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北斗司-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阳笑道:“这是花雕。”

    瑶光皱皱鼻子,不以为然道:“管它杜康还是花雕,解忧就成!”

    二女举杯,碰了一下,相视一笑,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开阳抽出一块青花手帕,抹了抹红润的唇角,轻声道:“以前,我和阿冬也来这里喝过酒,也是这样的雨天,也是这个位置。”

    瑶光一笑:“他坐在我这里吗?”

    开阳莞尔摇头:“是我这边!”

    她感慨地望向窗外:“换了个角度,景致都不同了。”

    看着开阳出神的侧颜,瑶光也望向窗外,神色变得怅然:“我……从没跟他一起喝过酒。”

    窗外的雨渐渐大了,如同瓢泼,窗前形成水帘,天地朦胧一片,慢慢的,二人眼神也渐渐迷茫起来。

    没了那个人,人生真是寂寞啊!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雷轰顶



    大雨倾盆,如天河倒灌。

    溱水之畔有一高台小丘,其上绿荫成林,古树幽幽。

    此地看似普通,实则大大有名,史传为黄帝建都之地,故因此得名轩辕丘。

    轩辕丘四周各有山岗环绕,中间一处盆地,正好是溱水与洧水交汇之处,不知何时,有道人在河边林中建了一处道观,取名为空桑。

    空桑观青砖碧瓦,墙屋斑驳,周围古树参天,秀林郁郁,从里到外都透一股淡然幽静的道韵,大雨滂沱中,雾蒙蒙一片,使道观显得神秘而悠远,令人神往。

    清源是空桑观里的一个小道僮,今年十四岁,个头不高,容貌憨厚,黝黑的皮肤显得很壮实,若非一身道士打扮,把头发剃光的话,光看模样他倒更像是一个小沙弥。

    清源本是孤儿,自小被观主冲玄道长收养,随着他慢慢长大,平日里做完功课后也开始接待香客。当然,除此之外他还要负责前殿打扫的工作。累倒是不累,但却很忙碌。因此每到雨雪天气,最高兴的就是他了,毕竟在这种天气里,再虔诚的香客也不会过来进香,对他来讲,就是难得的悠闲。

    今天也是这样,眼看外面大雨滂沱,清源心里开心不已,先是关窗闭户,然后拿起扫帚,草草的把大殿打扫一遍后,他快步走向后院,准备向师傅请教武功。

    他沿着滴雨的曲廊向前走前,忽然看到雨中一道人影缓缓朝外走去。

    “咦?谁在这种天气还要出门?”清源好奇地驻足看去,发现竟是观主冲玄道长。

    奇怪的是,在这种天气里观主竟然连伞都不撑,脚步也显得匆忙,好像有什么急事。

    在清源的记忆里,冲玄道长是一个非常淡定的人,从小到大,清源还从没见他发过火,更没见过他脸上露出过焦急之色,就好像对于世间的一切他都不在意似的。

    “观主这是去哪里?怎么不打伞啊。”今天的情况令清源分外好奇,想了想,迈步跟了过去。

    冲玄道长白发白须,看年纪最少六十多岁了,但当他被大雨淋湿,道袍贴在身上后,却显出矫健的身材,仿佛是一个强健的青年般。

    他快步出了道观,在道观前的一棵苍劲的银杏树下停下脚步,微微仰头看着大树,嘴角嚅动,似乎在说着什么,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淌下,露出他略显苍白的脸。

