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北斗司-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他猛然起身,朝阶下走去,嘴里更是兴奋的道:“走走走,诸位爱卿与朕一起去看看。”

    他走下台阶,率先走出去了,文武百官相互对视一眼,神色各不相同,但都没说话,一个个转身跟随在他身后一起走了出去。

    寇准落在最后,眉头皱了皱,但想了想,还是跟了上去。

    出了殿门,御辇已经准备好,赵恒神情激动的坐在御辇上,文武百官跟走在御道上。

    百官都在窃窃私语。

    丁谓兴奋地跟在皇帝身后。

    寇准落在所有人最后面,脸色犹疑,几次想上前,却又止住,看着丁谓的身影眼中露出怒色。

    没多久,众人来到城门楼下,见一堆太监正围着发现黄帛的门楼,一个个神色都透着兴奋激动。

    赵恒下了御辇,领着文武百官站在楼下朝上看了几眼,一挥手,有机灵的太监马上搭着梯子,一个太监爬上去摘下黄色的帛书。

    小太监将取来的帛书跪呈给赵恒,赵恒接过天书,朝天拜了三次后,将天书放入一个小太监捧过来的金色匣中。

    赵恒捧着金色的匣子走上御辇。

    赵恒吩咐:“摆驾朝元殿!”

    众大臣及仪仗又簇拥着皇帝直奔朝元殿。

    朝元殿内庄严肃穆,一张案几放于正中,上边摆着香案,旁边有文武百官,古怪的是,还诸多道士早在这里等候。

    赵恒站在香案前,德妙背对香案,稽首朝向赵恒。

    小太监上前跪下,将金色匣子举过头顶德妙双手接过,惊喜道:“陛下虔诚感动了上苍,这是上苍降下的神谕!”

    赵恒忐忑地询问:“朕可以开启吗?”

    德妙未答,捧着金匣转身放在香案上,跪在香案前的蒲团上念念有词一番,起身退开两步,向皇帝做了个有请的手势。

    赵恒上前一步,手搭在金匣上,又有些紧张地放下,退开一步,沉声道:“知枢密院事陈尧叟,开启天书!”

    陈尧叟恭应一声:“臣遵旨!”

    陈尧叟上前,打开了金色的匣子,捧出一束黄帛。

    陈尧叟缓缓解开黄帛上的金色束条,将它展开,定晴看了看,突然面露惊讶之色。

    赵恒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紧张地问道:“天书上,说些什么?”

    陈尧叟将黄帛高高举了起来,仰起头来,一脸肃穆的的念道:“赵受命,兴于宋,付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第一百四十章 假天道而行也



    赵恒一脸震惊,旋即一脸狂喜。

    周怀政小心翼翼地看了皇帝一眼,微微欠身退了半步以示恭谨。

    一旁丁谓更是眉飞色舞,满面红光。

    寇准一副若有所悟的表情,看了眼皇帝,轻轻点了点头,又看了眼丁谓,眯了眯眼,并不说话。

    其他文武百官神色各异,纷纷交头接耳,一个个脸上都露出惊喜之色,只是这其中真假却只有各自清楚了。

    待陈尧叟念完天书,重新恭敬的将天书放入盒中,丁谓迅速上前一步,拜倒:“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德妙仙姑所言的天书果真降临,这都是陛下治国有方的功绩。陛下承天受命,我大宋海晏河清,君臣一心,国运昌隆,福祚绵长。”

    一些官员也跟丁谓一样浮现出激动之色,跪下齐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寇准沉着脸在那里僵立着,寇准身边官员看到,赶紧扯了扯寇准,示意他也下跪。

    寇准回过神来,看了看左右,无声的叹了口气,跟着周围人一起下跪。

    百官齐呼万岁,赵恒脸上满是笑容,开心的无法自抑,笑着朝四周伸手:“哈哈,同喜同喜,众卿平身,平身吧,哈哈哈……”

    赵恒欢快的说道:“如此大事,当祭告天地、宗庙和社稷才对。朕命礼部全权负责此事,并改元‘大中祥符’以示祥瑞,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丁谓上前,谄笑巴结:“陛下英明之至,臣以为还应该大赦天下,允京中百姓聚饮三日以示庆祝,才配得上天书这么大的祥瑞。”

    赵恒赞许的大笑:“还是丁相公想的周到,准奏!”

    丁谓为首的官员叩首,齐呼:“陛下圣明。”

    赵恒又继续说道:“德妙仙师为我大宋求得仙人赐书,功莫大焉,朕赐德妙仙师为天师,赐住玉清宫!”

    寇准听到这些话,脸色一变,抬头猛得看向德妙,就见德妙脸上神色不变,淡然而安详,好似对突如其来的高官厚禄不以为意。

    见她如此,寇准更是皱眉。

    台下丁谓笑容满面,扭头得意的看了眼寇准,见寇准眉头紧皱,更是心怀大放。

    德妙上前一步,向赵恒稽首鞠躬:“贫道谢过陛下。”

    “天师不比客气,朕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天师有功于社稷,当得此位!”赵恒笑容满面。

    德妙再次谢过起身,雷允恭及众德妙众弟了纷纷上前祝贺,殿上一片欢乐祥和。

    下朝之后,大臣们朝着宫门走去,三三两两的边走边凑在一起讨论。

    丁谓、王钦若、陈彭年三个人并肩而出。

    陈彭年听到旁边人的窃窃私语,面色有些怀疑,低声朝丁谓问道:“丁相公,今日那天书……当真是上天降下来的?”

    丁谓笑而不语。

    王钦若见陈彭年的表情,一脸不屑地道:“当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你说这河图洛书是真是假?”

