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北斗司-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他出面,也名正言顺”

    赵恒脸色一沉,不悦地看向寇准,出声喝断:“够了!朕的家事,宰相不必多嘴!寇相公若无国事禀奏,可以退下了。”

    寇准微微一笑,捧起笏来,眼观鼻,鼻观心:“陛下要听国事,那臣就奏国事。”

    赵恒乜了他一眼。

    寇准:“陛下,德妃娘娘受人所害,宫中风波频起,如此种种,皆因先皇后病逝后六宫无主,妃嫔们难免会有人生起别样心思。若是皇后正位,主掌六宫,宫内自然风平浪静,也免得陛下分神,为后宫之事操心。所以,臣促请陛下,早立皇后!”

    丁谓睨了寇准一眼,捧笏出班,向赵恒施礼:“启禀陛下,寇相公所言甚是,臣也以为,德妃遭此大劫,是因为后位空悬,六宫无主,众妃嫔各有心思,故生动荡。若想要后宫稳定,还请立德妃为后!”

    寇准大吃一惊,瞪向丁谓。

    赵恒露出喜悦之色,抚须点头表示赞许:“寇爱卿和丁爱卿所言甚有道理,朕有意立德妃为后,众爱卿以为如何?”

    寇准急忙抢上一步,向赵恒捧笏施礼:“陛下,臣赞成立后,却不赞成立德妃为后。”

    赵恒脸色一沉,不悦地看向寇准:“寇相公以为何人可以为后?”

    寇准毫不迟疑:“要做皇后,就得母仪天下!德妃出身贫贱,何以为后?老臣以为,沈才人入宫虽晚,但沈才人知书达礼,品德高洁,又是前宰相沈伦的孙女,出身高贵,堪为天下之母!是以,臣举荐沈才人为后!”

    众文武官员中涌出一半人,齐齐向皇帝行礼。

    涌出的众文武齐声道:“臣附议!”

    赵恒不由皱眉,看了看众臣,又看了眼寇准,不由无奈。

    他心里清楚,这些大臣之所以赞成寇准,出身贫贱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德妃刘娥膝下无子,无子即无后,无后就不能继承大统

    而事实上,赵恒却知道,当年刘娥是生过一子的,只不过那时自己还未承袭大宝,宫中纷乱,以至于刘娥产子当日就流落民间,这么多年来,一直也没找回来。

    这是刘娥的一块心病,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呢?

    丁谓捧着笏,看看这般架势,着急地上前一步,向赵恒施礼:“臣反对!陛下,德妃娘娘在陛下还未成为天子前,就已侍奉陛下,劳苦功高。自入宫以来,更是安份守己,端庄自持,从无什么恃宠而娇的言行,举止品行,毫无挑剔,这才是最佳的皇后人选啊!”

    赵恒连连点头。

    寇准睨了丁谓一眼,一脸不屑,立即上前一步,大声道:“德妃娘娘出身贫贱,本是一江湖伶人,如此出身,如何称后?”

    丁谓不屑看着寇准,反驳道:“寇公此言差矣,沈才人入后宫时日尚短,未有尺寸之功,怎可轻言为后?倒是德妃娘娘在后宫多年,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实乃国母风范,要立后无论是从时间,位份,功劳,还是德行,德妃娘娘都是当之无愧的人选。英雄不问出处,出身又算了什么?”

    丁谓话音一落,王钦若、陈彭年等一群官员一涌而出,捧笏向皇帝行礼:“臣等附议!”

    寇准一脸怒色,率领拥沈才人派的官员与丁谓等拥刘娥派的官员在大殿上激烈争吵起来,双方指手划脚,神情激动。

    太岁站在御阶上,眼角微微一瞟赵恒的表情,又看看激烈争吵的寇准、丁谓等人,心里暗忖:“丁谓这个老白脸还真有一套,处处都能说到皇帝心里去,难怪皇帝喜欢他。”

    殿前文武仍在争吵。

    “丁相公所言才是道理,当立刘德妃!”

    “德妃刘氏出身卑微,才低识浅,不足服众,立后当立沈才人。”

    “如今后宫中德妃位份最高,立后当立刘德妃!”