    “观主在跟谁说话?”清源暗暗好奇,可左看右看,也没发现周围有其他人,朝树上看去,也没有人影。

    “难道是自言自语?再或者……”清源眼睛一亮,有火热的眼神看向那棵不知长了多少年,几丈高的银杏树。

    “莫非,这棵树成精了?”清源心砰砰直跳。

    也不能说他天真幼稚,实在是道家本就有精怪一说,而且除了练习武艺,每日诵读道经,也是固定的功课。

    在清源想来,人能修炼,树应该也能吧?特别是这种长了很多年的古树,每日里听着道经,就算真成精了也不奇怪。

    清源非常兴奋,心里暗暗决定,过一阵子,等观主走了,自己一定要过去看看。

    可就在这时,忽然,一道闪电亮起,直劈冲玄的天灵盖,冲玄道长应声倒下。

    “啊!”清源惊恐地尖叫起来,整个人都吓傻了,一时间浑身发软,跌坐在地。

    听到他的尖叫声,道观里飞快跑出两个中年道人,这二人当先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行走间虎虎生风,此人是观中三代弟子,名为广修。

    另一人身材略显消瘦,面容硬朗,但一双眼睛却温和而谦和,道号广益,同为空桑观三代弟子,是广修的师弟。

    二人都是中年模样,看起来四十来岁,本来朴素清爽的道袍此时被雨水淋透,都显得有些狼狈。

    他们一出来,看到清源模样,马上一皱眉,快步上前将他拉起,疑惑问道:“怎么了清源?出什么事了?”

    清源顾不得雨伞掉在地上,满脸惊恐的指着雨中,魂不附体的道:“两位师叔,观主他……他被雷劈死啦!”

    两个道士大惊,顺着清源手指看过去,就见一人倒在树下,生死不知。

    “怎么会这样?”二人大惊,其中一个略显消瘦的道士连忙跑过去。

    另一个高大些的广修却返头往道观里跑:“我去喊师兄弟们来帮忙!”

    清源扭头见广修师叔跑开,再看广益师叔已经跑进雨中,忙也冲出雨幕,想追过去。

    可就在这时,空中忽然又是一道闪电劈下,将刚刚跑近的广益也劈倒在地。

    清源大骇,身体顿时僵住,突然尖叫一声,返身就跑。

    大雨倾盆,雷声轰隆。

    好一会儿过去,倒在地上的生死不知的冲玄道长手指突然动了动,又过了一会儿,他吃力的睁开双眼,眼神黯淡,迷茫而失神。

    “轰!”空中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他苍白的脸。

    “呼……”冲玄道长长吐出一口气,努力转头,发现身旁不远处广益脸冲下倒在地上,生死不知。

    冲玄双眼微亮,急促的喘息几声,鼓起全力艰难的翻过身,顺着泥泞的土地朝广益颤巍巍的爬去。

    他动作慢如蜗牛,像是背负着千斤巨石般,与其说是在爬,不如说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一点点的蠕动。

    好在二人之前的距离很近,只有不到五尺远,很快爬到广益身边,冲玄眼神越来越暗,颤巍巍的抬起左手按在广益后背,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微微扭了扭腰,把自己右手藏在腹下。

    做完了这一切,好像是完成了什么重要的事,冲玄全身都松了下来,这才感觉到无尽的冰冷正朝自己袭来,好像要把自己整个吞噬。

    “唉……”他嘴里发出一声似不舍,似遗憾的叹息,眼中最后一点神采终于散去。

    ……


第二百三十九章 包拯断案



    开封府二堂。

    包拯与一位面色阴沉,身着绯袍的中年人并立在堂中,正在激辩着什么。

    上首处,开封府尹薛奎坐在案后,看着二人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面无表情,只静等结论。

    与包拯面对面辩论的中年人姓韩名瑞府,官居六品,任开封府知事。

    依大宋的办案流程,民间发生案件后,首先由当地主管衙门查处,等有了结论后,上报大理寺归档用印,若有异议,下批施行。当然,若大理寺对案情有所异议,也会派人复查审核。

    而此案就是包拯发现其中很有些蹊跷,于是到府衙来复查。

    开封府知事韩瑞府详细介绍完案情后,下了结语:“本案死者确系死于失火意外,仵作检验过,口鼻咽喉皆有灰烬,是活活烧死的。”韩瑞府一脸正色,言语肯定。

    他话音刚落,包拯马上严肃问道:“可检查过死者口鼻咽喉的灰烬是干燥还是粘稠?”

