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逍遥皇帝打江山-第4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用上,这时候大家心里都有死马当活马医的念头。


第906章 人心惶惶
  天色灰蒙蒙的,众人步出了大殿,心情就像这天色一般。
  兵部尚书问道:“盛将军,若京城有十万兵,能否守住都城?”
  十万兵凑一凑大体还是能凑出来的,但是战力如何这就很难说了。
  虽然皇帝已经下旨各地兵马勤王,但是旨意传到各地,各地在组织民壮,还不知道要多久。
  敌军攻下了橘山虽然会休整,但也不过三五天的功夫,最迟十天之内一定会兵临城下的。
  这时候指望各地的兵马肯定是不行的,只能依靠都城的兵马坚守住,以图有什么转机。
  盛华深深的叹了口气道:“敌军势大呀!”
  只说了这么一句,盛华便一副叹息忧愁的模样,没有再开口说什么。
  众人脸色都极为难看,盛华虽然没有直说什么,不过意思却很明显。
  宰相沉声问道:“盛将军就一点把握都没有?”
  盛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叹道:“秦镇易守难攻,陈兵十数万挡不住蛮人五万,柳州陈兵二十万,如何?橘山之战聚兵二十万,一天而溃!”
  “我盛华非是怕死之辈,陛下一声令下,我禁军的将士势于都城共存亡,不过,盛某确实心里没底。”
  你盛华非是怕死之辈?从秦镇倒是橘山之战,怎么就你盛华跑的最快?众人听了心里有些鄙夷。
  不过,盛华提到了秦镇,提到了柳州,提到了橘山之战,这让众人心里更沉重了几分。
  自从开战以来是一败再败,一败千里,也无怪乎盛华心里没底,这十万兵还是强行凑起来的,无论相比禁军还是秦镇的兵马都差远了。
  户部尚书皱着眉头道:“宰相大人可有良策?”
  宰相叹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不知道司座大人和魏帅如何了,也不知道还能收拢多少溃兵。”
  司座大人?众人听了有些不以为然,现在还将希望寄托于司座大人?即便是司座大人来到了京城又如何?
  二十万兵马聚集在橘山一天就惨败,如今这境地,即便是司座大人又能如何力挽狂澜?
  事实已经证明,神殿是靠不住的。
  兵部尚书叹了口气道:“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时,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说罢兵部尚书拱了拱手径直远去了,马上敌军就要兵临城下了,他这个兵部尚书是最忙碌的。
  众人皆是一脸凝重的样子,盛华扫了一眼,喟叹道:“可叹啊,都城千年以来地杰人灵,文采风流,却要毁于战火,繁华落尽,十室九空,家破人亡,哀声遍野,唉!于心何忍啊!”
  盛华一边喟叹着,一边向远处走去,留下的不少大臣们脸色微动,似乎从盛华的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
  盛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感叹,但是却引人遐想。
  宰相听了不免脸色微微一变,哼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我朝上下齐心,同舟共济,必可以共度难关!”
  其他的重臣听了纷纷道:“宰相大人说的是,风雨飘摇之时,正需要我们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一行重臣们纷纷散去,但是不免有相好的不约而同的走在了一起。
  “元德兄,散衙之后小酌几杯如何?国难当头,你我也该为国为民筹谋才是!”
  “正有此意!”
  随着六部九卿的重臣们回归各衙门,消息便迅速在官员之间流传,橘山之战惨败,城外的兵马是大将军盛华从橘山带回来的败兵。
  而且不日之后,敌军就会兵临城下,都城也要遭遇兵灾了!
  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这才都真切的感受到了战争的到来,感受到了刀枪的寒意,都城一旦被攻破很可能就是家破人亡啊!
  人心惶惶,上到朝中大员,下到黎民百姓,全都人心惶惶。
  虽然朝廷说有十万大军防御京城,说皇帝已经下旨各地勤王,但是京里谁不知道如今的局势啊?
  就连三直门的乞丐都能口若悬河的说大半天,就京里的那点兵马,偷鸡摸狗倒是行,仗还没打起来人就跑光了。
  这一天衙门里可谓是炸了锅,整个京城都炸了锅,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也顾不得平日里的家长里短,现在关注的是身家性命。
  这一天注定都城不会平静。
  “官人回来了!”年轻的妇人轻声道。
  “嗯!”年轻的官员面沉似水道。
  妇人一脸担忧之色的问道:“官人,外面都在传橘山已经失陷了,敌军很快就会兵临城下,是真的吗?”
  官员沉重的点头道:“是,是真的!”
  妇人惊呼一声,有些期冀道:“官人,听说都城有十万兵马,皇帝还下诏各地兵马勤王……”
  官员叹道:“十万兵马不过是拼凑起来的,要么就是老弱病残,要么就是逃回来的败兵,胆子都吓破了,还打什么仗?”
  “下诏各地兵马勤王,可是各地哪有兵马了?能征调的早就征调了,现在征调也不过是征调些民壮,战力堪忧不说,远水也难解近渴啊!”
  “秦镇十数万兵马镇守都被五万蛮人攻破了,柳州有魏帅亲领二十万大军镇守也被击败了,橘山云集了二十万大军,一天就溃败了!如今这区区拼凑的十万兵马能济得了什么事?”
  妇人脸色苍白恐慌道:“那,那怎么办?官人,这可怎么办好?”
  官员叹道:“如今朝中的大人们也是一筹莫展啊,所作所为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妇人闻言看了一眼里屋里的孩子,脸上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官员叹道:“明日你和孩子出城去庄子里避一避吧!”
  妇人听了担忧道:“去庄子里能行吗?敌军一来,庄子也一样遭灾啊!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避?”