    陈彭年一时语塞:“这……”

    丁谓低声道:“天瑞岂能易得?不过圣人神道设计罢了。古人早就玩过这些把戏了,今人就玩不得吗?再者说,真真假假又如何,只要官家认为它是真的,它就是真的,就算本来是假的,现在也是真的!”

    陈彭年醒悟,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原来如此。”

    寇准从三人身边走过,冷哼一声离开。

    王钦若被寇准吓到,停住了脚步,有些害怕的看着寇准的背影。

    丁谓则是神态如常,带着笑意淡淡的说道:“不必理会他。”

    王钦若忙诺诺点头,看着寇准背影,又看了看身旁丁谓,慢慢挺直了腰板。

    御花园。

    德妃刘娥一身华丽宫服,正站在花丛中,看似赏花,实则脸上带着一丝淡淡哀愁,双目失神,似在想着什么往事。

    身后两个俏生生的小丫鬟低着头,站在她身后,不言不动。

    这时,赵恒兴冲冲的走过来。

    远远的看到他,两个丫鬟忙低声禀报:“娘娘,官家来了。”

    刘娥啊了一声回过神,收起愁绪,脸上挤出微笑,转身上前见礼。

    赵恒快步走过来,轻轻牵起她的小手,笑道:“爱妃无须如此多礼。”

    刘娥看着赵恒满脸喜色,美眸一转,娇笑问道:“官家满面春风,可是有什么喜事?”

    赵恒哈哈一笑,携着刘娥的如玉小手,一边散步一边说道:“今日宫门之上降下天书,‘赵受命,兴于宋,付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事情已经传开,民间百姓大为振奋,我也高兴的很!。”

    刘娥听到这话,眉头微微的皱了一下,看着赵恒兴奋的表情,想了想温柔的劝说:“官家,有句话妾身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恒见到有朵花开的特别漂亮,弯腰折花,笑眯眯地说道:“但说无妨。”

    刘娥站在赵恒身边,温柔的说道:“官家,你是一国之君,乃是人主,一言一行都会被天下臣民效法解读,鬼神之说,终究缥缈。你不该助长其风啊。”

    赵恒一愣,停下了动作,扭头看向她。

    刘娥轻轻福礼,衣裙随风而动,显出曼妙身姿:“官家不要着恼,妾身以为,官家要做一位贤主明君,实在不应在神鬼之术上太过着迷。自古帝王,无论何等英明,迷信神鬼之术的,通常都栽了大跟头。”

    赵恒看着刘娥,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对左右说道:“你们退下。”

    左右行礼后默默的退下,花园附近只剩下刘娥和赵恒二人。

    赵恒对刘娥伸出了手:“娥娘,陪我走走。”

    刘娥愣了一下,然后伸出了手,跟赵恒牵到了一起。

    赵恒牵着刘娥的手,看着园中的景色,平静的说道:“娥娘,你是否觉得近些年来,我有些太宠信那些道士了?”

    刘娥陪着赵恒散着步,笑着说道:“我知道你做事必然有你的道理,只是我担心史官笔下会有些不堪之语。”

    赵恒摇摇头笑了,握住刘娥的手,面向她站定:“你说的还是婉转了,只是相较于身后之名,我更担心的是眼前的事。”

    刘娥紧张起来:“可是辽国又蠢蠢欲动了?”

    赵恒摇了摇头:“不,不是外敌,而是内患。”

    “内患?”刘娥脸色大变,她与旁的妃子不同,不喜欢那些琴棋书画,女红刺绣,平日里最喜的一是花草,二是读书。

    花草且不去说,她最喜读的不是什么杂闻异志,更不是圣人之言,反而是那些在旁人看来枯燥无味的史书一类。

    所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熟读史书后,她自然深知外敌再猛再烈,也不如内患祸大。

    是以一听赵恒说起朝有内患,不由脸色大变。

    :求点赞!


第一百四十一章 谁是凶手



    赵恒没看到她神色,但同样脸色不好看,低声说道:“当年我的伯父太祖皇帝猝死,由我父皇继位,民间便多有议论,说我父皇得位不正。”

    刘娥回过神,马上劝慰道:“当时大宋根基不稳,八王爷又年幼,太祖以幼主难稳天下为由做出兄终弟及的决定,有何不对?”

    赵恒点点头:“不错!我父皇正是这么说的,但我父皇也说过,他百年之后,是要归政于太祖之子的。可我父皇驾崩之后,不但没有归政于八王,反而让我践了祚,如此一来,民间非议更甚,屡屡有人以此为由,说我并非真命天子。”

    刘娥吃惊,忍不住上前一步,握住了赵恒的大手。

    赵恒朝她笑了笑,轻轻的说道:“所以……我信不信祥瑞天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天下人相信。让天下人知道我是承天受命的皇帝,连上天也因为我的勤政而屡屡赐福于我大宋!”

    刘娥恍然,可紧接着又露出了担忧之色。

    赵恒见她神色,马上就知道她在担心什么,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放心吧,寇老西儿也上朝了,本来我也担心他会发彪,还好,他明白我的苦心,没有发作!”

    刘娥轻额臻首,叹了口气:“寇相公……他虽脾气不好,但的确是一位忠臣。”

    “是啊!”赵恒点头,转过身,望着花丛叹了口气:“看这锦绣江山,百姓……需要安定!”

    太岁穿着公服,一脸无奈地站在瑶光门前高声叫道:“走啦,该去查案啦,西父……”

    “走开啦!你那么佩服文曲,让他带你好啦。”瑶光的声音有屋里传来,远远的太岁都能股到一股醋意。

    太岁失笑,又大叫道:“你要不要这么小心眼儿啊?”

    “我就是小心眼儿,你才知道啊?”

    这时,柳随风脸上带着唇印,面红满面的走到太岁身边,吊儿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