    “德妃刘氏如今生死难料,不宜立为皇后。万一要是刚立为后她便病逝了,那该如何是好?”

    赵恒听到这里勃然大怒,猛地一拍御书案:“够了!立后之事改日再议,退朝!”

    说罢,他也不理百官们的争执,气呼呼地起身,朝后宫走去。

    雷允恭意味深长地瞟了一眼乱纷纷的众大臣,忙跟上赵恒。太岁正看得津津有味,比其他三个小太监迟了一步,见皇帝走了,忙也赶紧追过去。


第一百六十五章 相逢恰是少年时



    散朝后,赵恒来到刘娥的寝宫,穿着宫女服装的瑶光与众宫娥行礼。

    瑶光看到赵恒身后穿着太监服装的太岁,先是一愣,继而掩口偷笑。

    太岁悻悻地白了她一眼,当着皇帝的面也不好说话,一脸晦气。

    赵恒走到床边,忧心忡忡的查看刘娥的状况,随口问道:“德妃今天状况如何?”

    瑶光马上回道:“官家,德妃娘娘与昨日一样,身体未见好转,却也并未恶化。”

    赵恒轻轻叹了口气,挥手命众人退下:“朕陪娥娘说会儿话,你们退下吧。”

    众太监宫娥施礼退下,太岁瑶光也出去。

    宫女太监们三三两两的走出门,在廊下各自寻相好的朋友聚在一起聊天。

    瑶光东张西望寻找太岁,发现太岁站在长廊较远处的拐角处向她招着手,抿嘴一笑,走过去。

    看看太岁一副小太监打扮,瑶光忍俊不禁想笑:“你怎么这副打扮?”

    太岁哭丧着脸,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我有什么办法,周公公说,扮成这样子,才好时时随侍在皇帝左右,我只好”

    瑶光掩口偷笑。

    太岁眼睛转了转,低声问道:“刚刚躺在榻上那人,就是德妃娘娘啊?”

    瑶光点点头:“是啊!”

    太岁不以为然:“嗨!我还以为,德妃娘娘有倾国倾城之貌呢,原来已经是个半老徐娘。”

    瑶光乜了太岁一眼,有些不高兴:“半老徐娘怎么了?”

    太岁没注意她的神色,眉飞色舞道:“你是不知道啊,今儿朝堂上百官议论立后,皇帝是多么维护德妃,寇相公反对立德妃为后,惹得皇帝大为不悦,直接拂袖而去呢。我琢磨,这位德妃娘娘啊,一定貌比天仙,所以迷得皇帝神魂颠倒,谁知道方才一看,不过如此,而且年纪也不小了,怎么皇帝就这么迷恋她呢?”

    瑶光不悦地白了太岁一眼,转过身去,望着宫门方向,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你们这些臭男人,有几个能像咱们皇帝一样,懂得什么叫白首夫妻,恩爱如初。”

    太岁凑过去,涎着笑脸儿和瑶光说话:“你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太岁就是长情之人!你说皇帝和德妃是十分恩爱?皇帝都是三宫六院,美人无数的吧?”

    瑶光依旧看着宫门方向,轻轻点点头:“嗯!皇帝嘛,要多子多孙,才有兴旺气象。娶妃纳嫔,那是皇家制度。不过,咱们这位皇帝虽有佳丽三千,却独爱德妃一人。皇帝和德妃少年相识,就此一见钟情,据说当时官家还是个少年”

