绳,两个脚跟一碰马腹,马就狂奔了起来。
三白一直是吊在王况的脖子上的,此时又蹲到了马头上,说也怪,它竟似知道王况心中焦虑一般,双手揪着马耳朵向前倾,嘴里发出急促的吱吱声。而那马也是猛然提速发足狂奔起来,两侧的草木飞快的向后倒退,王况只觉得两耳生风,呼呼作响。
来比去快,不到半个时辰,王况就赶到了建安,到了城门口,也没慢下来,而是一晃就进了城,这里是建安,不是长安,没那么多的规矩和忌讳。守诚的兵丁就见眼前一花,没看清是谁,正待要追,那黑土狗却是用嘴咬住他的袍角,尾巴不住的摇。
“你个嗟了死的,既然知道那是小东家,也提早叫唤一声啊?”兵丁被那狗一拖,就止住了脚步,笑骂到,完了又虚虚踢了那狗一脚:“某捡了你来,养这么大,也没见你对某多亲,反而那三白,只给你两次好吃的,你竟然那么的亲?大老远就认了出来?”
黑狗讨好的用脸颊蹭了蹭兵丁的大腿,尾巴不住的晃,嘴里呜呜的叫,兵丁并不是真心想责备它,见它如此模样,哑然一笑:“知道了,知道了,以后每日带你去富来客栈逛一圈就是,真是个贪吃鬼。”那狗听了,这才心满意足的继续趴在日头下打起了磕睡。
虽然王况没减速,但马是好马,通灵,见到人多,自己就把速度慢了下来,街上的人见到是王况,纷纷的让道,嘴里直叫唤:“小东家莫急,莫急。”
王况也没心思回话,一直策了马直奔济民堂,到了后没等马停稳就翻身下马,那动作利索得怕是李业嗣见了也要自叹不如。
孙铭前和孙掌柜正在堂前坐立不安,见到王况进来,赶快迎了上去。
“怎么样?”王况也顾不上客套。
“人还没醒,不过郎中说,性命算是保住了,只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过来。”
人没死就好,只要没出人命,其他的都好说,王况得了这个消息,也是松了一口气,头脑也冷静了下来:“查出是什么原因了么?”
“郎中说应该是中毒,但查不出是什么毒。”孙铭前摇了摇头,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