  官员听了略一犹豫,低声道:“你和孩子先去城外的庄子避一避,实在不行就躲到地窖里去。都城这一战不见得能打起来,若是打不起来,等风声过去了,我再去接你回来。”
  妇人听了连忙问道:“不会打起来?敌军还会退兵不成?”


第907章 密谋
  年轻的官员连连摇头道:“退兵?敌军怎么可能退兵?”
  年轻的妇人连忙道:“怎么不可能?不是说大周皇帝看上了玲珑公主吗?”
  年轻的官员无语道:“一个女人能比的上江山吗?打下都城来,公主还能跑了不成?那大周皇帝又不傻!”
  说罢,年轻的官员压低了声音道:“我听到一点风声,可能,朝廷会投降大周,那样的话,这仗就打不起来了。”
  妇人听了一下子捂住了嘴巴小声道:“投降?皇帝愿意投降?”
  年轻的官员低声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现在这局势有谁能力挽狂澜?谁都知道都城根本就坚守不住,那些朝中的重臣们岂会一点心思都没有?”
  “至于皇帝,你也知道,皇帝一直都没能掌握朝中大权,若是朝中的重臣们做下了决断,未尝没有这个可能。”
  其实年轻的官员有一句话没说,朝中的官员们投降了之后还能继续做官,一样能荣华富贵。
  当然皇帝投降了,那日子可就不好了。
  妇人双手合十道:“希望神能保佑,保佑不要打仗,保佑我们一家人都能平平安安的度过去。”
  年轻的官员听了不由哂然,这个时候还祈祷神保佑?没见橘山都被攻陷了吗?若是神真的能保佑也该保佑神殿才是。
  年轻官员低声道:“以后少拜神,橘山都被攻陷了,还拜什么拜?大周皇帝对神殿十分敌视,如是大周皇帝真统一了天下,以后就悠着点。”
  原本年轻的妇人还想反驳,但是听完之后最终默默的点了点头。
  官员低声道:“赶紧收拾一下吧,明天让福伯送你们去庄子上暂住,多带些粮食衣物,轻易不要出来,等风声过去了,我会去接你的!”
  妇人点了点头,随即抓着官员的手,担忧道:“官人在京里也要小心,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官人,若,若,我们娘俩也不活了!”
  官员低声道:“我不是那等迂腐之人,再说我一个小小主事随着大流就是,谁会为难我?别嗦了,快去收拾去吧!”
  这天也里整个都城的人无不再说着橘山失陷之事,过不了多久敌军就会兵临城下,如今大家想的自然是该怎么避祸。
  小官小吏还有普通百姓们自然想着出城避祸,去附近的庄子上,投奔什么城外的亲人,甚至有的人家想着南迁。
  不过摆在他们面前还有一个问题,出了城真的就能避免兵灾吗?也许敌军还没攻城就先把城外扫荡了一边呢!
  避祸是那些小官小吏普通百姓的想法,而那些在朝中有头有脸的官宦之家想的则是别的。
  “元德兄,依你之见,这京城能守住吗?”
  “守住的概率不足万一,不说兵微将寡,这上到朝廷官员下到黎民百姓,都胆寒了!不说别人,就你我二人,不也胆寒了吗?”
  “是啊,胆寒了!盛华暂且不说,魏清风绝非庸碌之辈,虽然一败再败,但是论领兵打仗,绝对当世翘楚,仍然是一败涂地啊!”
  “无兵无将,人心惶惶,敌军兵临城下,不出三日,都城必被攻破,到时无论是圣上还是宰相,还是你我,皆是阶下之囚!”
  “唉,想你我殚精竭虑,屡屡献言献策,宰相却始终不听,只一味遵循橘山的意思,一致形势衰败至此,说起来你我倒也尽忠尽责了!”
  “可叹呐!你我为国尽忠倒也无妨,只是可怜了这一家老小,他们何辜啊!”
  “何辜的又岂止我们一家老小,满城百姓何辜啊?皇帝昏聩,宰相无能,致使大厦将倾,却要百姓承担后果,于心何忍啊!”
  “不错,你我读书明智,不只是为了匡扶江山社稷,也是为了造福黎民百姓,岂不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依我之见,为保黎民百姓受战火之困,当归顺大周为是!元德兄以为如何?”
  “不错!愚兄正有此意!天下大势已定,何苦空使百姓受苦?不过,陛下和宰相怕是难以接受归顺的提议。”
  “哼,还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不过,也由不得他们!你我大可联系朝中的有志之士,为百姓共谋福利!”
  “嗯,老弟说的有理,不过联系谁还有待商榷,万一走漏了风声,你我就麻烦了。”
  “元德兄,联系其他同僚在其次,元德兄,趁着都城还没禁止出入,你我该派人出城去,等周军到来,也好向大周皇帝奉上你我的亲笔书信以示诚意!”
  “哈哈,愚兄正有此意!”
  “元德兄,今天盛华在金殿前说的话,我总觉得大有深意啊!”
  “盛华这人外强中干,从秦镇一路逃,逃到了都城,早就比我们还胆寒了,他还敢打仗吗?我看他是打定注意要投降了!”
  “我觉得也是,都城那几万兵实在不堪一用,盛华手上的这两万败兵虽然胆寒,但还算有两分战力。有手上的兵马,盛华的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啊!”
  “不放试探一下盛华,如果他真的有意归顺大周的话,倒是你我一大臂助!”
  这一夜的都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谈论着盛华,虽然盛华今日表现的十分恭顺,那是因为战败回朝的第一天,事实上盛华手握兵权在朝中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盛华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军中,而是留在了自己在都城的府邸,因为他需要拉拢别人为援。
  此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