    “这有什么区别?”韩瑞府皱眉。

    包拯严肃道:“若活人困死火中,吸入的大量灰烬与粘液交混便是粘稠糊状,若是被人故意伪造烧死假象,而死者在火起前已经死亡,则其口鼻中灰烬干如粉尘。这就是小细节大区别!”

    呦,还有这说法?

    上首开封府尹薛奎面色不变,但心里也有点惊讶,这种细节他也没注意过。

    薛奎不知道,韩瑞府就更不知道了,但他自然不会马上屈服,否则岂不说明自己办案出了错漏?

    他眼珠子飞快一转,心里有了主意:“这……这个……本案的死者尸体烧成焦炭一般,连头身都是花了好大功夫才分清楚。哪里还分得清那灰烬是湿是干。”

    包拯一甩袖袍,厉声喝问:“那你如何断言便是意外?根据现场实录,尸体发现在东南角,尸首朝东,而此屋结构,房门出口在西南角,如果是活人遇火焚身,理应朝西南处逃走,死者为何背道而行?你们是否检查过死者头骨是否完好?是否有被重击的痕迹?尸体所处地点是否有血迹?”

    开封府尹薛奎端坐上首,抚着胡须微微点头,赞许地看向包拯。

    韩瑞府被包拯问得滞住,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包拯见他如此,不由气愤道:“遇有死者,必根究其所以致死。此案细节处处囫囵。恕大理寺不能归档。请知事大人勘验详细后再转交大理寺吧。下官告辞。”

    说着,包拯朝上首薛奎和知事一一拱手,就准备转身离开。

    见他要走,薛奎忙叫道:“且慢且慢!”

    包拯应声止步,抬头看去,薛奎笑容灿烂:“包评事,老夫只讨个伯乐的好名声,不知你可肯成全啊。”

    包拯讶然:“府尹大人这是何意?”

    薛奎笑道:“包评事精明强干,本府甚是欣赏,可愿到我开封府任职啊?只要你点头,本府去大理寺要人。”

    “这个……”包拯一怔。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鼓声。

    薛奎与包拯、知事三人一起向外望去。

    ……

    大堂上,薛奎正襟危坐,堂下广修和清源跪在堂前,面色哀恸。

    两旁衙役肃立,包拯和开封府知事站在大堂一侧肃静牌旁听审。

    “被雷劈死?”薛奎听完清源禀诉案情,微微一怔,脸上惊疑之色。

    清源抹了把眼泪,战战兢兢道:“是真的!大老爷!真的是天降神雷,劈死了我家观主和广益师叔。”

    薛奎眉头一皱:“此乃天灾,报到本府,本府又如何审理?”

    广修膝行一步,解释道:“大老爷,清源年纪还小,说不清楚。贫道来说吧。当日,我家观主不知何故,冒着大雨走向树林,对着树林也不知说了什么,看到什么,突然便有一道闪电劈下,将我家观主击死。”

    薛奎目光一凝:“嗯?”

    旁听的包拯蹙起眉头,陷入深思。

    “贫道被清源的叫声惊扰,赶来听闻后,便急忙去唤师兄弟们前来帮忙,广益师兄则跑向树林,想把观主拖回来。结果广益师兄刚跑到林边,又被一道闪电劈死了。而且……”

    薛奎:“而且什么?”

    广修犹豫一下,看了眼清源,接着道:“而且经贫道事后问起清源,他说亲眼看见,那闪电不是从天而降,而是自林中闪起。”

    薛奎眼睛微微一眯:“照你这么说,是有妖法作祟了?”

    广修叩头:“贫道也不知是不是妖法。可我家观主虔诚修道,谨持自身,不可能遭了天谴啊!”

    薛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