    随着瑶光的讲述,时间回到二十年前。

    那一年春色正好,柳絮儿漫漫飘散在汴梁街头,少年赵恒带着两个侍卫穿着便服,好奇地行走在热闹的汴梁街头。

    少女刘娥持拨浪鼓,着荷叶裙,在闹市街头边唱边跳。她的歌声清脆甜美如乳燕轻啼,令人听之忘忧;她的一双大眼如黑宝石般纯净无瑕,让人观之忘俗,整个人显得十分灵动可爱。

    旁边有个小小的银饰摊子,一个少年银匠一边打造银饰,时不时抬头看向刘娥,笑眯眯的。

    四周围了不少百姓,不时鼓掌叫好。

    刘娥跳唱了一曲,拿着铜锣脸红红地向围观百姓讨赏,百姓们将一些铜钱丢进去。

    当刘娥走到赵恒身边,赵恒往怀里一摸,歉意地向刘娥一笑。

    刘娥温柔一笑,没有为难他,而是走向下一个人。

    赵恒尴尬不已,想了想,往腰间一摸,将玉佩摘了下来,追上刘娥,将玉佩放在她的铜锣上。

    刘娥看到玉佩,惊讶地看向赵恒,有些不知所措。

    赵恒含情脉脉地看着刘娥,微笑点头。

    太岁和瑶光肩并肩的坐在台阶上,二人都托着下巴,望着前方,瑶光目光中充满向往。

    “德妃娘娘是太原人,家道中落后,跟着表哥龚美跑江湖卖艺。在汴梁街头,与那时尚未受封太子的襄王,也就是当今皇帝,一见钟情。那一年,德妃娘娘十五岁,襄王也是十五岁。”

    太岁托着下巴:“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藏。”

    瑶光惊讶地看向太岁:“哟,你还会吟诗呐?”

    太岁向她翻了个白眼儿:“你真当我不学无术呢?小时候,师父教我背过诗经的好吧?”

    瑶光笑了笑,又扭回头看着前方:“襄王和德妃娘娘的情路坎坷得很呢。二人在一起两年后,终于被太宗皇帝知道了,德妃娘娘出身贫贱,太宗皇帝很不高兴,就把德妃娘娘轰出了京城,并为襄王赐婚,娶了潘美大将军的八女儿。但襄王对德妃娘娘一往情深,又把她找了回来,藏在亲信家里,私相幽会,直到他做了皇帝,才把德妃娘娘接进宫,这么多年来,二人始终恩爱如初。”

    太岁恍然点头:“原来如此。”

    瑶光又道:“你说今日百官议论立后?其实,以前百官就为了立后争吵过不只一回了。皇帝一直想立德妃为后,但德妃不仅出身寒微,而且不能生育,为了立德妃为后,皇帝把李才人所生的儿子假托是德妃娘娘所生呢,就是当今太子。”

    太岁吃惊地看向瑶光:“当今太子不是德妃娘娘的亲生儿子?”

    瑶光向他点点头:“嗯!民间都以为当今太子是德妃娘娘所生,其实官员们大多都知道真相。当今太子的亲生母亲是李才人,只不过太子从小由德妃娘娘抚养长大。正因百官知道真相,所以皇帝也不好凭此立德妃为后。”

    瑶光深深地叹了口气,一脸的赞赏:“陛下富有四海,美人三千,却对德妃娘娘如此专一,哪怕有比德妃更美貌、更聪慧的女子,他也只爱德妃娘娘一人,你说德妃娘娘多幸福啊。哪像我爹,哼!”

    太岁挠挠头:“皇帝比你爹好吗?我倒不觉得。皇帝信任丁谓那个大奸臣,还信任德妙那个神棍,对女人很专情又怎么样?我觉得他就是个睁眼瞎。”

    瑶光生气的站起来,踢了太岁的小腿一脚:“你这种野蛮人,一点儿不懂感情,我不跟你说了,哼!”

    她生气地走开,太岁坐在原地,撇了撇嘴,心道柳大哥说得不错,女人果然都不讲道理。皇帝整天不干正事儿,分明就是昏君,可到了女人嘴里,却变成了好人?真是不可理喻!


第一百六十六章 牛刀小试



    御花园内,赵恒在太岁和几个太监的陪同下向前走。

    赵恒微微蹙眉,心事重重。

    太岁寸步不离的跟着赵恒,四处扫视,非常警惕。

    赵恒扭头对身边一个近侍太监道:“德妃始终未醒,德妙和洞明也不知在忙些什么,一会儿,你去他们那里问问,可有什么”

    他还没说完,草丛中突然窜出一条毒蛇,张口噬向赵恒。

    太监们惊呼,赵恒看见毒蛇大惊,想要躲避,已经来不及了。

    好在太岁手疾眼快,站得又近,一个箭步抢到赵恒前面,猛地一弯腰一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